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昔善根果報,是汝福力之所攝受,汝應隨意自在受用。
【章旨】這是善財童子五十叁參的第叁十一次參訪,也是《入法界品》「末會」中善財五十五會中的第叁十二會。善財童子遵從大天神的囑咐,到達「摩竭提國菩提場內」向安住地神請教修行菩薩行的方法、途徑。安住地神向善財童子顯示了善財童子昔日在此地下所種植的善根。
【注釋】①佛藏:本指佛所說的大乘經以及所包含的明一切諸佛所說之法、佛菩薩神通變現以及利導衆生之事等等,在此是指善財童子已經完全掌握了佛法,堪爲衆生理解修習佛法的依持。
②無明 藏:能夠出生無明的卵子之集合。
③法王種:即「法王之種子」。「法王」爲佛的尊稱,因爲王有最勝、自在之義,佛爲法門之主,能自在教化衆生,故稱「法王」。
【語譯】這時,善財童子逐漸前行,到達摩竭提國的菩提道場內的安住地神的住所,當時百萬地神同在其中。這些地神互相議論說:「剛剛來此地的童子就是佛藏,一定會成爲一切衆生的歸依之處,一定會完全毀壞一切衆生無明之卵藏。此人已經出生了成就法王的種子,會以離垢無礙法之絲帶裝飾其首,會打開智慧大珍寶之藏,摧伏一切堅持邪論的異道。」
這時,安住等百萬地神放射出大光明,完全照亮了叁千大千世界,完全使大地同時發出震吼,種種寶物處處裝飾著大地,明亮的光流使得大地明澈清潔;一切葉樹都同時生長出來,一切花樹都同時開放,一切果樹無不成熟,一切河流都充滿水流,一切池沼都蓄水飽滿;從空中降下的細香雨灑徧了大地,風吹落的花朵完全撒滿了大地,無數音樂一時奏出,天中的莊嚴具都發出美妙的聲音;牛王、象王、師子王等,都産生歡喜心,跳躍、吼叫,猶如大山相互撞擊發出的聲音。地下的百千埋藏的寶藏自然湧出顯現。
當時,安住地神告訴善財童子說:「善財童子!你曾經在此地種植了善根,我現在爲你顯現出來,你想看到嗎?」
這時,善財童子頂禮地神的雙足,在其周圍繞行無數圈,合掌而立,禀告地神說:「聖者!我確實想看到!」
這時,安住地神以足壓按住大地,百千億阿僧祇寶藏就自然湧現了出來。安住地神告訴善財童子說:「善男子!現在你看到的這些寶藏跟隨于你,它們是你過去善根的果報,是你福力之所攝受,你應該隨意自在享用。
「善男子!我得菩薩解脫,名『不可壞智慧藏』①,常以此法成就衆生。
「善男子!我憶自從然燈佛②來,常隨菩薩恭敬守護,觀察菩薩所有心行、智慧境界、一切誓願、諸清淨行、一切叁昧、廣大神通、大自在力、無能壞法,徧往一切諸佛國土,普受一切諸如來記,轉于一切諸佛*輪,廣說一切修多羅門,大法光明普皆照耀,教化調伏一切衆生,示現一切諸佛神變,我皆能領受、皆能憶持。
「善男子!乃往古世過須彌山微塵數劫,有劫名『莊嚴』③,世界名『月幢』,佛號『妙眼』,于彼佛所得此法門。善男子!我于此法門,若入若出修習增長,常見諸佛未曾舍離,始從初得乃至賢劫④,于其中間,值遇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如來、應、正等覺,悉皆承事,恭敬供養;亦見彼佛詣菩提座,現大神力;亦見彼佛所有一切功德善根。
