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陀經-馬來西亞槟城開示
第八集
海雲繼夢和上
剛才我們已經把如何轉入報身的這個部分跟各位講了,要按照目前我們社會上流行的情況,這個就叫做大灌頂,這已經灌頂完畢了。你這一灌大概大滿灌,一大桶都倒下去了。這個灌頂,你一定受用。你這個受用,下輩子還有好大好大的福報,因爲這輩子你因緣不見得對得上來,但下輩子,因爲你這個受用,絕對帶你到下輩子去,常居勝族,不是常值好王,那沒什麼,那王是別人當的,你當勝族,你自己當王,你放心。你沒供養不要緊,下輩子,我再給你供養,當你當大國王的時候,連本帶利一起收。因爲這個你內心裏頭,已經開始有很大的震撼,你開始在調整,你自己慢慢的去運用這個疑情,怎麼樣子把化身轉入報身,你一定可以受用。
這個經文裏頭講“舍利弗,汝等皆當信受我語”,有沒有,你要怎麼信受?我們當然信受,這還用你講嗎?但是爲什麼你信受沒用呢,因爲你是化身信受,你那個心有點像playboy一樣,花心,不是真的信心,隨時你都會變,隨著環境你就變了。但是你進入報身以後你就不變了,那是真實的,佛要講的是這個真實的。你不轉入報身以後是不可能真實,雖然還不完美,但總是真實吧,對不對。你能夠肯定作主,肯定自己,而自己能夠作主,這個是非常重要。現在我們的生命你做不了主,雖然天天都在發願,天天,我一定要怎樣,我告訴你,過幾天,氣候一變你就變了,對不對,環境因緣一變,你就完全沒有辦法掌控了,這個是這個世間最大的無奈。
現在經濟景氣還不錯啊,等到經濟景氣大蕭條的時候,我看你怎麼辦,誰都不行了。我們看一九二九年那個時候,美國那些鋼鐵大王那些,二九年以後,一個也不見了,爲什麼通通不見了,無奈嘛,面對那種局勢沒辦法,多少那些鋼鐵大王舉槍自盡,那沒辦法。所以外在的環境對我們有著很大的牽製,你沒有辦法作主,但是你進入報身以後,不一樣,就是不一樣,這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現象。
那麼這一個轉化裏,我還要再跟各位強調的就是報身的成就你一定要好好地去訓練,好好去訓練,它能夠讓你産生的狀況,絕對不是你大腦想象的利益而已。你不要以爲說,師父不小心講出來我們通通撿到了,不是,這是我們弘法者的使命,我這輩子來,就是爲這個來的。本來我也是跟各位一樣,結婚生子,結婚是結婚,就在結婚前,送貼子給同學的時候發現問題,那同學說要出家,我說怎麼可以出家,去把他抓回家,結果變成我出家。就在那個整個的轉換,角色轉換的過程裏,我發現大家對佛法都誤解了,大家誤解了。誤解了我就發願,要把佛陀的真理講出來。那要講並沒那麼容易啊,當時怎麼一看知道大家都誤解了,爲什麼會去發願呐,現在想想,一頭霧水就栽進去了。但是我發現,大家絕對把佛陀的真理誤解了,我就鑽進去把它請出來,分享給各位,就這樣。
所以把這個東西分享給各位,這是我的責任,我終生盡形壽要走的菩薩道。所以很多人給我所謂難看、委屈,這也是應該的,就像剛才跟各位講的一百零八拜,你要行菩薩道,你要勇敢一百零八拜,因爲那個會鍛煉你永不退轉,就是這個地方講的不退轉,不退轉。什麼叫不退轉,你自己沒有去遭遇那些挫折跟逆境,那些委屈、那些毀謗,你怎麼知道什麼叫不退轉。就是這樣來,修行就是這樣啊,有挫折是正常的。你不要以爲師父不錯,坐在那裏人家紅包就拿給他了,我們去賺得要死,一個鍾頭多少錢,我們都包紅包給他。你別這樣想,不是這樣的狀況,這裏面你看到的是表相,那真實的、實質的那個部分,才是重點。
好,後面這一段,我跟各位做個結論。“舍利弗,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于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于彼國土,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是故,舍利弗,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這是第叁句,若有衆生聞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總共在這裏面講了叁句,這是第叁句,這也是結論。那麼這裏他講,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這個是叁世,對不對,過去、現在、未來,所有衆生要發願的,皆得不退轉于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我們發願的有算嗎?你在化身裏頭發願的都不算。
