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是生活的宗教
耕雲先生 著
禅的種類
今天有這個勝緣同各位談談禅,我感到無比榮幸。佛法中有很多宗派,唯獨禅宗是有中國特色的佛法,純中國的佛法。談到禅,範圍很廣。首先我們講一般的禅,它包括教外禅和教內禅。教外禅我們不敢說是外道。其實“外道”這個名詞不壞:心外貌法就是外道。教外禅很多,現在的超覺靜坐、瑜伽禅定,還有道教的大小周天,這些都稱爲禅定。教內禅的共法,就是教內教處共同的方法,最古老的四禅八定、九次第定,還有天臺的大小止觀,密宗的金剛坐禅,金大手印等禅定,都有屬于禅的範圍。至于說教內的不共禅,除了止觀以外,就有禅宗的禅。禅宗的禅雖然是教內禅,介理它又叫宗門禅,禅宗獨特的一種修特方法。
如來禅
那麼宗門禅是什麼時候傳來的呢?各位都知道,我再重複一下。在達摩大師那個時候,印度佛教已開始凋零,具備弘法根器的人已經不多。于是他想找一個肥沃的文化土壤來把菩提種子移植。他發現震旦——也就是中國,有大乘氣象,于是來到中國,在少林寺面壁九年。他來的不是爲了打坐的,印度有很多的高山、平原可以打坐,爲什麼要來中國打坐?他是來找人傳法的。等了九年,等到了二祖慧可大師,法傳了,達摩大師就走了。從達摩大師一直到五祖,這些都是宗門禅,又叫“如來清淨禅”。如來清淨禅很簡單,但是很難體會。你不到如來地位,就沒有清淨禅。什麼叫如來?如來是佛嗎?不限于如來即佛這個意思。如來清妝禅就是說把你的心的狀態恢複到如其本來。你只有把心恢複到如其本來,才叫如來,才叫佛,才是真正的佛。
各位知道,不管你是研究哲學,研究世間法,還是研究各種法門,都是說真實的一定是原本的。因爲真理只能發現,不能創造。誰能創造真理?原本如此,這是真理只能發現,不能創造。誰能創造真理?原本如此,這是真理。真實的即是原本的。你能把你的心恢複到如其本來,那你就恢複了真心。經上很多地方說真心、真如、如如,乃到摩诃般若,都是講的真心。什麼叫摩诃般若?大智慧。爲什麼不直接翻譯成大智慧?因爲它的含義不僅僅是大智慧。實際上,摩诃般若大智慧是一切智慧的根源。沒有它,世法、佛法,一切法都不能建立,所以叫大智慧。也就是說,根塵相對以前,即六根對六塵以前那個原本的心,也叫本心。如來清淨禅的要領就是先把你的心恢複到父母未生前。這個太玄了。父母已生後你就接觸六塵,接觸也沒有關系,把它掃除,然後就自然時入如來清淨禅。如來,如其本來,沒有六塵,沒有想念,沒有想念的素材,那我們的心就是菩提自性。菩提就是覺,自性就是生命的屬性
有些人認爲見性很難,其實不難。性者,生命的屬性也。水的屬性是濕,不管是液體、固休、氣體,H20不變,濕性不變;火的屬性的熱,不管是劃一根火柴,或是一萬度的大火,熱性不變,不熱不能叫火。那麼生命的屬性是什麼呢?各位可參參,不難得出解答。
從初祖一直到五祖,這是禅宗的如來清淨禅。它主要的依據是《楞伽經》。不必把《楞伽經》中每一句拿來印證,只要一句話:如來自覺聖智。什麼聖智?自覺。古人說:“如珠吐光,還照珠體。”就是自己照毫米了自己的生命。以自己生命的光輝照亮了自己,就是如來清淨禅。也不守竅,只調和心,然後如如不動。這是宗門禅的前半部分。
