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起信與入門▪P15

  ..續本文上一頁據,所以基本持否定態度。我的判斷認爲,並沒有一個超自然的生命專門負責消滅人前世的記憶,實際上前世的記憶存在于人神識中,永遠也消滅不了,只是後世迷妄了,難以記起來了。尤其是人神識在胎兒的狀況下,是很不舒服的,給悶壞了,所謂的孟婆湯,或許是灌進胎兒體內的營養液,有的中陰身將之當成“孟婆湯”了。

  如果一個人想回憶起自己的前世,進行精神修行,消除迷妄到一定程度,就有可能達到了。

  阿修羅道

  阿修羅是個有點特別的種族。他們的特點是有天德但無天權,嗔恨心大,傲慢,好勇鬥狠;有的說法將之歸于惡道,也有的歸之于善道。我傾向于歸之善道,因爲他們受的福似乎是比人類大的。

  阿修羅還有一個特點是男的極醜女的極美,阿修羅女的美麗應該不亞于忉利天天女。好像有位忉利天的天主帝釋就娶了個阿修羅王的女兒。阿修羅時常和四天王天、忉利天的天人打仗,但看來也有和平時期。至于他們爲什麼打仗,也許僅僅出于他們的嗔恨心,他們宿世的習氣,而不是爲了搶奪財物、地盤或女人什麼的。

  我們知道佛教有正法、像法、末法時代,正法時代的特色是“禅定堅固”,那個時代佛剛涅槃,威德還在,並且有大量大成就的弟子廣宣佛法,修禅定的多並且容易有成;像法時代是“寺廟堅固”,很多人不修出世間法,單求世間福報,寺廟造得很多;末法時代的特色則是“鬥诤堅固”,人好鬥爭,甚至欣賞鬥爭、享受鬥爭。大家可以打開電視看看,裏面充斥著武打片、戰爭片、科幻片、警匪片,幾乎都以鬥爭爲主題;一般的生活片也離不開激烈的商場競爭,人物情感也格外激烈,並且也不時加些打鬥;賺女人眼淚的愛情片也往往離不開打鬥,至少幾個情敵的激烈鬥爭是少不了的;甚至給小孩看的動畫片也多半以打鬥爲主,從小就培養孩子的鬥爭精神。

  我們現在這個時代就是人鬥爭心很強的時代,阿修羅的時代。

  如果人多修福德,但鬥爭心強,傲慢心大,就可能轉世成阿修羅。從事軍人、員警之類經常要打鬥凶殺職業的人,因爲他們可能人並不壞,乃至他們的鬥爭行爲是爲了維護正義或社會秩序,但若養成愛好鬥爭、傲慢淩人的習氣,就可能入阿修羅道。所以這兒對軍人或員警的告誡是不要以鬥爭或傲慢爲樂,以維護正義但無愛好鬥爭之心,追求勝利但無傲慢淩人之心爲最好。

  影視片,幻想中的鬥爭,還不必多說,但現實生活中的鬥爭則要越少越好。我們這個時代要努力建設全球一體化和持久和平的社會環境,從而避免任何大的、殘酷的爭鬥,而局限于日常生活的經濟競爭或愛情競爭上。

  畜生道

  畜生,也就是除人以外的所有動物,是六道衆生中唯一可以用普通人的肉眼看見的。

  我們可以注意到畜生的數量是遠遠大于人的數量的,比如一窩螞蟻就非常多了,世界上光螞蟻的數量恐怕就是人數量的幾千幾萬倍。由此我們可知人身確實難得,就算不進行超凡入聖的深度精神修行,也一定要多造功德、多積福報,以求再來人間享受人類生活。

