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地神、水神、火神、風神、河神、海神、山神、樹神乃至晝、夜、主方神等相似身雲。周徧十方,充滿法界。
于彼一切衆生之前,現種種聲。所謂:風輪聲、水輪聲、火焰聲、海潮聲、地震聲、大山相擊聲、天城震動聲、摩尼相擊聲、天王聲、龍王聲、夜叉王聲、幹闼婆王聲、阿修羅王聲、迦樓羅王聲、緊那羅王聲、摩睺羅伽王聲、人王聲、梵王聲、天女歌詠聲、諸天音樂聲、摩尼寶王聲。
【章旨】喜目觀察夜神又從其每一毛孔中變化出無數的衆生身之雲,並在衆生前發出種種聲音。這些衆生雲依次爲色界四禅天、欲界五天、天龍八部以及閻羅王等及其眷屬。
【注釋】①出興色究竟天、善現天四句:此四句指色界的「四禅天」共「十八天」。其順序爲四禅九天、叁禅叁天、二禅叁天、初禅叁天。
②出自在天化樂天:由下向上,依次爲四大王衆天(又稱四天王;持國天、增長天、廣目天、多聞天等及其眷屬之住所)、叁十叁天(又稱忉利天;此天之主稱釋提桓因,即帝釋天)、夜摩天(又稱焰摩天、第叁焰天)、睹史多天(又稱兜率天)、樂變化天(又稱化樂天)、他化自在天(又稱第六天、魔天),合稱『六欲天』,爲『屬欲界六天』之意。
③毗沙門夜叉王:此指「四天王」之一的北方「多聞天王」。夜叉受毗沙門天王統領,守護忉利天等諸天,得受種種歡樂,並具有威勢。因爲夜叉受毗沙門天王統領,守護忉利天等諸天,得受種種歡樂,並具有威勢。因此有此稱呼。
④閻羅法王:閻魔王依法判定冥界衆生之罪,故稱「閻羅法王」,也簡稱爲「法王」。
【語譯】喜目觀察夜神又從其每一毛孔之中,變化出無量種衆生身雲。這些身雲有:變化興起色究竟天、善現天、善見天、無熱天、無煩天相似身雲,興起少廣、廣果、福生、無雲天相似身雲,興起徧淨、無量淨、少淨天相似身雲,興起光音、無量光、少光天相似身雲,興起大梵、梵輔、梵衆天相似身雲,興起自在天、化樂天、兜率陀天、須夜摩天、忉利天及其采女、諸天子衆相似身雲,興起提頭賴咤幹闼婆王、幹闼婆子、幹闼婆女相似身雲,出毗樓勒叉、鸠盤荼王、鸠盤荼子、鸠盤荼女相似身雲,興起毗樓博叉龍王、龍子、龍女相似身雲,興起毗沙門夜叉王、夜叉子、夜叉女相似身雲,興起大樹緊那羅王、善慧摩睺羅伽王、大速疾力迦樓羅王、羅睺阿修羅王、閻羅法王及其子、其女相似身雲,興起諸人王及其子、其女相似身雲,興起聲聞、獨覺及諸佛衆相似身雲,興起地神、水神、火神、風神、河神、海神、山神、樹神乃至晝、夜、主方神等相似身雲。喜目觀察夜神所變現出的這些衆生身雲周徧十方,充滿法界。
喜目觀察夜神在一切衆生之前,顯現出種種聲音。這些聲音有:風輪聲、水輪聲、火焰聲、海潮聲、地震聲、大山相擊聲、天城震動聲、摩尼相擊聲、天王聲、龍王聲、夜叉王聲、幹闼婆王聲、阿修羅王聲、迦樓羅王聲、緊那羅王聲、摩睺羅伽王聲、人王聲、梵王聲、天女歌詠聲、諸天音樂聲、摩尼寶王聲。
