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衆生自稱自念,獲福無量,滅無量罪。”
見聞利益品:
“複次,觀世音!若未來現在諸世界中,六道衆生臨命終時,得聞地藏菩薩名,一聲曆耳根者。是諸衆生,永不曆叁惡道苦。何況臨命終時,父母眷屬,將是命終人舍宅、財物、寶貝、衣服,塑畫地藏形像。或使病人未終之時,眼耳見聞,知道眷屬將舍宅、寶貝等爲其自身塑畫地藏菩薩形像。是人若受重病者,承斯功德,尋即除愈,壽命增益。是人若是業報命盡,應有一切罪障業障,合墮惡趣者。承斯功德,命終之後,即生人天,受勝妙樂,一切罪障,皆悉消滅。”
儒家有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爲什麼人到臨死時,其言會善?因一個人到最後五分鍾時,凡平日強橫霸道,貪贓枉法所得的利益,正如古德所雲:“萬般帶不去,惟有業隨身。”自覺作惡枉然,于是良心發見,自然會表露忏悔之意。故其言善。在這時候,如果家人眷屬,能代布施行善,誦經稱名,使令聞知,心情自更快慰。即此一念快慰之情,其所感境界,自然是善趣不是惡趣,此理極易明顯。而且病人八識田中,臨終有此一念種子,宛如農人布種土中,因緣成熟,更可發榮滋長,倍增利益。可惜我們做佛弟子的,無論在家或出家僧衆,都沒有依照地藏經一事去做,反被基督教的神父牧師們利用了;他們當每一教徒臨終時,手攜新舊約,跪在病人床前,替病人主呀!主呀!禱告,並告訴病人說:主已將你的一切罪惡赦免了,使病人聞之,安詳舍報,不起恐怖,這與地藏經的教敕,用意正同。據西方學者考證,耶稣于十四歲至二十八歲之間,曾去印度留學,那末,節取地藏經義理,創爲自己本教的儀式,事屬可能。因此,我們更切望出家僧衆,當在家信衆臨命終時,能照地藏經所說,爲作最後數分鍾的說法,或持名,或誦經,或持咒,既可使信衆眷屬,生者死者,皆大歡喜,又符世尊法施本旨;更于發展教務方面,可收獲更大的效果,可謂一舉數得。至于赴歐美傳教的大德們,于此尤當更加注意。
近數年來,居士們自行組織臨終助念團的,已有多處。這是一件符合經教極具意義的運動,值得贊歎!普度衆生,不是一種口號,該切切實實去做才是。
其次,在家佛弟子,既可稱爲菩薩;菩薩惟一任務,是在自利利他。所以殺生爲菩薩第一重戒,不得故犯。利益存亡品:“臨命終日,慎勿殺害,及造惡緣,拜祭鬼神,求諸魍魉。”又言:“爾所殺害,乃至拜祭,無纖毫之力,利益亡人;但結罪緣,轉增深重。”人們因亡失父母、夫婦、子女,或兄弟姊妹而悲傷。一切畜類,亦有父母、子女、夫婦、兄弟、姊妹,其悲傷的情緒,與人無異;不過不能用人類的語言,表達出來而已。我們不能加以憐憫,而反殺害,作爲死者的殉葬品,這與利他之義,剛好相反;不但大違菩薩戒,且無形中爲死者造了無上罪緣,正如經中所言:“譬如有人,從遠地來,絕糧叁日,所負擔物,強過百斤;忽遇鄰人,更附少物,以是之故,轉複困重。”(利益存亡品)豈非更以害之麼?