  《楞嚴經》中講了十種類型的畜生,分別對應十種類型的鬼道衆生。

  鴿犬貓類

  依人之鬼,人亡報盡,生于世間,多爲循類。

  靈禽瑞獸類

  明靈之鬼,明滅報盡,生于世間,多爲休征一切諸類。

  春燕秋雁類

  和精之鬼,和銷報盡,生于世間,多爲應類。

  蠶貂驢馬等類

  綿幽之鬼,幽銷報盡,生于世間,多爲服類。

  雞鴨豬羊等類

  受氣之鬼,氣銷報盡,生于世間,多爲食類。

  蛔蛲等腸蟲類

  衰疠之鬼,衰窮報盡,生于世間,多爲蛔類。

  毒蛇蝮蠍類

  蟲蠱之鬼,蠱滅報盡,生于世間,多爲毒類。

  狐狸類

  畜魅之鬼,畜死報盡,生于世間,多爲狐類。

  咎征淫獸類

  風魃之鬼,風銷報盡,生于世間,多爲咎征一切異類。

  枭鳥類

  物怪之類,物銷報盡,生于世間,多爲枭類。

  動物其實也有感情,也有感覺,動物的嗔恨和執著也有力量,殺害動物雖罪不及殺人,但也有罪業,也得付出代價。何況六道輪回,有的動物可能就是你前世父母轉世而成,所以對動物也要心懷仁慈之心。

  就當前來講,在製度上禁止食動物肉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我也就不提這個了。只是呼籲人多食素,從需求角度減少對動物的殺害。以後若是科技發展到一定程度,人類擁有良好的替代食品不再需要動物的肉了,或許可以考慮禁食動物肉,或以征附加稅的方法逐步減少肉類食品業。

  有的人可能會問,那植物難道不是生命麼?吃植物有沒有罪?植物是生命但不是有情生命。有的植物長得大了,有神靈或鬼怪過來依附,那你若把這植物砍了,或吃了,主要問題就在于破壞了這個神靈或鬼怪的住所。在佛經裏面,大肆燒山林木破壞大量生靈的生存環境,是有罪的,但如果僅僅是少量的自己吃,那是無所謂的。

  其次是豢養和屠宰中要人道的對待動物,任何情況下都不可故意虐待動物,盡可能給動物好的生活環境,屠宰時要盡可能減少和減輕動物的痛苦。

  現在野生動物越來越少,除非因爲生態保護的因素,或者爲了自己維持生命,否則就不要去殺害了。爲娛樂而打獵的行爲則應該完全禁止。這也是爲了喜歡打獵的人好,因爲喜歡打獵的人雖然能通過打獵得到一些快感,但以後遭報的痛苦恐怕要比當時的快樂大得多。

  爲了藥用殺害某些動物還算可行,但也要有個限度。像以前曾經報導的有個地方把黑熊固定向膽囊內插入導管取活熊膽汁,就太過分了。所幸現在有同情心的人也很多,那些黑熊後來被救了。

  至于純粹爲了享受,比如爲了貂皮大衣而殺生,也應禁止。如果像愛斯基摩人穿毛皮衣服是爲了保暖倒還可以,但像貂皮大衣之類,都很貴,買得起貂皮大衣的人不可能買不起棉衣,她不買貂皮大衣不會受凍,這種殺生就不應該了。從因果報應上講,她穿這貂皮大衣,雖然可能得到些虛榮性質的滿足,但卻和那被殺的水貂結了惡緣,若是知道報應之可怕恐怕也就不會穿了。

  絲綢製品雖然用的絲本身無生命,但絲是蠶寶寶爲自己的蛹織的衣服,取絲則勢必殺死蛹,所以爲了製一件絲綢衣服要殺很多生命,故絲製品附帶的罪業很大,也很不宜穿。相對而言羊毛製品因爲畢竟不殺生,所以罪業要小很多。

  畜生雖屬叁惡道,但看來在叁惡道中還算是比較好的。有些動物日子過得還是蠻舒服的,像動物園裏的大熊貓之類珍稀動物,或者一般人家裏養的貓、狗之類寵物。

  養寵物呢,因爲你養它,不是爲了吃它,而且還寵著它,從這些角度上講,你是給它恩的,所以是能得其好報的。但養寵物不可過多,貓、狗之類不可過叁頭,否則會對你生活有不良影響,這是從風水角度提的建議。

