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欲界定也就是你會一直想著某些東西,想著某些東西,你會想,你會很專注,這個叫做欲界定,因爲那個欲望在起作用,你被鎖住了,到這個地方都不算做真正的修行。
從這個地方開始,你會進入禅修的領域,這個叫做未到定,還沒到定,欲界定,譬如你在想,恩,我等一下回去要買什麼買什麼,一直買,買五花肉啦買什麼不見天,買什麼魚啦,還有再買什麼醬啊,你想一堆,都想的很專注,因爲坐下來剛好,你自己的心像個白板,要想那件事,白板筆一直寫下去,寫的都很清楚,這是一種狀況。這個叫欲界定。
因爲你依于那個欲望在起作用,這個大家都有經驗,因爲你很會用心,都是用這種心,這個不叫定,那你必須去把他抛棄掉,開始不想東西了,不想東西了就叫做開始進入未到定。
那麼這個未到定我們就開始有技巧在訓練你,就是數息開始了,你看好你的呼吸,然後數1-10,按照你呼吸的那個循環狀況開始進入,這個叫做未到定,從未到定到真正禅定開始,你的色身就會有種種變化,也就是數息法從數法開始,你就會身心都有變化,色身有變化。
【引發妄念的根源】
那麼我們簡單的跟各位講就是心理的變化所引起的妄想那有四種,那麼因爲物理的變化所引起的妄想,譬如說這樣做久了,腳會酸會痛,壓住,你就嫌說這小腿的肌肉太大,假如小腿肌肉沒有就不會,坐久了以後爲什麼這個膝蓋痛,哪裏會痛,哪裏會酸,哪裏會麻,坐一坐這個後面哪裏會癢,像有螞蟻在跑,這個就是物理現象所引發的妄想,你必須要不理他,要不理他就會痛,會痛就表示你一直理他,你覺得越痛就越理他,你越不理他就越不痛,你自己去試試看。
第叁個是生理上的妄想,生理上是你坐久了以後,你會這樣抖一下,然後,恩,哪裏怎麼樣,都沒有怎麼會抖一下,要不然突然間會聽到爆炸聲,要不然會看到光,要不然,哇,聞到好香的味道,這是什麼境界啊?這個都是妄想,這是生理所引發的妄想,這個不是什麼境界了,是生理現象所引發的妄想,包括氣動等等都是,那你必須不理他,不理他怎麼,就再回到你的息上來,數息法的息上來,還是1到10,10到1這樣數,就認真數就對了,其他你不要管,這個就是那個過程會産生的幾個妄想。
第四個是社會現象,就是我們製度所引發的妄想,在禅堂坐,等一下又打板又行起來,在家裏坐,又叫吃飯了,睡覺了,這個都是社會現象,外來的引發你的,那你要不要理他,要理他呢,那禅坐不下去,不理他呢,人家說你怎麼啦,你自己要去擺平這些,心理的物理的,生理的,還有社會的,這種種現象會引發你的妄想,你必須不理他。
那麼最重要的,一般來跟各位談的,是生理現象所引發的妄想,心理現象是本來你要除掉的,你要看的懂,這裏我們講太多,不再講了,物理現象你也知道,必須要克服他,那會痛啊,會酸啊,會麻會癢,有時候你在打坐的時候,你會發現有很多的狀況,今天天氣很好,爲什麼一直冷起來,那是生理所引發的妄想,你會産生恐懼,有時候身體怎麼坐下去怎麼好重好重,有時候全身好像洗澡肥皂一樣,滑滑的,其實你根本都沒動,你怎麼知道滑滑的,可是你感覺的到,那個都是生理現象所引發的妄想。那麼這個部分,最容易幹擾大家,那你必須克服他。
【進入初禅定】
現在要跟大家談的是,這些妄想全部克服以後,你會進入禅定,這個叫初禅定,我們叫做四禅八定以後,真正的禅修部分,第一個進入的領域叫做離欲,離開欲望,那麼傳統是叫離生喜樂地,我是認爲說離欲喜樂地比較好,那你看用哪個詞都可以,就是說,不再沿著這些欲望來産生喜樂的,你欲界定是在欲望裏頭,現在是離開欲望而産生喜樂的,這個就是離欲或離生喜樂地。
那麼把這個欲望抛開以後是一個很粗略的喜樂,這個是色身的喜樂是很歡喜,當然比起欲界他是很喜樂的,可是這個還是很粗的。
【二禅定的現象】
那麼再努力呢,他會到達定生喜樂地,也就是你入定他會放光。臺灣有位法師他很會放光,叫常照老法師,他走的時候已經九十幾歲了,不是現在這個,這個還沒往生,你不要詛咒他,現在正在講經的這個常照法師跟那個常照法師沒關系,那個常照法師他就會放光,他一入定就會放光,我初中的時候看他放光過,他就是在這個領域裏。
