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門果經
(Sàma¤¤aphala-suttaü)
瑪欣德尊者講于廣東六祖寺
2009.12.23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 (叁遍)
禮敬彼世尊、阿拉漢、正自覺者! (叁遍)
各位尊者、法師、居士大德們:
晚上好!
上一講講到培養定力而成就第二禅、第叁禅、第四禅,並在定力的支助下修習觀智。從修行的次第或因果關系上來說,禅那的近因是樂,由于有樂而證得禅那。而慧(觀智)的近因是定,《清淨道論》說:“定是(慧的)足處(近因——直接因)。”由定而有慧。
今天晚上要講的內容是神通,神通的近因是八種定,最後一講是解脫、道智與果智,道智的近因是觀智,它們是層層遞增的關系:透過持戒清淨而無悔,無悔而有愉悅,愉悅而有喜,喜而有輕安,輕安而有樂,樂而有定,透過定培養觀智,透過觀智而證得聖道,由聖道而斷除煩惱。此外,神通是在定的基礎上培養的。
大家請看經文的236段“意所成神變智”。
佛陀對未生怨王說:
“當他的心如此得定、清淨、潔淨、無穢、離諸隨煩惱、柔軟、適合作業、住立與不動時,引導其心轉向于變化意所成身。他從此身變化出另一個由意所成、具一切肢體、諸根無缺的色身。”
在此,佛陀講到,當一位比庫成就禅那之後,他可以繼續成就神通(神變)。如何在定成就的基礎上修習神通呢?
首先,他的心要做到“得定、清淨、潔淨、無穢、離諸隨煩惱、柔軟、適合作業、住立與不動”。他必須先修習十遍,特別是前面的八遍:地遍、水遍、火遍、風遍、青遍、黃遍、紅遍、白遍。且每一遍都成就八定:初禅、第二禅、第叁禅、第四禅、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以及非想非非想處定。透過八遍成就八定來修習神通。
不僅如此,他還必須以十四種禦心法來培養神通。十四種禦心法分別是:1.順遍;2.逆遍;3.順逆遍;4.順禅;5.逆禅;6.順逆禅;7.跳禅;8.跳遍;9.跳禅遍;10.超支;11.超所緣;12.超支與所緣;13.確定支(禅支);14.所緣的確定。
以這十四種禦心法來調禦心,使心達到清淨、潔淨、無穢、柔軟、適合作業。在《清淨道論》裏面講到:“若以此等十四行相,不能調伏其心,則于預修的初學瑜伽行者,實無成就神變之理。”意思是如果以這十四種禦心法來調伏其心,則有可能成就神變,如果不能夠調伏其心,還沒有神通的初學禅修者確實沒有成就神變之理(即不可能成就神變)。
如何修習十四種禦心法呢?
一、順遍
當禅修者精通了十遍中的前八遍和八定後,他先從地遍依次進入初禅、第二禅至非想非非想處,再從水遍依次進入八定,如此順次依火遍、風遍、青遍、黃遍、紅遍、白遍進入八定。假如一座是一個小時,他在一座中以這種方式從地遍進入八定,然後從水遍等依次進入八定,如此做一百次、兩百次……幾百次,心要做到非常快速。
二、逆遍
成就順遍後,他可以練習逆遍。逆遍也是比較容易的,他先從白遍依次進入初禅至非想非非想處。再從紅遍依次進入八定,隨後依黃遍、青遍、風遍、火遍、水遍、地遍進入八定。與順遍同樣的逆次入定,這稱爲“逆遍”。
順遍是以“地、水、火、風、青、黃、紅、白”的順序依次進入八定;逆遍則以“白、紅、黃、青、風、火、水、地”的順序依次進入八定。
叁、順逆遍
以“地、水、火、風、青、黃、紅、白”之順遍,又以“白、紅、黃、青、風、火、水、地”之逆遍,每一個遍都依次進入八定,這稱爲“順逆遍”。
四、順禅
先以地遍依次進入八定,再以水遍、火遍、風遍、青遍、黃遍、紅遍、白遍依次進入八定。
五、逆禅
逆禅難度較大,要由地遍一下子進入非想非非想處定,然後入無所有處定逆次而至初禅,這稱爲“逆禅”。如果禅修者沒有能力一下子由地遍直接進入非想非非想處定,他可以先從初禅、第二禅到非想非非想處,然後,再由非想非非想處倒至無所有處逆次至初禅,以此順序來修習逆禅。
六、順逆禅
由地遍順禅進入初禅至非想非非想處,再以逆禅進入非想非非想處至初禅,以此順逆之方法來練習,稱爲“順逆禅”。這種方法也必須在一座中做許多次,幾百次。
七、跳禅
