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陀經-馬來西亞槟城開示
第二集
海雲繼夢和上
我們剛才提到,西方跟十萬億的這個關系,現在我們再跟各位再進一步談這個“有世界名曰極樂”,十萬億佛國土外有世界叫做極樂,“其土有佛”,極樂世界上有個佛叫做阿彌陀佛,現在,今現說法。這個很有意思,你都不知道他在講誰。這個大家就都跑到極樂世界去,真有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在講法。這個要跟各位講,這個就密法了,這個就純密法。大家知道剛才跟各位講過,在胎藏界裏,東方是在背後,西方在前面,這邊,你從東向西看的時候,這邊(左)就南方,這邊(右)就北方,就變這樣子。那麼剛才跟各位講,你向前方看,到最後極樂世界就在我們這裏,簡單講就這樣,無限遠的地方最後就回到你後腦袋來,這種叫做經典的語言模式跟思維模式。
不只佛經這樣講,基督教也這樣講,《聖經》也這樣寫,可是基督教的人他看不懂《聖經》,所以他就一直刪改《聖經》,所以《聖經》會越來越少,改到最後就沒《聖經》。它會被取消掉,因爲它有很多東西你不會解釋,你就認爲它錯了。原來它說地球是平的,好了,哥白尼說地球是圓的,不是平的,那就被殺頭;伽利略發現望遠鏡以後說是地球繞太陽他也砍頭;可是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以後,證明地球確實是圓的沒錯,這下子糟糕,《聖經》寫錯了,他就把它改掉,就把它刪掉了,現在你找不到了。其實不必刪,《聖經》根本沒錯,因爲人的眼睛看地,土地是平的,哥白尼、伽利略、哥倫布,他們是已經可以往生天國了,從天上看地球當然是圓的,你這樣解釋就過去了嘛。他不懂得經文的語言模式,所以他不會解讀,不會解讀就只有殺人,你看這種宗教多暴力,只要講的跟他《聖經》不一樣就殺了,這是不對的,不對的。他殺到沒辦法只好改《聖經》,那更不對了。這是什麼,這是他們已經失去了修行的能力,因爲你沒有生命的體驗,感受不到生命的存在,你更不了解生命的語言模式跟思維模式,所以你就沒辦法解讀。佛法的經典怎麼從來沒人改,你要改就是你有錯你才會改,經典沒錯的,因爲它是生命的東西,你不能用大腦去解它,你一直用大腦你就一直錯。
好,現在我再舉這個例子給你看,你不要看這麼一句話,現在是佛跟舍利弗講第一句話,這一句話講什麼,這個“有世界名曰極樂”,那我們這個世界叫娑婆,他現在講說這個佛的國土,佛的——我這個釋迦牟尼的這個淨土是極樂。從娑婆的第一象限,這個講起來理論相當大了,我們沒時間跟你講這個理論,我只能這樣講,從這個象限轉到另外一個象限。我們在數學上是橫座標跟縱座標,所以有四個象限,在法界裏它是無量象限,它的座標不是兩條線,不是橫座標、縱座標,它有N加1個座標,所以在這個法界中,任何一個東西,它都同時在無量象限中出現,因此它是一直在轉化的。我們現在在這個座標裏頭,我們叫娑婆世界,這個座標在另外一個十萬億佛國土外的,那個象限外的那個地方看回來它就叫極樂,是同一個世界,不是另外一個世界,它只是在不同的象限裏面而已。所以極樂世界其實就是娑婆世界的淨土,你知道嗎,佛陀的淨土就叫極樂,它這個意思就是這裏。
那麼那個國土上有佛叫阿彌陀佛就是我,我不是說我,不要誤會,不是說我是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他是化身佛,這個阿彌陀佛是釋迦牟尼佛的法身,示現在西方的這個法身,修行成就的那個法身叫阿彌陀佛。不管是寶生佛、開敷華王佛,還是那個寶幢佛、阿彌陀佛,還有天鼓雷音如來這四個佛,這四個佛都是大日如來——毗盧遮那佛的一種顯像用的,表達修行過程的四個階段。這四個當然也是法身佛,但是它是示現起用的四個階段,法身佛的本體就是法體的體,核心的那個本體叫毗盧遮那佛,是這個意思。所以你說,阿彌陀佛是釋迦牟尼佛的體那個用,就是本體的用,法身佛的用,他成就的這個區塊的用,叫阿彌陀佛,它是指這樣,不然你根本都不會解讀經典,它經典是這樣的一種情況。
“現在說法”,我正在說法,你有聽到嗎?釋迦牟尼佛在跟舍利弗講,對不對,他現在就在說法。那我們一直想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裏,現在正在那邊轉*輪,他們福報好大,我們業障好重。你搞錯了,釋迦牟尼佛在當下就告訴你,那個阿彌陀佛就是我,那個極樂世界就在我們祇樹給孤獨園裏,你去留意看看。
