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一切魔天,及余一切天、龍、夜叉、羅剎娑、鸠盤荼,幹闼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與非人,村營、城邑、一切住處諸衆生中而爲說法,令舍非法,令息诤論,令除鬥戰,令止忿競,令破怨結②,令解系縛,令出牢獄,令免怖畏,令斷殺生乃至邪見一切惡業,不可作事皆令禁止;令其順行一切善法,令其修學一切技藝,于諸世間而作利益;爲其分別種種諸論,令生歡喜,令漸成熟;隨順外道,爲說勝智,令斷諸見,令入佛法。乃至色界一切梵天,我亦爲其說超勝法。
「如于此叁千大千世界,乃至十方十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佛剎微塵數世界中,我皆爲說佛法、菩薩法、聲聞法、獨覺法;說地獄,說地獄衆生,說向地獄道;說畜生,說畜生差別,說畜生受苦,說向畜生道;說閻羅王世間,說閻羅王世間苦,說向閻羅王世間道;說天世間,說天世間樂,說向天世間道;說人世間,說人世間苦樂,說向人世間道。爲欲開顯菩薩功德,爲令舍離生死過患,爲令知見一切智人諸妙功德,爲欲令知諸有趣中迷惑受苦,爲令知見無障礙法,爲欲顯示一切世間生起所因,爲欲顯示一切世間寂滅爲樂,爲令衆生舍諸想著,爲令證得佛無依法,爲令永滅諸煩惱輪,爲令能轉如來*輪,我爲衆生說如是法。
【章旨】無上勝長者向善財童子宣說「至一切處菩薩行門無依無作神通之力」法門。無上勝長者以此法門至一切處救叁界六道衆生。
【注釋】①至一切處菩薩行門無依無作神通之力:據澄觀解釋:「無依者,不依他故。無作者,離加行故。」「加行」也就是即加功用行之意,是針對正行之預備行。「由無作無依,故能徧至。徧至是用廣。無依是體勝。」(澄觀《華嚴經疏》卷五十七,《大正藏》卷叁十五,頁九叁八中)
②怨結:怨恨之心,結而不解。
【語譯】這時,無上勝長者告訴善財童子說:「好啊!好啊!善男子!你已經能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善男子!我已經成就了至一切處菩薩行門無依無作神通之力。
「善男子!什麼是至一切處菩薩行門?善男子!我在此叁千大千世界、欲界的一切諸衆生中,爲其說法。這些衆生有:一切叁十叁天、一切須夜摩天、一切兜率陀天、一切善變化天、一切他化自在天、一切魔天,及余一切天、龍、夜叉、羅剎娑、鸠盤荼,幹闼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與非人。我爲住在村莊、城市、一切住處的諸衆生說法,使其舍棄不合于佛法的東西,使其息滅诤論,除掉他們之間的鬥爭,使其停止忿怒與競爭,使其破除怨結,使其解除系縛,使其走出牢獄,使其免于恐怖畏懼,使其斷絕殺生乃至邪見等一切惡業,使其絕不做規定不能做的事情;使其順行一切善法,使其修學一切技藝,在諸世間爲衆生謀取利益;爲其分別種種諸論,使其歡喜,使其逐漸成熟;我也隨順外道,爲他們宣說超過他們之說的殊勝智慧,使其斷絕諸見,使其進入佛法。我甚至爲色界的所有梵天宣說特別殊勝之法。
