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新譯華嚴經入法界品(上)▪P87

  ..續本文上一頁寶,我都奉獻布施。當時這位如來演說《功德普雲經》,完全隨應衆生之心,莊嚴諸願之海。夜神使我覺悟,使我獲得利益,我願轉生爲夜神之身,使放逸者得到覺悟。我從這一因緣初發最上菩提大願,盡管在諸有之中往來,但此心從未忘記失去。從此之後,我供養了十億那由他數量的佛,一直受生而享受人、天之樂,饒益諸群生。我供養的第一位佛爲『功德海』,第二位爲『功德燈』,第叁位爲『妙寶幢』,第四位爲『虛空智』,第五位爲『蓮華藏』,第六位爲『無礙慧』,第七位爲『法月王』,第八位爲『智燈輪』;第九位佛爲『寶焰山燈王』;第十位佛爲『叁世華光音』。如此等等諸佛,我都曾經供養過,但卻未獲得慧眼,未能進入解脫海。

  「在這一劫之後,又有一處『一切寶光剎』國土,其劫名爲『天勝』,有五百佛出世。第一位爲『月光輪』,第二位爲『日燈』,第叁位爲『光幢』,第四位爲『寶須彌』,第五位爲『華焰』,第六位爲『燈海』,第七位爲『熾然佛』,第八位爲『天藏佛』,第九位爲『光明王幢』,第十位爲『普智光王』。如此等等諸佛,我都曾經供養過,但尚未通達諸法,將『無』卻執著爲『有』。

  「在這一劫之後,又有一處國土,其劫名爲『梵光明』;此世界名爲『蓮華燈』,莊嚴極爲特殊美妙。那裏有無量佛,每一位佛都有無量衆生,我都曾經供養他們,我尊重佛及其眷屬,聽聞佛說法。第一位爲『寶須彌佛』,第二位爲『功德海佛』,第叁位爲『法界音佛』,第四位爲『法震雷佛』,第五爲名『法幢佛』,第六位名『地光佛』,第七位名『法力光』,第八位名『虛空覺』,第九位名『須彌光』,第十位名『功德雲』。如此等等如來,我都曾經供養過,但我卻未能明了法,也未能進入諸佛之海。

  「在這一劫之後,有一劫名爲『功德月』;那時有一處世界,其名爲『功德幢』。此世界中諸佛其數有八十那由他,我都給美妙的供養,深心而敬奉他們。第一位佛是『幹闼婆王』,第二名爲『大樹王』,第叁位爲『功德須彌』,第四位爲『寶眼佛』,第五位爲『盧舍那』,第六位爲『光莊嚴』,第七位爲『法海佛』,第八位爲『光勝佛』,第九位名『賢勝佛』,第十位爲『法王佛』。如此等等諸佛,我都曾經供養過,但是卻未獲得深智,也未能進入諸法之海。

  「此後複有劫,名爲寂靜慧,剎號金剛寶,莊嚴悉殊妙。于中有千佛,次第而出興,衆生少煩惱,衆會悉清淨。初金剛臍佛,二無礙力佛,叁名法界影,四號十方燈,第五名悲光,第六名戒海,第七忍燈輪,第八*輪光,九名光莊嚴,十名寂靜光。如是等諸佛,我悉曾供養,猶未能深悟,如空清淨法。遊行一切剎,于彼修諸行。

  「次第複有劫,名爲善出現,剎號香燈雲,淨穢所共成。億佛于中現,莊嚴剎及劫,所說種種法,我皆能憶持。初名廣稱佛,次名法海佛,叁名自在王,四名功德雲,第五法勝佛,第六天冠佛,第七智焰佛,第八虛空音,第九兩足尊,名普生殊勝,第十無上士,眉間勝光明。如是一切佛,我悉曾供養,然猶未能淨,離諸障礙道。