今世自命爲開明人士,不讀佛經,每以拜祭鬼神,求諸魍魉,與佛教並爲一談,诋爲迷信。亦有將臺灣迎神賽會的大拜拜,及扶乩邪教,與佛法扯在一氣。殊不知拜祭鬼神,求諸魍魉,本爲佛教所诃斥。倘讀此文,當必自笑其平日所醜诋者,不特欺人,更自欺耳。
第九節 營齋的修法
利益存亡品:
“複次,長者!如是罪業衆生,命終之後,眷屬骨肉,爲修營齋,資助業道;未齋食竟,及營齋之次,米泔菜葉,不棄于地;乃至諸食,未獻佛僧,勿得先食;如有違食,及不精勤,是命終人,了不得力。如精勤護淨,奉獻佛僧,是命終人,七分獲一。是故長者,閻浮衆生,若能爲其父母,乃至眷屬,命終之後,設齋供養,志心勤懇,如是之人,存亡獲利。”
吾國儒家教人,遇事戒慎恐懼,無非是修誠立敬的意思。今地藏經所言營齋之次,米泔菜葉,不棄于地;乃至諸食,未獻佛僧,勿得先食;皆與儒家誠敬之義相符。嘗見在家佛弟子,每將生米生面,供養佛前;或在午後,以果品奉獻;試問生米生面,如何能食?佛住世時,日中一食,午後安可以果品供佛?皆非所以示誠敬之道也。
第十節 十齋日的修法
如來贊歎品:
“複次,普廣!若未來世衆生,于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叁、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乃至叁十日,是諸日等,諸罪結集,定其輕重。南閻浮提衆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何況恣情殺害、竊盜、邪淫、妄語、百千罪狀。能于是十齋日,對佛菩薩諸聖賢聖像前,讀是經一遍,東西南北百由旬內,無諸災難。當此居家,若長若幼,現在未來百千歲中,永離惡趣,能于十齋日每轉一遍,現世令此居家無諸橫病,衣食豐溢。是故普廣,當知地藏菩薩有如是等不可說百千萬億大威神力,利益之事。閻浮提衆生,于此大士有大因緣。是諸衆生,聞菩薩名,見菩薩像,乃至聞是經叁字五字,或一偈一句者,現在殊妙安樂,未來之世,百千萬生,常得端正,生尊貴家。”
第十一節 欲救度多生骨肉的修法
如來贊歎品:
“複次,普廣!若未來世諸衆生等,或夢或寐,見諸鬼神乃及諸形,或悲、或啼、或愁、或歎、或恐、或怖。此皆是一生十生百生千生過去父母、男女弟妹、夫妻眷屬,在于惡趣,未得出離,無處希望福力救拔,當告宿世骨肉,使作方便,願離惡道。普廣,汝以神力,遣是眷屬,令對諸佛菩薩像前,志心自讀此經,或請人讀,其數叁遍或七遍。如是惡道眷屬,經聲畢是遍數,當得解脫,乃至夢寐之中,永不複見。”
第十二節 欲見少失亡親的修法
見聞利益品:
“複次,觀世音菩薩!若未來世,有男子女人,或乳哺時、或叁歲、五歲、十歲以下,亡失父母,乃及亡失兄弟姐妹,是人年既長大,思憶父母及諸眷屬,不知落在何趣、生何世界、生何天中,是人若能塑畫地藏菩薩形像,乃至聞名,一瞻一禮,一日至七日,末退初心,聞名見形,瞻禮供養。是人眷屬,假因業故,墮惡趣者,計當劫數,承斯男女,兄弟姊妹,塑畫地藏形像,瞻禮功德,尋即解脫,生人天中,受勝妙樂。是人眷屬,如有福力,已生天,受勝妙樂者,即承斯功德,轉增聖因,受無量樂。是人更能叁七日中,一心瞻禮地藏形像,念其名字,滿于萬遍。當得菩薩現無邊身,具告是人,眷屬生界。或于夢中,菩薩現大神力,親領是人,于諸世界,見諸眷屬。更能每日念菩薩名千遍,至于千日。是人當得菩薩遣所在土地鬼神,終身衛護,現世衣食豐溢,無諸集苦。乃至橫事不入其門,何況及身。是人畢竟的菩薩摩頂授記。”
