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誦法》
講記(15-1)(總第30)
◎ 傅味琴 講于 2001.5.9
不全面理解專修的人,連聞思修基礎都沒有
提要:
■ 不全面理解專修的人,連聞思修基礎都沒有
■ 要修持不錯,要弘揚正法,還得廣學多聞
■ 墨守前輩土辦法的人,難道就不能進步了
■ 參禅如果不懂佛法,結果參也參錯,講也講錯
■ 修行用功,不用經教,不懂佛法,搞點啥?
不全面理解專修的人,連聞思修基礎都沒有
能海上師對念誦的必要性特地說了些開示,“講教理者應學多聞,而難攝持”。從教理上講,要廣學多聞,現在有人不全面理解專修,他只修不學,或者只要很簡單的理論,以爲這就是專修。大學跟專科到底是兩樣的,況且像佛門裏現在有些人主張的這種專修,連聞思修的基礎都沒有,就更沒有希望了。
要修持不錯,要弘揚正法,還得廣學多聞
我們都是聲聞弟子,除了人天法以外,至少應該把基本的四谛法戒定慧、十二因緣學會。然後你在修持上去用功,就不大會錯。如果你發大心,要弘揚正法,廣度衆生,你還得要在專修基礎上廣學。現在變了不學而專修,專修而不學。
墨守前輩土辦法的人,難道就不能進步了
拿世間法說,墨守成規社會怎麼發展?從前的碼頭工人,師傅的經驗教給他,貨物往肩頭上一背,人稍微彎一點,口裏要叫,以減輕負擔。從前有人還寫了一支歌,一開始就是“嗨唷,嗨唷……”,現在看得見嗎?
打樁也是這樣,現在都是機器打樁,從前打樁,用繩子把樁柱豎起來,他們用唱的方法,好幾個人齊聲唱了一句,“嗨喲”,打下去,再“嗨喲”一聲,打下去,現在有嗎?現在打樁你還得先學會掌握機器,你一定要照前輩的土辦法,那也太落後了,難道你就不能進步了?
參禅如果不懂佛法,結果參也參錯,講也講錯
說現在人很聰明,可是現代禅師也沒有想出一句從他那裏悟出的話頭來,參來參去,就是從前的老兩句:“念佛是誰?”“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想不出來,當然也沒悟到。我現在倒想出一句來,可以去參參:“佛在哪裏?”你找到佛了,你不是開悟了嗎?看你找得到找不到。從前禅師講開示,活潑得很啊,內容非常豐富。他們如果不懂佛法,豈不要講錯嗎?六祖慧能講《金剛經》,可沒講錯啊。
修行用功,不用經教,不懂佛法,搞點啥?
現在人佛法還沒有學好,就去參話頭,你參得進去嗎?參話頭是依據佛法的指導,進行思維性的研究和實踐,不是用儀器,而是用腦子去思維,提個很難解答的問題叫你去想,想了否定,再否定,全部否定光了,你才會悟,不簡單的啊。比如想“念佛是誰?”“念佛是我”,不對。“念佛是佛”,我念佛怎麼我是佛呢?不對。有人會想,這樣子每想一句就不對,那全不對不就行了?那也不叫參禅了。所以不懂佛法,不能根據佛法去思維,怎麼能開出智慧?開智慧要從佛法裏去開呀。現在參禅的人,往往錯誤地理解祖師的話,以爲不用經教,就是不必懂佛法。既不要經教,又不懂佛法,你在搞點啥?
再說大迦葉不持戒,可是他從不犯戒啊,他本身就在戒裏。因爲我們沒有戒,所以要持戒,大迦葉不持戒,因爲他本身有戒,按照戒律來看,他一條都沒有錯。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誦法》
講記(15-2)(總第31)
◎ 傅味琴 講于 2001.5.9
佛法通不過去,怎能說世間法就是佛法
提要:
■ 懂佛法,才能悟出法義來
■ 佛法通不過去,怎能說世間法就是佛法
■ 100缺了99怎能起100%的作用
■ 各有各的根機,要叁世因果看問題
■ 越是鈍根,越要苦學
■ 乞食不乞法,不稱士,強化緣成了強要錢的叫化子
懂佛法,才能悟出法義來
你們懂得法了,即使沒開悟,可能還說得出一些法義來。(擊掌)你們參,啥意思?說:“一只碗不響,兩只碗叮當。”這是成語,可沒有法義啊,要懂法的人才說得出法義。這個法義就是緣生法,因緣具足,事物必定出生。
佛法通不過去,怎能說世間法就是佛法
有句話說,“佛法不離世間法”,如果世間法沒有離開佛法,那麼世間法就是佛法,如果世間法離開了佛法,仍然叫世間法。比如說,佛法五戒規定不喝酒,世間上人也有不喝酒的。這是指相通的說,通得過去啊。如果佛法通不過去,怎能說世間法就是佛法,世間法又怎麼能進入涅槃呢?涅槃門都沒有開啊。
佛法是辯證的,你不能光看到一句話,聽到一句話,就按照語言文字停留在那裏,要用種種佛法的理去思維,親證。親證的速度是很快的,但沒有通過量變怎麼進入質變呢?你沒有通過前面大量的基礎,怎麼會一下子親證呢?
