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我速知一切法
南無大悲觀世音 願我早得智慧眼
南無大悲觀世音 願我速度一切衆
南無大悲觀世音 願我早得善方便
南無大悲觀世音 願我速乘般若船
南無大悲觀世音 願我早得越苦海
南無大悲觀世音 願我速得戒定道
南無大悲觀世音 願我早登涅槃山
南無大悲觀世音 願我速會無爲舍
南無大悲觀世音 願我早同法性身
我若向刀山 刀山自摧折
我若向火湯 火湯自枯竭
我若向地獄 地獄自消滅
我若向餓鬼 餓鬼自飽滿
我若向修羅 惡心自調伏
我若向畜生 自得大智慧”
念畢至心稱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和“南無阿彌陀佛”各叁聲。
然後念“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接著念咒語全文(咒語全文附在書後)。一次至少念五遍。推薦念21遍(念熟了大概1.5分鍾一遍)。念時應專心聽聲音或觀想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形象。全部念完後再念十聲“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然後回向。
此法每天修一遍。
念大悲咒的功效非常大。念咒時還有42種手印可持,分別爲求財富、仕官、消病、驅鬼、離難、智慧、成佛等等。具體可參見《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大悲心陀羅尼經》(中華佛典寶庫http://www.fodian.net/中有)。
觀世音菩薩亦在西方極樂世界中,幫助阿彌陀佛接引衆生,欲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並修觀世音菩薩的法門亦可導致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地藏王菩薩法門
修地藏王菩薩的法門以求世俗福報,應先讀《地藏菩薩本願經》作爲理論指導。
修行時最好有地藏王菩薩像,然後同樣應焚香頂禮,至心敬重,以及上些供品(比如香花、水果、珍寶等)。然後念香贊,淨叁業真言,另外,還要念安土地真言。
安土地真言:“南無叁滿哆,母馱喃,嗡,度噜度噜,地尾薩婆呵。”
然後,念《地藏經》一遍。
或者也可念“南無地藏王菩薩”名號。一次念半小時。念時聽念的聲音,或觀想地藏王菩薩。
此法每天修一遍。
念完後再念回向文,表明希望實現自己的某某願。
也可念地藏王菩薩的滅定業真言:“嗡,缽喇末鄰陀咛,娑婆呵”。
地藏王菩薩從願力角度來講比觀世音菩薩更大,也與地球上的衆生緣分甚深,至心修地藏法門欲求百千萬種願皆可實現。尤其當今時代衆生罪業都很重,特別需要消業並求免叁惡道苦,故應多念《地藏經》和修地藏法門。
第二節 欲求往生淨土的佛道修行
修淨土,大家可能都知道,那就是專心念“南無阿彌陀佛”。有的人不識字,基本不懂佛理,就知道念“南無阿彌陀佛”,念到一心不亂,也能成就。
最好當然也是按上面的修行方法,在阿彌陀佛佛像面前,焚香頂禮,至心敬重,念香贊、淨叁業真言。然後專心念“南無阿彌陀佛”。每天念或者半小時。如是退休清閑的人,應每天念1-2小時,或更多。如果是老病衰弱之人,則最好每天除了吃飯睡覺就是念佛,這樣念滿七天,一心不亂,就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了。
阿彌陀佛的佛像應放在居室的西面,如果沒佛像,人也要面向西方念,觀想阿彌陀佛形象。念多的話,可采取金剛念法,即口型動,但不出聲。上面念咒當然是出聲效果好,但出聲念傷氣,時間長了可能對身體不利。而若是不動口單純心意默念則又傷神,時間長了也不太好。動口而不出聲的默念法則適合長時間念。
前面已經提到,修淨土的結果接近或等于成就大阿羅漢果。第一兩者感受的快樂是不相上下的;第二兩者感受快樂的時間也可以是無比長的,是否離開再入叁界似乎僅取決于自身的願望;第叁人在淨土中因無憂無慮,並且可以時刻聽聞阿彌陀佛講法,能很容易成就阿羅漢果。
末法時代衆生業障都比較重,修禅定證聖果比之以前也較困難一些,而修淨土因爲外有阿彌陀佛的願力可倚靠,所以要比自己修成阿羅漢容易很多。這種情況下,先求往生淨土,然後到淨土再修,則成爲比較好的選擇。
人在西方極樂世界中,最高可以修到“一生補處菩薩”的果位,也就是說,離開西方極樂世界下一生就可以成佛了。但在這當中,人也可能因爲自己的願望而去其他世界。在極樂世界中可能功德做起來比較慢,大概因爲那地方人人行善,人人都很滿足,我們現在這個娑婆世界則不一樣,正是五濁惡世加末法時代,有善有惡,所以若人在現在這個世界持戒一日,就相當于在西方極樂世界做一百年功德。但在極樂世界中修的好處是那個地方有樂無苦,環境美妙,人都具足神通,生活也很精彩,就算修得再慢,呆的時間再長,也沒什麼壞處。
關于修淨土的基本知識、西方極樂世界的介紹和如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讀者應該去看相關佛經,主要是“淨土五經”,即《阿彌陀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華嚴經》中的“普賢菩薩行願品”,和《楞嚴經》中的“大勢至菩薩圓通章”。這兒討論修淨土的幾個關鍵問題。