  「次第複有劫,名集堅固王,剎號寶幢王,一切善分布。有五百諸佛,于中而出現;我恭敬供養,求無礙解脫。最初功德輪,其次寂靜音,次名功德海,次名日光王,第五功德王,第六須彌相,次名法自在,次佛功德王,第九福須彌,第十光明王。如是等諸佛,我悉曾供養,所有清淨道,普入盡無余,然于所入門,未能成就忍。

  「次第複有劫,名爲妙勝主,剎號寂靜音,衆生煩惱薄。于中有佛現,八十那由他;我悉曾供養,修行最勝道。初佛名華聚,次佛名海藏,次名功德生,次號天王髻,第五摩尼藏,第六真金山,第七寶聚尊,第八法幢佛,第九名勝財,第十名智慧。此十爲上首,供養無不盡。

  「次第複有劫,名曰千功德;爾時有世界,號善化幢燈;六十億那由,諸佛興于世。最初寂靜幢,其次奢摩他,第叁百燈王,第四寂靜光,第五雲密陰,第六日大明,七號法燈光,八名殊勝焰,九名天勝藏,十名大吼音。如是等諸佛,我悉常供養,未得清淨忍,深入諸法海。

  「次第複有劫,名無著莊嚴;爾時有世界,名曰無邊光;中有叁十六,那由他佛現。初功德須彌,第二虛空心,第叁具莊嚴,第四法雷音,第五法界聲,第六妙音雲,第七照十方,第八法海音,第九功德海,第十功德幢。如是等諸佛,我悉曾供養。

  【章旨】此章依照時間先後爲序,說明在「寂靜慧劫」、「善出現劫」、「堅固王劫」、「妙勝主劫」、「千功德劫」、「無著莊嚴劫」的修行情況。在「寂靜慧劫」,仍然未悟得「十地」上之我空、法空二空真如清淨法。在「堅固王劫」的修行,因爲未能修盡修道之障礙。在「妙勝主劫」修行最勝道,修習般若智。在「千功德劫」修行,但卻未能獲得八地無生忍。在「無著莊嚴劫」,此位夜神證得十地之境界。注意,此十劫之名與「十地」完全對應,但其所證則須注意澄觀的如下解釋。澄觀說:「前次第皆言『未得』,後後則已得。前前思之,亦可。初劫已得初地,未得第二,乃至第九未得第十地,第十劫中方得圓滿故。」(澄觀《華嚴經疏》卷五十八,《大正藏》卷叁十五,頁九四叁上)這是說,關于「未得」可以從兩方面去理解:第一,從後推前觀之,前劫未得,後劫則得之。第二,從前往後思之,則初劫中已得初地而未得第二地,第二地未得第叁地,以此類推,第九劫未得第十地。至第十劫則獲得第十地之智慧與境界。

  【語譯】喜目觀察主夜神繼續對善財童子說:「在這一劫之後,有名爲『寂靜慧』的劫,國土號『金剛寶』,莊嚴且特殊美妙。在此劫中有千佛,次第而出世,衆生煩惱很少,衆會都清淨。第一位佛名爲『金剛臍佛』,第二位爲『無礙力佛』,第叁位名爲『法界影』,第四位號『十方燈』,第五位爲『悲光』,第六位名『戒海』,第七位爲『忍燈輪』,第八位爲『*輪光』,第九位名『光莊嚴』,第十位名『寂靜光』。如此等等諸佛,我都曾經供養過,但仍然猶未能深悟空清淨等法。遊行一切國土,在那裏修習諸行。

  「在這一劫之後,有名爲『善出現』的劫,國土號『香燈雲』,由淨、穢兩種世間構成。有上億位佛在其中出現,莊嚴國土以及劫,這些佛所說的種種法,我都能夠受持而不忘失。第一位名『廣稱佛』,第二位名『法海佛』,第叁位名『自在王』,第四位名『功德雲』,第五位爲『法勝佛』,第六位爲『天冠佛』,第七位爲『智焰佛』,第八位爲『虛空音』,第九位佛名『普生殊勝』,第十位爲『無上士』,眉間有殊勝的光明。如此等等一切佛,我都曾經供養過,但卻未能清淨,遠離諸障礙道。

