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大經科注 (第一四五集) 2012/1/18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145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注》第四百四十四面,「叁十二種,大丈夫相」:
前面我們學到第二十,現在我們從二十一看起。二十一是「肩圓滿相。謂兩肩圓滿而豐腴也」。佛的身相無論從哪裏去看都是非常豐滿,讓人看到生歡喜心、生尊重心。這是諸佛菩薩爲了滿足衆生的歡喜心,而示現這些好相。中國古人有句話說,秀色可餐,這個好的相令人流連忘返,讓人見到之後不忍心離開。這是什麼?攝受衆生的一種方便,佛全用上了,衆生的喜愛他都能夠做到。這些相都是過去無始劫來修善積德,所以他可以自然隱現,應以什麼身度他就現什麼身,所現之身,相好都具足。這個理我們明白,我們就得重視我們的威儀,這威儀有則。我們過去世沒有積功累德,現在要學,像《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佛陀這些教誨,讀了之後,我們就學落實在日常生活當中。這些好的威儀讓人家跟你接觸之後,他會受感動,他會生起信心,學習傳統文化,學習大乘佛法。這首先是接引。
這個相「系由造像修塔,施無畏所感得」,所以造像的功德不可思議。什麼功德?讓人看到佛像,阿賴耶識裏種佛的種子,這一生雖然不得利益,來生後世學習佛法都是從這個因生的。所以造個塔、造個佛像,不知道給多少人種善根,意思在此地。同樣的一個道理,這些就像現在人搞廣告一樣的,塔像都是廣告。現在廣告上用的美女這些像,引起人的情欲煩惱,那個罪業無量無邊,多少人看了讓多少人動心,那是無間地獄永不翻身,太可怕了。同樣是做宣傳,造塔、造像都是宣傳,這是佛教的宣傳,你看不一樣。做一樣的事情,果報完全不相同,一個是無量無邊的福報,一個是無量無邊的罪業,你說何必幹這些不善的事情?它「表滅惑除業等無量功德」。惑是迷惑,貪瞋癡慢疑是迷惑,業是造業,殺盜淫妄是造業;除,能除不善的業,能滅諸惑,無量功德。
下面一個解釋,「善受師長、父母、善友所教敕」,這就是能接受別人勸告,聞善則喜,歡喜、感恩、接受。特別是在這個時代,這個時代做錯事情沒有人敢勸,縱然是好事,想做,小孩、老人跌倒了在路上,想去把他扶起來,現在法律有規定,會惹很多麻煩事。小孩不懂事,家長拉著誣賴,說你把我小孩推倒,要賠償。老人跌倒的時候,變成遇到別人有災難,我們看到了不敢伸援手,這是今天社會風尚,我們看到很難過。只有一個方法,這是外國人教給我們,打電話報警,告訴我在路上看到這些事情,警察趕快去處理。在中國舊社會不是如此,看到人家有難,立刻就救援,他感恩,人家家裏親人都感恩。現在社會變成這個樣子,社會災難這麼多,怎麼來的?不是沒有原因。現在就是真正接受別人勸告,勸告的人也少了,跟過去完全不一樣。這下面還有個小注,「救護怖畏,得臂肘臃相」,手臂,肘是我們關節這個部位,臃是豐滿,豐滿之相,健康、強壯、有力。這個相好,告訴我們這些原因。
第二十二是「四十齒相」,我們一般人牙齒都是叁十六顆,佛有四十顆牙齒,而且非常整齊,排列整齊。這是由于遠離兩舌、惡口,還得加上绮語、妄語,善護口業,「修習平等慈悲而感得」,四十齒相,「常出清淨妙香」。這個相好,「此一妙相能製止衆生之惡口業,滅無量罪、受無量樂」。佛的言語,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沒有一樣不是利益衆生;換句話說,日常生活當中,都是給一切衆生表法。《還源觀》裏面講的四德,這第二個「威儀有則」,都是給人做榜樣,這一點我們要發心效法諸佛如來。真正做到是法身菩薩,法身菩薩生生世世親近佛陀,佛陀身上所有的、心裏頭所動的,法身菩薩幾乎全部都學到了。所以他們跟佛的形相完全相同,這是諸佛如來的實報莊嚴土,我們常講四十一位法身大士
注子裏頭最重要的一句,就是受無量樂,他爲什麼要這樣做法?快樂,法喜充滿。如果這個做法處處約束我們,這樣也不能動,那樣也不能動,一切都不自由,誰願意去做?真樂。爲什麼?這是性德,跟自性完全相應,道理在此地。我們爲什麼感覺他這又不能、那也不能,給我們受很多限製?那是我們的煩惱習氣養成習慣了,不隨順煩惱習氣好像就很難過。諸佛菩薩把煩惱習氣全放下,完全隨順自性,自性才法喜充滿,才常生歡喜心,不一樣。這個樂是真樂,喜樂。凡夫的樂全是刺激,歌舞升平都是外頭來的,飲食起居,以爲這個是樂。這個東西沒有了,樂就沒有了,就變成苦,叫壞苦,樂去了,壞苦就現前。稱性的樂于外面境界不相幹,夫子所謂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那個于外境不相幹,真樂。佛法的法喜充滿,常生歡喜心,我們嘗到這個味道,學佛就真有一點收獲,慢慢就入門了。念佛快樂,素食快樂,簡單的生活快樂,要在這個上面真正享到樂趣。