「在這樣的叁千大千世界,甚至十方十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佛剎微塵數世界中,我都爲其說佛法、菩薩法、聲聞法、獨覺法;爲其說地獄之法,說地獄衆生之法,說向地獄道之法;說畜生之法,說畜生差別之法,說畜生受苦之法,說向畜生道之法;說閻羅王世間之法,說閻羅王世間苦之法,說向閻羅王世間道之法;說天世間之法,說天世間樂之法,說向天世間道之法;說人世間之法,說人世間苦樂之法,說向人世間道之法。爲了想向其開顯菩薩功德,爲使其舍棄遠離生死過患,爲使其知見一切智人諸妙功德,爲了想使其知曉諸有趣中迷惑受苦,爲使其知見無障礙法,爲欲顯示一切世間生起所因,爲欲顯示一切世間寂滅爲樂,爲使衆生舍諸想著,爲使其證得佛無依法,爲使其永滅諸煩惱輪,爲使其能轉如來*輪,我爲衆生說如此法。
「善男子!我唯知此至一切處修菩薩行清淨法門無依無作神通之力。如諸菩薩摩诃薩,具足一切自在神通,悉能徧往一切佛剎,得普眼地;悉聞一切音聲言說,普入諸法智慧自在,無有乖诤,勇健無比,以廣長舌出平等音;其身妙好,同諸菩薩,與諸如來究竟無二、無有差別;智身廣大,普入叁世,境界無際,同于虛空。
「而我雲何能知能說彼功德行?善男子!于此南方,有一國土,名曰『輸那』①;其國有城,名『迦陵迦林』②;有比邱尼,名『師子頻申』③。汝詣彼問:菩薩雲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時,善財童子頂禮其足,繞無量匝,殷勤瞻仰,辭退而去。
【章旨】無上勝長者又向善財童子舉薦「輸那」國土中「迦陵迦林」城中的「師子頻申」比丘尼,囑咐善財童子南下前去拜訪。善財童子于是告別無上勝長者繼續南下。
【注釋】①輸那:此國名有象征含義,據澄觀的解釋,「國名『輸那』者,此雲『勇猛』,勇猛之力能使善根無不至故。」(澄觀《華嚴經疏》卷五十七,《大正藏》卷叁十五,頁九叁八中)
②迦陵迦林:據澄觀的解釋,「城名『迦陵迦林』者,以義翻,爲相鬥戰時謂因鬥勝而立城故。表此回向願以信解大威力故,廣大智慧無障礙故,令修善根無所不至義同戰時。」(澄觀《華嚴經疏》卷五十七,《大正藏》卷叁十五,頁九叁八中)這是說,此會所象征的回向意義與戰鬥之意義相同。
③師子頻申:據澄觀的解釋,「善友名『師子嚬申』者,舒展自在無不至故;比丘尼者,純淨之慈合善徧故。」(澄觀《華嚴經疏》卷五十七,《大正藏》卷叁十五,頁九叁八中)
【語譯】無上勝長者繼續給善財童子說:「善男子!我只是知曉這一『至一切處修菩薩行清淨法門無依無作神通之力』。掌握這一法門,就如同諸菩薩具足一切自在神通,都能夠徧往一切佛土,獲得普眼地;都可以聽聞一切音聲言說,完全進入諸法智慧自在,無有乖離與诤論,勇健無比,以廣長舌發出平等音;其身妙好,與諸菩薩相同,與諸如來究竟無二、無有差別;智身廣大,普入叁世,境界無際,同于虛空。
「我爲什麼能夠知曉能夠宣說這一功德行呢?善男子!在此繼續南下,有一處名叫『輸那』的國土,此國有一座名叫『迦陵迦林』的城市,此城中有一位名叫『師子頻申』的比丘尼。你可以前往他那裏向他請教:菩薩如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當時,善財童子頂禮長者的雙足,在其周圍繞行無數圈,殷勤瞻仰長者。然後,善財童子辭別無上勝長者,踏上了繼續南下求法的曆程。
