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信行法師開示錄

  信行法師開示錄

  因 緣

  閩東佛學苑女衆專修班于2003年4月19日春遊假日朝禮浙江瑞安龍翔寺,全體師生于清晨五時半出發,四十余人興高采烈。龍翔寺住持信行法師特別高興,派專人在路口迎接,接到客堂休息,即爲大家講了開示並介紹了他的上師清海和尚的經曆,並邀請傅老師下午爲大衆講講當年在海公上師①身邊所見聞的事迹。宗教局領導也來看望大家,並和傅老師親切交談。中午,信行法師熱情地准備了豐盛的午餐,給年高的傅老師准備好午睡休息的寮房,並陪同全體師生參觀各殿,頂禮每位佛菩薩及本尊護法。下午,在宗喀巴大師殿,全體師生與寺內僧衆及特地趕來的大衆居士同修海公上師傳承的《文殊五字真言念誦法》儀軌,聲音和雅,法器齊鳴,使人沈浸在特別殊勝的感受中。接著信行法師請傅老師爲大衆開示,由于時間關系,傅老師簡短地講了些他當年在海公上師身邊所見聞的一些小故事,他說由于那時自己年輕,一味沈浸在海公上師慈愛的懷抱中,未能深知海公上師深深隱藏的種種功德大海。

  臨別時,信行法師一再邀請我們待擴建工程完成後一定要去住上幾天。

  上車前,信行法師又請傅老師合影留念。

  這次極有意義的春遊使全體師生得到了極大的教育和啓發,學生們看到信行法師對傅老師的熱忱親切及傅老師對信行法師和出家僧衆的至誠恭敬,深爲感動和贊歎。有位學生說:“我今天才明白,傅老師對出家人是如此的恭敬,平時給我們指出缺點,完全是一顆爲了振興正法的菩提心。”

  當汽車返回佛學苑時,暮色已臨,第二天傅老師聽到彙報:“昨天學生們個個高興得不得了! ” 注①:海公上師即能海上師,亦即清海和尚之師。

  ——————————————————————————————

  開 示

  我是浙江本地人,說起來很慚愧,出家也有二十多年了,但學的東西很少,自己呢智慧不夠,福德不夠。

  我八一年去五臺山受戒,禮清海上師爲得戒和尚,後來也是我學法的師父。因爲我的文化較低,初中都沒畢業就出家了,出家以後開始覺得出家就是念經,後來到五臺山受戒以後,聽上師說第一先學戒律。假如沒有戒的話,定談也不用談,慧更不可能。我們開始聽講《四分戒本》,然後呢就是海公上師從四分律藏裏輯出來的,根本阿含有四本,後來還聽了海公上師譯的《律海心要》,是藏地一切有部的精華,有四本。咱們漢地是用四分律,藏地是一切有部的。《律海心要》是宗大師造的,當時智慧幢法師作廣解,戒律方面學了這些。定的方面咱也談不上,上師把海公上師寫的《基本叁學》前後都講完了,同時也講了《現觀莊嚴論》,海公上師翻譯的是《現證莊嚴論》。觀是因的意思,證就是果,其實因果一樣的,一個東西,後來又講了一部《俱舍論》,《俱舍論》跟《現觀莊嚴論》是前後講的,今天講這個明天講那個。

  海公上師主張,藏地也很主張,初學的修行人,第一個知見先擺端正,爲什麼?漢地的學習跟藏地的學習不同,藏地學習先學因明,然後學現觀,學中觀,中觀學了以後就學《俱舍論》,《俱舍論》別人認爲是小乘的,海公上師不認爲是小乘,認爲是根本乘,也就是佛教的根本。沒有根本的話,大乘、無上乘、密乘根本不能建立。

  戒律呢?咱們漢地出家以後剃了度,可以穿出家衣服,然後若幹年,因緣成熟後就可以受叁壇大戒,沙彌戒、比丘戒、比丘尼戒、菩薩戒同時受的。真正按印度、藏地的傳統,像這種做法也是不同意的,藏地呢?今天出家今天剃頭先受沙彌戒,沙彌戒受完以後才開始披衣披袈裟,咱們這些衣服是古代漢地俗裝,印度或藏地,他們的袈裟就是衣服,你出家人剃度以後沒袈裟穿,你穿什麼衣服啊?剃度先受沙彌戒,沙彌戒學完了就學五大論,學好了以後看你年紀差不多了,各方面比較成熟了,然後可以受比丘大戒,比丘戒受完了以後,再看你各方面,你對佛法的行持,就是修行的水平。需要的話,再受菩薩戒,菩薩戒最起碼菩提心要發起來,思想中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二位,把衆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這樣的話才能受菩薩戒。不然的話,咱們說是菩薩嗎?是菩薩,能持不能持,持什麼戒根本不知道。

  現在我們說來很慚愧,全國來說,男衆比丘啊,沙彌啊,對于戒律方面比較松弛,真正學戒的沒幾個地方;尼衆這一方面可能比男衆要強一點,要好一點。現在學戒的比較多,風氣比較好。

  咱們要想行菩薩道,必須先發菩提心,菩提心發了以後受菩薩戒,在受菩薩戒的同時可以灌頂,灌頂必須先受菩薩戒,不受菩薩戒不能灌頂,最起碼要受菩薩戒才能學無上乘。比如說叁皈五戒好像地基一樣,地基打好,然後呢,受沙彌戒,像五戒這些都是第一層,第二層就是比丘戒,菩薩戒,第叁層就是無上密乘戒,地基打得越結實,我們蓋的房子越堅固。

