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蓮華經》在我們佛教裏稱爲經中之王,是世尊最無上之說,講完這個經也就入“般涅槃”。什麼叫入般涅槃呢?它有隨著衆人的福德、智慧不同對這個般涅槃理解也不一樣。本來世尊就是無所從來,無所從去,如如不動,所以稱爲叫如來。衆生的根基成熟了,就現佛的身體降胎到皇宮中做悉達多太子,再離家修道、參思修學,然後自己住在苦行林中苦行六年。 證無上道之後爲衆生種種方便善巧,引導衆生入于涅槃城,跳出六道的束縛。說法四十九年,最後由《妙法蓮華經》開權顯實,講如來的本懷,告訴大家不要以爲我就是剛剛來到人間,剛剛成佛,不是這樣的。如來壽命無量無邊,不可稱計。所以在這裏我們才能夠對觀世音菩薩的如是神力相信。否則,我們大家甚至不了解,把觀世音菩薩跟一般性的鬼、一般性的神,來相提並論。
這就是說求求竈王老爺,求求觀音娘娘,這樣子。其實觀世音菩薩威德神力巍巍如是,豈是我們六道裏的一些人、一些鬼、一些神或者一些天人能比的呢?不要說比,就是想也想不出來,想都沒有辦法想。
這個經不單單是在我們佛教界裏四衆弟子當中,就是大德高僧他們也是一生當中奉爲自己的依止。像我們師父誦這個經,早早的就已經誦完叁千部了,現在一有什麼事情,他搭起袈裟過來就誦這個《妙法蓮華經》。
所以我在這裏再一次勸大家,以後要多來看一看這個《妙法蓮華經》,不要說我們在這裏講經了,就是我們提起這個經的名字,甚至我們自己在家裏讀誦一下都會有感應。
我們來講經的時候這裏的那條蛇又跑出來了,我們來的那天中午在寶通寺看到一條大蛇跑出來。我在楊岐寺我們開誦經法會的時候那天也是,開始的那天,就在我房門口,那裏橫著一條大蛇,從樓梯下面一級一級爬上來,那條大蛇那個鱗都已經很老了,磨在身上有那個哧啦哧啦地響,很粗很長的一條大蛇。那次還是很奇特,我去楊岐寺的時候在芭蕉樹上面開出一朵很大的蓮花出來,有這麼大一朵,葉子落下來那個蓮花葉一瓣一瓣的飄下來,飄到地下,我擡起頭看到那朵大蓮花。
後來我跟大家說了這麼樣一個相,過了幾天大蓮花被別人偷去了。在以前,我在極樂寺的時候也舉辦過一次誦經法會,當時也有一百多人參加。當時誦經法會的時候是冬天的十一月份,誦經期間百花盛開。
連桃樹,十一月份的時候本來桃樹是不會開花的,那天在山頂上桃花都開了很多,上山來的人都很高興,隨手就折了一枝桃花來給我們看,你看,桃花都開了。當時看到很多很多。連有一種叫羅漢松都結果了。
所以這都是蓮華經的瑞相,不可思議。來講解這個功德更是不可思議,我們就是讀誦一下都不得了。所以今天就有人問,這裏發不發功,治不治病的?能聽到觀世音菩薩《妙法蓮華經》的題目,就比一億個氣功大師坐在那裏一起發功的力量還大,你們相信不相信?所以大家要有智慧。
“世尊妙相具,我今重問彼,佛子何因緣,名爲觀世音。具足妙相尊,偈答無盡意,汝聽觀音行,善應諸方所,宏誓深如海,曆劫不思議,侍多千億佛,發大清淨願”。
前面在開頭的部分,我略略地說了世尊的妙相,世尊妙相具,這種具是什麼具呢?從具了因,才具了這個果,有因有果的。比如說我們到這裏來供花,得到什麼相啊?這個身體也是一個相,供養花,供養被子,供養衣服得什麼相啊?得紫磨真金相,佛的這個紫磨真金相就是往劫裏常常供養叁寶衣服、臥具,每一樣都是有的,就像我們現在廟裏要造鍾,你要是供鍾的話,以後就耳聰;你到佛前點燈就目明。他都是具因具果的,所以這個是非常微妙的。
我們的心靈狀態會改變我們這個身體的時候,人的相就會變。所以我們師父就常常教導我們,他引用供佛陀在《阿含經》裏的話:“世人本無善,親近于善,後必成善,善必遍天下”。這個人本來也不算是好人,但是他跟好人在一起,後必成善,善必遍天下。
“世人本無惡,親近于惡人,後必變惡,惡必遍天下”。人是會改變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們要知道這樣子,然後我們自己要改變自己的狀態,常行于善,本來這個人面相並不善,後來也會慈眉善目。所以有一些人本來也不惡,常做一些批評人的工作,和人鬥爭的工作,後來面相也會變惡。
特別明顯的就是有些人在派出所裏幹,他在派出所一輩子幹下來了,那個臉都鐵板青,以後你們多去觀察觀察。所以說這些都有關系。我們的命運我們自己來改造,世尊的這些妙相具,都是具足了因而感來的果報。
我早上略微地講了這些妙相,世尊也是偈答無盡意的,我在這個裏面,“汝聽觀音行,善應諸方所,弘誓深如海,曆劫不思議”,這些也是作了進一步的解釋,同時也告訴大家經典裏一個字能開無量的意義,它有外內密的這個含義在。
所以我可以淺說,也可以深說,也可以秘密說,這就看我們聽法衆的善根福德成熟到什麼份上。所以如果我們平時常常忏悔,常修諸功德,以後遇到善知識就能聽上很殊勝的經典。自己平時不努力,不用功,偶爾遇到了善知識也聽不起經典,提都提不起來,善知識想跟你說也說不出。因爲福德智力不夠,只能講世間法的問題。