以如是等種種音聲,說喜目觀察衆生夜神從初發心所集功德。所謂:承事一切諸善知識,親近諸佛,修行善法;行檀波羅蜜,難舍能舍;行屍波羅蜜,棄舍王位、宮殿、眷屬,出家學道;行羼提波羅蜜,能忍世間一切苦事,及以菩薩所修苦行、所持正法,皆悉堅固,其心不動,亦能忍受一切衆生于己身心惡作惡說,忍一切業皆不失壞,忍一切法生決定解,忍諸法性能谛思惟;行精進波羅蜜,起一切智行,成一切佛法;行禅波羅蜜,其禅波羅蜜所有資具、所有修習、所有成就、所有清淨、所有起叁昧神通、所有入叁昧海門,皆悉顯示;行般若波羅蜜,其般若波羅蜜所有資具,所有清淨、大智慧日、大智慧雲、大智慧藏、大智慧門,皆悉顯示;行方便波羅蜜,其方便波羅蜜所有資具、所有修行、所有體性、所有理趣、所有清淨、所有相應事,皆悉顯示;行願波羅蜜,其願波羅蜜所有體性、所有成就、所有修習、所有相應事,皆悉顯示;行力波羅蜜,其力波羅蜜所有資具、所有因緣、所有理趣、所有演說、所有相應事,皆悉顯示;行智波羅蜜,其智波羅蜜所有資具、所有體性、所有成就、所有清淨、所有處所、所有增長、所有深入、所有光明、所有顯示、所有理趣、所有相應事、所有簡擇①、所有行相②、所有相應法,所有所攝法、所知法、所知業、所知剎、所知劫、所知世、所知佛出現、所知佛、所知菩薩,所知菩薩心、菩薩位、菩薩資具、菩薩發趣③、菩薩回向、菩薩大願、菩薩*輪、菩薩簡擇法、菩薩法海、菩薩法門海、菩薩法旋流、菩薩法理趣,如是等智波羅蜜相應境界,皆悉顯示,成熟衆生。
又說此神從初發心所集功德相續次第;所習善根相續次第;所修無量諸波羅蜜相續次第;死此生彼及其名號相續次第;親近善友,承事諸佛,受持正法,修菩薩行,入諸叁昧,以叁昧力,普見諸佛,普見諸剎,普知諸劫,深入法界,觀察衆生,入法界海,知諸衆生死此生彼,得淨天④耳聞一切聲,得淨天眼見一切色,得他心智⑤知衆生心,得宿住智⑥知前際事,得無依無作神足智⑦通自在遊行徧十方剎,如是所有相續次第;得菩薩解脫,入菩薩解脫海,得菩薩自在,得菩薩勇猛,得菩薩遊步,住菩薩想,入菩薩道,如是一切所有功德相續次第。皆悉演說,分別顯示,成熟衆生。
如是說時,于念念中,十方各嚴淨不可說不可說諸佛國土,度脫無量惡趣衆生,令無量衆生生天、人中富貴自在,令無量衆生出生死海,令無量衆生安住聲聞、辟支佛地,令無量衆生住如來地。
【章旨】喜目觀察夜神通過每一毛孔所變化出的種種衆生之身演說種種法(以「十波羅蜜」爲主),使衆生得到解脫修行利益。
【注釋】①簡擇:選擇。指依智慧力作正確之判斷,以舍僞取真。「簡」與「擇」,均爲選擇、分別之意。以智慧來簡擇一切諸法之力,即稱爲「擇力」。又由簡擇力而得滅谛涅槃,即稱爲「擇滅」。
②行相:指心及心所所具有的認識作用或所映現之影像狀態。心、心所以各自之性能,遊行于境相之上,又行于所對境之相狀,故稱爲「行相」。
③菩薩發趣:指地前菩薩爲趣入大乘所發之十種心,稱「十發趣心」、「十發趣」。「十發趣」如下:舍心、戒心、忍心、進心、定心、慧心、願心、護心、喜心、頂心。
④淨天:指聲聞、緣覺二乘。因爲此二乘人斷除諸煩惱,獲大神通,變化自在,清淨無染,故稱之爲「淨天」。
⑤他心智:又作「知他人心智」、「心差別智」,指了知他人心念之智。遠離欲惑而得色界之根本禅定以上者,得發此智;于六通中,稱爲「他心通」。
