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十善戒經白話
後漢 失譯人名
凡夫白話譯
十惡業品第一
十施報品第二
“受十善戒經”裏,佛陀把十善戒仔細詳論。頓根人看了,由于心生恐怖而守十戒,利根人看了,不僅守十戒,且會生出世之想。
受十善戒經
十惡業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只陀林須達長者美稱夫人精舍中。與大比丘衆一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世尊以慈梵音告舍利弗。今爲汝等說除十惡不善業報。谛聽谛受。一心憶持慎莫忘失。
十惡業者。一殺生業。二偷盜業。叁淫欲業。四妄語業。五兩舌業。六惡口業。七绮語業。八貪欲業。九嗔恚業。十愚癡業。
我是這麼聽聞佛陀說的:有一天,佛陀和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在舍衛國須達長者所供養的只陀林精舍內。
當時世尊以慈悲清淨的聲音,告訴舍利弗說,我現在要爲你們解說,如何除掉十種惡行所遭受的不善惡業之果報。要注意聽並要真心接受,同時要經常思惟此事,千萬不要忘記。
十種惡業是:一、殺生業。二、偷盜業。叁、淫欲業。四、妄語業。五、兩舌業。六、惡口業。七、绮語業。八、貪欲業。九、嗔恚業。十、愚癡業。
舍利弗。汝今應當普教衆生。清淨身業。清淨口業。清淨意業。五體投地歸依和上。誠心忏悔此叁惡業。如是叁說。既忏悔已。身業清淨口業清淨意業清淨。
次第應當自稱其名。歸依于佛。歸依于法。歸依于僧。如是叁說。
歸依佛竟。歸依法竟。歸依僧竟。如是叁說。
舍利弗,從今以後,你應當要普遍教導衆生,要他們能夠身語意都清淨。最初,你要他們五體投地禮敬、皈依和尚,誠心忏悔身語意叁惡業。叁說忏悔之後,他們就能獲得身業清淨,口業清淨及意業清淨。
接著,你應當要他們稱自己的名字,皈依于佛,皈依于法,皈依于僧,如此講叁遍。
最後還要講叁遍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
複應問言。善男子善女人汝能持不。
若言能持複應問言。汝今身心無過患耶。身過患者。出佛身血。殺阿羅漢。破和合僧。誹謗斷善。逆佛正法不。
若言不者。複當問言。汝心中念欲作五逆謗正法不。汝曾偷盜佛物法物賢聖僧物現在僧物招提僧物不。于母姊妹比丘尼邊作不淨不。
若言不者。複當更教。汝今如是身心清淨。大德憶念。我今欲受十善業戒。十不善業我已忏悔。唯願大德。慈愍我故聽我受持。
這時候應該問說,善男子、善女人,你能不能守身口意叁業清淨呀?
如果他們回答說能守的話,就應該再問說,你的身心有沒有犯以下的過失:身的過失是使佛陀身體流血,殺害阿羅漢、破壞和諧合一的僧團,誹謗佛法,斷人善根,違逆佛陀的正法否?
如果說沒有犯的話,就應該再問,你的心裏,是否曾有想犯五逆罪及誹謗正法罪的念頭?你曾經偷盜過佛陀的東西、經典、證果和尚的東西、現在出家人的東西,或是寺廟的東西嗎?你曾經和母親、姊妹及比丘尼,有過性行爲嗎?
如果沒有的話,應該告訴他說,你現在身心都清淨,可以求受十善業戒。要善男子、善女人說:“大德和尚請憶念我,我現在想要受十善業戒。十不善業,我已經忏悔了。唯願大德,慈悲哀愍我,爲我授戒。”
爾時應教。優婆塞某甲。優婆夷某甲。汝今應當一心數息系念在前。過去七佛。現在釋迦牟尼尊佛。及彌勒等未來諸佛。
教念佛已應作是言。七佛僧聽。釋迦牟尼諸佛僧聽。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賢聖僧聽。某甲優婆塞。某甲優婆夷。身口意淨堪爲法器。今欲乞受十善心戒及八戒法。如是叁白。
然後教言。我歸依于佛。歸依于法。歸依于僧。如是叁說。
弟子某甲。歸依佛竟。歸依法竟。歸依僧竟。如是叁說。
這時就要教善男子優婆塞,善女人優婆夷說,你現在要專心觀想,過去的七佛,現在的釋迦牟尼佛及未來的彌勒佛和賢劫千佛,都在你的面前。
教受戒者觀想佛之後,授戒師就要講叁遍說,七佛僧聽、釋迦牟尼佛僧聽、初果、二果、叁果、四果賢聖僧聽,某甲優婆塞、某甲優婆夷,身口意清淨,堪爲法器,今欲乞受十善心戒及八戒法。
接著,要教受戒者叁說,我皈依于佛,皈依于法,皈依于僧。
然後,再叁說弟子某甲,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
某甲憶念堅持汝身。持身如佛。持身如法。持身如僧。身叁業者。一不殺生。二不偷盜。叁不淫欲。如是身叁汝當受持。一日十日乃至終身。
若言能持。複當問言。汝今欲作少分善不。多分善不。滿分善不。
若言能者複當白言。事實如是當隨師教弟子某甲。歸依于佛。歸依于法。歸依于僧。如是叁說。
歸依佛竟。歸依法竟。歸依僧竟。如是叁說。
這時授戒師要問說,善男子、善女人,你能不能堅持你的身體行爲像佛陀,像經典所言,像賢聖僧般?身體上的行爲是不殺害衆生、不偷盜、不淫欲。你能不能一天、十天,甚至終身奉行?
