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解 離相寂滅分第十四

  【離相寂滅分第十四】

   經文:【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世尊。若複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則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實相者則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不足爲難。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衆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則爲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無我相無人相無衆生相無壽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

   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複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爲希有。何以故。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蜜。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是名忍辱波羅蜜。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爲歌利王割截身體。我于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衆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應生嗔恨。須菩提。又念過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衆生相無壽者相。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則爲非住。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須菩提。菩薩爲利益一切衆生。應如是布施。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衆生則非衆生。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诳語者。不異語者。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須菩提。若菩薩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則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須菩提。當來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經受持讀誦。則爲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

   【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了解這個見性大法,了解畢竟空的這個道理,非常感動。【涕淚悲泣。】太感動了。【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從過去以來。【所得慧眼。】因爲他已經證大阿羅漢果了。【未曾得聞如是之經。】現在講《金剛經》是見性大法,須菩提從來就沒有聽過這麼樣子見性的大法。

   【須菩提聞說是經。了悟人法二空。即得中道之理。歎其希有。感極涕零也。未曾得聞者。昔得慧眼。于有見空。今聞是經。于空亦遣。】以前看到有,就把它安一個:萬有不可得,我們又落入一個空,現在聽到這一部經典,連這個空都不執著。【是了中道。將欲起教。以示未來也。】所以,這個《金剛經》須菩提是當機者。

   【世尊。若複有人。得聞是經。】聽到這一本《金剛經》,【信心清淨。即生實相。】實相就是了悟人生、宇宙的真相。實相就是無相無不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世尊。是實相者。則是非相。】就是空。非相就是空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所以,如來說:畢竟空叫做世間的真相,實相就是現在我們所講的:是人生、世間。。。宇宙的真相是什麼?人生,我們活在這個世間,就是你要透視人生觀,你要透視整個宇宙觀。人生跟宇宙,究竟觀是什麼?就是畢竟空,畢竟空就是人生、宇宙的真相,不可得,因爲是生滅無常。所以說:名實相。

   【信心清淨者。信本來心。】信我們本來的心。【無法可得。不起妄念。心常空寂。】不執著就不起妄念了,不分別就不起妄念了。【湛然清淨。】

   【即生實相者。豁然了悟。萬法由此淨心建立。是名實相。】

   【成就第一希有功德者。迷即佛是衆生。】你今天雖然是有佛性,可是你迷了,你現在就是衆生。【悟即衆生是佛。生佛道齊。】“齊”就是平等。衆生跟佛其實是一樣的。【無法等比。】沒有法可以比較的。

   【即是非相者。實相無相。故言爲非。不是無實相。】只是無法說,因爲無相,方便說:叫做實相。【達摩雲。若解實相。即見非相。若了非相。其色亦然。當于色中。不生色體。于非相中。不礙有也。】如果你了解這個世間的真相、實相,即見非相,你就會見到萬法皆空。如果你了悟了萬法皆空的非相,一切相不可得,其色亦然,你所見到的色相,當體即空,當下就是空。就是湊一湊。。。譬如說:這個毛巾,你說毛巾是什麼?你看的相,眼睛看到這個相,把這個毛巾抽開來,一絲一絲地抽開來,變成一條絲線了;這一條絲線以後,再把它切割成顆粒微塵,就變成元素而已,只是化學元素而已啊,沒有實在這個相。我們現在也是這樣子,如果我們用一百萬倍的顯微鏡看了這個臉,跟月球表面一樣的。你徹底的顯出來的時候,你會發現,我們這個細胞坑坑洞洞,原來我們這個貌相也是變化無常,也沒有一種真正的相,是皮膚、細胞所構成的,因爲衆生需要看這個假相,是不是?所以說:相就是表法的。像我是個法師,有一次到德國去,買了一支很拉風的眼鏡,路邊攤買的,一百塊臺幣。太陽眼鏡很黑,像鹹蛋超人那個眼鏡,戴起來,因爲導遊叫我們說:我們現在要戴太陽眼鏡,我就戴上,惹得全車的人捧腹大笑,趕快拿下來,會失我的身份,因爲我的身份是法師,相是表法的,所以,像太陽這麼大,本來是要戴那支眼鏡來,戴起來講經,聽不下去,光是看到就笑死了,大家會忍不住的一直笑:這個法師怎麼戴這個?戴著太陽眼鏡,走路拉風,黑道一樣的,好象是大哥。什麼是大哥?大哥就是送綠肥島那個叫作大哥。我們太陽眼鏡不敢戴了。相是表法的,他合這個人的身份。所以,其色也是這樣,所有色法,當體即空,當于色中,不生色體,不要錯覺,那個是顆粒微塵所構成的一個色身,包括毛巾、天地萬物,都是因緣生,湊合湊合的東西,碎爲微塵,分析起來,統統是顆粒微塵。于非相中,于絕對的空相當中,不礙有。【正猶水中鹽味。色裏膠清。】分不清楚。【決定是有。】只是你見不到。【不見其形。此之謂也。】