第一是散心念佛是否也能往生淨土。這方面問題我比較認同的元音老人在《消業往生和帶業往生》、《淨土修證心要》中的論述。簡而言之,散心念佛不可取。要念到一心不亂,至少不亂到一定程度,臨終才可能往生。這也是《阿彌陀經》裏的說法,釋迦牟尼佛說要“一心不亂”,雖然並未明示的排除散心念佛而成就的可能性,但可以說在很大程度上排除了這種可能性。至少一心不亂是非常重要的。
一心不亂到何種程度呢?當然不一定要念到成就大勢至菩薩那樣的“念佛叁昧”,那是證果的層次了。但總之要心投入到一定程度才行。單純散心念佛估計肯定不夠,只要可能就要認真、精進的念。
所以這兒強調的修法是每天抽出一定時間專門念,如果是老年人的話,每天花個二、叁小時,專門念佛,而不要邊做其他事情邊念佛。不然其他事情做不好,念佛也念不好。當然走路等簡單事情時也可以念。
單純的散心念佛也有功德。這兒我給大家講個看來的故事:
有個賊去偷個神廟裏的一個天神塑像的頭,因爲那頭是含金的挺值錢。那天神也有能量,發出光來讓賊害怕了不敢偷,賊害怕之余順口念了句“南無佛”,結果照得天神閉上了眼睛,賊就順利的把這天神塑像的頭給偷了。
這並不是說佛去幫賊偷東西。而是不管誰念佛,本身就有靈性的能量出來。就像世人一樣,不管誰如果突然說起當時一位偉大帝王的名字,別人也會肅然起敬,佛就是我們這個宇宙間威神最大的生靈。
主張散心念佛也能往生的人,可能是根據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中,只要念他名號,就能往生,而認爲只要念佛就能往生。但關鍵問題在于,佛的願力雖然無量無邊,可衆生的業力也是無量無邊的。你若念佛念不到一心不亂,業力不消到一定程度,臨終時疾病纏身,痛苦不堪,神識散亂,就算阿彌陀佛現身前來,你也看不見。
第二是關于帶業是否可能往生淨土的問題。我的判斷是可能的。
這個問題其實很好分析。了解很多佛教故事的人根本就不該提這個問題。因爲大家可以看看釋迦牟尼佛,他成佛了,也曾和他的五百弟子一起遭受叁個月“馬麥之報”。原因是他前世曾爲梵志(一種外道),當時有毗婆屍佛,爲一個生病的比丘帶回一份飯菜,經過此梵志所居山林,這位梵志也修行頗高,隔老遠就聞到了飯菜的香味,就生嫉妒心說:“禿頭沙門應食馬麥,何必供與甘飯?”隨從五百童子亦跟著這樣附和。結果就現在自己成佛了,也和五百弟子一起受叁個月馬麥之報。當然只要是阿羅漢吃任何東西就都是美味了,所以佛和他的弟子吃叁個月馬麥基本是無所謂的。只是至少從這個故事中可以看到業報的事情人都逃不掉,關鍵是要把業消到很少很少,佛道修到很高很高。
往生淨土呢,帶業是能往生,只是不可能帶重業往生,必須要消業消到一定程度。如何消業?第一,至心忏悔過去罪業;第二,不犯新的罪業;第叁,念佛,或者做其他功德消業。
第叁,欲往生淨土,除了專心念佛,並消業、做功德以外,是否需要心清淨,戒淫心?
我判斷是的。
因爲西方極樂淨土是單性的,沒有性欲可言,如果一個人淫心不斷,那麼去西方極樂世界,從本質上講,是滿足不了你的。在這種情況下,即使你修行很高,業障很輕,功德很大,口頭上說要去西方極樂世界,還是去不了。若不平時把淫心降到一定程度,乃至基本消除,到臨終時淫心不斷,貪淫的意志體現出來,而極樂淨土是斷淫的,阿彌陀佛也無法來接你。所謂“淫心不除,塵不可出”,欲往生西方極樂淨土的,還是得斷淫。當然,如果你自信不會早死,可以年輕時有所節製,到了老年再徹底斷淫念佛,這樣也比較容易做到一點。
縱上所述,欲往生淨土,第一要盡可能的多念佛,並且盡量一心不亂的念佛;第二要盡可能的消業,並且不犯新的罪業;第叁性方面要有所節製,最終要斷淫心。
第叁節 爲了自覺覺他,最終成佛而修行
一切衆生本具澄淨圓滿、全知一切、自在無礙的佛性,但被無始以來的“貪嗔癡慢疑”五毒所纏繞,被“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蒙蔽,而在叁界內輪回流轉,受樂受苦,修佛就是消除這些虛妄客塵,從而回歸到本自具足的佛性中,獲得永恒的快樂和自由。
修佛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第一,消除自身的障礙。也即提升自己的心性,降低自身世俗的欲望,消除“貪嗔癡慢疑”五毒,以及修深度的禅定,破盡“色受想行識”五蘊,不爲“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轉,明心見性,證悟佛道。第二,消除外界的障礙。主要就是做功德,消除無始以來在六道輪回中尚未償還的業力,以及覺悟衆生。
這兩方面的修行,即佛陀教導人行大菩薩道、最終成佛的“六度萬行”。
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般若六種修行,這六度修行圓滿,即可最終覺悟成佛。萬行,即六度總攝的各種行爲。
布施
布施,從自身角度講,是消除…
《佛教起信與入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