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在啊,弄清楚了,這是基本的定義啊,禅就是自在,自在的境界,自在的生活,在當下,那麼禅法是到達自在境界的方法。很清楚,什麼方法我們暫時不講,因爲那是這一會要跟各位講的。
【華嚴人是自在人】
現在要告訴各位的是,華嚴經講,學華嚴的人叫做自在人,OK,你是個自在的人,那換句話說你把自在套回原來的定義叫做禅,那麼華嚴人是不是叫禅人?那你就會發現,禅的本身他就是華嚴了,華嚴的本身他就是禅了。
現在問題就在這裏了,我們學了老半天都懂得,那你可能會說,你自己想的,別人沒有講,過去沒人講,並不表示未來沒人講,從今以後,將來學佛的人都會懂得這個定義,都是這樣講,關鍵就在各位,你要不要把他講出去,讓人家都知道,學華嚴的人他的目標就是自在,止于至善的十全十美的生命境界才叫做自在,沒有障礙。
六十華嚴叫做無礙人,八十華嚴叫做自在人,那很清楚了,你看的到嗎?沒有障礙的生命領域。
今天各位,你人生最大的無奈是什麼?不自在啊,同修們當中,有人出來聽經還偷偷的來,我不知道爲什麼要偷偷的來,我說請你留電話吧,不要,爲什麼不要?不能讓我那一個知道,爲什麼能讓他知道,他怕我出家,你爲什麼學佛學到讓人家怕你出家呢?我跟你說學佛一定要出家嗎?也沒有定義說學佛等于出家啊,怎麼會真麼恐懼呢?出家那麼可怕嗎?出家很美,怎麼會變成倒過來呢?是我們被雜訊所汙染了。
【大堂無禅師-談禅法的教學體製】
所以各位應該要把這些東西弄清楚,這個是大小乘禅之間的一個基本區別,現在我們還要告訴各位,禅宗一花開五葉,還有五宗氣派各家爭鳴的這種情況,甚至于,每一個祖師,每一個禅和子,在指導修行的時候,那麼各有手眼。
在古代,唐朝那個時代,慧忠國師都感慨大唐無禅師,整個唐朝沒有一個禅師,唐朝他不會沒有禅師,這不是沒有禅師,禅師是很多,那麼自己坐禅而有成就的也不少,但是指導人家按照什麼方法修行來得成就的,那很少,因爲他沒有一個教學體系,教學的系統,他沒辦法教你。
禅之所以會變成沒有辦法教人家,那個後來各處手眼,家家各有不同,在那個時代,唐朝那個時代,是禅不可說,那個不可說是禅不會說,不是不可說,到了宋朝以後,因爲每個人的方法都不同,那是真的不可說,這個不可說事實上是說不清,所以也是不會說。
那麼爲什麼會造成這種現象,始作俑者就是惠能,因爲惠能這個人沒讀書,他更不會說,所以他就只好說我的禅是教給上上根器的人,那都不用說,上上根器不用說,你看我就會開悟,就變成這樣了,這是因爲他沒有教育的這種因子,沒有教育的因子,所以他不會教,你說他不會教啊,那這個很遺憾,這句話講不通。
因爲曆來除了釋迦牟尼佛以外,成就大德最多的人就是惠能,不管在印度,在西藏,在中南半島,還有在中國本土,曆代所有的祖師當中就是惠能成就的人最多,而且可以說他的弟子當中每一個成就都跟佛一樣的有成就,我是指定慧成就的部分,其他事業的不算,這幾人雖然在定慧成就的上面都可以與佛齊,但是其他部分不夠,所以不能叫做十號具足,你要留意到。
這個講到這裏要很清楚的聲明到,我的意思不是說他們都是十號具足的佛,定慧這樣一部分可以達到跟佛一樣的成就,但是還沒有十號具足,要十號具足必須經過四十一位行法,法身大士的行法曆練才有可能,那我們要告訴各位,他的這種成就影響到後人,沒有辦法建立禅的教學體製,這個也不能怪他,是因爲人類都有一個通病,生死輪回。
【出叁界-就要邁向未知的領域】
什麼叫生死輪回?好像這大帽子一戴,那就萬事平息了,所謂生死輪回,就是指你只喜歡走在已知的道路上,你不願去走全新的道路,你只願意在已知的範圍內,你不願意走出已知的範圍外,這句話你要慢慢的去思考,慢慢的去檢討,因爲在已知的範圍內安全,放心,要邁向未知的話,未知你就不敢了,因爲這一腳踏出去會不會翻出去你不知道,這一腳踏出去有沒有危險,你不知道,甚至于你看到很清楚,你只要違反這個傳統,常規,你就會遭受批判。
我們在座有很多的乖兒子,乖女兒,我不是批評你,因爲你都是在已知的範圍內,你不能走出已知的範圍,因爲從小開始,你只要想走出已知的範圍,爸爸媽媽的那條狗鏈要把你抓回來,你永遠走不出,你只要一出去,他就會把你抓回來,那你就一直被訓練成是只要邁向未知就馬上會被抓回來,那幹脆連未知都不要去了,在已知的範圍裏頭,你不一定都成功,
