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门果经
(Sàma¤¤aphala-suttaü)
玛欣德尊者讲于广东六祖寺
2009.12.23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 (三遍)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三遍)
各位尊者、法师、居士大德们:
晚上好!
上一讲讲到培养定力而成就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并在定力的支助下修习观智。从修行的次第或因果关系上来说,禅那的近因是乐,由于有乐而证得禅那。而慧(观智)的近因是定,《清净道论》说:“定是(慧的)足处(近因——直接因)。”由定而有慧。
今天晚上要讲的内容是神通,神通的近因是八种定,最后一讲是解脱、道智与果智,道智的近因是观智,它们是层层递增的关系:透过持戒清净而无悔,无悔而有愉悦,愉悦而有喜,喜而有轻安,轻安而有乐,乐而有定,透过定培养观智,透过观智而证得圣道,由圣道而断除烦恼。此外,神通是在定的基础上培养的。
大家请看经文的236段“意所成神变智”。
佛陀对未生怨王说:
“当他的心如此得定、清净、洁净、无秽、离诸随烦恼、柔软、适合作业、住立与不动时,引导其心转向于变化意所成身。他从此身变化出另一个由意所成、具一切肢体、诸根无缺的色身。”
在此,佛陀讲到,当一位比库成就禅那之后,他可以继续成就神通(神变)。如何在定成就的基础上修习神通呢?
首先,他的心要做到“得定、清净、洁净、无秽、离诸随烦恼、柔软、适合作业、住立与不动”。他必须先修习十遍,特别是前面的八遍:地遍、水遍、火遍、风遍、青遍、黄遍、红遍、白遍。且每一遍都成就八定: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以及非想非非想处定。透过八遍成就八定来修习神通。
不仅如此,他还必须以十四种御心法来培养神通。十四种御心法分别是:1.顺遍;2.逆遍;3.顺逆遍;4.顺禅;5.逆禅;6.顺逆禅;7.跳禅;8.跳遍;9.跳禅遍;10.超支;11.超所缘;12.超支与所缘;13.确定支(禅支);14.所缘的确定。
以这十四种御心法来调御心,使心达到清净、洁净、无秽、柔软、适合作业。在《清净道论》里面讲到:“若以此等十四行相,不能调伏其心,则于预修的初学瑜伽行者,实无成就神变之理。”意思是如果以这十四种御心法来调伏其心,则有可能成就神变,如果不能够调伏其心,还没有神通的初学禅修者确实没有成就神变之理(即不可能成就神变)。
如何修习十四种御心法呢?
一、顺遍
当禅修者精通了十遍中的前八遍和八定后,他先从地遍依次进入初禅、第二禅至非想非非想处,再从水遍依次进入八定,如此顺次依火遍、风遍、青遍、黄遍、红遍、白遍进入八定。假如一座是一个小时,他在一座中以这种方式从地遍进入八定,然后从水遍等依次进入八定,如此做一百次、两百次……几百次,心要做到非常快速。
二、逆遍
成就顺遍后,他可以练习逆遍。逆遍也是比较容易的,他先从白遍依次进入初禅至非想非非想处。再从红遍依次进入八定,随后依黄遍、青遍、风遍、火遍、水遍、地遍进入八定。与顺遍同样的逆次入定,这称为“逆遍”。
顺遍是以“地、水、火、风、青、黄、红、白”的顺序依次进入八定;逆遍则以“白、红、黄、青、风、火、水、地”的顺序依次进入八定。
三、顺逆遍
以“地、水、火、风、青、黄、红、白”之顺遍,又以“白、红、黄、青、风、火、水、地”之逆遍,每一个遍都依次进入八定,这称为“顺逆遍”。
四、顺禅
先以地遍依次进入八定,再以水遍、火遍、风遍、青遍、黄遍、红遍、白遍依次进入八定。
五、逆禅
逆禅难度较大,要由地遍一下子进入非想非非想处定,然后入无所有处定逆次而至初禅,这称为“逆禅”。如果禅修者没有能力一下子由地遍直接进入非想非非想处定,他可以先从初禅、第二禅到非想非非想处,然后,再由非想非非想处倒至无所有处逆次至初禅,以此顺序来修习逆禅。
六、顺逆禅
由地遍顺禅进入初禅至非想非非想处,再以逆禅进入非想非非想处至初禅,以此顺逆之方法来练习,称为“顺逆禅”。这种方法也必须在一座中做许多次,几百次。
七、跳禅
