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大經科注 第一七0集

  淨土大經科注  (第一七0集)  2012/2/1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170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注》四百八十四頁第叁行,從當中看起:

  「悔過者,向佛法僧叁寶忏悔罪過,誓不更造也。本願名悔過得生,故知悔過乃往生之關鍵。蓋一切罪從忏悔滅也」。昨天我們學到這個地方。這段經文非常重要,我們首先要能夠體會得諸佛菩薩的慈悲,不是我們能夠想象得到的。凡夫的知見總是情見,帶著分別執著,諸佛菩薩煩惱習氣都斷盡了,不是我們的境界。悔過,人造極重的罪業,我們把前面十八願連在這個地方一起來看,十八願末後「十念必生」,經上說「唯除五逆,毀謗正法」,這個不能往生。古大德對這一句經文的解釋不相同,有些人認爲造這種極重的罪業念佛也不能往生,可是善導大師跟這些古德講法不一樣。善導大師說,願文上這些話實在是勸導大家、警惕大家,不要造這個極重罪業,不要造這個罪業,並不是真的不能往生,這是阿彌陀佛善巧方便。這個說得好!真正是阿彌陀佛的本懷。只要真正忏悔,做錯事情是一時迷惑,做錯了。爲什麼是迷惑?尤其在現代這個時代,我們把老祖宗的文化、佛教差不多都丟掉兩百年了,沒人教給我們,我們不明道理,不知道因果,所以造這樣的罪業。

  五逆十惡,殺父母有,畢竟是少數,辱罵父母這常見,這個罪太重。古時候兒女罵父母,他在社會上不能立足,沒有人瞧得起他。百善孝爲先,不孝的,你一切善行全都毀掉,假的不是真的,你把善根拔掉了。可是現在沒有人教了,中國古老的價值觀不存在,現在所學的都是西方的。西方是個人主義、功利主義,沒有養父母的義務,不知道報恩,你跟他說這些他非常陌生,他不懂得什麼叫報恩。中國接受了西方的文明,接受了西方的價值觀,把自己的東西毀掉了,現在遭這麼大的災難,這災難不是沒有原因,其來有自。

  今天災難是全球性的,無處逃避,必須要知道,只有忏悔、改過自新,才能救自己,才能救社會。能救自己,能救社會,這個功德很大,可以彌補過去所造的罪孽。像天親菩薩,年輕的時候學小乘毀謗大乘,造五百部論來毀謗大乘。以後接受哥哥的開導,無著菩薩,他覺悟、明白了,在佛前發願忏悔要把舌頭割掉。他哥哥就告訴他,你用舌頭毀謗大乘,你現在再用你的舌頭贊歎大乘,那不更好嗎?他明白了,所以又造了五百論贊歎大乘,佛教史上稱他爲千部論師。悔過就行了,而成爲印度佛門祖師之一,這都是明顯的例子。天親是造的毀謗大乘的罪業,這十八願裏面特別提出來的,這個罪業比五逆十惡還要重,因爲破壞許許多多人信仰大乘的信心,它影響的面愈大、影響的時間愈長,他的罪就愈重。回頭真正認錯,後不再造,再加上回過頭來皈依大乘、學習大乘、贊歎大乘,這給社會是個好樣子,讓不信大乘的人,看到天親菩薩這個做法相信了,不學大乘的,跟著天親菩薩也學大乘,這真正叫斷惡修善,改邪歸正。

  在現前我們的社會,這個影響到全世界,社會上普遍的對宗教有個錯誤的看法,認爲宗教是迷信,認爲宗教是古代封建時代這些帝王用神道設教,讓衆生不敢爲非作歹,便于他的統治,這個看法、說法都有問題。爲什麼?有這種看法、說法的人對宗教沒有接觸過,沒有深入去研究過,所以人雲亦雲,造成這樣嚴重的誤會。我們都曾經受影響。我在年輕的時候也受到這個思想的影響,不願意接觸宗教,宗教的書籍統統都是迷信,翻都不願意翻它。我們這一生總算有幸遇到方東美先生,他早年跟我們也是一樣的態度,只是有這麼一個機會,他生病了在峨嵋山養病。峨嵋山在抗戰時期是很落後的地區,沒有公路上去,沒有電,所以寺廟裏頭什麼也沒有,沒有報紙、雜志,這些東西全都沒有。這是個讀書人,養病期間,廟裏頭只有經,拿著經來消遣翻翻看,愈看愈有味道,這就看進去了,才知道佛教裏頭有大學問。這是當代一位哲學家,我們跟他學哲學,告訴我,「佛經哲學是全世界哲學的最高峰」,這是他老人家的原話,「釋迦牟尼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我們是聞所未聞,又告訴我,「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我是因他教學認識佛法的,把以前錯誤的觀念統統修正過來。遵守老師的指示看一些佛經,證明老師的話是正確的,也真正相信了佛陀教化那個攝受的力量。真能攝受人心,只怕你不接觸,你真的接觸之後欲罷不能。就像方老師一樣,病好了離開峨嵋山之後,一生沒有一天離開佛經。這個是我們親眼看見的,他說的話我們相信。如果只說,他自己沒有做,我們還是不會相信。這麼好的東西,那你爲什麼不學?他真學、真教。晚年,二十多年,我記得在臺灣大學裏頭的課程全是佛法。他開了幾個大單元,在臺灣大學開大乘佛學、魏晉佛學、隋唐佛學,這都是大單元,一個單元講一、二個學期。從臺灣大學退休之後輔仁大學請去,在博士班裏面開華嚴哲學,叫華嚴哲學,經本就是《華嚴經》。同學大概有五十人,那個時候我送了五十套《華嚴經》,每個同學一部,送的是很完整的《八十華嚴》、《六十華嚴》、《四十華嚴》全套的,一個人一部。所以不接觸不知道,中國古時候人真有智慧、有德行、有學問,他們不迷信。

