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譯】這時,世尊出于想使諸位菩薩安住于如來師子頻申叁昧的緣故,從眉間白毫相放出大光明,光的名字是「普照叁世法界門」,以不可說佛剎無數的光明爲其眷屬,普照十方一切世界海諸佛國土。當時,逝多林中的菩薩大衆都看見了全部法界、虛空界的一切佛土中每一微塵中各有一切佛剎無數的諸佛國土的種種名、種種色、種種清淨、種種住處、種種形相。這樣的一切諸國土中都有大菩薩坐于道場的師子座上成就等正覺,許多菩薩大衆圍繞在菩薩的前後,諸世間主爲大菩薩作供養;也見到不可說佛土無量大衆會中産生出美妙的聲音,這些聲音充滿了整個法界,宣說著純正的佛法;也有看見在天宮殿、龍宮殿、夜叉宮殿以及幹闼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等天龍的宮殿中,在人間村邑聚落、國都大城市,出現了種種姓、種種名、種種身、種種相、種種光明,菩薩在種種威儀中安住,進入種種叁昧,顯現種種神變,不時以自己的種種語言聲音,使種種諸菩薩等在種種大衆聚會之中以種種言辭說種種法。
在此逝多林會中,菩薩大衆見到了諸佛如來如此深廣的叁昧大神通力;盡法界、虛空界,東、西、南、北、四維、上、下一切方向海中,凡是依止于衆生心想而住者,從過去到現在,一切國土身、一切衆生身、一切虛空道,其中每一個毛端處各有無數國土剎,種種業次第而生起、存在,逝多林會中的菩薩大衆進入了上述場所的道場和菩薩的聚會。在這些聚會中的菩薩都見到了佛的如此神力,這種神力在過去、現在、未來叁世中不會損壞,在世間中也不會損減,由于佛之神力在所有衆生的心中顯現出佛的影像,隨著所有衆生喜悅的心發出美妙的言語、聲音,完全進入了所有衆會之中,完全顯現在一切衆生面前。這些如來,其色相有差別,但智慧卻沒有差別,隨著衆生的根機和要求開示佛法,教化調伏一切衆生,永無疲倦,永不休息。
會中諸大菩薩之所以能夠觀見佛之叁昧神力,都是毗盧遮那如來在過去以善根攝受的結果,或者是毗盧遮那如來在過去以四攝所攝的結果,或者是其見聞憶念親近佛所成就的結果,或者是在過去受過教導而發過大菩提心,或者是過去曾經在諸佛所在之處種植了善根,或者是過去曾以一切智善巧方便教化而成。
是故皆得入于如來不可思議甚深叁昧,盡法界、虛空界大神通力。或入法身①,或入色身,或入往昔所成就行②,或入圓滿諸波羅蜜,或入莊嚴清淨行輪③,或入菩薩諸地④,或入成正覺力,或入佛所住叁昧無差別大神變,或入如來力、無畏智,或入佛無礙辯才海。彼諸菩薩以種種解、種種道、種種門、種種入、種種理趣、種種隨順⑤、種種智慧、種種助道⑥、種種方便、種種叁昧,入如是等十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佛神變海方便門。