⑥宿住智:又作「宿住通智」、「宿命通智」,即知曉自身及六道衆生之百千萬世宿命及所作之事的神通智慧,。
⑦無依無作神足智:即「神境通智」、「身通智」、「身如意通智」、「神足通智」,即自由無礙,隨心所欲現身之能力。
【語譯】這些衆生身雲以如此等種種音聲演說喜目觀察衆生夜神從初發心所積集的功德。具體而言,這些功德是:承事一切諸善知識,親近諸佛,修行善法;行布施波羅蜜,對于難于舍棄的能夠舍棄;實踐屍波羅蜜,棄舍王位、宮殿、眷屬而出家學道;實踐羼提波羅蜜,能夠忍受世間一切苦事,能夠忍受菩薩所修苦行、所持正法,都很堅固,其心不動,也能夠忍受一切衆生對于自己的身心作出不好的事情說出不好的言語,忍一切業使其都不失壞,忍受一切法而生決定性理解,忍受諸法性能夠仔細思惟;實踐精進波羅蜜,興起一切智行,成就一切佛法;實踐禅波羅蜜,其禅波羅蜜所需要的所有資生之具、所有修習、所有成就、所有清淨、所有起叁昧神通、所有進入叁昧海之法門,都完全顯示出來;實踐般若波羅蜜,其般若波羅蜜所有資生之具,所有清淨、大智慧之日、大智慧之雲、大智慧之藏、大智慧之門,都完全顯示出來;實踐方便波羅蜜,其方便波羅蜜所有資生之具、所有修行、所有體性、所有理論旨趣、所有清淨、所有相應之事,都完全顯示出來;實踐願波羅蜜,其願波羅蜜所有體性、所有成就、所有修習、所有相應之事,都完全顯示出來;實踐力波羅蜜,其力波羅蜜所有資生之具、所有因緣、所有理論旨趣、所有演說、所有相應之事,都完全顯示出來;實踐智波羅蜜,其智波羅蜜所有資具、所有體性、所有成就、所有清淨、所有處所、所有增長、所有深入、所有光明、所有顯示、所有理論旨趣、所有相應之事、所有簡擇、所有行相、所有相應法,所有所攝法、所知法、所知業、所知國土、所知劫、所知世、所知佛出現、所知佛、所知菩薩,所知菩薩心、菩薩位、菩薩資生之具、菩薩發趣心、菩薩回向、菩薩大願、菩薩*輪、菩薩簡擇法、菩薩法海、菩薩法門海、菩薩法旋流、菩薩法理論旨趣,如此等等智波羅蜜相應境界,都完全顯示出來,使衆生得以成熟。
這些衆生身雲以如此聲音又演說此神從初發心所積集的功德相續次第;所修習的善根相續次第;所修習無量諸波羅蜜相續次第;死于此,生于彼,及其名號相續次第;親近善友,承事諸佛,受持正法,修習菩薩行,進入諸叁昧,以叁昧之力,普見諸佛,普見諸國土,完全知曉諸劫,深入法界,觀察衆生,進入法界海,知曉諸衆生死于此生于彼,獲得淨天耳聞聽一切聲音,獲得淨天眼看見一切顔色,獲得他心智知曉衆生之心,獲得宿住智知曉前際之事,獲得無依無作神足智通在十方國土中自在周遊,如此所有相續次第;獲得菩薩解脫,進入菩薩解脫海,獲得菩薩自在,獲得菩薩勇猛,獲得菩薩遊步,住于菩薩想,進入菩薩道,如此一切所有功德相續次第。如此等等,都得到演說,分別顯示,使衆生得到成熟。
在這些衆生演說之時,于念念中,十方不可說不可說諸佛國土都得到嚴淨,度脫無量惡趣衆生,使無量衆生生于天、人中獲得富貴自在,使無量衆生出離生死之海,…
《新譯華嚴經入法界品(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