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滅敵者」,唯有佛能完全摧滅衆生最根本的敵人---煩惱,因此,尊稱佛爲「滅敵者」。
「洋達巴 卓比」中文譯爲「正等」或「正圓滿」,贊歎佛圓滿一切正真實的功德。
「桑皆」中文譯爲「正覺」或是「佛」,就藏文的意涵,「桑」爲清淨之意,贊歎佛已將煩惱障與所知障完全淨除,得到清淨;「皆」爲增長、圓滿之意,贊歎佛對于了知諸法如所有性、盡取有性的智能,已經圓滿且不斷增長。
「貝」贊歎佛已圓滿「增上生」與「決定勝」的功德。增上生意指人天,決定勝之內涵爲解脫、成佛。
「嘉哇」中文譯爲「超勝」,贊歎佛已超勝一切應斷除的違緣與逆緣。
「夏迦」爲佛出生時的種姓---釋迦族。
「突巴」或稱爲「牟尼」,意爲「能仁」,贊歎佛能摧滅煩惱敵,令衆生入于寂靜。
「恰澈落」中文意爲「頂禮」,對于具足上述不可思議功德的佛陀,我應當虔敬的頂禮。
行大禮拜時,除依照前段內容所述:觀想面前虛空有主尊釋迦牟尼佛,周圍有叁十四尊佛圍繞,叁十五佛外圍複有諸佛、菩薩、羅漢聖衆圍繞;叁十五佛與諸佛菩薩羅漢聖衆,相好莊嚴圓滿,具足淨除行者業障的功德與能力。
吾人于輪回中流轉了無數次,或投生地獄道、或投生餓鬼、畜生、天、人、阿修羅等六道;由取得生命所獲得之身體亦無量無邊,所造作之業障,亦複如是。因此,當行者作大禮拜時,應當觀想自己于無數次輪回中所獲得的身體,均以人的形象示現,如此無量無邊的身體與自己同時行大禮拜;如是觀修。普賢菩薩行願品中記載:「願自身化作如同大地塵土數目之化身,每一身遍滿無數的頭,每一頭遍滿無數的舌;于叁十五佛與諸佛菩薩羅漢聖衆面前,忏悔過去生中,所造作無量無邊之罪業。」將自己無數生中,每一世所造作無量無邊的惡業,一起忏悔、淨除。
除了觀想有無量的自身,于皈依境前作忏悔之外;尚需觀想有無量有情衆生亦于自身周圍行大禮拜。行者觀待有情衆生,與自身相同,均深陷于輪回之中,承受著無量無邊的痛苦。因此,心中生起堅定後悔與永不再犯的心念,「身」行大禮拜,「口」念誦佛號,「意」思維諸佛的功德,如是忏悔與淨除業障。
修持本法,一開始念誦「皈依上師 皈依佛 皈依法 皈依僧」時,即開始行大禮拜;念至「南無薄伽梵如來應供正遍知釋迦牟尼佛」時,因藏文中,此佛號較長,因此念誦一次即可。其後,念至「南無金剛不壞佛 南無寶光佛 南無龍尊王佛…南無寶華遊步佛」時,因佛號較短;因此,可念誦叁次佛號,行一次大禮拜。念至「南無薄伽梵如來應供正遍知寶蓮華善住娑羅樹王佛」時,因佛號較長,念誦一次,行一次大禮拜。叁十五佛佛號念完,若欲繼續行大禮拜,則從「南無薄伽梵如來應供正遍知釋迦牟尼佛」再開始念誦,以上述方法,一邊念誦佛號,一邊行大禮拜。若念誦完叁十五佛佛號後,不繼續行大禮拜,則入座繼續修誦「如是等一切世界…」等儀軌。若無法將叁十五佛佛號牢記于心,可藉由錄音帶播放佛號,自己隨之念誦,不可只行大禮拜,而不念誦佛號。
