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般若 研習報告 (第八十叁集) 1995/5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檔名:09-23-083
請掀開經本一百九十七面,最後一行看起。
【若心不隨相而動,便除一切苦。所謂了生死出輪回,心了耳,心出耳。修行人第一步,便當明了此理。】
這是說到叁心不可得的事實真相,通達之後你所得到的實際受用。凡夫不明事實真相,所以心隨境轉,就像前面的河沙比喻一樣,煩惱重重,無量無邊,因此長劫無法脫離輪回。其實解決這樁事情並不難,難在沒有智慧,看不到事實真相。若有智慧,這個心就不動了,不會爲外面境界所轉,所有一切苦都離開了,正如同《般若 心經》裏面所說的,「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一切苦厄,包括叁界裏面的叁苦、八苦,都沒有了。只要你有智慧,能夠看出五蘊皆空,這個地方所講的叁心不可得跟五蘊皆空意思是一樣的,這就了生死出輪回了。「了」是明了,明了是把事實真相徹底看清楚;了也是了斷,永遠與叁界生死輪回脫離,永遠脫離了。由此可知,了是心了,出也是心出。心了、心出,我們這個身了不了、出不出?實在講這個身沒有關系。
諸佛菩薩,乃至於阿羅漢,示現在叁界六道度化衆生,他有沒有生死?有沒有輪回?給諸位說,沒有。釋迦牟尼佛當年出現在世間,八十歲入般涅槃,一般人就說佛滅了。佛到底有沒有滅?沒有!《無量壽經》上就講得很明白,佛示現八相成道,是爲中下根人所示現的。由此可知,上上根人他明了,佛出現在世間,也沒有生;佛入般涅槃,也沒有滅。正是不生不滅,與本經旨趣所說的不一不異完全相應。佛如是,菩薩如是,羅漢如是,我們再問,哪一個衆生不如是?如果說衆生不如是,諸法如義就講不通。萬法皆如!可惜我們凡夫被妄想分別執著障礙住,見不到事實的真相。我們見不到,諸佛菩薩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是說修行人首先要把這個道理搞清楚,而後我們用功,真的才有下手之處,才有入門之處。不了解這個道理,實在講怎麼樣勤修都不得其門而入。
【分別執著,妄也。妄是虛妄。不分別執著,真也。】
離開一切分別執著,那是真心起用。分別執著是妄心在起用,妄心不是真心,這個要搞清楚。我們修行要斷妄、要求真;可是真,實在講不能求。有一個求真的念頭,又是個妄想,妄去了之後就是真。
【真心無念】
無念是決定沒有一切妄念。什麼是妄念?妄想、分別、執著。什麼叫妄想?《金剛經》上說得很具體,「我見、人見、衆生見、壽者見」,這些是妄想;「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這些是執著,真心裏面沒有。
【起念即妄。修證者無他,除妄是已。】
修行人沒有別的,離一切妄念、妄相而已。千經萬論,不但是世尊爲我們講經說法四十九年,乃至十方一切諸佛所說無量經法,也不出這個原則,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
【妄雲何除】
妄想、妄相怎麼個除法?
【離念是已】
只要你把妄念念頭斷掉就除了,這個諸位不能不清楚。真心離念,真心裏面沒有念頭,有念都是妄念。
【離念則分別執著自無】
念頭沒有了,真心就現前,妄想分別執著自自然然沒有了。
【真心自見,生死自了。】
真如本性當中沒有生死。所以見性之後,兩種生死都了了,變易、分段都了了。可是問題擺在我們眼前,我們現在知道離念重要,也明白佛教給我們離念的方法;可是這個方法用不上,怎麼離都離不了。也許諸位會覺得,我不離好像還沒事,愈離愈多,妄念愈多。這是無始劫來的習氣已經養成習慣,這也顯示出大乘法中,理可以頓悟,古人講事須漸除,慢慢的除。我們今天的人來看這個,事簡直是無法除,不是漸除,是沒辦法除。這才幸虧有一個念佛法門,這個法門真的是救了我們。念佛法門的好處,就是不要斷念,不必要離念,把念頭換一換,換成阿彌陀佛這一念就行了。換念頭容易,離念難!這是淨宗法門的殊勝,就是教你把所有的念頭都換成阿彌陀佛。
【一切衆生,所以認妄爲真,由於不知其是不可得,不辨其是生住異滅、刹那相續。】
這兩句講的是十法界依正莊嚴的真相,我們今天講宇宙萬有的真相,衆生不知道不可得。我們學佛的人雖然天天讀經,讀歸讀,行歸行,是兩樁事,它不相應。《心經》幾乎每天都讀,《心經》到最後最重要的一句「無智亦無得」,此地跟你講「叁心不可得」。你偏偏以爲這也可以得到,那也可以占有,這就錯了!所以說經典讀歸讀,行歸行,不相應。如果你說讀了之後你覺悟了,知道一切法不可得,你在萬法當中這個希求的心就斷掉了。希求是妄想、是煩惱,所以說希求、憂慮、牽挂這些心全部都舍掉了。縱然不能恢複圓滿的清淨心,我想一半以上決定恢複了。這個就是說,在念佛人來講,理一心不能證得,事一心是沒有問題的,確實可以證得的。證得事一心不亂,往生淨土就生死自在了。不知道真相是一法都不可得,包括自己的身體,身體都不可得,何況身外之物?不辨其是生住異滅、刹那相續,這是講所有一切形相、色相,總不外生住異滅,這就是說的無常。現相怎麼會存在?那是刹那相續,並不是真的存在,一刹那有九百個生滅的念頭,相續相。