祖師禅
到了六祖以後,“禅定”兩個字的定義改變了。原來講禅定,就叫清靜修,也叫思維修。坐在那個地方一句話不說,也不是打瞌睡,也不是胡思亂想,他是在思維,思維宇宙人生的真實。到了六祖以後,他不拘泥于坐禅了。他說:“外不著相名禅,內心不亂名定。”禅定的定義就改變了。過去堅持要打坐。雖然六祖以下仍有許多禅師提倡打坐,如有提出“只管打坐”。但是禅宗的正統都不拘泥于打坐了。
我們知道,現在除了日本曹洞宗很盛以外,大概天下的禅宗都屬于臨濟宗。而臨濟的老祖師就是南嶽,南嶽的弟子是馬祖。南嶽接引馬祖的時候,馬祖正在打坐,南嶽看這個人根器很好,氣宇不凡,可以成爲弘法的大器,就想接引他。可是馬祖坐著不動不答理人。南嶽大師有善巧方便,拿塊磚頭就在旁邊磨,吵得馬祖坐不住了,說:“老法師,你磨磚頭幹什麼呀?”“我磨做鏡子。”“磚頭怎麼能磨成鏡子呢?”“那你打坐幹什麼?”“我打坐爲了成佛。”“我的磚頭磨不出鏡子來,你打坐也不可能成佛。”“爲什麼?”“我問你:比如說牛拉車,車要不走,你是打牛呢還是打車?”馬祖說:“當然是打牛啦。”南嶽說:“現在你卻明明是打車。”于是馬祖恍然大悟,跟隨南嶽大師學禅宗了。
馬祖下面有很多人材,其中有個百丈禅師,百丈有個弟子叫黃檗。黃檗禅師這個人很了不起。當時他座下就有臨濟義玄禅師,這個人很忠厚老實,很本分,平時只是隨著上殿、坐禅,就是不提問題。首座看到臨濟秉賦好。秉賦好並證明這人小聰明很多,而是大智若愚,很忠厚,很真實。首座就說:“你來多久了?”“來了叁年。”“你爲什麼不向老和尚提問題呢?”“我不知問什麼好。”“你爲什麼什麼不問什麼是佛法的大意?”意思就是說佛法最真實最正確的內涵是什麼?臨濟就去問:“師父啊,……”話還沒有說完,黃檗老和尚拿起棍子就揍他一頓。臨濟被打得莫名其妙,趕快跑了出來。第二次,首座又勸他再去問,他又挨了一頓揍,一直到第叁次,一連挨了叁次揍。請問佛法的大意引來叁頓揍,都是打得莫名其妙。去問一個問題,不回答也就罷了,你打人幹什麼呢?其實,臨濟要不挨這叁頓揍,就不會有以後的臨濟宗。原先五家,到現在只剩下臨濟宗了。曹洞宗很少。虛雲老和尚雖然在圓寂前給原本斷滅的各宗選不定期了人材繼承門戶,只是現在狀況到底怎樣我們已不清楚了。
接著說臨濟挨了叁頓棒以後,想著因緣不契,決心要走。首座說:“你走可以,大丈夫來得清楚,去得光明。你不能開小差偷偷溜走,應該向老和尚辭行。”臨濟于是就向老和沿辭行,說:“報告師父,我在這裏因緣不契,我要到別的地方學法去了。”在臨濟辭行以前,首座就跟黃檗先通了氣,他說臨濟這個人根器很好,將來會成爲一顆大樹爲天下人遮蔭,你老人家可要好好引導啊?這時黃檗見臨濟來辭行,就說:“你要到哪能裏去啊?”“我還沒有確定。”“你不要到別的地方去,你只要到大愚禅師那兒,就會解決問題了。”臨濟到了大愚師那兒以後,大愚師就問:“你從哪裏來?”“我從黃檗那兒來。”“黃檗是天下大善知識,你不在他那兒好好地學,跑到我這兒幹什麼呢?”