【貳】 宗喀巴大師曾經開示:「衆生若欲獲得罪究竟的安樂---解脫成佛,必須具備充分的條件與因緣,其中,最爲殊勝難得的,即爲暇滿難得的人身;具足暇滿難得的人身,能藉由修持解脫道,從而快速地到達解脫成佛的彼岸。」如同農夫今年受用著去年努力耕種的收獲;而今年辛勤的耕種,方能確保來年生活無虞。吾人此生能獲得暇滿難得的人身,皆根源于過去生中,曾累積殊勝的福德資糧。此生,更當努力令自身的福德累積與增長,來世方能得到更爲殊勝的果報。
行者欲邁向解脫成佛的大道,必須圓滿積資淨罪的修持,並藉由虔敬的祈願,方能達成。「積資」即累積福德與智能資糧,此生與來世,欲獲得長壽、富貴、權勢與善好的名聲,乃至終究證得圓滿佛果,均需要累積圓滿的福德與智能資糧。「淨罪」即忏悔與淨除過去生所造作的業障,將累積智能與福德資糧的障礙去除,使各種道次第的證量,能于心續中生起。「虔敬地祈願」即是將自己所累積的智能與福德資糧,回向圓滿菩提,願自己能證得圓滿佛果,以利益無數的有情衆生。若僅是努力的累積資糧,而未能發起「爲利衆生願成佛」的心願,則容易在受用福報的同時,卻造作了極大的惡業。此種情形,在行者周遭,有許多鮮明的例子。
修持累積福德與智能資糧最完整的方法,爲「七支供養」。在叁十五佛禮忏法中,就完整地包含「七支供養」;最後,並將所累積的資糧,回向正確的方向---圓滿菩提。因此,叁十五佛禮忏法,完整地涵蓋淨除業障、積聚資糧與發願回向,故亦稱爲「叁聚經」或「叁蘊經」,即根源于此。
密乘行者,欲藉由修持密法,快速地成就圓滿菩提,其關鍵在于是否能精進地作積資淨罪的修持?唯有將業障徹底淨除,心續中,方能産生各種道次第的證量;唯有累積圓滿的智能與福德資糧,方能證得圓滿的佛果。因此,行者殷重地作積資淨罪的修持,精進地修持叁十五佛禮忏法,沒有任何的借口可以拖延。
修持叁十五佛禮忏法,須觀想面前虛空有一皈依境,主尊爲本師釋迦牟尼佛,佛陀的寶座由大白象所擎舉的寶座(與修持別法,佛陀的寶座由獅子所擎舉,有所不同),其上有蓮花與月輪,周圍有綴滿珍珠的寶幔莊嚴,佛陀具足叁十二種妙相,八十種隨好,全身散發如同十萬個太陽般的光芒,如是具足一切威儀,端坐于寶座上。此處觀想佛陀的寶座,由大白象而非獅子所擎舉的原因,在于修持本法的目的,乃是爲了淨除業障,而大白象具足極大的力量,以此爲修持本法,能淨除一切業障的緣起。珍珠寶幔象征行者能將心續中的惡業淨除的緣起。
叁十四尊佛,前叁十尊佛,分別于釋迦牟尼佛的十方(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圍繞叁周,每一周有十尊佛;最後四尊佛,于圍繞佛陀第四周的東、西、南、北四方安住。諸佛安住的位置與持誦佛號的功德利益,簡列于下:
持誦諸佛佛號的功德利益,系以阿底峽尊者的傳承爲依歸;叁十五佛的形相,系以宗喀巴大師于「阿喀」地方,閉關修持時,親見叁十五佛,遂將叁十五佛的形相記錄下來。大師此舉,並非爲炫耀自己能親見叁十五佛,而是爲利益後世衆生,方行此事。一位偉大的修行者,若爲利益其它衆生,或許會于適當的時機,示現神通;但若僅以神通诳惑世人,甚至不具足證量,卻自稱有神通,欺騙他人;如此,與佛法大相徑庭,對于後世弟子的修持與佛法的弘揚,將造成極大的傷害。修行能否有成就?關鍵在于心續中的貪、瞋、癡是否已日漸淡薄與清淨,各種道次第的證量是否已漸次生起;而非能看見佛菩薩,或能于天空飛行。宗喀巴大師一生所示現的偉大行儀,雖然具足極爲深廣的證量,但大師所展現的外在行爲,完全以戒律爲依歸;大師的堅持,對于後世弟子的修持與佛法的弘揚,具有卓越且長遠的影響與貢獻。宗喀巴大師所記錄叁十五佛的形相與所傳的口訣,完全與經典相符,沒有絲毫違背之處。
