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楞伽經 無常品第叁之一

  5無常品第叁之一

  

  譯文

  其時,佛對大慧菩薩說:今當爲你等說意成身差別相,你等好好聽著,認真思維觀察。

  大慧說:是的。

  佛說:大慧,意成身有叁種,哪叁種呢

  謂入叁昧樂意成身、覺法自性意成身、種類俱生無作行意成身。諸修行者入初地後,漸次證得。

  大慧,如何是入叁昧樂意成身

  謂於叁、四、五地入於叁昧,離種種分別妄想,寂然不動,心海不起轉識波浪,知一切境界,唯自心所現,本無所有,是名入叁昧樂意成身;如何覺法自性成身

  謂八地菩薩,了知諸法如夢、如幻,皆無有相,心轉所依,住如幻叁昧及其他無量叁昧,能現自在神通,如花開放,速疾如意,如幻、如夢、如影、如像,非四大所造,形相又似四大所造,一切色相具足無些許缺欠,普入佛刹,達諸法性如幻夢不實,此謂覺法自性意成身;如何種類俱生無作行意成身

  謂至佛地,了達諸佛自證聖智境界,現各種相無須作意,如隨意生自在無礙,是名種類俱生無作行意成身。大慧,此叁種意成身義當勤修學。

  其時,大慧菩薩又對佛說:如世尊所說五無間業,是哪五種

  如果作了此業,定墮阿鼻地獄。

  佛說:好好聽著,當爲你等講說。

  大慧說:是的。

  佛對大慧說:五無間業者,所謂殺母、殺父、殺阿羅漢、破和合僧、懷惡逆心出佛身血。

  大慧,何謂衆生母

  亦即能引生貪愛之五蘊身,如生産、養育嬰兒之母親者;何謂衆生父

  所謂無明造業,生此受識名色六入之身者是。斷除此癡愛生身之二根本者,名爲殺父母;如何是殺阿羅漢

  如惑眠伏於藏識中,微細不現,如鼠噬人,瘡雖已愈,遇緣微發,究竟斷此惑習,名殺阿羅漢;如何破和合僧

  叁寶中之僧乃五蘊和合之身,明了五蘊如幻不實,遠離色受想行識五蘊異相和合成身之見,是名破和合僧;如何是惡心出佛身血

  不明了五蘊諸法自相、共相悉是自心顯現,虛幻不實,妄計有八識身,即有妄想覺知種種境界。覺境界者名爲佛,以空、無相、願叁無漏智,斷除八識妄覺汙染,是名惡心出佛身血。大慧,以上所說是內五無間業,若有作此業者,迅即得自覺聖智,證得一乘道。

  又,大慧,今更爲你等說外五無間,令你及諸菩薩聞是義後,於未來世不生疑惑。何謂外五無間呢

  即各教中所說之五無間業,若有作此業者,不得叁解脫,唯除佛菩薩及大聲聞,見其作無間業者,爲規勸誘導,令其除疑悔過,以神力變現其事,如阇王殺父,身生惡疾,晦過之後,終得解脫。此等皆是化現,非是實事,若有實造無間業者,則無現身得解脫之事。只有覺了自心所現之根身器界,離我、我所虛妄分別,方能證得解脫。

  其時,世尊重說頌曰:

  貪愛名爲母,無明則是父;

  斷除二根本,此則名爲佛。

  棄除隨眠諸惑,識破五蘊假身;

  斷除此等諸惑,是名無間之業。

  原典

  爾時,佛告大慧菩薩摩诃薩言:今當爲汝說意成身①差別相,谛聽谛聽,善思念之。

  大慧言:唯。

  佛言:大慧,意成身有叁種。何者爲叁

  謂入叁昧樂意成身,覺法自性意成身,種類俱生無作行意成身。諸修行者入初地②已,漸次證得。

  大慧,雲何入叁昧樂意成身

  謂叁、四、五地③入於叁昧,離種種心寂然不動,心海不起,轉識波浪,了境心現,皆無所有,是名入叁昧樂慧成身;雲何覺法自性意成身

  謂八地中了法如幻,皆無有相,心轉所依,住如幻定及叁昧,能現無量自在神通,如花開敷,速疾如意,如幻、如夢、如影、如像,非四大造與造相似,一切色相具足莊嚴,普入佛刹了諸法性,是名覺法自性意成身;雲何種類俱生無作行意成身