第十叁節 久處床枕的修法
如來贊歎品:
“複次,普廣!若未來世,有男子女人,久處床枕,求生求死,了不可得。或夜夢惡鬼,乃至家親、或遊險道、或多魇魅、共鬼神遊。日月歲深,轉複尪瘵,眠中叫苦,淒慘不樂者。此皆是業道論對,未定輕重,或難舍壽,或不得愈,男女俗眼,不辨是事。但當對諸佛菩薩像前,高聲轉讀此經一遍。或取病人可愛之物,或衣服寶貝,莊園舍宅,對病人前,高聲唱言,我某甲等,爲是病人對經像前舍諸等物,或供養經像,或造塔寺,或燃油燈,或施常住。如是叁白病人,遣令聞知。假令諸識分散,至氣盡者,乃至一日、二日、叁日、四日至七日已來。但高聲白,高聲讀經。是人命終之後。宿殃重罪,至于五無間罪,永得解脫,所受生處,常知宿命。何況善男子善女人自書此經或教人書、或自塑畫菩薩形像。所受果報,必獲大利,是故普廣,若見有人讀誦是經,乃至一念贊歎是經,或恭敬者。汝須百千方便,勸是等人,勤心莫退,能得未來、現在千萬億不思議功德。”
第十四節 不受女身的修法
如來贊歎品:
“若有女人,厭離女身,盡心供養地藏菩薩畫像,及土石膠漆銅鐵等像,如是日日不退,常一華香、飲食、衣服、缯彩、幢旛、錢、寶物等供養。是善女人,盡此一報女身,百千萬劫,更不生有女人世界,何況複受。除非慈願力故,要受女身,度脫衆生,承斯供養地藏力故,及功德力,百千萬劫不受女身。”
第十五節 女人醜陋多病的修法
如來贊歎品:
“複次,普廣!若有女人,厭是醜陋,多疾病者,但于地藏像前,志心瞻禮,食頃之間。是人千萬劫中所受生身,相貌圓滿。是醜陋女人,如不厭女身,即百千萬億生中,常爲女王,乃及王妃,宰輔大姓,大長者女,端正受生,諸相圓滿。由志心故,瞻禮地藏菩薩,獲福如是。”
第十六節 下賤不自由等人的修法
如來贊歎品:
“複次,普廣!若未來世,有諸下賤等人,或奴或婢,乃至諸不自由之人,覺知宿業,要忏悔者。志心瞻禮地藏菩薩形像,乃至一七日中,念菩薩名,可滿萬遍。如是等人,盡此報後,千萬生中,常生尊貴,更不經叁惡道苦。”
第十七節 不受諸橫的修法
如來贊歎品:
“複次,普廣!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對菩薩像前,作諸伎樂,乃至勸于一人多人。如是等輩,現在世中及未來世,常得百千鬼神日夜衛護,不令惡事辄聞其耳,何況親受諸橫。”
第十八節 過渡山海險道的修法
見聞利益品:
“複次,觀世音菩薩!若未來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或因治生、或因公私、或因生死、或因急事入山林中、過渡河海、乃及大水、或經險道。是人先當念地藏菩薩名萬遍,所過土地,鬼神衛護,行住坐臥,永保安樂。乃至逢于虎狼獅子,一切毒害,不能損之。”
第十九節 欲求讀誦不忘的修法
見聞利益品:
“複次,觀世音菩薩!若未來世,善男子善女人,于大乘經典,深生珍重,發不思議心,欲讀欲誦。縱遇明師教視令熟,旋得旋忘,動經年月,不能讀誦。市善男子等,有宿業障,未得消除,故于大乘經典,無讀誦性。如是之人,聞地藏菩薩名、見地藏菩薩像,具以本心恭敬陳白,更以香華、衣服、飲食、…
《論地藏經是 佛對在家弟子的遺教》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