  佛法從印度傳過來,印度這些法師到中國幾乎都封爲國師。佛法在中國是由帝王,就是國家政府的推動力量普及到全中國,變成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生力軍,現在講中國傳統文化就不能離開儒釋道。中國傳統文化就這叁家,這叁家在中國融成一體,一而叁,叁而一,造成中國特有的文明,在這塊大地幾千年來長治久安,功德不可稱量。我們現在迫切需要的是如何認識它。現在大多數人都認爲是迷信,不願意接觸,永遠不認識。不認識當然就不會接受,不會去研究。縱然有少數人研究,還是認爲他們是迷信,認爲是古代這些封建的帝王做爲統治的一種工具。從這個角度去看佛的經典,你什麼都得不到。開經偈上所說的,「願解如來真實義」,這個句子要改了,曲解如來真實義,誤解如來真實義。對于聖賢的教誨要用什麼心態?恭敬心。古大德告訴我們,「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沒有誠敬,佛來教你、孔子來教你,你都得不到,你所得到的是常識、是知識,不是智能,不是德行。所以這比什麼都重要。

  這一願帶給我們不信、迷惑顛倒、造極重罪業的人往生淨土成佛的希望!這一願功德太大了,讓許許多多造作罪業的人只要肯回頭,統統能往生,生到極樂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薩,這還得了!忏悔這裏頭有一句很重要,就是「誓不更造」,這叫真忏悔。我在年輕的時候,二十六歲,章嘉大師告訴我忏悔,什麼樣的罪業都能忏悔掉。但是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實質就是後不再造,這個地方誓不更造就這個意思,這是真忏悔。在叁寶面前發心忏悔,念忏悔文那是形式,是不是真忏悔?那要看你的行動,看你起心動念,看你言語造作,你是不是真的忏悔。真忏悔決定能往生,「故知悔過乃往生之關鍵」。哪個人沒有造罪業?這一生造罪業,過去生生世世都造過罪業,真肯忏悔,現前的罪業、過去生中的罪業統統能消除。

  我們現在明白這個道理,尤其是現代的科學家發現念力的秘密,所有罪業是不善念頭生起的,我現在把不善念頭放下,全是善念,不善的業全都消掉了。爲什麼?這些業習沒有體性,用我們現在的話說,就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有念它起作用,沒有這個念就不起作用。過去這個惡念是因,現在再有惡念是緣,因跟緣結合在一塊,惡的果報就現前。念頭轉過來,過去跟現在都沒有,因爲一切法從心想生。哪個心想?現前這一念。這一念重要!關鍵在現前這一念,上天堂、下地獄也是現前一念。所以十八願十念得生是臨終現前的一念,這一念是阿彌陀佛,你就生到極樂世界去。生到極樂世界,你的罪業再重再重,西方極樂世界沒有叁惡道,你惡的報就沒有。你在西方極樂世界成了阿惟越致菩薩,你在十方世界教化衆生,你又回到叁途,你受不受叁途果報?不受,永遠不受叁途果報。在叁途裏頭現身,你是菩薩應化的,不是惡業所感,這個道理一定要懂、一定要清楚。爲什麼?要是不清楚,我又有個罪惡的念頭,馬上這個緣就把舊的業牽起來,那果報就現前。所以根本不許有這種錯誤念頭,緣就斷掉了,因不生了。菩薩有智能,應用這個業緣,到惡道裏面去現身說法,度叁惡道的衆生。菩薩在叁惡道不是業力感召的,是彌陀的本願力,是自己的本願力,衆生無邊誓願度。這個衆生包括叁惡道,你成爲阿惟越致菩薩,你就有能力到叁惡道。

  所以忏悔,理、事都要清楚。老師告訴我們重實質不重形式。實質是什麼?我們今天需要簡單、扼要,我能做得到的,給諸位說,實際就是六字洪名。我心裏頭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一個妄念都沒有,你是圓滿的悔過,你是真實的忏悔。心裏頭只有阿彌陀佛,你能不作佛嗎?你能不往生嗎?沒有這個道理。你作佛會跟阿彌陀佛一樣,爲什麼?你心裏就是阿彌陀佛,你成佛就是阿彌陀佛,這個要知道。阿彌陀佛是「光中極尊,佛中之王」,一切諸佛如來這是第一福,就這麼簡單,就這麼容易。你要不是把這些一乘經教念熟了、想通了,你不敢相信。真搞明白、搞通了,這一句佛號功德不可思議,妙絕極了。

  什麼都放下,災難就在眼前!唐太宗那個盤片,有一些不如法的東西全部把它刪掉,留下來這一部分是他墮地獄的狀況、墮地獄的業因,他怎麼離開地獄,告訴我們現在用什麼方法來應對這個災難。他講得好,只有念佛,念阿彌陀佛,其它所有法門都來不及了。苦口婆心,勸導我們念佛化解災難。那這個片子就非常有價值,多看幾遍提醒自己,他現身說法太難得了。真正放下萬緣,這個世間沒事,不再去執著,不再去分別,最好六根在六塵境界裏頭不起心不動念,就是一句阿彌陀佛。

  …

《淨土大經科注 第一七0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