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菩薩行論 廿八》
雪歌仁波切講授,法炬法師翻譯
2006/01/15
剛剛我去跟大格西,梭巴格西跟他用餐,才知道我的前世也跟他是同學,我以前不知道,我就增加了「有前世,一定有」(笑)。我常常…一些老和尚他們說我前世是什麼,他們這樣子提出來的時候「確實前世是有啦」,就這樣子想(笑),所以就一定有來世,要小心(笑)。他說八十叁歲…他今天說我的前世,就是在雪歌寺那邊,雪歌寺那邊本身辯經很好,所以我的前世在雪歌寺那邊讀的時候,可以說很好吧,所以來到色拉寺的時候,色拉寺就讓他跳級,所以跳級的時候,先會跳四年級、五年級,然後在那邊待了一段時間又讓他跳,就這樣子,所以確滇仁波切與梭巴格西差太多了,梭巴格西比較大,但是我當過確滇仁波切的同學,梭巴格西又同學,他說跟他一起待了好像也是不少年;又另外一個叫堪珠仁波切,現在應該九十二歲了,他還在,所以跟堪珠一起考格西的,所以我跟梭巴格西一段時間,然後又跳上去,又跳上去高年級,那上面就一起考格西了。所以同學好像有很多的樣子,以前那個喇嘛衮卻格西,他也…我第一次來回去的時候,我去住新加坡那邊,那個時候衮卻格西還在,他也說「同學」(笑),他們這樣提的時候,我心裏那種「前世」上的信心就會增加,哈哈;有時候這種傳世的名字有增加對于前世的信心,會幫助,這個有好處啦,哈哈。這位格西是色拉寺裏面…按照我了解的來說,比他高年年只有一個,剛剛講的九十二歲的這位堪珠,只有他,其他應該沒有,他是第二,幾年級那種班級來說他是…前任的色拉寺堪布也是他的弟子,那個前任的堪仁波切,現任的上次我們請他嘛,另外前任的堪布是格西騰月,騰月格西,他是我在四谛那邊請過他,這裏我們沒有請他嘛?他也梭巴格西的弟子,年紀好像差不多,騰月格西是已經八十一歲吧,也是年紀很大。
我們現在是在講入菩薩行論,我們都說我們是一位爲了饒益衆生而求證佛果者,所以我們必須要像菩薩一般,像大心力的菩薩一般,要去了解菩薩的行持,就必須要了解他的學處,菩薩的學處要透過聞思,才有可能入菩薩行的學處當中,所以我們來學菩薩行論就是要效法彼行,效法菩薩他們怎麼行持菩薩行的… 我們也是一樣,要用這種的效法他們的行持而修的意樂來聽聞,不要想說我要來了解菩薩行,我只是要求取知識,或者說讓自己成爲一個學者,只用這種目的舍棄衆生、有情的話,就跟學菩薩行相矛盾,也是奇怪的,所以我們要用善的、好的動機來聽聞。
學習菩薩行必須經過叁大阿僧祇劫來修持,所以必須要生起很強力的,很強力的精進,這很重要的,生起精進的力量要非常大,這樣才有可能經過叁大阿僧祇劫來行菩薩行。第七品精進品就有講到如何生起大精進力,要行精進必須斷除叁種違緣,就是叁種懈怠,我們先前已經講過,要去做四種順緣,也就是「四力」,這四力上次有講到,就是「信解力」、「依止力」、「歡喜力」以及「舍棄力」,我們現在應該是講到「依止力」的部份。
講到依止力,有說要生起「慢」、我慢的慢心,一個是對于業,一個是對于能力,一個就是對于煩惱生起慢心,現在講到 188 頁,對煩惱修我慢的部份。也就是對于煩惱處于任何時刻當中,我們都要生起「絕對不輸給煩惱」這種心,也就是「我絕對要戰勝煩惱」的這種心,這邊就講到「若居煩惱品類叢 應需多方修堅忍 如狐兔等避獅子 勿爲煩惱所中傷」。
這裏就舉了例子,獅子處在狐狸群當中,獅子絕對不會有害怕的心生起來,意思是我們面對衆多煩惱也不應該心生害怕,我們更要生起戰勝煩惱這種心,生起堅毅的心。也就是面對煩惱時,我們要生起勇氣,如何讓自己生起勇氣呢?也就是你心中要有種種滅除煩惱的方便,心中要有這些,要先去學習用什麼方便才能滅除煩惱,心中如果對于滅除煩惱的方便如果沒有的話,你當然就不可能生起勇氣了,所以這裏說「應需多方修堅忍」多方也就是從各個角度,從各種方式學習滅煩惱的方法。