下面還有個批注,「于無量世,以十善法,教化衆生,衆生受已,心生歡喜」。怎樣用十善法教化衆生?自己做到,自然就教化衆生,自己沒有做到,教人去做,假的。縱然把《十善業道經》講得頭頭是道,講得天花亂墜,別人不相信,爲什麼?你沒做到。早年我們湯池開學之前,我給老師們談話,我告訴大家,搞教育,最成功的就是釋迦牟尼佛,像中國的孔子。他怎麼成功的?先行其言,他所說的全部都做到了,沒有說他講的他沒做到。所以,別人相信、別人效法,他就成功。如果我們自己沒有做到,叫別人做到,別人看我們做不到,他說你在騙我們,這是假的,不是真的,真的好,你爲什麼不做到?你說十善好,好在哪裏?你真做到了,相信了;你沒有做到,你在騙我。我們知道這個秘訣,那我們要想把這些人教好,首先把自己教好,自己真的心好、念頭好、言語好,所作所爲樣樣都好,你才能感動人。
那個時候我們有叁十七個老師,在這個小鎮上做榜樣,這還得了,一個人就不得了。但是一個人做的話,大概要半年到一年才起感化的作用;叁十多個人不到四個月,那感化就現出來了。楊老師給我打電話,不到四個月,叁個多月,這個小鎮人心統統都轉過來。我們聽了嚇一跳,丟失這麼多年,怎麼可能叁個月的時間把良心找回來?但是是事實,不是假的。讓我們這個實驗當中就成功的告訴我們祖宗的一句話,人性本善,「人之初,性本善」,就是沒有人教。第二個,讓我們發現一樁事情,人民是這麼好教的,出乎意料之外,這麼好教。
當然讓我們想到這個地區是明清桐城派的發源地,文化的底蘊很深厚,但是至少也丟掉一百年了。我們這個地區,這叁個縣,桐城、舒城、廬江,這叁個縣這塊小地方,叁個縣距離都不遠。我們以前華裏五十裏,不到叁十公裏,都是小城,這是桐城派的發源地。所以鄉下小朋友沒有不讀書的,私塾很多,讀書的風氣很盛,民間對讀書人很尊重。所以雖然丟了這麼多年,丟了將近一百年的樣子,這麼一提倡,這馬上就恢複,真難得。我告訴這些老師們,我們感祖宗的恩,感叁寶的恩,千萬不要以爲這是我們教出來的,不是的。祖宗加持,不是人力可以能做得到的,我們自己要謙虛,這真的,不是假的。我們預估是兩年到叁年才能出這種成績,沒有想到一下提前,提得太快了,讓我們自己感到驚訝。
最難得的,有這個效果了,我們本來是做給聯合國看的,現在做出來了,如何能到聯合國去發表,告訴大家。這個事可不是簡單事情,聯合國官僚習氣很重,這我們大家都知道的。沒有想到兩個月之後,居然聯合國來找我,它來找我就好辦了,我找它不好辦。而且聯合國從來不碰宗教的,這次居然以宗教爲主題辦個活動,你說這個東西怎麼會有這麼巧的事情?它辦的活動是紀念釋迦牟尼佛二千五百五十周年,主題是佛教徒對這個世界的貢獻,出這麼個題目,來找我。我很歡喜,但是不敢相信,因爲我知道聯合國找會員國,它不可能找到我們圖文巴淨宗學院,這是不可能的事情。連昆士蘭大學都不會找,昆士蘭大學校長跟我談話的時候,你有能力在聯合國辦活動,我們不行,我們做不到。因爲我給他建議,這些和平活動可以在聯合國舉辦,這個會議影響很大,他做不到。我們派人到巴黎去打聽,才知道他找的是泰國,這個有道理,泰國是以佛教爲國教,找泰國是正確的,泰國大使推薦我們參與主辦活動,這我就放心了。因爲我第一次代表格裏菲斯大學跟昆士蘭大學參加聯合國的和平會議,第一次參加在曼谷大學,跟泰國結了緣。結緣很重要,佛弟子不能不知道,我們過去跟李老師,李老師非常重視這個問題,要廣結法緣。
我們到泰國,泰國是佛教國家,當地華僑給我們介紹認識了那個時候的副總理查德瓦利將軍,他是叁軍總司令,那個時候是現任的叁軍總司令、副總理。他本來是總理,就是首相,是金融風暴把他打垮,他很聰明,他自己辭職,擔任副首相,把副首相提起來當首相。所以他見面,他真的,虔誠佛教徒,上將,見到我們都跪著,都行跪拜禮,這在別地方見不到的。兩次請我到他家吃飯,奉菜的時候都是夫妻兩個手疊著跪著下面,這樣隆重。我也邀請他到圖文巴去玩,他在我那裏住了四天。所以認識了他,他陪我參觀了一些小乘的道場。
正遇到皇太子那年五十歲,泰國人五十歲是一生當中最大的一個生日,查瓦利一些人給他祝壽。他發了個心,想建個醫院給出家人,出家人沒有醫院。泰國出家人小乘戒持得很嚴,醫生是女的,對他們不方便,護士也不方便。所以建立一個僧伽醫院,裏面的醫生、護士全是男衆,沒有女衆。這樣子不但幫助泰國,附近的像緬甸一些小乘國家,出家人差不多有四十多萬人,建這麼個醫院。規模也不算很大,但是現在好像慢慢擴大了。募捐在電視臺,邀我去參加,他們的僧皇有病,副僧皇代表僧皇,我們坐在前排,他的夫人上臺去唱歌。我就問查…
《淨土大經科注 第一四五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