  謂了達諸佛自證法相,是名種類俱生意成身。大慧,叁種身相當勤觀察。

  爾時,大慧菩薩摩诃薩複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說五無間業④。何者爲五

  若人作巳,墮阿鼻獄⑤。

  佛言:谛聽,當爲汝說。

  大慧言:唯。

  佛告大慧:五無間者,所謂殺母、殺父、殺阿羅漢、破和合僧、懷惡逆心出佛身血。

  大慧,何者爲衆生母

  謂引生愛與貪喜俱如母養育;何者爲父

  所謂無明令生六處聚落中故,斷二根本名殺父母;雲何殺阿羅漢

  隨眠爲怨,如鼠毒發,究竟斷彼,是故說名殺阿羅漢;雲何破和合僧

  謂諸蘊異相和合積聚,究竟斷彼名爲破僧;雲何惡心出佛身血

  謂八識身妄生思覺,見自心外自相、共相,以叁解脫無漏惡心,究竟斷彼八識身佛,名爲惡心出佛身血;大慧,是爲內五無間。若有作者,無間即得現證實法。

  複次,大慧,今爲汝說外五無間,令汝及余諸菩薩聞是義已,於未來世不生疑惑。雲何外五無間

  謂余教中所說無間,若有作者於叁解脫不能現證,唯除如來諸大菩薩及大聲聞,見其有造無間業者,爲欲勸發令其改過,以神通力示同其事,尋即悔除證於解脫。此皆化現,非是實造,若有實造無間業者,終無現身而得解脫,唯除覺了自心所現身資所住,離我、我所分別執見過,方證解脫。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

  貪愛名爲母,無明則是父;

  識了於境界,此則名爲佛。

  隨眠阿羅漢,蘊聚和合僧;

  斷彼無余間,是名無間業。

  注釋

  ①意成身:亦作「意生身」,見前注。

  ②初地:此指菩薩十地中之第一地,即「歡喜地」,謂菩薩初得聖性,證人、法二空之理,生大歡喜心,故名。

  ③叁、四、五地:此指菩薩十地中之第叁[發光地]、第四[焰慧地]和第五[極難勝地]。

  ④五無間業:即感阿鼻地獄果報之業。造此種業有五種無間斷之果報:一是趣果無間,自造業與受果報之間,無間隔生於他處;二者受苦無間,即受苦無間斷;叁者時無間,即受苦之時間無間斷;四者命無間,受苦之命相續而無間斷;五者形無間,阿鼻地獄廣大無垠,無絲毫空隙處。

  ⑤阿鼻獄:也稱「阿鼻地獄」。「阿鼻」譯作無間,阿鼻獄即處於最底層之地獄。

  譯文

  其時,大慧菩薩又對佛說:世尊,請爲我等說諸佛體性。

  佛說:大慧,覺了人、法二無我,斷除煩惱、所知二障,離分段、變易二生死,斷現行、習氣二煩惱,此即爲諸佛體性。大慧,聲聞、緣覺得此法後,亦得爲佛,我以是義,但說一乘。

  其時,世尊重說頌曰:

  善知人、法二無我,斷除煩惱、所知障,

  迷離分段、變易死,如是則名之曰如來。

  其時,大慧菩薩又對佛說:世尊,如來以何密意說言,過去一切諸佛及百千本生之事,如說過去曾爲頂生王、象鳥王、月光、妙眼仙人等等。

  佛說:大慧,如來依四平等秘密意,於大衆中作如是說,我於過去作拘留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等。何謂四平等