「善男子!我唯知此不可壞智慧藏法門。如諸菩薩摩诃薩常隨諸佛,能持一切諸佛所說,入一切佛甚深智慧,念念充徧一切法界,等如來身,生諸佛心,具諸佛法,作諸佛事。
「而我雲何能知能說彼功德行?善男子!此閻浮提摩竭提國迦毗羅城⑤,有主夜神,名『婆珊婆演底』⑥。汝詣彼問:菩薩雲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時,善財童子禮地神足,繞無數匝,殷勤瞻仰,辭退而去。
【章旨】安住地神爲善財童子敘述「不可壞智慧藏」境界的內容。此境界的核心是擁有不可壞的一念之智慧。安住地神又向善財童子舉薦「閻浮提摩竭提國迦毗羅城」中的「婆珊婆演底」夜神,囑咐善財童子前去拜訪。善財童子于是告別安住地神繼續前進求法。
【注釋】①不可壞智慧藏:關于此法門的含義,澄觀解釋爲:「謂一念之智冥乎法界,則不可壞。此中則無所不生,故名爲『藏』。」(澄觀《華嚴經疏》卷五十七,《大正藏》卷叁十五,頁九四一上)
②然燈佛:又作「燃燈佛」、「普光佛」、「錠光佛」、「定光佛」。《大智度論》卷九說:「生時一切身邊如燈,故名然燈太子,作佛亦名然燈。」(《大正藏》卷二十五,頁一二四中。)據《佛說太子瑞應本起經》卷上說:定光佛之時,菩薩即後來的釋迦是一名儒童(學童)。此儒童菩薩遇見燃燈佛時,花了五百錢從一位賣花少女處買來五莖青蓮花奉獻給燃燈佛。定光佛預言儒童:「汝自是後九十一劫,劫號爲『賢』,汝當作佛,名釋迦文。」儒童菩薩「稽首佛足。見地濯濕,即解皮衣,欲以覆之。不足掩泥,乃解發布地,令佛蹈而過。」(《大正藏》卷叁,頁四七叁上。)
③劫名莊嚴:又作「過去莊嚴劫」,是相對于「現在賢劫」、「未來星宿劫」而言的。在現在賢劫之前,由一大劫所成。一大劫中總有成、住、壞、空之八十增減小劫,于其「住劫」中,以華光佛爲首,至毗舍浮佛,共有千佛出世,莊嚴其劫,故稱莊嚴劫。劫,時分之義。
④賢劫:即「現在住劫」、「現在賢劫」,「賢」又譯作「善」,即千佛賢聖出世之時分。佛教認爲,在現在之二十增減住劫中,有千佛賢聖出世化導,故稱爲賢劫,又稱善劫、現劫。此與「過去莊嚴劫」、「未來星宿劫」合稱「叁劫」。
⑤迦毗羅城:即佛世尊出生之地「迦毗羅衛」城,又作「迦毗羅衛」、「劫比羅伐窣堵國」等等,意譯爲「蒼城」、「黃赤城」、「妙德城」等等。傳說迦維羅衛國是日族英雄喬達摩所建立。數論派傳說中之始祖迦毗羅仙人亦居于此,因此以其名爲國名。在佛陀晚年,迦毗羅衛之釋迦族慘遭憍薩羅國毗琉璃王之虐殺而衰亡,此地亦漸次荒廢。關于此城的地理位置,現今仍未能取得完全一致,有兩種意見可以考慮:其一,迦維羅衛城位于尼泊爾南部的提勞拉柯特,此地據塔賴首府陶裏伐以北兩英裏。其二,迦維羅衛城位于現今印度北方邦東北部巴斯提區北部的比普拉瓦。兩種看法都有考古發掘的成果作依據。「又此是佛生之城,表初地生佛家故。」(澄觀《華嚴經疏》卷五十七,《大正藏》卷叁十五,頁九四一上)
⑥婆珊婆演底:關于此夜神之名,澄觀解釋爲:「『婆珊』者,此雲『春』也;『婆演底』者,此雲『主當』;以于春時主當苗稼故。謂顯初入地能生長萬行,護衆生故。地上多見夜神者,證智玄妙雜相破暗故。」(澄觀《華嚴經疏》卷五十七,《大正藏》卷叁十五,頁九四一上)