先从地遍进入初禅,然后跳到第三禅,再跳到空无边处,跳到无所有处,再跳到第二禅,跳到第四禅,跳到识无边处,跳到非想非非想处。再由水遍的初禅跳到第三禅,跳到空无边处,跳到无所有处,再跳到第二禅,跳到第四禅,跳到识无边处,跳到非想非非想处。以此用火、风、青、黄、红、白遍,每一遍也如此修习。这种不跳遍而仅于中间跳过一禅,故称为“跳禅”。
八、跳遍
由地遍进入初禅,跳到火遍初禅,再一一跳到如下各遍之初禅:青、红、水、风、黄、白。之后,由地遍进入第二禅,由火遍进入第二禅……由白遍进入第二禅。像这样的不跳禅,仅于中间跳过一遍,故称为“跳遍”。
九、跳禅遍
练习了跳禅与跳遍后,再练习跳禅遍。这种修法是十四种御心法当中最难的。如何修习跳禅遍呢?由地遍进入初禅,再由火遍进入第三禅,用青遍进入空无边处,红遍进入无所有处,然后由水遍进入第二禅,风遍进入第四禅,黄遍进入识无边处,白遍进入非想非非想处,在一座中多次练习,以此修习跳禅跳遍。
十、超支
能够过了跳禅遍之后,再做超支。超支很容易,禅修者在修习初、二、三、四禅的时候,其实也是超支。从地遍进入初禅之后,去掉寻、伺而进入只有三个禅支的第二禅,这就是超支。然后再去掉喜禅支而证得只有乐、一境性禅支的第三禅,这也是超支。用这样的方法依次进入初、二、三、四禅,称为超支。
十一、超所缘
于八遍中先入一个禅那,例如初禅。先从地遍进入初禅,水遍进入初禅,火遍进入初禅,风遍进入初禅,青遍进入初禅,黄遍进入初禅,红遍进入初禅,白遍进入初禅,每一种禅那都用八种所缘(八遍)进入,称为“超所缘”,对第二禅、第三禅亦如此。
十二、超支与所缘
于地遍进入初禅,再于水遍进入第二禅,火遍进入第三禅,风遍进入第四禅,青遍进入空无边处,黄遍进入识无边处,红遍进入无所有处,白遍进入非想非非想处,这称为“超支与超所缘”。
十三、确定支
十三、十四种都是比较容易的。先进入初禅,确定初禅有寻、伺、喜、乐、一境性五个禅支;然后进入第二禅,第二禅有喜、乐、一境性三个禅支;第三禅有乐、一境性两个禅支;第四禅有舍、一境性两个禅支;空无边处也有舍、一境性两个禅支;识无边处有舍、一境性两个禅支;无所有处有舍、一境性两个禅支;非想非非想处也有舍、一境性两个禅支。地遍、水遍、火遍、风遍都用这种方法,这称为“支的确定”,即确定禅支。
十四、确定所缘
进入地遍,确定这是地(所缘是地);进入水遍,确定这是水;进入火遍,确定这是火;进入风遍,确定这是风。这称为“确定所缘”。
这十四种御心法不断地练习到纯熟,熟练到在一坐当中可以完成许多遍、几十遍。之后,他就可以练习如何培养神通。在练习十四种御心法的时候,最难成就的是第九种——跳禅与跳遍。很多禅修者在练神通的时候,就是停在这里,没办法成就这种。有时候会由于太慢,有时候做着做着就没办法做下去。因为要练习这十四种御心法,确实是很累,要有很强的精力、很有体力。
即使有的人成就了这十四种御心法,也不一定能够很完全地成就神通,虽然如此,但是很多人还是可以的。因为练习神通的时候,要在一决意后,直接进入第四禅,第四禅一出定立刻决意,然后神通即刻显现。所以,如果没有完成这十四种御心法的人,想要成就神通,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当禅修者透过这十四种御心法,已使心变得很柔软、适合作业,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任何的事情时,他可以“引导其心转向于变化意所成身”。
“意所成身”:他的心念决定要变化成什么身。
如何变化呢?已经成就十四种御心法的禅修者,他可以决意:“现在让我变出一个跟我一样的身体。”然后他立刻进入第四禅。因为一切的神通都是第四禅禅心的功德(作用),而基础就是这十四种御心法。所以,当他进入作为神通基础(神通根本定)的第四禅,一出定他再决意,在决意的同时就生起了一个跟他的身体一样的身体。
佛陀用一个比喻来说明意所成神变:
“大王,犹如有人将萱草从苇中抽出,他这样想:“这是萱草,这是苇。萱草与苇不同,但萱草是从苇中抽出的。”大王,又犹如有人将剑从鞘中抽出,他这样想:“这是剑,这是鞘。剑与鞘不同,但剑是从鞘中抽出的。”大王,又犹如有人将蛇从…
《沙门果经10讲》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