  所謂字平等、語平等、身平等、法平等。何謂字平等

  謂我名佛,一切如來亦名爲佛,佛名無別是爲字平等;何謂語平等

  謂我作六十四種梵音聲語,一切如來亦作此種種聲語,迦陵頻伽(鳥名)音聲不變,是名語平等;何謂身平等

  謂我與諸佛法身色相及種種隨好無差別,爲調伏衆生故現種種形相,是名身平等;何謂法平等

  謂我與諸佛皆同證得叁十七種菩提分法,是名法平等。以上所說四平等義,是故我於大衆中作如是說。

  其時,世尊重說頌曰:

  迦葉、拘留孫佛,拘那舍佛即是我,

  依四平等義,於大衆中作如是說。

  其時,大慧菩薩又對佛說:世尊,如世尊所說,某夜成正等覺,乃至某夜當入于涅槃,於其中間不說一字,既無已說,亦無當說,也不說爲佛說,依何密意作此說法

  佛說:大慧,依二密意,作此說法。哪二種法

  即自證法及本住法。如何是自證法

  謂諸佛所證者,亦即我之所證,二者不增不減,自證聖智所行境界,遠離言說、分別、名字谙相。如何是本住法

  謂諸法之本性,如金在礦石之中,本來自有,非外造作加工而有,法之本性亦然,本自有之,非因佛出世說之而有所增,亦不因佛不出世說之,而有所減。大意,譬如古舊城道,本來已有,不因今人行之始有,大慧,你以爲如何

  是行者作此城道及城中種種物嗎

  大意說:不是的。

  佛說:大慧,我及諸佛所證真如,常住法性也是這樣,所以說言,自始成佛到最終證得涅槃,其間不說一字,既無已說,也無當說。

  其時,世尊重說頌曰:

  某夜成正覺,某夜入涅槃,

  於此之中間,不曾說一宇。

  以自證、本住二種法,作此密意說,

  我與諸如來,無有少差別。

  原典

  爾時,大慧菩薩摩诃薩複白佛言:世尊,願爲我說諸佛體性。

  佛言:大慧,覺二無我,除二種障①,離二種死②,斷二煩惱,是佛體性。大慧,聲聞、緣覺得此法已,亦名爲佛,我以是義但說一乘。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

  善知二無我,除二障二惱,

  及不思議死,是故名如來。

  爾時,大慧菩薩摩诃薩複白佛言:世尊,如來以何密意,於大乘中唱如是言:「我是過去一切諸佛及說百千本生之事,我於爾時作頂生王、大象、鹦鹉、月光、妙眼,如是等。」

  佛言:大慧,如來應正等覺依四平等秘密意故,於大衆中作如是言,我於昔時作拘留孫佛、拘邱含牟尼佛、迦葉佛。雲何爲四

  所謂字平等、語平等、身平等、法平等。雲何字平等?謂我名佛,一切如來亦名爲佛,佛名無別,是謂字等;雲何語平等

  謂我作六十四種梵音聲語,一切如來亦應作此語,迦陵頓伽③梵音聲性,不增不減,無有差別,是名語等;雲何身平等

  謂我與諸佛,法身色相及隨形好等無差別,除爲調伏種種衆生,現隨類身,是謂身平等;雲何法平等

  謂我與諸佛,皆同證得叁十七種菩提分法④,是謂法等。是故如來應正等覺,於大衆中作如是說。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

  迦葉、拘留孫、拘那含是我,

  依四平等故,爲諸佛子說。

  爾時,大慧菩薩摩诃薩複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說,我於某夜成最正覺,乃至某夜當入涅槃,於其中間不說一字,亦不已說,亦不當說,不說是佛說。世尊,依何密意作如是語

  佛言:大慧,依二密法故作如是說。雲何二法

  …

《楞伽經 無常品第叁之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