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心理導引——喜(1~10)

  喜 ①~③

  傅味琴

  你們高興嗎?

  同學們,你們看看黑板上這句話(愉快就是良藥,喜悅是人生最珍貴的財寶……)。

  好像是年輕人寫的吧?其實是我老年人寫的。看表面上你們很年輕,我很老,其實,我的心不老,如果我心老了,我還會跑到你們這兒來嗎?跑到你們這兒來,這麼調皮,我盡是怄氣,幹什麼呢?有人說我老得慢。爲什麼老得慢?心不老嘛,心不老就老得慢,你看呢,我今天午睡剛剛醒,你們的丁老師來問我,今天講課不講課,我說今天我講什麼課?“心理導引啊!”噢喲,我忘了,匆匆忙忙給你們寫了這麼幾句話,假如我正忙著佛協文教部工作,不來了,你們感到失望不失望?很失望,是吧!還好,我今天來了,那你看見我來講課,你們高興不高興?(衆答:高興!)

  爲法而高興,是很好的

  高興不是很簡單嗎?我不來你們就苦惱,我來了就高興,是不是啊?哈,所以我跟你們說,你們這樣的高興是好的,非但做人啊要感覺到幸福愉快,一顆求法的心啊,是至高無上的,一看見老師就歡喜,你們這個歡喜可沒有錯呢!如果你們在寺院裏聽到某一個遊客,在放錄音磁帶,放的盡是歌曲,什麼四季小調啦,什麼狼(郎)啊狗(哥)啊,(衆笑),你們聽了高興,這個高興就不好啦,那種東西會使人流轉生死啦,容易生貪瞋癡煩惱,下叁惡道,現在你們這種高興啊,是爲法而高興,是很好的。

  做人愉快好,還是苦惱好?

  那麼做人還是愉快好還是苦惱好啊?(衆答:愉快好!)所以你們今後不要再講苦惱兩個字,(衆答:嗯)有人年輕時候講苦惱一直講到老,“我是苦惱人。”說了一輩子苦惱,我看他這一輩子沒有快樂過。如果他在快樂的時候,怎麼會滿臉苦惱地說“我是苦惱人”呢?年輕人像早晨八九點鍾的太陽,精神抖擻,朝氣蓬勃,可不像陰雨天,灰溜溜,一片黑沈沈,烏雲密布就要下雨啦。

  做人是幸福好,還是奔波好?

  生活,是幸福好,還是奔波好啊?(衆答:幸福好!)學佛,還是求快樂好,還是求苦惱好啊?(衆答:求快樂!)你們別看今天這些年老的人,說起來我進佛門四十年了,學佛爲了什麼,他都不懂,你們說說看,學佛爲了什麼啦?(衆答:離苦得樂!)對了,你們將來當了大法師啦,一定會使衆生高高興興,快樂得很。他們如果做了大法師,一定會使千千萬萬衆生整天苦惱。路線不對呀,離苦得樂,是佛教的總路線,釋迦佛度衆生就是使衆生離苦得樂。

  佛是教育衆生離苦得樂

  我們度衆生,尤其是進行佛教的教育事業,是對衆生進行布施供養,要供養衆生快樂,這就是慈悲的慈。慈就是給衆生快樂。給衆生苦惱,那是害人的,教育衆生,如何得到幸福,如何離開痛苦,這就是佛教,這就是佛教的偉大,讓每個衆生都過非常安定幸福的生活,這就是我們佛教所以能夠在人世間兩千多年來長期的存在。佛法的偉大,他對人類能做出很高尚的貢獻,這就是離苦得樂。

  跳不出苦惱的人,學佛白學了

  給別人痛苦的,不是一個有智慧的人,給別人幸福快樂的,才是有智慧的人。跳不出自己的苦惱的人,這個人連自己都不得解脫,學佛法白學了。或者說,他根本沒有學,或者說他只知道兩個字,叫“苦惱”。你們這麼年輕還好,我看你們有的是初進佛門,影響不大,否則,過五年十年,你准會在某些人不好的影響下,成爲一個苦惱人。現在,年輕人都想愉快幸福,一聽到佛門苦惱,全跑到教堂那裏去了。