我們還沒有生起煩惱之前,我們練習對治煩惱的方法,對治的方法要練習,所以練習的時候如果我生起這種煩惱的話怎麼樣、那種煩惱的話怎麼樣, 沒有生起之前就先…很多的環境、情況,心裏就觀想,如果是這樣子的話我怎麼面對,他已經找到無量無邊的方法,所以他無論在怎麼樣的情況下生起煩惱的時候,馬上可以對治的,他能夠可以對治。不然的話,我們安安靜靜(在)山洞裏面沒有煩惱,但是下來就開始了,所以閉關的時候,「如果我這樣子情況出現的時候,我怎麼辦?這樣子情況出現,我怎麼做?我怎麼對治這種情況?」這些已經完全准備好了就完全不用怕,那很勇敢,他就什麼情況出現都不會怕,還有勇敢的力量、勇氣。近分未至定這個裏面有很多種嘛,分七種啦、六種啦、八種啦、九種,有這樣分的次第啦,以後講吧。…(藏文)如果這樣分的話,程度,近分未至定這個就分的時候,第一個是我們達到奢摩他的時候,這是第一個;然後,隨順的毗婆舍那的時候,第二個;然後,真的得到毗婆舍那的時候,第叁個;然後,開始對治欲界的煩惱粗的時候,可以說「大」,煩惱有「大大」「大中」「大小」,這個開始的時候就是第四個;另外,就是中的、中品(第五個);這個中的已經消掉以後,就開始觀察我真的那些已經消掉了嗎?他就開始出來,或是開始心裏想起來以前貪心的對境,瞋恨心的對境特別就故意想、會不會生起這個貪心?那就看一看,他就會觀察到「還有一點點」,「還有一點點」又回去了,這個觀察也是一種,回去就開始小的、欲界的煩惱小的有叁種,這個把它消掉,小品,那就算(第)七個;然後,第八個開始的時候,我們會算是「初禅」,第八個就是「初禅」。剛剛我要跟你們講的是,要觀察嘛,所以觀察是,他有沒有真的修持出來就看那些以前生起煩惱的那些對境,接觸的時候還會不會出現?接觸的時候會不會出現要觀察,接觸的時候就出現的話,那就還不對的,所以我們禅修、修行的時候,特別要各種各的角度要想,如果我是這樣子情況出現的話,我怎麼面對?這些准備好了,剛剛講的這種勇氣的力量會出現,他完全不會怕,他心裏有一個勇氣,我怎麼樣的情況出現,不會倒,我不會摔倒。下面就講到
「如人猝遇大危險 第一先當護其目」
也就是說有時候我們會遇到一個非常危險的情境,那種情形就是我們會生起強烈貪瞋的對境,在那種時候我們都幾乎快要輸給煩惱了,這時候你就必須自己心中要很堅定,說「我絕不投降」、「我絕不輸給煩惱」,要有很堅定的那種心,這種堅定的心就比喻成好像要保護我們的眼睛一樣;比如說戰爭的時候,我們身上受傷,身上受傷的時候你就閉著眼睛,忍下來,就先閉著眼睛。遇到會讓我們生起貪瞋危險情況的時候,關鍵時刻的時候,你心要下定決心說「我絕不投降給煩惱」。
這時候有沒有生起煩惱?有生起啦!但是我們不可以投降跟著它,我們心不可以投降它,已經生起了但是心不可以跟著它,已經生起了,生起是就心一邊有生起,但是我們心整個力量,心的整個…心就一直跟隨它,我們不可以跟隨它,心還是心裏想「怎麼樣我還是不會跟隨它」我就一直會盡量保護我自己本身真正的內心;我們心裏有兩種,可以說真正的…我們會說有用「心」做事情,跟沒有用「心」但是有做事情,有兩種,所以「用心」的意思是內心、好像中心…做,就像這樣子,所以我們這裏就是這種用心…(不服從煩惱,應該可以說吧)不可以好像就…真正內心的那個就還是躲避它,保護它,外面的那個心已經生起煩惱嘛,但是內心、中間的那個心還是逃避它,逃避就是逃出去,現在講的是保護它,主要是保護它,心裏有生起煩惱,但心生起煩惱的時候,真正的不可以…中間的那個…我們心裏,很喜歡的跟隨,不可以這樣子,不可以很喜歡跟隨它,我們還是就…真正的我喜歡…從內心喜歡的這種心還要保護它,這個是我不可以…(如果)這個心都影響的話,那個人就糟糕了,就變成我們自己很糟糕了,所以生起煩惱,但是中心要保護它的意思。這個比喻就是,如我果們打針或外面去一些…或者是人跟人就打架的時候,我們還是(無論)身體怎麼樣,眼睛還是一直會保護,一點點出來,眼睛就一直閉著嘛,就像這樣子,不可以傷害那個眼睛,所以不可以傷害真正的中間 的這個內心,不可以傷害,其他外面的那些心傷害還好啦,可以恢複啦!(笑)
所以我們要發起這種特別堅毅的決心,決不去屈服、投降于煩惱「如是若遭危險時 勿隨煩惱自在轉」,生起來這種堅毅的決心,就是
「甯可焚身或斷肢 乃至斷頭亦易事 于彼煩惱怨敵前 終不甘心爲低首 如是一切時處中 非如理事終不作」
也就是身體甯可被火燒、被斷肢、被斷頭,身體不管被砍截成幾段,(也)絕不投降,要生起堅毅的決心,遇到煩惱的時候,決不歸順于煩惱、絕不投降煩惱。
我們說這四種力,「信解力」也就是在還沒有真正做之前所生起來的;「依止力」也就是你…
《入菩薩行論 第二十八講(第7~8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