這個下面講,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有沒有,七寶池有多大,遊泳池那麼大,是嗎?還是馬六甲海峽那麼大,還是印度洋那麼大,還是太平洋那麼大?到底多大,沒人知道,你根本就沒有辦法去形容它。你假如說它只有遊泳池那麼大,那個蓮花又大如車輪,那是不是只有兩朵而已,所以你接不起來。這種接不起來你又誦的很高興,這叫意識形態,盲目迷信,不行,佛經講的你一定要弄清楚,要弄清楚你要徹底,像我這樣給你解開到這個地方,曆史上沒人講過。《阿彌陀經》所有的注解本,我差不多都看過了,可是忘了就對了,不像你們那麼聰明,看過都不忘。但是我告訴你,我講的這個他們絕對沒講,絕對沒講。你要留意到爲什麼會有這種情況,這是你在修行的體驗,跟對經典解讀的時候你的認知,因爲你只要用大腦去解讀它,你這種東西絕對弄不出答案的。
你去留意到,那個極樂世界到底是怎麼存在,有沒有?我說有啊,我說的有跟你說的有不一樣,不是紅的跟綠的這種不同,圓的跟扁的那種不同,不是,你的有是幻境,你是意識形態說有,因爲你不能說沒有,沒有你爲什麼要念佛,沒有爲什麼要拜佛,對不對,所以你只好說有,你才有拜佛的理由,那不是,那是肓目跟迷信。有,是真的有,只是你現在那語言文字在運用的時候出了問題。它就在這一塊裏,在當時佛陀在講的時候,就是祇樹給孤獨園呐,爲什麼要西方去此十萬億佛國土呢?因爲你沒辦法,你的腦筋轉不過來,你一定要到克裏希納那邊去,我跟你講有,有在這裏,你聽不懂。相信在這之前,佛陀已經跟舍利弗,跟這些長老,跟這些阿羅漢們早已經就講過了,但是慣性還是又拿起來再問一下,這一天大概是把他老人家給火了,一直講,老不懂,老是提那個問題來,又再問到底極樂世界有沒有。確實是有,可是他的語言,他不會用你大腦的語言去講,他是用生命的語言去講。所以你在解讀這經典,所有的經典包括《四書五經》,包括《聖經》都一樣,它們都是生命的語言,生命的語言你就不能用大腦的推理,你必須用生命的感受去把它兌現出來。
所以極樂世界就擺在眼前啊,佛也在眼前,在跟你說法啊,可是你——阿彌陀佛是绀目澄清四大海,那眼睛一張開就四大海那麼大,那這就沒辦法了。所以我們對佛的如實了知很重要。如實了知,確實佛是在的,淨土也是在的,但是我們的大腦就弄錯了,弄錯了它就無法兌現,你體驗不到,這是第一個。我跟各位做一個補充,這阿彌陀佛的存在,現在在說法的情形跟我們一般人的這種觀念、想法,用大腦的思維邏輯,那是不一樣的,我也希望各位能夠認真地在這裏,趕快取得這樣的一個模式,你才能夠看得到佛法到底在說什麼。
“舍利弗”,這第二次,有沒有,前面是“佛告長老舍利弗”,現在是第二個舍利弗,正式的叫了。“彼土”,那塊土地爲什麼叫極樂?對不對,“彼土”啊,我們就講那個世界爲什麼叫極樂,這問題産生了。他講這塊土地——祇樹給孤獨園爲什麼叫極樂?我們的解釋就完全錯了,完全錯開了。“其國衆生無有衆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這很清楚,住在這國土裏頭的人沒有苦。我們今天感受不到,給你住在僧團裏你也很苦,爲什麼呢?不合,爲什麼呢?什麼都不行,爲什麼不行?要用手機也不行,要用電腦也限製,想吃牛排更不用說,再加上跟他不合,跟他不合,想要多睡一點也要被挖起來,想要做什麼都不行,有種種限製。當你在這種時候,你的修行本身是什麼,你知道嗎?在消業,不在修行,因爲你有很多我執、法執、習氣存在,這個必須要消除。那麼要消除這裏你就很痛苦了,因爲我們現在最大的苦在哪裏,各位知道嗎?在于知識,在于知道太多,你知道的越多你就越苦。
你不要以爲今天這個社會的製度很好,非常不好。人有知的權利,所以報紙你看,那麼厚厚的一疊賣給你,你每天都在買煩惱嘛,對不對。以前兩張的時候,我看你沒什麼煩惱,有,只不過兩張的煩惱。現在一疊,好幾家報紙,一份看不夠,好幾份都要看,你不煩惱把你壓死才怪。
知識啊,你那個知識是煩惱,煩惱的另外一個名字叫知識,跟你講煩惱你當然不要了,跟你講知識你就好爽,一頭栽進去,回過頭來你看看,叫五濁惡世嘛。你看裏面搞了很多,都是煩呐,告訴你,今天你要不知道的話,你去買東西,哇!怎麼那麼貴?哇!最近怎麼什麼都漲?大概就這樣,因爲你不知道就漲價、就貴了,本來買兩個,現在買一個,甚至有時候還不夠,你只是感覺到貴而已。可是你現在不是,還沒開…
《佛說阿彌陀經 馬來西亞槟城開示 第二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