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慧長老五臺山寶華寺佛七7.21日開示
八關齋戒是佛陀的清淨戒律,也是佛陀的清淨梵行,佛陀出家爲什麼能成佛?因爲有清淨的戒律,清淨的梵行。那衆生爲什麼不能成佛,一直在生死六道輪回?因爲沒有清淨的戒律,沒有清淨梵行。所以不得成佛。
過去的佛如此的修行持戒而成佛,現在的佛也是如此持戒修行成佛。大家都是未來的佛也一定要遵守這個規律持戒修行成佛。像在家居士爲什麼要來持八關齋戒?佛陀來這個世間的目的是讓大家共同了脫生死,共同走向成佛之道的。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出家。但是講到出家又有很大的難度。所以剃這個頭不容易呀!出家非將相所能爲也。乃大丈夫之智也。而佛陀爲了攝受在家人共同走向成佛之道,就設六齋日、十齋日、觀音齋日,爲什麼要有齋日?目的就是讓大家來持八關齋戒。所以,齋日不僅僅是吃吃素就好,吃素不能代表佛教,像印度有很多外道也有吃素,吃的比我們佛教徒還清淨呢。所以齋日最重要是讓大家都來受八關齋戒。斷到一天一夜來持清淨戒律。像八關齋戒就是佛陀製戒的本懷。也是一切善法的根本。讓在家居士與出家人共同走向成佛之道。那有人問我念阿彌陀佛還要持八關齋戒嗎?《觀無量壽經》講:九品往生上品生都是持戒念佛的出家人,中品往生都是持戒念佛的在家人,而下品往生都是持戒沒有持好的在家出家人。所以,千萬不要小看哪個出家人,只要他能持戒念佛,極樂世界就是上品往生。而在家居士你如何能到極樂世界並且品位高?就要靠戒。什麼戒?八關齋戒。並不是什麼叁皈五戒十善法戒。你叁皈五戒十善法戒做到再好,也只是人天的果報。還要在六道中輪回。沒有辦法了脫生死。
戒爲無上菩提本呀,應當一心持淨戒。佛陀也一直強調:毗尼若駐世,佛法得久住。我們身爲佛弟子無論在家出家,今天所受用的,所了解到的佛法,哪一樣不是叁寶恩賜給我們的。所以,身爲出家人更要好好持戒。“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講起來一點都沒有錯呀,你不了道今天受用的一切都是借來的。有借就有還呀。你今生不了道,來世你要披毛戴角的還。所以我們只要能來持戒,以戒爲師,以法爲師。遵照這個宗旨來修行,即使你的煩惱沒有斷盡。但是你可以帶業往生極樂世界。只要你能往生極樂世界,你就不會遭受輪回的痛苦。叁世諸佛都是以持戒爲根本。持戒是平等的。無論在家居士還是出家師父。
佛法最重要講因講果。佛法就是讓你有智慧,有智慧你就不會一直錯下去,所以叫做諸惡莫作。佛法講理智,有理智就會積極去行善,所以叫做衆善奉行。諸惡莫作,衆善奉行,自淨其意,就是佛法的綱要。我們大家都是未來的佛,也是要把這個傳承,繼續相續下去。要把這個衣缽傳承下去。過去的佛因爲有諸惡莫作,衆善奉行,自淨其意所以可以成佛。我們是佛陀的弟子,想要了脫生死,你就要以這個宗旨來修持。大家來修淨土宗,更要以這個爲根本。
我們今天來五臺山最重要的不是磕土坡呀。如果你跟文殊菩薩沒緣即使磕了N遍,你也沒什麼感應呀。所以,我們要先結緣。因果是平等的,你造善因得善果,造惡因的惡果。戒也是沒有離開因果自然的法則,善得善報惡得惡報。佛陀講:戒爲無上菩提本。末法時代,無論在家出家都要以戒爲師,依法來修持,以西方極樂爲歸。我們今天來五臺山做什麼?就是要持戒修持佛法,但很多人都是在舍本逐末,以爲朝五個臺頂就能成佛,那五個臺頂什麼意思?是五方佛。什麼是佛
戒就是佛。心就是佛。持戒就是大灌頂,念佛就是大灌頂。可現在的人一直在東忙西忙。不知道在忙什麼?縱使你經過叁大阿僧袛劫也不得成佛。爲什麼?舍本逐末了。一念覺悟就是佛陀,一念迷失就是六道衆生。爲什麼淨空長老一直強調《叁時系念》。我心即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即是我心。很多人都不懂這個道理。天天在找阿彌陀佛在哪裏?天天向外去攀緣。東拜拜西拜拜。就像從前有一位師父他要去朝五臺山,他的師父就勸他不要去,在寺院中好好爲常住做事就好了,可是小徒弟不聽呀,執意要去朝山,老和尚就給他一個字條,並且告訴他到了五臺山之後再打開看。小和尚到五臺山後打開一看,紙條的意思是說:指示文殊卻不識。很簡單呀。善知識就是文殊。智慧就是文殊。文殊就是聞、思、修,入叁摩地。就像我們昨天去拜訪夢參長老,那夢參長老也在強調智慧。由戒生定,由定生慧,是名叁無漏學。
那八關齋戒有兩個重點
1、不淫欲戒。生死的輪回就是男貪女愛。貪來貪去,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專不生極樂。你不持好這條戒,你就會成爲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