因爲無常繼續在已知的範圍裏面起作用,那你即使邁向未知的話,你也有可能會打破無常的荊棘,那你敢不敢走出已知呢?你不敢,因爲在你的潛意識裏,已經存在著只有在已知的範圍裏面你才安心,要邁向未知你已經有恐懼了,所以永遠邁不出去,永遠,偶爾踏一只腳出去,還有一只腳在已知裏面,搞了老半天做抉擇,要不要把這只腳也拿出去呢?想一想又還是把那只腳拿回來,這個就是你的勇氣。
我要告訴各位,你想要出叁界,那你必須有這個勇氣,把另外一只腳,在裏面的那一只腳也移出去,敢不敢?講不出來你看看。你敢一半又拖回去了,其他都不敢。這個就是修行啊,你以爲怎麼樣才是修行?打坐,跑香才是修行啊?騙人的了,你回家你躺著,把兩只腳放在沙發上面,把身體放在沙發下面的地毯上,那在那邊念南無阿彌陀佛看看,你等一下會發現天龍八部通通跑下來揍你,你念阿彌陀佛是這樣念的?當然你絕對不敢了,阿彌陀佛何等神聖,你竟然這樣,你假如說叁歲小孩這樣念你會覺得很可愛,你叁十歲以上的人這樣念,你就欠揍,爲什麼不敢?因爲那些意識形態把你框住了,你連這麼潇灑的動作,潇灑的POSE都擺不出來,你還想要,要怎麼解脫?那可能嗎?
【學禅要活潑生命力,嘗試未知】
想想看,那你怎麼會自在呢?最美的姿勢都拿出不來,你怎麼叫自在呀?這就是一個基本的認知,現在要修學要訓練,他是要鍛煉你打破這些疆界,不要在這個已知的範圍裏頭,那首先你要活潑,活潑你的生命力,活潑你的生命感,你才有可能去做未知的嘗試,在已知的範圍內不叫嘗試了,那已知的只是照做一遍而已。
你去試試看,我相信有一個你一定可以試的,你要是每天用鬧鍾把你叫醒的人,你就試著不要用鬧鍾,你會說那還得了,要睡過頭,告訴你,一定要嘗試這一點,向自己挑戰,即使遲到了,我也甘願受懲罰,我就是不要被鬧鍾把我綁死了,可以吧?那我要是五點就嚇醒了,那就五點起來,不要再睡,你不要一直睡,睡到六點半才要起來,那你一睡過頭,你就不要上班了,然後自己去鍛煉自己一個活潑的一個生命力,你要有那個生命感,萬一遲到被罵我就罰站,罵完了,謝謝你,你敢嗎?你不敢嘛,因爲你怕被人家罵,你那個面子就把你害死了,所以我們的生命都消失在面子裏面。
那個面子又是假面具,不是真面子,一輩子我們就這樣浪費過去了,現在禅修要你對生命活起來,所以你要先看清楚,怎麼樣子走出去,這是一個,那麼大乘禅法裏頭的祖師之所以有成就,告訴各位,他其實就這麼簡單,而這個部分,這個自在不是假設的,不是想當然爾,他只是本來如此而已,你要體會這一點。
【禅修指導重在用方法到達自在的境界】
那麼每一宗每一派,他在指導這個部分都是在指導那個方法,他不是指導那個境界,他是指導你用什麼方法可以到達,我們知道,惠能他所指導的是上上根器的那些人,那麼,非上上根器的人應該怎麼指導,他沒有了。
那麼我們講了,從中根器以下,一直到下根器的人,我們要指導他們怎麼樣去自在的這個方法,那惠能以後的人都統統沒有,因爲所有的禅師都是自己在已知的範圍內去摸索,你想想看,那些會成就的人,已經成就的人,也都是從自己開始摸索來的,只是他們有幾個特別的條件存在,那幾個特別的條件促使他們得到成就,那麼當中有一個很重要條件的,就是上師的指導,就是他的老師的指導,那我告訴你,不是每個老師指導這些學習的人,都可以成就,因爲他沒有方法。
你要留意到,老師的指導是很需要,但是老師的指導以外,你自己還要具備其他的條件,這一點才麻煩了,要具備什麼條件呢,沒有人講得出來,假如要具備的那些條件能夠講的出來的話,那指導的方法就有了,修學禅的方法就會産生了,現在沒有啊,所以每一個人不管哪一個區塊,藏傳的,南傳的,跟北傳的,這叁大區塊所有的指導者,都各有一套認知,那就是我們講的,各出手眼,每個人的手法都不同。現在,我們透過曆史上的這些存在的資料裏,我們可以把他整理出一套禅行法,修學到達自在境界的方法,可以有一整套,這一套也是我…
《華嚴六科 華嚴禅行法》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