雲何種種叁昧?所謂:普莊嚴法界叁昧、普照一切叁世無礙境界叁昧、法界無差別智光明叁昧、入如來境界不動轉叁昧、普照無邊虛空叁昧、入如來力叁昧、佛無畏勇猛奮迅莊嚴叁昧、一切法界旋轉藏叁昧、如月普現一切法界以無礙音大開演叁昧、普清淨法光明叁昧、無礙缯法王幢叁昧、一一境界中悉見一切諸佛海叁昧、于一切世間悉現身叁昧、入如來無差別身境界叁昧、隨一切世間轉大悲藏叁昧、知一切法無有迹叁昧、知一切法究竟寂滅叁昧、雖無所得而能變化普現世間叁昧、普入一切剎叁昧、莊嚴⑦一切佛剎成正覺叁昧、觀一切世間主色相差別叁昧、觀一切衆生境界無障礙叁昧、能出生一切如來母⑧叁昧、能修行入一切佛海功德道叁昧、一一境界中出現神變盡未來際叁昧、入一切如來本事海叁昧、盡未來際護持一切如來種性叁昧、以決定解力令現在十方一切佛剎海皆清淨叁昧、一念中普照一切佛所住叁昧、入一切境界無礙際叁昧、令一切世界爲一佛剎叁昧、出一切佛變化身⑨叁昧、以金剛王智知一切諸根海叁昧、知一切如來同一身叁昧、知一切法界所安立悉住心念際叁昧、于一切法界廣大國土中示現涅槃叁昧、令住最上處叁昧、于一切佛剎現種種衆生差別身叁昧、普入一切佛智慧叁昧、知一切法性相⑩叁昧、一念普知叁世法叁昧、念念中普現法界身叁昧、以師子勇猛智知一切如來出興次第叁昧、于一切法界境界慧眼圓滿叁昧、勇猛趣向十力叁昧、放一切功德圓滿光明普照世間叁昧、不動藏叁昧、說一法普入一切法叁昧、于一法以一切言音差別訓釋叁昧、演說一切佛無二法叁昧、知叁世無礙際叁昧、知一切如無差別叁昧、入十力微細方便叁昧、于一切劫成就一切菩薩行不斷絕叁昧、十方普現身叁昧、于法界自在成正覺叁昧、生一切安隱受叁昧、出一切莊嚴具莊嚴虛空界叁昧、念念中出等衆生數變化身雲叁昧、如來淨空月光明叁昧、常見一切如來住虛空叁昧、開示一切佛莊嚴叁昧、照明一切法義11燈叁昧、照十力境界叁昧、叁世一切佛幢相叁昧、一切佛一密藏叁昧、念念中所作皆究竟叁昧、無盡福德藏叁昧、見無邊佛境界叁昧、堅住一切法叁昧、現一切如來變化悉令知見叁昧、念念中佛日常出現叁昧、一日中悉知叁世所有法叁昧、普音演說一切法性寂滅叁昧、見一切佛自在力叁昧、法界開敷蓮華叁昧、觀諸法如虛空無住處叁昧、十方海普入一方叁昧、入一切法界無源底叁昧、一切法海叁昧、以寂靜身放一切光明叁昧、一念中現一切神通大願叁昧、一切時一切處成正覺叁昧、以一莊嚴入一切法界叁昧、普現一切諸佛身叁昧、知一切衆生廣大殊勝神通智叁昧、一念中其身徧法界叁昧、現一乘淨法界叁昧、入普門12法界示現大莊嚴叁昧、住持一切佛*輪叁昧、以一切法門莊嚴一法門叁昧、以因陀羅網13願行攝一切衆生界叁昧、分別一切世界門叁昧、乘蓮華自在遊步叁昧、知一切衆生種種差別神通智叁昧、令其身恒現一切衆生前叁昧、知一切衆生差別音聲言辭海叁昧、知一切衆生差別智神通叁昧、大悲平等藏叁昧、一切佛入如來際叁昧、觀察一切如來解脫處師子頻申叁昧。菩薩以如是等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叁昧,入毗盧遮那如來念念充滿一切法界叁昧神變海。
【章旨】此章先以十種「入」從總體上說明諸大菩薩之所證入,後又具體羅列了會中菩薩在世尊之神力感召下所進入的各種叁昧的名稱。經文中列舉了一百零二門叁昧,都是從「業用」即功能立名的。這些叁昧都以法性真如爲叁昧之根本。其中前一百零一門各自的「業用」都不相同,後一門叁昧爲集大成者。
【注釋】①法身:大乘佛教所言佛的叁身之一,又名「自性身」、「法性身」,即諸佛所證的真如法性之身。
②往昔所成就行:指佛往日所證得的果位。已得而至今相續不失,稱爲「成就」。
③莊嚴清淨行輪:指佛所做的一切事情。