到達二禅定的時候,所以會放光沒什麼了不起,只是二禅定而已,你不要以爲那有多高明,但是,比起我們沒禅定的,他已經很高明了,但是在這個時候,你不要以爲這有多高的成就,所以他的不幸就在于他的一群弟子們都喜歡叫他放光,而且他就用放光來度衆生,也度了不少人,這叫做定生喜樂地,入禅定會放光叫定生喜樂地。
【叁禅定的妙樂】
那麼第叁禅,就是超過這個地方,就是他不再放光了,因爲定生喜樂地是比離生喜樂地高一點,但是這個喜樂還很粗,叁禅就是離喜,喜也不要了,這個叫妙樂地,這個妙樂的意思是這個喜悅很微細。
那麼在有形象的時候,我們有形象的這個色身最高的喜樂是叁禅,叁禅定是真正喜樂的地方,所以叫妙樂,他連喜都離開了。
因爲這裏面當然也牽涉到你這個眼耳鼻舌身意的使用狀況,那麼一禅一禅他的這個六根越用越少,其實是五根,因爲意根都還在用,還在用意根。
所以叁禅,這裏面我也都記不太清楚了,這個初禅二禅叁禅,這個是一個什麼風災,什麼火災水災,劫火起時,一直燒一直燒,風災吹到哪裏,水災淹到哪裏,好像是水災淹到初禅天,火災燒到二禅天,風災吹到叁禅天,可見你只要有欲望,有喜樂,那叁災還是能到。
【四禅舍念清淨地】
那麼四禅叫舍念清淨地,因爲他無念,無念的時候,劫的災難到不了,不會到,所以四禅就沒有叁禅以下的災難,世界毀壞的時候,四禅以上不毀,所以只毀到叁禅,那很多人就喜歡修到四禅,叫舍念清淨地。
舍念清淨地其實是一點喜樂都沒有,他連那最微細的喜也抛棄了,所以叫舍念,這個舍念的意思就是舍那個享受樂的念頭。
那我們世間人常講,我們奮鬥的目的是什麼,就是要享受,不享受奮鬥什麼,人生就要享受才有意義,去死好了,他就是要享受,修行來到叁禅以後就不享受了,四禅不享受。
叁禅是很微細的,但是我們要知道,這個地方我們沒有辦法跟凡夫來解釋,因爲凡夫的意思就是人生的價值跟意義就是要享受,你不享受我幹嘛?修行的目的看能不能享受,修行以後還不享受,還幹什麼?這個就是一地一地一直上來。
【四空定】
超過這個部分叫四空定,四空定那就是四禅八定後面的四個叫四空定,我們就不講了,我們現在主要是跟各位談這個部分,一般禅修會從這個地方一直來,假如各位有接觸這個南方小乘禅的話,很多會告訴你,修行到幾禅到幾禅定,那我告訴你,不要去在意這些禅定,進入禅定的部分那是外道禅,並不是說佛教徒不可以修,不是這個意思,我是勸各位,眼前你不要浪費生命來修四禅定。
【什麼是四果地】
我想你主要修的是修四果地,不是四禅定,這個四果就是初果,二果,叁果,四果,四果叫阿羅漢果。
大家比較清楚,初果叫須陀洹,二果叫斯陀含,叁果叫阿那含,四果叫阿羅漢,這個名字都很不好念,因爲是印度話,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這個含的意思,須陀洹的洹與含的意思是一樣,都表示果的意思,有成就的意思。
那麼,阿的意思是表示無,表示最高的意思,這個只要證得初果,那麼,他七次天上人間來往,你自己就證阿羅漢,就出叁界了,那斯陀含是指天上人間一次來往證阿羅漢,所以叫一來往,阿那含是到五不還天,到那個四禅天上面還有一禅,叫做五不還天就是去天上成阿羅漢,所以也是阿字,表示很殊勝,阿羅漢的意思是當下成就阿羅漢。在我們這裏成阿羅漢的,
那我們當然希望你在這裏成阿羅漢,你不要一直想說到天上去成阿羅漢,到天上去成阿羅漢就有點要往生極樂的意思一樣,那你要往生的人,最好也是到叁果以後再往生極樂,現在這個問題在這個地方我們要跟各位談的是,你從四禅的,要進入四禅的禅定,那個初禅定那邊,你就可以轉過來,進入須陀洹果,准備出叁界了。而且很快可以證得阿羅漢出叁界,這是我們要告訴各位真正佛法修行的地方。
【證果一定要修行】
那麼有很多人認爲說我只要開智慧就好,有慧就好,不要修這個,修這個多麻煩,哎呦我的腳熬起來又痛,…
《華嚴六科 華嚴禅行法》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