【說明】善財童子第二十四參——無上勝長者會,至此敘述完畢。無上勝長者給善財童子宣講的「至一切處修菩薩行清淨法門無依無作神通之力」法門,是進入「十回向」之第叁回向「等一切佛回向」的方法。所謂「等一切佛回向」,又名「」等一切諸佛回向」、「」平等一切佛回向」、「」等諸佛回向」,是指效法叁世佛,以不著生死、不離菩提,修習回向之位。
善財童子第二十五參:師子頻申比丘尼會
爾時,善財童子漸次遊行,至彼國城,周徧推求此比丘尼。有無量人鹹告之言: 「善男子!此比丘尼在勝光王之所舍施日光園①中說法利益無量衆生。」時,善財童子即詣彼園,周徧觀察。
見其園中有一大樹,名爲「滿月」,形如樓閣,放大光明照一由旬;見一葉樹,名爲「普覆」,其形如蓋,放毗琉璃绀青光明;見一華樹,名曰「華藏」,其形高大,如雪山王,雨衆妙華無有窮盡,如忉利天中波利質多羅樹②。複見有一甘露果樹,形如金山,常放光明,種種衆果悉皆具足;複見有一摩尼寶樹,名「毗盧遮那藏」,其形無比,心王摩尼寶最在其上,阿僧祇色相摩尼寶周徧莊嚴。複有衣樹,名爲「清淨」,種種色衣垂布嚴飾;複有音樂樹,名爲「歡喜」,其音美妙,過諸天樂;複有香樹,名「普莊嚴」,恒出妙香,普熏十方,無所障礙。
園中複有泉流陂池,一切皆以七寶莊嚴,黑栴檀泥凝積其中,上妙金沙彌布其底,八功德水具足盈滿,優缽羅華、波頭摩華、拘物頭華、芬陀利華徧覆其上,無量寶樹周徧行列。諸寶樹下敷師子座,種種妙寶以爲莊嚴,布以天衣,熏諸妙香,垂諸寶缯,施諸寶帳,閻浮金網彌覆其上,寶铎徐搖出妙音聲。或有樹下敷蓮華藏師子之座,或有樹下敷香王摩尼藏師子之座,或有樹下敷龍莊嚴摩尼王藏師子之座,或有樹下敷寶師子聚摩尼王藏師子之座,或有樹下敷毗盧遮那摩尼王藏師子之座,或有樹下敷十方毗盧遮那摩尼王藏師子之座;其一一座各有十萬寶師子座周匝圍繞,一一皆具無量莊嚴。
此大園中衆寶徧滿,猶如大海寶洲之上。迦鄰陀衣③以布其地,柔軟妙好,能生樂觸,蹈則沒足,舉則還複;無量諸鳥出和雅音,寶栴檀林上妙莊嚴,種種妙華常雨無盡,猶如帝釋雜華之園④。無比香王普熏一切,猶如帝釋善法之堂⑤。諸音樂樹、寶多羅樹、衆寶鈴網出妙音聲,如自在天善口天女所出歌音。諸如意樹,種種妙衣垂布莊嚴,猶如大海。有無量色百千樓閣,衆寶莊嚴,如忉利天宮善見大城⑥。寶蓋遐張,如須彌峰。光明普照,如梵王宮。
爾時,善財童子見此大園無量功德、種種莊嚴,皆是菩薩業報成就,出世善根之所生起,供養諸佛功德所流,一切世間無與等者,如是皆從師子頻申比丘尼了法如幻集廣大清淨福德善業之所成就。叁千大千世界天龍八部、無量衆生,皆入此園而不迫窄。何以故?此比丘尼不可思議威神力故。
【章旨】這是善財童子五十叁參的第二十五次參訪,也是《入法界品》「末會」中善財五十五會中的第二十六會。善財童子南下到達「輸那」國土的「迦陵迦林」城找尋「師子頻申」比丘尼。經人指點,善財童子來到勝光王所施舍的日光園,看到此園中各種寶樹、寶衣以及各種師子之座。這些都是師子頻申比丘尼的清淨善業所感招。
【注釋】①勝光王之所舍施日光園:據澄觀所說,依照戒律,比丘尼修頭陀行多在王園;言「勝光」者,「…
《新譯華嚴經入法界品(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