先從地遍進入初禅,然後跳到第叁禅,再跳到空無邊處,跳到無所有處,再跳到第二禅,跳到第四禅,跳到識無邊處,跳到非想非非想處。再由水遍的初禅跳到第叁禅,跳到空無邊處,跳到無所有處,再跳到第二禅,跳到第四禅,跳到識無邊處,跳到非想非非想處。以此用火、風、青、黃、紅、白遍,每一遍也如此修習。這種不跳遍而僅于中間跳過一禅,故稱爲“跳禅”。
八、跳遍
由地遍進入初禅,跳到火遍初禅,再一一跳到如下各遍之初禅:青、紅、水、風、黃、白。之後,由地遍進入第二禅,由火遍進入第二禅……由白遍進入第二禅。像這樣的不跳禅,僅于中間跳過一遍,故稱爲“跳遍”。
九、跳禅遍
練習了跳禅與跳遍後,再練習跳禅遍。這種修法是十四種禦心法當中最難的。如何修習跳禅遍呢?由地遍進入初禅,再由火遍進入第叁禅,用青遍進入空無邊處,紅遍進入無所有處,然後由水遍進入第二禅,風遍進入第四禅,黃遍進入識無邊處,白遍進入非想非非想處,在一座中多次練習,以此修習跳禅跳遍。
十、超支
能夠過了跳禅遍之後,再做超支。超支很容易,禅修者在修習初、二、叁、四禅的時候,其實也是超支。從地遍進入初禅之後,去掉尋、伺而進入只有叁個禅支的第二禅,這就是超支。然後再去掉喜禅支而證得只有樂、一境性禅支的第叁禅,這也是超支。用這樣的方法依次進入初、二、叁、四禅,稱爲超支。
十一、超所緣
于八遍中先入一個禅那,例如初禅。先從地遍進入初禅,水遍進入初禅,火遍進入初禅,風遍進入初禅,青遍進入初禅,黃遍進入初禅,紅遍進入初禅,白遍進入初禅,每一種禅那都用八種所緣(八遍)進入,稱爲“超所緣”,對第二禅、第叁禅亦如此。
十二、超支與所緣
于地遍進入初禅,再于水遍進入第二禅,火遍進入第叁禅,風遍進入第四禅,青遍進入空無邊處,黃遍進入識無邊處,紅遍進入無所有處,白遍進入非想非非想處,這稱爲“超支與超所緣”。
十叁、確定支
十叁、十四種都是比較容易的。先進入初禅,確定初禅有尋、伺、喜、樂、一境性五個禅支;然後進入第二禅,第二禅有喜、樂、一境性叁個禅支;第叁禅有樂、一境性兩個禅支;第四禅有舍、一境性兩個禅支;空無邊處也有舍、一境性兩個禅支;識無邊處有舍、一境性兩個禅支;無所有處有舍、一境性兩個禅支;非想非非想處也有舍、一境性兩個禅支。地遍、水遍、火遍、風遍都用這種方法,這稱爲“支的確定”,即確定禅支。
十四、確定所緣
進入地遍,確定這是地(所緣是地);進入水遍,確定這是水;進入火遍,確定這是火;進入風遍,確定這是風。這稱爲“確定所緣”。
這十四種禦心法不斷地練習到純熟,熟練到在一坐當中可以完成許多遍、幾十遍。之後,他就可以練習如何培養神通。在練習十四種禦心法的時候,最難成就的是第九種——跳禅與跳遍。很多禅修者在練神通的時候,就是停在這裏,沒辦法成就這種。有時候會由于太慢,有時候做著做著就沒辦法做下去。因爲要練習這十四種禦心法,確實是很累,要有很強的精力、很有體力。
即使有的人成就了這十四種禦心法,也不一定能夠很完全地成就神通,雖然如此,但是很多人還是可以的。因爲練習神通的時候,要在一決意後,直接進入第四禅,第四禅一出定立刻決意,然後神通即刻顯現。所以,如果沒有完成這十四種禦心法的人,想要成就神通,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當禅修者透過這十四種禦心法,已使心變得很柔軟、適合作業,可以隨心所欲地做任何的事情時,他可以“引導其心轉向于變化意所成身”。
“意所成身”:他的心念決定要變化成什麼身。
如何變化呢?已經成就十四種禦心法的禅修者,他可以決意:“現在讓我變出一個跟我一樣的身體。”然後他立刻進入第四禅。因爲一切的神通都是第四禅禅心的功德(作用),而基礎就是這十四種禦心法。所以,當他進入作爲神通基礎(神通根本定)的第四禅,一出定他再決意,在決意的同時就生起了一個跟他的身體一樣的身體。
佛陀用一個比喻來說明意所成神變:
“大王,猶如有人將萱草從葦中抽出,他這樣想:“這是萱草,這是葦。萱草與葦不同,但萱草是從葦中抽出的。”大王,又猶如有人將劍從鞘中抽出,他這樣想:“這是劍,這是鞘。劍與鞘不同,但劍是從鞘中抽出的。”大王,又猶如有人將蛇從…
《沙門果經10講》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