  畜生的特性是愚癡。一個人若在世時不求智慧,愚昧無知,死後的神識就可能盲目的投入畜生之界。所以人一定要親近善知識,多學習、多思考、開智慧,避免後世入畜生界。

  鬼道

  也有稱爲“餓鬼道”的,但我們可以注意到鬼有很多種,“餓鬼”只是其中一種,所以統稱爲“鬼道”從邏輯上講較適當些。

  無論東方西方都有鬼魂之類說法。中國俗語中經常有“見鬼了”,小說或影視劇中時常有“我死後變成厲鬼也不放過你!”之類惡毒的詛咒之語,英語中鬼叫“ghost”,也是人死轉化而成。有的人幹脆以爲人死後就肯定會變成鬼,不知是不是能從一個角度說明人死後變鬼也是比較常見的事情。

  我們現在知道六道輪回,當然明白變成鬼只是一種可能性而已,並且鬼也只是宇宙間衆多生命形態之一,我們不必害怕,當然也不必傲慢對待。

  從廣義上講,人死後若神識尚未往生,或許就可認爲是一般人眼裏的鬼。但這當中有個區別,也就是說,這個時候的神識,有可能最終變成鬼道中的衆生,也有可能到其他道,所以稱爲鬼還是不准確的,准確的說法應該叫“中陰身”。根據《地藏經》,中陰身可以有49天的生存期,過後就一定要轉入其他道了,所以人去世後,親屬爲之做法事,一定得在49天之內。

  有一種說法是鬼有多福報的鬼和少福報的鬼,竈王神、土地神是之類經常有人供養,是多福報的鬼,缺少人供養的就是少福報的鬼。但我不太同意這樣的分類,而傾向于把這些神類歸于天道。如果把小的土地神歸入鬼道,那麼大的山神呢?再大的海神呢?或者乃至太陽神呢?

  鬼和人一樣有個性習氣。根據不同的個性習氣在人的眼裏就有好鬼有壞鬼之分。鬼往往有些許神通,但缺少人的智慧理性。鬼通常是怕人的,並且通常也不對人構成影響。所以不要把鬼看得很壞,即使是鬼中的壞鬼也壞不過人中的惡人。

  人小的時候,天眼有時自然開著,這時就可能見到鬼,但小孩不懂,可能還以爲見的是真人,或者以爲其他人也能看見。人在世時,若是由突如其來的災難而死,則似乎容易成鬼一些,因爲他對前生的執著心比較強,不肯再去投胎。

  有的鬼附在人身上,當然有可能損害人,這種情況下就要驅鬼。最好是請廟裏的清淨僧人超度這個鬼魂,超度也就是讓它轉世,比如轉世爲人,對鬼來說也算是件好事。其次就是請氣功師或其他神通力者驅鬼,或者自己念咒或念經驅鬼。因地藏菩薩好像特別關心救拔惡道衆生,所以念《地藏菩薩本願經》可能比較適合。給它念經,讓它轉世,自己也有福報。

  傳送鬼

  貪黨爲罪,是人罪畢,遇人爲形,名傳送鬼。

  役使鬼

  貪成爲罪,是人罪畢,遇明爲形,名使役鬼。

  魍魉鬼

  貪明爲罪,是人罪畢,遇精爲形,名魍魉鬼。

  魇鬼

  貪罔爲罪,是人罪畢,遇幽爲形,名爲魇鬼。

  餓鬼

  貪傲爲罪,是人罪畢,遇氣成形,名爲餓鬼。

  疠鬼

  貪憶爲罪,是人罪畢,遇衰成形,名爲疠鬼。

  蠱毒鬼

  貪恨爲罪,是人罪畢,遇蟲成形,名蠱毒鬼。

  魅鬼

  貪惑爲罪,是人罪畢,遇畜成形,名爲魅鬼。

  魃鬼(女妖)

  貪色爲罪,是人罪畢,遇風成形,名爲魃鬼。

  怪鬼…

《佛教起信與入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