一、 「南無薄伽梵如來應供正遍知釋迦牟尼佛」,身金色,右手觸地印,左手定印,身穿比丘叁衣,現梵行出家相,具足叁十二種妙相、八十種隨好,金剛珈趺座于蓮花月輪寶座上。持誦佛陀佛號的功德,能消過去生中,一萬劫的罪業。若行者除口念佛號外,身能行大禮拜,心能憶念佛陀的功德,所消除的罪業,當遠超過此。
二、 第一周:
1.「南無金剛不壞佛」位于佛陀的上方,其身黃色,雙手結說法印,身穿比丘叁衣,現梵行出家相,具足叁十二種妙相、八十種隨好,端坐于蓮花月輪寶座上,(諸佛的身相除顔色與手印不同,余均與釋迦牟尼佛相同)。持誦佛號的功德,能消過去生中,一萬劫的罪業。
2.「南無寶光佛」位于佛陀的東方,東方即佛陀的前方,其身紅色,雙手結定印,持誦佛號的功德,能消過去生中,叁萬劫的罪業。
3.「南無龍尊王佛」位于佛陀的東南方,面頸白色,身臂藍色,雙手結說法印,持誦佛號的功德,能消過去生中,八劫的罪業。
4.「南無精進軍佛」位于佛陀的南方,其身黃色,右手施護印,左手于胸前作說法印,持誦佛號的功德,能消過去生中一切口業。
5.「南無精進喜佛」位于佛陀的西南方,其身黃色,雙手結說法印,持誦佛號的功德,能消過去生中一切意業。
6.「南無寶火佛」位于佛陀的西方,其身紅色,右手觸地印,左手定印,持誦佛號的功德,能消過去生中,盜取叁寶物的罪業。
7.「南無寶月光佛」位于佛陀的西北方,其身白色,右手觸地印,左手定印,持誦佛號的功德,能消過去生中,一劫的罪業。
8.「南無現無愚佛」位于佛陀的北方,其身綠色,右手于胸前,作無畏印,左手定印,持誦佛號的功德,能消過去生中,宣說四聖衆過失的罪業。
9.「南無寶月佛」位于佛陀的東北方,其身白色,雙手結說法印,持誦佛號的功德,能消過去生中,弒母(五無間罪之一)的罪業。
10.「南無無垢佛」位于佛陀的下方,其身藍色,雙手結定印,持誦佛號的功德,能消過去生中,弒父(五無間罪之一)的罪業。
叁、 第二周:
1.「南無勇施佛」位于佛陀的上方,其身黃色,雙手上下結說法印,持誦佛號
的功德,能消過去生中,弒阿羅漢(五無間罪之一)的罪業。
2.「南無清淨佛」位于佛陀的東方,其身黃色,右手觸地印,左手定印,持誦
佛號的功德,能消過去生中,破和合僧(五無間罪之一)的罪業。
3.「南無清淨施佛」位于佛陀的東南方,其身紅黃色,雙手結說法印,持誦佛
號的功德,能消過去生中,出佛身血(五無間罪之一)的罪業。
4.「南無娑留那」位于佛陀的南方,其身白色,雙手結定印,持誦佛號的功德,
能消過去生中,擯…
《叁十五佛禮忏法教授》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