“我因緣不契。”“爲什麼說因緣不契?”臨濟把經過一講,又說:“我到底犯了什麼錯,自己實在是弄不清楚。”大愚禅師說:“你師父爲了你開悟累得要死,你還問你有沒有錯誤,你還問你師父對不對。”臨濟被這樣一說就突然明白了,恍然大悟。悟了什麼呢?臨濟在大愚禅師最敏感的脅下捅了叁下。大愚說;“這不幹我的事,你的師父是黃檗。”臨濟在大愚脅下捅叁下,是求大愚給他印證。給他印可。大愚不撿現成,推掉了,臨濟就又回到黃檗處。黃檗說:“你這家夥來來去去,什麼時候才算了啊!”臨濟說:“只因爲你老婆心切,太慈悲,太疼我,我才回來了。”“誰告訴你的呀?”“大愚禅師說的。”黃檗說:“下次我看見這個老和尚要好好揍他一頓。”臨濟說:“何必等下一次,現在就揍。”于是他把師父揍了一頓。黃檗說:“你這家夥敢摸老虎尾!”臨濟這人往日很拘謹,連話都有不會說。他說開悟以後原來如此,連師父都敢揍。這顯示什麼呢?分明顯示自他不二的現量。
我們看《五燈會元》(卷四),有一位俱胝和尚初住庵時,有尼來參,戴笠子,執錫杖,繞師在匝,說:”道得即下笠子。“如是叁問,俱胝和尚都答不上來。尼便去。俱胝和尚說:“天晚了,你就住這兒吧。”尼姑說:“道得即住。”俱胝和尚很難過。他想:“我出家辦道,結茅庵在這裏精修,連個尼姑都沒有辦法對付她,我還修什麼?我要去行腳參訪。”半夜裏,山神托夢說:“你不要行腳去了,將有肉身菩薩經過這裏,他能幫你解決疑問。”過了十來天,天龍禅師果然來了。俱胝和尚就把這事一講。天龍禅師說:“你來問我。”俱胝和尚就說:“什麼是佛?”天龍禅師豎一個指頭,不開口,俱胝和尚就悟了。這就是“天龍一指。”這是什麼意思呢?大家一定說是向上,向上指是空嘛!要是這樣的話,那就是禅了。這樣的話,不學禅我也會。不是這個意思,以想心取之是顛倒見。琢磨是這個意思,天下聰明人都上了當。禅是專坑聰明人的。“什麼是佛法?”“庭前柏樹子。”庭前柏樹子是什麼意思呢?超邏輯。邏輯是解不開的。好像是秤砣一樣,外面是鐵,卻想著裏面一定有玄機,有奧妙,硬要鋸開來看,鋸壞了好幾把鋸,把秤砣鋸開了,裏邊還是鐵,這叫鋸解秤砣。如果說外舉就是內涵,就不應是表裏不一。禅是不二法門,怎麼可能表裏不一呢?所以俱胝和尚經天龍禅量點化之後就徹底沒有疑問了。
這以後,俱胝和尚過遠近聞名,大夥兒都來問佛法。來了之後,俱胝和尚一概不開口,單單堅起一指。他有一個十多歲的小徒弟,看到這種情景,覺得佛法太簡單了,就跟別人講;“我也會佛法,你們不一定要找老和尚,老和尚現在忙得很,你們問我吧。”別人問;“什麼是佛法?”小和尚也豎起一個指頭。久而久之,別人就跟老和尚講:“你這小和尚現在也會佛法,我們去問他什麼是佛法,他答得跟你一樣,不二法門,照豎一指。”俱胝和尚一聽,眉頭一皺,計就上來了。拿了把很快的刀子,藏在袖子裏(我們現在保存中國文化最久的是寺廟,出家人袖子都是長的,到了唐代以後袖子短了些。若現在要看唐朝文化就到…
《禅是生活的宗教》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