2、不非時食,中國古人講:飽暖思淫欲。所以爲什麼出家人晚上都不吃東西,所以我們也是這樣,中午吃過飯後不得吃飯。那有病怎麼辦?有開緣。八關齋戒的戒文有講凡丸散膏丹一切藥品,紅糖、白糖、冰糖、糖水、米糖、麥糖、蜂蜜、汽水、果汁。濾清無渣,均可飲服,但豆漿、牛奶、糕餅、面類食品,不可飲服。所以你能持好八關齋戒的第六條過午不食,你就可以得到六十萬世吃飯沒有問題的福報。
所以你想要福報就要持八關齋戒。特別是現在的人,沒有福報很難生活呀。出門就要車子,沒有車子你走不了呀。像五臺山是世界文化遺産,是國家地質遺産。也是佛陀的國度呀。所以常常講要福慧雙修,不能有所偏呀。修福不修慧大象挂璎珞。修慧不修福羅漢托空缽。那最簡單的福報從哪裏來,持戒來呀。所以不非食時太好了,培養你的福報。有人以爲晚上這一餐不吃很不舒服,好了,就算給你吃這一餐,價值二十元錢,但是把六十萬世吃飯的福報都泡湯了。一切都是有因有果的。你想要有福報,就好好持這一條不非食時戒。這一條戒講出的道理太多了,但是要給你提醒就是,晚上吃飯最吃虧了。就像普壽寺,從開始接手我就去帶動打佛七,爲什麼現在他們可以修的這麼好,寺院建的那麼莊嚴。就是因爲持戒。是戒的力量。所以不要因爲吃飯,把福報全部吃光。要有正確的理念,才有辦法在修行中得力。阿彌陀佛。
體慧長老五臺山寶華寺佛七7.22日開示
大家今天受的什麼戒要清楚。要對這個戒有所了解,戒對我們本身的利益很大,八關齋戒就是佛陀的清淨戒律,也是佛陀的清淨梵行。佛陀爲了要持清淨戒律、修清淨梵行所以示現出家。佛陀給我們做最好的模範。像我們來學佛,來朝五臺山目的在哪裏?文殊菩薩乃是大智慧的人,就是要你來學習佛陀,唯有學習佛陀,才能開智慧,才是真正的朝山人。很多人說:“诶。來五臺山趕快去朝山呀。”其實五個臺頂都沒有離開過我們的身心。文殊菩薩代表智慧,要來朝山就是要學習文殊菩薩的智慧,要做一個有智慧的人,有善根、福德的人。朝山就是要發起你的菩提心,來學佛、信佛、來了解佛法。再來依佛法行持、去做。佛法最重要的就是要你深信因果。因果是大自然的法則,是宇宙循環的准則。因果就像時鍾一樣,不能錯亂呀。宇宙、大自然都離不開因果的法則,離不開諸惡莫作、衆善奉行、自淨其意。這才是你來朝五臺山的宗旨,文殊菩薩讓我們來朝山的目的,就是讓我們遵照戒律去做,《楞嚴經》中講:由戒生定、由定發慧、是名叁無漏學。而我們爲什麼生煩惱?沒有文殊菩薩的智慧。如果我們有文殊菩薩的智慧,我們就不會總生煩惱的心,所以我們要信受奉行,遵照佛法來修行,要以戒爲師父,以法爲師父來修持。
很多人對于佛法深信不起來,一直想我念佛能到極樂世界嗎?一大堆的煩惱就有了,“诶呀,我還要不要信佛呀?我還要不要學佛呀?”今天你來五臺山,文殊菩薩都非常歡迎你,並且文殊菩薩發大願說:“只要你來五臺山,我文殊菩薩接您一千裏送你八百裏。保證你平平安安的來超山,平平安安的回家去,平平安安的成佛。”大家一來五臺山,文殊菩薩就給大家開智慧。所以只要我們尊照佛法來修行遵照戒律來行持每一個人都能夠得到文殊菩薩的大智慧。我們今天來朝拜文殊菩薩,最重要就是跟文殊菩薩學習戒定慧。“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癡。”這才是真正的朝五臺山。特別大家今天來這裏受八關齋戒,也是真的朝五臺山呀。也是真的修行。而且文殊菩薩首先給我們授記成佛。爲什麼?因爲念佛時就是成佛時。你不了解道理去朝五臺,你也只是觀光而已呀。
五臺山北臺是無垢文殊。如何無垢?持清淨戒律讓身心清淨你就是無垢文殊。東臺是聰明文殊。你想要聰明就要常親近善知識呀。要常隨佛學呀。要聽聞佛法才有智慧。打開智慧對于任何佛法都能夠深入了解,你就是聰明文殊。中臺的孺童文殊,就像善財龍女五十叁參。今天來朝臺後就要好好去親近善知識,好好去聽經聞法。不僅僅在這個娑婆世界你要去參學,到極樂世界還是一樣呀。西臺獅子吼文殊,代表要講經說法,要去勸人家學佛。南臺智慧文殊,就是要你深入經藏、智慧如海,聞思修入叁摩地。诶呀。大家要知道,五臺就是這樣朝的,如果不了解,你只是去結了一個緣,但是有結緣還是比沒有結緣好呀。但是結緣並不能了脫生死。大家來這裏與八關齋戒結緣,八關齋戒乃是諸佛的父母。將來絕對能成佛呀。“若人受佛戒、即入諸佛位、位同大覺矣、是真實佛子。”你們能來受戒,大家都是真實的佛弟子呀。打個比喻來這裏受持八關齋戒的功德,比你供養全地球六十億阿羅漢的功德還要大。我們持八關齋戒比供養千僧齋、萬僧齋的功德還大。甚至供養幾百億千僧齋的功德還要大。但是,不是讓你們不去供養叁寶。有福報才有辦法供養叁寶呀。福報從何培養?要受八關齋戒。你這樣福慧雙修。必定能夠成佛的呀。佛陀也是修到福慧圓滿才有辦法成佛的。阿彌陀佛。
體慧長老五臺山寶華寺佛七7.22下午開示
南無本師釋迦摩尼佛(叁…
《體慧長老五臺山寶華寺佛七開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