100缺了99怎能起100%的作用
有人說:“黃先生只敲一下,就能使牆上塗的水泥石灰掉下去。”別人不信,他說:“真的啦,我看見了才說的。”是有那麼回事情,他剛從門外,一進來,看到黃先生拿把鎯頭,“啪”一敲,一下就掉下了。你相信了,你也去用鎯頭一敲,咦,怎麼不掉下來。你才知道,他在騙你,他說:“我沒騙,我親眼看到的。”爭來爭去,這兩種都不是研究的態度,研究的態度要了解事物的全過程。事實是他走進來的時候,黃先生已經敲了99下了,所以他看到的這一下,是第100下,一敲就掉了,可是在敲99下的時候,他沒有看到,就認爲只要敲一下就行了。所以有些唸佛的人就認爲“只要一句,樣樣不要”。
各有各的根機,要叁世因果看問題
有些參禅的人,也說只要開悟就什麼都懂了。六祖文盲,一開悟照樣能講《金剛經》,因此學它幹什麼?開悟了什麼都會。那麼六祖會英語嗎?會日語嗎?六祖所以會講《金剛經》,也是學來的。你只看今世不看前世。佛教是叁世因果看問題,因爲他前輩子學的基礎非常厚,所以這輩子遇到一個觸發的機緣,前輩子的種子就出來了。就像剛才的例子,只看一下,就不看這一下之前的99下,所以造成現在修行人的種種誤解,認爲不用聽法,不用唸經,唸經不必求懂,只要一句,什麼都不要。
越是鈍根,越要苦學
禅宗攝上根上智,什麼叫上根上智?前世根機好,今世是利根。所以禅宗是特別法門。鈍根的人必須要廣學,不學你怎麼懂啊?聰明的人,他學一點,能懂五點,這叫觸類旁通,還會自己聯系。越是笨,越是鈍根,越是要苦學。好比你想活命,可不能夠說泄氣的話,也不能顧慮這顧慮那。想活命的人會說,“媽,你一定要救我啊,沒錢想辦法借,將來我做了工作,我來還。”假如有人反說:“媽,我的病難好啊,媽你也別向人家借錢了,家裏的錢留給你用吧,今天就給我打最後一針吧。”這個人肯定死的。
乞食不乞法,不稱士,強化緣成了強要錢的叫化子
爲什麼要求法?因爲你自己想學啊。比丘稱乞士,上乞法,下乞食。如果不乞法,只乞食,那就不稱士了。士是有學問的人,你法不要,沒有學問,只乞食,豈不等同乞丐啊,有的人還強行化緣,成了強要錢的叫化子。所以不求法,不乞法,不學法,是極其錯誤的。因爲我是老師,自然叁句不離本行,沒有一個學生要學法了,老師也得下崗了。即使大家都是老師了,還要互相幫助,互相教導,到證阿羅漢果了才不學呢。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誦法》
講記(15-3)(總第32)
◎ 傅味琴 講于 2001.5.9
正法住世,就住在你身上
提要:
■ 離開佛法越遠,越難證果
■ 正法住世,就住在你身上
■ 自己不要法,可不要勸別人也不要法
■ 不從廣開中去深透,能當法師嗎
■ 簡單、風趣,卻仍然不懂法
■ 要把死的講得活起來,才能活學活用
■ 多聞難于攝持,唸誦能攝持法義
離開佛法越遠,越難證果
佛法是科學,是現實,佛法是可知論,佛法不可能無中生有,別異想天開。末法時期衆生只拜佛,不學法,離開佛法越遠越難證果。我們常講正法住世,沒聽說正法住佛,佛說的法本來就是正的,何用住?正法住世,怎麼住到佛身上去?說釋迦佛住世就是正法住世。那麼佛涅槃了呢?佛法就滅了!
正法住世,就住在你身上
正法住世,正確地該怎麼解釋啊?你還在世間上,正法住世,就住在你身上。你說到了極樂世界,我再學正法,那叫正法住極樂世界,不叫正法住世啊!我們度衆生就是度世上的人,你是世間上人,正法住在你身上,要你去度那些愚癡顛倒的衆生,就應該這麼理解。
自己不要法,可不要勸別人也不要法
自己不要法,可不要勸別人也不要法。別人有了正法,還可以來度你,所以這種不要法的影響千萬不能擴大,可是現在已經擴大開了,差不多普遍都不要法,好像癌症擴散一樣,可怕得很。
不從廣開中去深透,能當法師嗎
所以講教理者,應學多聞。尤其是我們這個專修班,目的就是培養法師。說傅老師開課已經兩個月了,經文只講了這麼一點點,話卻那麼多,何必講得這麼廣開?簡單一點,咱們還可以學得多一點,將來也能當法師。比如說《心經》,你只要講兩個小時,其它時間咱們可以學《阿彌陀經》,《阿彌陀經》你講四個小時,其它時間可以學《地藏經》了,不是更好嗎?
簡單、風趣,卻仍然不懂法
那麼我講:“《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般若,不能念“bān ruò”,要念“bō re”,“般若”者,智慧也。“波羅蜜”,不要以爲是水果菠蘿蜜,波羅蜜者究竟也。多心經,這個“多”字獨立的,你可放上也可以放下(衆笑),放下面就是“多心經”,“心經”,心裏有數,所謂中心也(衆笑)。“觀自在菩薩”,這是菩薩觀的,現在末法時期鈍根根本觀不起來(衆笑),觀不起來,你就不得自在。所以末法時期休想成功。你們只要知道…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誦法(30~39)》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