  現在有個什麼風呢?一說藏傳佛教很殊勝,大家都超標,超什麼標呢?一學無上密法什麼都不用了,也不用持戒了,也不用學什麼啦,就念個咒,修觀法就可以,這可以嗎?也可以,可以有可以的條件,比如像密勒日巴,他就一心一意地依止上師,上師叫他幹啥他就幹啥,這樣的才可以,而且上師不管對他怎麼折磨,其實是消除罪障,他也沒有一點邪見,而且還很歡喜消除自己過去所造的業,歡喜接受這種苦,這種苦效果最大,苦受得差不多了,身心幹淨以後,上師給他傳法,修不多長時間就成就了,有這樣的根機,有這樣的毅力,完全可以。

  像我們這樣,你看出家了,說來很慚愧,我十六歲出家,現在四十二歲了,二十幾年了還是這樣,有時看看自己,臉上特別燒。

  末法時代的特點,行不穩,心特別高。我的出家師父問我,說你們這些學法的人,說密宗提倡即身成佛,你們想現在修即時成佛的法,現在修了馬上就成佛,哪有這麼容易啊?釋迦牟尼佛出家修行,五年參學外道,六年苦行,之後才在菩提樹下成佛的。像咱們這樣的根機,你想幾天、幾年就能成佛了,不可能的,咱們還得把地基先打好。

  比如戒,咱們受叁皈依,叁皈就有叁條戒律,大家學過也知道,第一條,皈依佛,甯舍生命,不得皈依天魔外道。一般民間老太婆,她學佛了以後,今天在叁寶面前皈依,皈依了到山門外馬上去神廟點燈磕頭了,一出去第一條皈依佛這個戒體就死了。平常有什麼事情怪佛菩薩不保佑她,你皈依戒體都沒有了,你怎麼能得到加持啊?比方說,中央電視臺二十四個小時都在播放,你剛把機器買回來,剛打開電視機,你把遙控器摔壞了,你怎麼開啊?電視臺信息接受不到了,加持也是這樣,第一個咱們皈依佛,好多人對皈依佛的意義不懂。

  皈依法,甯舍生命,不得皈依外道典籍,你學了佛以後,除了釋迦牟尼佛說的叁藏十二部經典你可以學習可以修,可以受持,不能皈依外道典籍,但是好多人不行。現在世間上很複雜,有些氣功師學嘛學幾天,看幾本經書,東湊西湊的像李洪志一樣的,湊了幾本書,法*,自吹他的思想都超過佛了,這種人崇拜的人還特別多,你懂點佛法的話就不容易上當了,就因爲好多人不懂佛法是怎麼回事,別人說幾句呢就莫名其妙了,就散布謠言,說他是佛中之佛了,比佛還要佛,超過佛是什麼人啊?魔,魔才以爲他比佛高,其實沒有啊。波旬魔王他的能力、他的福德、他的智慧還不如一個羅漢,咱們知道佛法的人就知道怎麼行。

  又如僧,現在好多人說出家人啊都是亂七八糟的,有些人光看不好的,不看好的。世間上也有各種行爲不端的,行爲端正、心地善良的也多得很。出家人裏也有些出家人,小廟比較多,我們上師就說小廟是什麼?小廟就是變相的還俗,比如一個寺院裏,一個老和尚,七老八十了,來一個小和尚,哎呀,像寶貝一樣的,馬上給他教早晚功課,敲打唱念,一學完可以做佛事賺錢了,錢賺了以後,小孩不懂啊,他以爲出家人就這麼回事,就是學功課學經忏,就可以作爲賺錢的資本了。佛法那麼偉大,他不知道。像這樣好多。咱們從開放以來,每年全國各地受戒很多,現在出家人都沒有哪幾個讀大學的,懂了些佛法卻被社會上的金錢淘汰,這種呢都是因爲沒有受過如法的教育。

  從去年開始,《音聲海》寄來以後,我們看了以後,給大家,因爲我們這裏每月初八會供,會供居士有一二百人,有的時候兩叁百,送給他們看,他們說《音聲海》特別好,這樣子弘揚佛法特別好,這個傅老師功德無量。

  咱們就是現在心向往之,以後咱們把道場建好了,我也想像你這麼大年紀了,這麼好精神,我們想想慚愧,我在五臺山收徒弟也不少,有些現在上佛學院了,有的在五臺山又建了寺院,再過兩叁年後我們這裏慢慢就會好起來,現在當地的政府比較認可,因爲我們這個寺院在溫州地區影響比較好,第一,咱們比較本分,第二,不需要趕經忏,我們念《毗盧經》、《藥師經》,別人給多少錢我們收多少錢,再多我不嫌多,再少我不嫌少,就是隨緣的。

  你把念經變成了出賣定價格的話,那變成商品化了,咱們念經,你錢給多少,你放心,因爲我們都用來建寺廟。寺院建起來的話,每個人進來磕幾個頭,看看生歡喜心,你們也種福田,所以咱們建寺院也是爲了大家。

  密宗呢在南方確實不那個,溫州普明寺仁善法師,他那裏建立的比我這裏還早幾年。我們從九五年開始,當地政府認可爲宗教活動場所。這幾年來,我們念經方面、修行方面,我們的功課、整個的佛教寺院的設施都是和海公上師法流同樣的,每天早上念經就是《上師供》、《五字真言》、《真實名經》,還有毗沙門,還有我幾個徒弟,從五臺山下來的十多年的,灌頂的,念《大威德》,初一、十五是念《五大金剛》。每天我們早上叁點十五分開始敲鍾,叁點四十開始念經,念到六點半吃飯,每天這樣。

  九八年請了多識活佛,在這裏講了二十來天的經。我…

《信行法師開示錄》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