④菩薩諸地:指菩薩修證過程中所經曆的十個重要階段,即「菩薩十地」——歡喜地、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極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
⑤隨順:隨從他人之意而不拂逆。這裏所說意思爲,隨順世間若幹衆生之種性、根機,以方便知見而爲說法,拔出衆生處處之貪著。本經卷叁十七中有菩薩隨順得以進入第六現前地而獲得明利的隨順忍卻未獲得無生法忍的記載。
⑥助道:能資助果德,或者諸行互爲資助。佛教中主要指「四念住」、「四正斷」等「叁十七種道品」,因爲其能資助止觀的緣故。
⑦莊嚴:嚴飾布列,即布列諸種衆寶、雜花、寶蓋、幢、幡、璎珞等,以裝飾嚴淨道場或國土等。
⑧如來母:指六波羅蜜中的「般若波羅蜜」,因爲它是其它五波羅蜜之根據,居于最重要之地位。
⑨變化身:是佛的「叁身」之一,又作「化身」、「變易身」。具體指法身、報身、應身叁身中的應身,爲應身之分身所化之佛,依于應身所化現出的佛形。這是諸佛爲欲利益安樂地前菩薩、二乘及六趣等衆生而由成所作智變現出無量隨類化身,以便使衆生脫離惡趣,出離叁界,而入于初地。
⑩性相:指體性與相狀。不變而絕對之真實本體,或事物之自體,稱爲「性」;差別變化之現象的相狀,稱爲「相」。
11法義:指佛教的教法義理。「法」即「教法」,「義」即「義理」。
12普門:又作「無量門」,意指普及于一切之法門。佛教中往往將佛、菩薩依種種緣,顯示其種種形相,而來救度衆生,稱爲「普門示現」。
13因陀羅網:又作「天帝網」、「帝網」,爲帝釋天之寶網,爲帝釋天宮殿的裝飾物。網之一一結皆附寶珠,其數無量,一一寶珠皆映現自他一切寶珠之影,又一一影中亦皆映現自他一切寶珠之影,如是寶珠無限交錯反映,重重影現,互顯互隱,重重無盡。《華嚴經》以因陀羅網譬喻諸法之「一」與「多」相即相入、重重無盡之義;若依境而言,稱爲因陀羅網境,依定而言,稱爲因陀羅網定,依土而言,稱爲因陀羅網土,此皆爲顯示事事無礙圓融之法門。
【語譯】由于上述原因,這些菩薩都得以進入如來不可思議甚深叁昧;顯現出盡法界、虛空界的大神通力,有的進入法身,有的進入色身,有的進入佛往昔所成就行,有的進入圓滿諸波羅蜜,有的進入莊嚴清淨行輪,有的進入菩薩諸十地,有的進入正覺力,有的進入佛所住叁昧無差別大神變,有的進入如來十力、無畏智,有的進入佛的無礙辯才海。這些菩薩以種種解悟、種種方法道、種種門徑、種種入、種種義理歸趣、種種隨順、種種智慧、種種助道、種種方便、種種叁昧,進入如此十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佛神變海方便門。
種種叁昧包括哪些呢?包括:普莊嚴法界叁昧、普照一切叁世無礙境界叁昧、法界無差別智光明叁昧、入如來境界不動轉叁昧、普照無邊虛空叁昧、入如來力叁昧、佛無畏勇猛奮迅莊嚴叁昧、一切法界旋轉藏叁昧、如月普現一切法界以無礙音大開演叁昧、普清淨法光明叁昧、無礙缯法王幢叁昧、一一境界中悉見一切諸佛海叁昧、于一切世間悉現身叁昧、入如來無差別身境界叁昧、隨一切世間轉大悲藏叁昧、知一切法無有迹叁昧…
《新譯華嚴經入法界品(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