   【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不足爲難。】須菩提福報比較大,碰到了世尊,聽到了這部《金剛經》,我信解、我受持,這個並不困難。

   【但止了悟人法二空。心無取舍。】這個“止”就是只有。只有了悟了人法二空,心沒有取舍。【常令空寂。】所以,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萬法本來就是空,是你妄想、顛倒、執著,以爲有這個相,在相上裏面安排種種的觀念,安排有的觀念,就開始執著,分別就開始鬥诤。所以,我常常講一句話:我們有因緣來到這個世間,如果沒有聽到正法,今生今世白來了,不知道在活什麼東西?從來不知道享受大智慧的內在這個真理,從來沒有。爲什麼?空不掉。【是名信解受持。】

   【如來慈悲方便。化導迷人。迷即佛是衆生。悟即衆生是佛。若能了悟。萬事皆空。以藥對病。以悟對迷。以善對惡。以靜對動。以慧對愚。種種修行。只是對治。莫作諸惡。勉力爲善。】好好的行善。【依此修行。縱橫自在。又且何難。】有什麼困難呢?

   【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衆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則爲第一希有。】若當來世,就是佛滅度以後,有人、有衆生聽到《金剛經》,能夠信解,能夠依教奉行,這個人因爲了解萬法皆空的道理,是第一希有,是真了不起。

   【若人心常空寂。湛然清淨。不著諸相。】一點都不染著。【悟住無所住心。】第一個“住”叫安住;第二個“住”叫作執著。覺悟到安住于無所執著的那一顆清淨心,是這個意思。【了得無所得法。】了悟這個無所得法。【是爲第一希有。】

   【何以故。】爲什麼呢?【此人無我相。】他不會再著我相了,【無人相無衆生相無壽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注意聽!我相就是,分析我們這個身心二法,當體即空,這個叫做非相。我相就是一般人所執著的這個我,徹底的分析觀照,X光一照,剩下骨頭,磨成粉末狀,什麼都沒有,事實就是如此。什麼叫做佛法?就是世間的真相,事實就是如此,我們衆生這一層皮看不過去,貫穿不過去。所以你看,你到百貨公司去,哇!統統是女人的用品。像我們到法國去,導遊都帶我們去哪裏?shopping,帶我們買化妝品,進去那個shopping mall購物中心去看,沒有一樣我可以買的,我就坐在那裏:阿彌陀佛…你看,整片統統是女人用的東西,什麼CD、死狗啦(谑稱語),什麼香奈兒、馬提絲、古奇,沒辦法說啦!看到那一堆東西,你就知道,女人啊!“煩惱輕、業障輕、福報大、是非少”,你們聽得懂就好,“女人的福報大,是非少、業障輕”,其實自然就是美,像我們看到有的人不會化妝,以前我們文殊講堂,來了一個精神有點狀況不穩的,她去塗口紅,塗到連這個嘴角、嘴唇統統有,還問:慧律法師…塗口紅塗到這個統統是,因爲她精神有點狀況不是很好。我都跟精神病的很有緣,真的,常常有精神病去找師父的。有一天,有一個六十幾歲的老太婆,中秋節帶了中秋月餅來。“你來幹什麼?”“我找慧律法師啊!”“慧律法師!找慧律法師幹什麼?”“他是我先生啊,他是我老公啊,今天中秋節,我帶了中秋月餅來,要跟他聚餐啊!”六十幾歲的,她兒子已經當兵了,人家打內線說:師父啊!那個精神病又來了,您下來吃飯,千萬要小心啊!那我吃飯就很小心,講堂有叁個樓梯嘛!我就隨便選一個,一、二、叁,好吧!就選這個樓梯走吧!下去吃飯,正好碰到她。她就說:“慧律法師!我來了!”我嚇一跳,轉身就要跑。她就問說:“你看到我爲什麼要跑?”我就跟她講:“我看到你爲什麼不跑?當然要跑啊!”碰到那個精神狀況不好的,沒辦法啊!一直說我是她老公啊…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解 離相寂滅分第十四》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