所以這裏,觀世音菩薩在往劫裏或者是現在,未來都包括的,“侍多千億佛”,做諸佛的侍者,發大清淨願。這“侍多千億佛,發大清淨願”,在我們聖一法師,也來過我們湖北,在寶通寺講過這個《觀音菩薩普門品》,他在講這一句的時候用了很多的語言,他就是自己以身來告訴我們的,他說我們能夠出家,或者能夠來入門學佛,已經很不容易了,但是一定要常常要追隨善知識,不要很早地離開師父。
在這個裏面聖一法師就說了,他說我遇到過虛雲老和尚,但是在他身邊時間不多。後來想起這件事情的時候無比的後悔,聖一法師也是虛雲老和尚的弟子,當時他特別的後悔自己在師父身邊的時間太少了,那就感想,“侍多千億佛”,我們要發心多多地親近善知識,在善知識身邊,這時候發的願才清淨。觀世音菩薩、地藏菩薩、文殊菩薩乃至阿彌陀佛,都是在佛面前發清淨大願,這個願特別清淨廣大,所以說在佛身邊會開智慧,會消業障,發出來的願特別清淨。“我爲汝略說”,這個意思就是世尊在這裏也是爲無盡意菩薩略說,就是稍微給你舉一點例子。
“聞名即見身,心念不空過”。能夠聽到觀世音菩薩的名號,我們就應當口稱觀世音菩薩的名號。聞名,一個一個傳過來,我今天傳給你們“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你們也當口裏稱“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即見身,我們今天請人塑了一個觀世音菩薩的佛像,你見了該幹什麼?是不是像我們見了觀世音菩薩就呆呆地站在那裏看?不是的,見了觀世音菩薩的像我們就當禮拜。
所以聞到觀世音菩薩的名我們的口就當稱觀世音菩薩名號,見到觀世音菩薩的相我們就當禮拜,心裏想到觀世音菩薩就當恭敬而求,一心而求。這樣子我們的身、口、意,身禮拜觀世音菩薩,口稱念觀世音菩薩,心念求觀世音菩薩,這樣我們的人生不會空過,對我們來說,身口意都有了觀世音菩薩的對境。
這樣子我們就不會空過,所以我們皈依叁寶,我們現在把皈依叁寶落實在皈依觀世音菩薩的身上,怎麼樣皈依呢?我們口稱名,身禮拜,意思維,所以叫身、口、意的皈依,這樣子皈依的話我們的人生就不會空過,不是像世間的人一看就忙忙碌碌的,當他兩條腿伸直的時候,進氣沒有出氣多的時候,他自己回光反照的時候,這一生對他來說毫無利益,甚至萬般皆不去,唯有業隨身,他到中陰界的苦難縱使他兒子來也不會代替他的。這個在地藏經裏有,縱使是父子相遇,誰肯替代,這樣的苦。
下油鍋誰肯去呀,這種人是很少的,我們佛教界裏有一個來果老和尚,他父親生病的時候他在讀二十四孝讀得特別歡喜。
當他自己父親生病的時候他自己偷偷地跑到房間裏拿一把菜刀把肝這個地方割開,把肝掏出來,割一點肝然後自己再把他紮起來,紮好,然後拿那個肝燒湯,炖湯給他爸爸吃,他爸爸什麼都吃不下,喝兒子的肝湯味道特別好。他說:兒子,這哪裏來的啊?味道這麼鮮,還有沒有,再來一點。
來果老和尚一聽,再來一點,回去了把這個綁繩再解開,再想來割的時候,被人發現了,才被別人製止住。
父親說:你這傻孩子,你怎麼可以這樣。他這個刀還不快,在石頭上磳了又磳,他自己在皮膚上硬割,拉啊拉,才把他的肉拉開,一般的人做得到嗎?
昨天來一個馬主任醫生,他說:我做這一行,我就看到,有些父母生病了,孩子還不願意拿出錢來給他治病,錢都不肯出啊,這個時代就是錢當命一樣,命算什麼?你說這個錢都當命了,這個命還值什麼錢?這個命也就不值錢了。像來果老和尚他確確實實很了不起,在世的時候有這樣子的德行——孝順。
後來成爲我們禅宗的大德和虛雲老和尚齊名,所以我們這個心念不空過,就是我們這個人生不要讓它空過,怎麼樣才不空過啊?學聖賢、念聖賢、禮拜聖賢。做人我們大家都怕我們自己的孩子跟壞人學壞,最擔心的就是這個,但是我們想想我們跟誰學啊?我們自己跟誰學了?我們總是找很多的借口,說我們活在這個社會上沒有辦法啊。
我們要衣食、要住、要行,所以我們就要去拼搏,我們跟誰學了?我們出了多少時間來跟聖賢求學?你是找到很多的理由你隨順這個世間,投到這個世間的黑暗當中去,但是你該問問自己的良心,你付出了多少時間來學聖賢呢?你怕你自己的孩子跟著壞孩子去學,成了這個社會上的流氓。
你有沒有把孩子領到叁寶的門裏來,領到這個聖賢的面前,讓他學聖賢呢?有的人怕他墮落,但同時又怕他學佛,這不是矛盾嗎?他不學好肯定學壞,就像這個社會上,我們佛教不去弘揚,這個邪教他就有地方了,我們佛教一弘揚,邪教就沒有立根之地。這個社會也是這麼矛…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開示(七)》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