如果說能的話,就再問他,能做到一樣、二樣或叁樣?
如果能做到的話,就告訴他說,既然如此,就要聽從師父的教誨。然後要他講叁遍,弟子某甲,皈依于佛,皈依于法,皈依于僧。
再說叁遍,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
某甲憶念堅持汝口持口如佛。持口如法。持口如僧。口四業者。一不妄語。二不兩舌。叁不惡口。四不绮語。如是口四。汝當受持。一日十日乃至終身。
若言能持。複當問言。汝今欲作少分善不。多分善不。滿分善不。
若言能者複當白言。事實如是。當隨師教。弟子某甲。歸依于佛。歸依于法。歸依于僧。如是叁說。
歸依佛竟。歸依法竟。歸依僧竟。如是叁說。
這時授戒師要問說,善男子、善女人,你能不能堅持你的口舌行爲像佛陀,像經典所言,像賢聖僧般?口舌的四種行爲是不說謊、不搬弄是非、不罵人、不甜言蜜語。這四種行爲,你能不能一天、十天,甚至終身奉行?
如果說能的話,就再問他,能做到一樣、二樣、叁樣或四樣?
如果能做到的話,就告訴他說,既然如此,就要聽從師父的教誨。然後要他講叁遍,弟子某甲,皈依于佛,皈依于法,皈依于僧。
再說叁遍,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
某甲憶念堅持汝心。持心如佛。持心如法。持心如僧。意叁業者。一者貪欲。二者嗔恚。叁者愚癡。如是意叁汝當受持。一日十日乃至終身。
若言能持。複當問言汝今欲作少分善不。多分善不。滿分善不。
若言能者。複當白言。事實如是當隨師教。
這時授戒師要問說,善男子、善女人,你能不能堅持你的心念如佛陀,如經典所言,如賢聖僧般?不好的心念是貪欲、嗔恚及愚癡。你能不能一天、十天,甚至終身不犯?
如果說能的話,就再問他,能做到一樣、二樣或叁樣?
如果說能做到的話,就告訴他說,既然如此,就要聽從師父的教誨。然後要他講叁遍,弟子某甲,皈依于佛,皈依于法,皈依于僧。再說叁遍。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
若受十善。不持八戒。終不成就。若毀八戒。十善俱滅。弟子某甲。從今清旦至明清旦。大德憶念。大德當爲我作和上。
八戒法者。應當至心堅持八戒。歸依于佛持心如佛。歸依于法持心如法。歸依于僧持心如僧。如是叁說。
歸依佛竟。歸依法竟。歸依僧竟。如是叁說。
大德憶念。從今清旦至明清旦欲受八戒。唯願大德慈愍聽許。
這時授戒師要說,如果只受十善戒,而不持八戒的話,是不會修成的。若是破毀八戒的話,十善戒也就沒了。因此,受戒者必須要求受八戒。這時,受戒者要說:“弟子某甲,從今天清晨,到明天清晨,請大德憶念我,請大德做我的授戒和尚。”
八戒法是這樣受的;要誠心誠意堅持八戒,然後講叁遍皈依于佛持心如佛,皈依于法持心如法,皈依于僧持心如僧。
再講叁遍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
接著,再懇求授戒師說:“大德憶念,從今天清晨,至明天清晨,我想受八戒,希望大德慈悲,爲我授戒。”
複應告言。汝能受持八戒齋不。
若言能者。汝當持心。心如諸佛及阿羅漢。
若言能者。複當告言。汝從前際至于今際于其中間。若身口意犯舍墮法不。
如此之罪乃至根本最大重罪。今于叁世諸佛阿羅漢前和上僧前。至誠發露五體投地忏悔諸罪。是名行布薩法。
既布薩已名清淨住。堪爲法器。
次當受持如來八戒。汝能持不。如是叁問。
這時授師就要問他,你能受八戒齋嗎?
如果回答能的話,就要告訴受戒者說,你的心念,要和佛陀及阿羅漢一樣,能做到嗎?
如果能的話,就告訴他說,從以前到今日爲止,在這期間,你曾經在身口意上,犯過任何罪過嗎?
所有這些罪,乃至殺盜淫妄的根本重罪,你現在要在叁世諸佛、阿羅漢及和尚的前面,誠心誠意的講出來。然後五體投地禮敬諸佛,忏悔往昔所造之罪業。這就叫做行布薩法。
布薩過之後,受戒者就能住在清淨之中,可以成爲修行的法器。
接著,就可以受如來製定的八戒,這時授戒師要叁問受戒者說,你能持八戒嗎?
八戒齋者。是過去現在諸佛如來。爲在家人製出家法。一者不殺。二者不盜。叁者不淫。四者不妄語。五者不飲酒。六者不坐高廣大床。七者不作倡伎樂故往觀聽。不著香熏衣。八者不過中食。應如是受持。
不殺亦不盜 不淫不妄語
遠酒避花香 高床過中食
聖人皆遠離 如是等八法
汝等應受持
八戒齋法,是過去及現在的諸佛如來,爲在家人製定的出家修行法,共有八項:一、不殺生、二、不偷盜,叁、不淫行,四、不妄語,五、不飲酒,六、不坐高廣大床,七、不唱歌、不跳舞不作任何表演,也不故意去觀看歌舞影劇表演,不穿著香噴噴的衣服,八、過午不食。以上八事應遵守。
不得殺生亦不得偷盜 不能行淫亦不可妄語
遠離喝酒亦避免熏香 不坐高床亦過午不食
所有證果位之賢聖人 全都遠離如此之八法
汝等受戒者皆應遵循…
《受十善戒經白話》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