因爲跟各位講,你信這個宗教跟信那個宗教,其實差不了多少,因爲你在化身裏頭,你爲什麼會信佛,因爲這個因緣嘛,你爲什麼信基督,因爲那個因緣嘛。他生在歐洲,天生本來就信了,他是慣性,慣性的信,不叫信。當他再生到亞洲來,他當然就信佛,因爲大部分的人,他的本質是單純的,爸爸信什麼,媽媽信什麼,他就跟著信什麼,信的對不對,他會找很多理由,而那些理由都是虛幻的。信佛也一樣,信耶稣基督也一樣,所以你會發現所有的人,你看在海邊的人只會夢到媽祖,不會夢到聖母瑪麗亞,爲什麼,因爲腦海裏頭裝的就是林默娘的故事,所以他夢到的那一個,一定是林默娘。在中國內地一定夢到觀世音菩薩,在歐洲一定夢到聖母瑪麗亞,這沒有爲什麼。你能不能夠說,我是個虔誠的基督教徒,我夢到一個和尚,有沒有?不是沒有,那概率非常少,我們溫哥華有個會長他就是這樣。他去住院,住院祈禱完睡覺,起來,他夢到有個大和尚,兩個小和尚,在一個蓮花池裏,老和尚看著他笑笑,兩個小和尚拿東西給他吃,他莫名其妙,他也很慚愧,有那罪惡感,自己趕快再祈禱,祈禱完,他家裏是在香港開明報的負責人,家人就拿報紙給他看,一打開,啊!有這個法師來講經,他就跑來聽了,那個,夢的那個就是這一個,我們就這樣子平白撿了一個弟子。這個宗教的人夢到那個宗教的狀況,不多,不是沒有,那個概率很小,絕大部分的都是那個環境裏頭的情況,這是一種很自然的狀態,很自然的狀態。那我們告訴各位,假如是這樣的話,通通在化身的娑婆世界裏,沒有辦法轉入真實的報身的世界裏。
那麼這邊講的是講報身的狀態,你一定要帶著這個疑情,自己去轉,一定會成就的。所以我常跟各位講,你對于人性、人生、生命,這叁個東西,要帶著疑情:這樣對嗎?我這輩子這樣對嗎?活這麼大,我人生走這一條路這樣對嗎?你開始去反省、檢討,要轉入報身裏,很快,但是有一個原則,你不要照著人家講的去走,那又變成慣性,變成意識形態,你要自己摸索。
像我們出家人常常摸頭,爲什麼要剃光頭,釋迦牟尼佛也莫名其妙,他自己都卷頭發,叫我們剃光頭,到底是幹什麼?你要自己去想爲什麼,而這個不是否認,我要求證呐,這有什麼價值跟意義?當你肯定是這樣的時候,其實你已經轉入報身了。報身呢,真實的部分你會一直擴大,一直擴大,你的人生呐,你才能當家作主,這只是一個小部分呐,你自己去進行是很多的,很多的,你的成長。我是希望我們每一個人從這邊來獲得。有一部分,我們留著明天再跟各位談。
我想我這樣講很多人會有問題,你有問題,你提出來,好吧。用寫的,不要用講的,這樣比較具體。我一個一個跟各位作答,你不要不好意思,你不好意思是對你自己殘忍,你就勇敢的提出來。
問:我們要如何找到我們的本尊?
答:這個本尊的意思跟我講的定位一樣,你的生命因素,本尊就是你的生命因素。我前面跟各位講過,菩薩的定位不要擬人化,要性德化,每一個菩薩都是一個生命因素。地藏菩薩是地藏這個生命因素,觀世音菩薩是觀世音這個生命因素,綠度母是綠度母這個生命因素,白度母是白度母這個生命因素,你不要把他擬人化,他一定長成什麼樣子,真的有人這樣,這裏有個眼睛嗎?這個兩手都有眼睛嗎?真的這樣嗎?那你未免太迷信了。那些都是表法,一種生命因素,它可以起著很大的作用。那你的定位,就你找到本尊了。那你說你要如何找到本尊,這種問法,基本上,你都還在化身裏頭找,你到佛具店去找就可以找得到了,是那個嗎?很顯然,一定不是那個,對不對。那哪一個?那一定是你生命中的東西,不是外在的。而這個生命中的東西,最少它都是報身的,不會是化身的,所以我希望各位不要把他擬人化,擬人化你會找不到,你會找不到。
問:當我們做歸零功課的時候,要如何忏悔?
答:歸零功課就在忏悔了,你已經知道有這麼一個委屈,或是這麼一個不如意,那你就回過來,這個就是忏悔。因爲任何的不如意、逆境、委屈,都是業相,我們就針對這個業相忏悔,這個歸零功課。假如你要補強,它有一個方法,就是你每天所有的功課都做完了,靜坐,半個鍾頭到一個鍾頭。假如家裏夫妻共修,或者孩子也學佛的話,大家背對背,背對背,知道嗎?靜坐半個鍾頭,坐完了,你走你的,不講話。做什麼呢?反省跟檢討,反省跟檢討,這個很重要哦,反省跟檢…
《佛說阿彌陀經 馬來西亞槟城開示 第八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