【實不可得,執之何爲?】
你爲什麼要執著?實實在在不可得,身心世界都是刹那相續相,當體即空,了不可得。爲什麼在這裏面打妄想?爲什麼在這裏面造罪業?學佛、聽經、念佛、參禅,如果不開悟,不開悟就是對於這個事實真相不能夠徹底的明了,不能徹底放下,沒用處!我們從無量劫前,就聽經、念佛、修行搞到今天,今天還是這個地步,還是照樣打妄想,還是照樣要造業障。你要問這什麼原因?沒有看破,沒有放下,原因就在此。由此可知,若不看破、放下,決定不能解決問題;六道輪回還要繼續去幹,還要繼續去受報。
【且自以爲能執,而實無可執,徒增妄想業力而已,真愚癡可憐也。】
佛說一切衆生「可憐憫者」,這句話講得很好!爲什麼一切衆生可憐憫?道理就在此地。他自己以爲能執著,自己以爲能分別,自己以爲能得到,其實他什麼也得不到,當體即空,了不可得。只是在那個地方打妄想,妄想從來不間斷,妄想就造業,業力改變這個相續相,刹那相續相,業力在那裏變。法相宗所說的「唯識所變」,變好、變壞,也是我們常講變苦受、變樂受,就在你妄想裏面的善惡。一念善的妄想,變的境界是樂受;一念迷的妄想,變出來就是苦受。佛門常說,「菩薩畏因,衆生畏果」。衆生迷惑顛倒,善惡不能辨別,這是非常非常之苦。有很多人以爲自己做了好事,出錢出力,以爲做了好事,殊不知他造了惡業。有能力辨別善惡,有能力辨別利害得失,實在講需要相當的智慧。如果能辨別邪正,能辨別真妄,那更要高度的智慧。誰造業?誰叫人造業?迷惑、愚癡。愚癡就叫你造業,愚癡就促使你造業。
學佛最要緊的就是開智慧。我們舉一個淺顯的例子來說,大家都能覺察到,現代的社會變了,人心變了。如果與叁十年前的社會做一個比較,你一定會感覺到,叁十年前的人心純厚,人與人之間相處真誠,比現在人誠實。這個原因是什麼?爲什麼一代不如一代?一世不如一世?我們中國人講,叁十年是一世。世界那個世,是叁個十。這裏面的因素,佛經上講得透徹,講得明了。迷妄這個發展,就像癌細胞一樣,到擴散的時候不可收拾,太可怕了!所以古聖先賢建立一個國家,維持社會的安定繁榮,用什麼方法?教學。中國《禮記》裏面所說,「建國君民,教學爲先」,要辦教育。學佛的人爲什麼比較善良?因爲接受佛陀的教誨,起心動念自己知道約束。
現代這個世間,學校裏教的是什麼?教的是科學技術,這個不是教育。中國古代的教育,它是教人怎樣做人;換句話說,教你了解人與人的關系,人與大衆的關系,人與大自然的關系,人與天地的關系,讓你了解這些。實在講就是佛法裏面說的,教你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然後你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自然就有規律,自然於情、於理、於法就相應,所以社會和諧。現代我們把這種教育舍掉了,於是人與人之間相處,只知道有利害,這還得了!沒有道義,這是今天整個社會動亂的根源。人之所以異於禽獸,就是在於能接受良好的教育,能夠辨別真妄,能夠辨別邪正,能夠辨別是非,這是人之可貴處。今天我們看到這個現象,無限的感慨,不能責備任何一個人,這裏面的因素太複雜了。如何挽救?實在講,唯一有效而快速的,只有推行佛陀的教育,這真正能夠救世間。這些理論與事實,正是此地所說,
【此理惟佛知之說之,修行宜急覺悟也。】
實在這個太難太難了,似是而非的東西太多了,讓我們真假莫辨。行善,現在大家都知道,善行裏面常常爲諸佛菩薩所贊歎的是法布施。《金剛經》上有不少次的比較,一切大乘經裏面較量功德,我們看到的太多太多了。財布施,大千世界七寶布施,都不如爲人演說《金剛經》上的四句偈,這才曉得佛法超過一切世間法。法布施裏面又以什麼爲最勝?無過於續佛慧命、弘法利生,這是無比的殊勝,你想轉這個業力是最快最快的。過去我們在學講經的時候,老師很慈悲,看到學生命相很薄,我們俗話講短命相,真的能看得出來,一看就看出來了,而老師勸這些人發心出來學講經弘法。那個轉業最有效,最快速,真的能夠延年益壽,變換體質,非常快速,這是發心弘法利生。它的理在哪裏?道理就是用願力把你的業力換過來,原本你這一生是受業力支配,發願弘法利生這是願力,願力超過業力就是乘願再來,所以他能夠延年益壽,這是道理。這是曉得這個功德第一大,你看連壽命都可以延長,何況其他的?身體有一點毛病,算不了什麼,念頭一轉自然就好了,這都是真正的事實。
說到弘法,我們就想到辦佛學院,辦佛學院的功德第一,不是培養一個、二個,培…
《《金剛般若 研習報告》第八十叁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