  「在這一劫之後,有名爲『集堅固王』的劫,國土名爲『寶幢王』,所有的善行在此國土都有分布。此劫有五百諸佛在其中出現;我恭敬供養這些佛,追求無礙解脫。第一位佛名爲『功德輪』,第二位佛名爲『寂靜音』,第叁位佛名爲『功德海』,第四位佛名爲『日光王』,第五位名爲『功德王』,第六位佛名爲『須彌相』,第七位佛名爲『法自在』,第八位『佛功德王』,第九位爲『福須彌』,第十位爲『光明王』。如此等等諸佛,我都曾經供養過,所有的清淨之道,完全進入而沒有任何剩余,但我仍然未能成就法忍。

  「在此劫之後,有名爲『妙勝主』的劫,國土號『寂靜音』,衆生煩惱很少。在此國土中有八十那由他數的佛出現;這些佛我都曾經供養過,我在此劫修行最殊勝之道。第一位佛名『華聚』,第二位佛名『海藏』,第叁位佛名『功德生』,第四位佛號『天王髻』,第五位佛名『摩尼藏』,第六位佛名『真金山』,第七位佛『寶聚尊』,第八位佛名『法幢佛』,第九位佛名『勝財』,第十位佛名『智慧』。此十位佛爲上首,我都供養他們而無不周到。

  「在此劫之後,有名爲『千功德』的劫;那時有一處世界,號『善化幢燈』;有六十億那由他的佛出現于世。第一位佛名爲『寂靜幢』,第二位佛名爲『奢摩他』,第叁位名爲『百燈王』,第四位佛名爲『寂靜光』,第五位佛名爲『雲密陰』,第六位佛名爲『日大明』,第七位佛名爲『法燈光』,第八位佛名爲『殊勝焰』,第九位佛名爲『天勝藏』,第十位佛名爲『大吼音』。如此等等諸佛,我都曾經供養過,但卻未得清淨忍,也未能深入諸法海。

  「在此劫之後,有名爲『無著莊嚴』;那時有世界,名爲『無邊光』;此劫中有叁十六那由他數的佛出現。第一位名爲『功德須彌』,第二位佛名爲『虛空心』,第叁位佛名爲『具莊嚴』,第四位佛名爲『法雷音』,第五位佛名爲『法界聲』,第六位佛名爲『妙音雲』,第七位佛名爲『照十方』,第八位佛名爲『法海音』,第九位佛名爲『功德海』,第十位佛名爲『功德幢』。如此等等諸佛,我都曾經供養過。

  「次有佛出現,名爲功德幢;我爲月面天,供養人中主。時佛爲我說,無依妙法門;我聞專念持,出生諸願海。我得清淨眼,寂滅定總持,能于念念中,悉見諸佛海。我得大悲藏,普明方便眼,增長菩提心,成就如來力。見衆生顛倒,執常樂我淨,愚癡暗所覆,妄想起煩惱。行止見稠林,往來貪欲海,集于諸惡趣,無量種種業。一切諸趣中,隨業而受身,生老死衆患,無量苦逼迫。爲彼衆生故,我發無上心,願得如十方,一切十力尊。緣佛及衆生,起于大願雲,從是修功德,趣入方便道。願雲悉彌覆,普入一切道,具足波羅蜜,充滿于法界。速入于諸地,叁世方便海,一念修諸佛,一切無礙行。佛子我爾時,得入普賢道,了知十法界,一切差別門。

  「善男子!于汝意雲何,彼時轉輪聖王,名『十方主』,能紹隆佛種①者,豈異人乎?文殊師利童子是也!爾時夜神覺悟我者,普賢菩薩之所化耳!我于爾時爲王寶女,蒙彼夜神覺悟于我,令我見佛,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自從是來,經佛剎微塵數劫,不墮惡趣,常生人、…

《新譯華嚴經入法界品(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