  愚者苦惱 智者快樂

  年輕人來日方長,前途光明

  老年人想想苦啊,前世不修今生苦,今生不修來生苦,還是進佛門,修修來世吧。已經感覺到日子不長了,在他的腦海裏,好像沒有什麼前途了。年輕人可不是這樣,來日方長,前途無限,在佛門這條路上,叫康莊大道,有奔頭,思想兩樣的。你給老年人一天到晚講苦惱也就算了,你給年輕人一天到晚講苦惱,我不幹涉你,你管你講,我管我講“年輕人沒得苦惱”。

  愚者苦惱,智者快樂

  你說我們信佛的人,學佛,求智慧,我們的前途究竟是幸福還是苦惱啦?(衆答:幸福!)愚的人只會給衆生苦惱,有智慧的人必然會給衆生幸福。這是很簡單的道理,也許這些講苦惱的人,他們是從愚那裏學來的,在有智慧的人那裏,你所受到的影響學到的東西就是快樂。我想起我年輕的時候,經常有些年輕人到我家來看我,來的人臉上都是苦惱的,有什麼不好的事情,受了一點刺激,某些失望,心靈上痛苦,可是來到我這兒,出去的,全都是笑嘻嘻的,沒有智慧語言的人能做到這樣嗎?

  佛沒有叫我們向愚人學

  所以佛教是叫我們求智慧,而不是叫我們學愚蠢。佛教是叫我們跟善知識學,整個佛經裏邊沒有叫我們向愚人學這句話。

  佛教叫我們學智慧

  你看呢,在沒有文化的地方,他們的生活很難改善,爲什麼?因爲他們愚啊!一個有覺悟,肯學習的地方,生活就容易改善,容易發達,容易開放,容易上進。你們到深山老林裏去看看,你們到極其落後的地方去看看,他們還是維持極其簡單的生活,他們很難改變,他們只知道幹什麼?吃飯、睡覺、生孩子,就是那樣。

  念了13年小學,愚有什麼好處?

  學校裏愚笨的孩子,這學期考了20分,留級再考,22分。我說一件真實的事情,有一居士家的孩子,念了13年的書,文化水平是小學一年級,你們想想看,愚有什麼好處?做人要做聰明人,怎麼能做一個愚人?22歲我進佛門,有一天我去聽上海佛教青年會星期講座,聽到向愚學習時,總覺得這句話對我一個念過書的人來說,有點想不通。

  愚人燒黃紙,還說燒給菩薩

  一直到前幾年,我在隆昌寺,主持僧伽培訓班。有一天來了一幫子人,農村的老太太居多,一到隆昌寺啊,燒黃紙錫箔啊,隆昌寺僧伽培訓班的幾個年輕的出家人,人們稱小和尚,小和尚也好嘛,小和尚將來要當大和尚,就跟他們說:“你們不要燒,不要這樣燒。”講不通,說:“我們是燒給菩薩的”,再跟他們講講,還是講不通,“我們錫箔裏都念過經的”。也許小和尚實在忍耐不住了,好言相勸不聽,幾乎要吵起來了。

  念經不能念在錫箔裏

  其中有一個比較靈活,就講了:“請傅老師給你們講點佛法,你們聽經好不好啊?”“好啊,好啊!”結果就請我給她們講佛法,我給她們講的是要她們好好念佛。繞了一個圈子,說了很多話,然後才告訴她們,錫箔黃紙,佛教是沒有的,經書裏沒有這個東西,這是民間的風俗。民間的風俗咱們也不反對,但不要燒到佛門裏來。

  你把菩薩當鬼嗎?