【語譯】安住地神又告訴善財童子說:「善男子!我獲得了名爲『不可壞智慧藏』的解脫法門,並且常常以此法成就衆生。
「善男子!我記得自從燃燈佛以來,我常常跟隨菩薩,恭敬守護菩薩,觀察菩薩所有的心理活動、智慧境界、一切誓願、清淨的行爲、一切叁昧、廣大神通、大自在力、無能壞法,徧往一切諸佛國土,普徧地接受一切諸如來的授記,轉一切諸佛之*輪,廣說一切佛法之門,被大法的光明完全照耀,教化調伏一切衆生,示現出一切諸佛神變。菩薩的這些活動及其內容,我都能領悟接受、都能夠憶住遵循。
「善男子!在久遠的過去世再經過須彌山微塵數的劫數,有一名爲『莊嚴』的劫,其世界名稱爲『月幢』,佛號爲『妙眼』。我是在此佛所在獲得此法門的。善男子!我在此法門,有時進入有時出來,修習增長法力,常常觀見諸佛而從未舍棄遠離,從剛剛獲得此法門一直到賢劫,在此期間,我遇到過不可說不可說佛土微塵數的如來,我都完全承事,恭敬供養;我也見到過這些佛坐于菩提座,顯現出大神通之力;也看見過這些佛所有一切功德善根。
「善男子!我只是知曉這一不可壞智慧藏法門。如同諸菩薩,能憶持一切諸佛所說,進入一切佛甚深智慧,念念充徧一切法界,與如來之身相同,産生諸佛之心,具備諸佛之法,作諸佛事。
「我爲什麼能夠知曉能夠宣說這一功德法門呢?善男子!在閻浮提中的摩竭提國迦毗羅城中,有一位名叫『婆珊婆演底』的夜神。你可以前往他那裏去向他請教:菩薩如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這時,善財童子頂禮地神雙足,在其周圍繞行無數圈,殷勤瞻仰安住地神。然後,善財童子辭別地神,踏上繼續求法的曆程。
【說明】善財童子第叁十一參——安住地神會,至此敘述完畢。安住地神給善財童子宣講的「不可壞智慧藏」法門,是進入「十回向」之第十回向「法界無量回向」的方法。「法界無量回向」,又名「入法界無量回向」、「法界無盡回向」,指修習一切無盡善根,以此回向,願求法界差別無量功德。
善財童子第叁十二參:婆珊婆演底夜神會
爾時,善財童子一心思惟安住神教,憶持菩薩不可沮壞智藏解脫,修其叁昧,學其軌則,觀其遊戲,入其微妙,得其智慧,達其平等,知其無邊,測其甚深。
漸次遊行,至于彼城,從東門入,伫立未久,便見日沒①。心念隨順諸菩薩教,渴仰欲見彼主夜神,于善知識生如來想,複作是念:「由善知識得周徧眼,普能明見十方境界;由善知識得廣大解,普能了達一切所緣;由善知識得叁昧眼,普能觀察一切法門;由善知識得智慧眼,普能明照十方剎海。」
作是念時,見彼夜神于虛空中處寶樓閣香蓮華藏師子之座,身真金色,目發绀青,形貌端嚴,見者歡喜,衆寶璎珞以爲嚴飾,身服朱衣,首戴梵冠,一切星宿炳然在體。②于其身上一一毛孔,皆現化度無量無數惡道衆生,令其免離險難之像;是諸衆生,或生人中,或生天上,或有趣向二乘菩提,或有修行一切智道。又彼一一諸毛孔中,示現種種教化方便,或爲現身,或爲說法,或爲示現聲聞乘道,或爲示現獨覺乘道,或爲…
《新譯華嚴經入法界品(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