  民間燒錫箔是燒給鬼的,你把錫箔燒給菩薩,那不是把菩薩當鬼了嗎?燒了那麼多錫箔,如果說有很多是燒給死人的,還好我的眼睛沒看見哦,如果我眼睛看得見,我嚇壞了,隆昌寺全是鬼來拿錫箔了。

  打個比方說,我的學生來看我,有時候總給我帶一點東西來,算是表一點心意。哪有一個學生恭恭敬敬說:“老師啊,好久不見,小意思,兩塊錫箔。”(衆笑)老師不要生氣嗎?“你把我當鬼啊?我還沒死呢。”還說是燒給菩薩的,豈不更罪過了,說我錫箔裏念過經的,那就好比說:“老師啊,我一包一包雖然是用錫箔包的,裏邊可是糖啊!”那麼你爲什麼不用糖紙包,要用錫箔包呢?念經怎麼可以念在錫箔裏呢?從這一件事情看,愚是學不得的。

  佛弟子不求智慧,路線不對

  當師父的,當老師的,自己智慧不夠,講起課來學生提問題,老師回答不出來,就訓話:“我講課,我講經,你提什麼問題?你不懂是你不懂,跟我有什麼關系?(衆笑)多問什麼?不懂回去好好念佛。”那學生只得苦惱著臉了。喏,苦惱就是這麼來的,沒智慧嘛,你們現在高興不高興啦?(衆答:高興)哎,因爲我講了智慧的語言嘛。智慧好比光明,即使流轉生死不知道多少年了,有句話:“千年暗室”,一千年一個黑暗的房子,你只要點一盞小小的油燈,油燈産生光明,叫“一燈照破”,光明能夠把千年的黑暗照破。所以佛弟子不求智慧,我看這是路線不對,釋迦佛樹的一面大旗是“覺悟”,是“智慧”,可不是一個“愚”字!

  想學愚,何必來閩東佛學苑

  再來擺擺事實,你們來閩東佛學苑學,是學智慧還是學愚啦?(下答:學智慧)要學愚何必到閩東佛學苑來學呢?幹脆去跟巫婆神漢學好了嘛,農村老太有的也會念“經”,我有一年在上海,有個居士家裏很寬大,希望常常去,老家是在農村,種花的,家裏有個老太太,我看老太太走進花棚裏,嘴巴裏叽咕叽咕的在念,她的媳婦對我說:“我這個婆婆啊,也會念經。”我說念啥經?“誰也不知道她念啥個經,每天總是叽咕叽咕在念。”肯定不是念佛經,因爲她沒有學過,她是念亂七八糟的經,從前舊社會亂七八糟經多啦,什麼地母娘經,高王經,血盆經,亂七八糟。

  有歡喜心,才能培養成才

  再回過來講,心情的歡喜對學習和修行的重要性。一個人幹事情,歡歡喜喜地幹,愉快地幹,幹起來不吃力,而且,很快就完成了,一個苦惱著幹,嘴巴裏叽咕叽咕在發牢騷,心裏太陽也開不出來,烏雲密布,即使眼睛裏沒有掉眼淚嘛,心裏已經在哭啦,你看他幹起來吃力得很。學習也是如此,世間上許多名家,比如像畫家,鋼琴家所以能夠有特殊的成就,都因爲他從小就喜歡鋼琴,在畫畫上成名的,因爲他從小就愛好畫畫。一個父母請了一位鋼琴老師希望孩子將來能培養成鋼琴家。老師就會問:“你孩子對鋼琴有興趣嗎?”假如父母回答:“我這個孩子看見鋼琴就苦惱了。”鋼琴老師馬上就扭轉屁股:“我教不來,你另請高明,培養不出來,培養不出來。”學佛學也是這樣嘛。

  培養佛門龍象

  閩東佛學苑從這學期開始是大變樣,現在有個女衆部專修班,是專門培養高層次的人才,來報到的資格要佛學院畢業,或者…

《心理導引——喜(1~10)》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