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大經科注 (第二一叁集) 2012/2/26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213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注》第五百五十二頁第四行:
「此下複舉七事,以顯極樂之獨妙」。這個經上講到「超勝獨妙」,在一切諸佛剎土無量無邊,唯此一土最不思議,所以稱獨妙。這下面又舉出七樁事情,顯示極樂世界爲什麼是獨妙。「疏曰:一、謂法報應化,所出本國故。其中本國,即指極樂,謂極樂乃法身佛、報身佛、應化身佛,叁身果佛之土。故超諸應佛之化土」。跟十方諸佛應身,應身佛的化土不一樣。極樂世界也有四土,有凡聖同居土、有方便有余土,凡聖同居土就是六道。但是極樂世界沒有六道,只有兩道,人天兩道,修羅、餓鬼、畜生、地獄都沒有,只有兩道。而且兩道跟我們一般諸佛剎土不一樣,我們這個化土是心現識變的,換句話說,這個報土的物質現象,全是阿賴耶的相分。極樂世界不是的,極樂世界是法性土、法性身,所以諸應佛化土跟極樂世界不同。像釋迦牟尼佛在我們這個世間出現,這是應身,化身佛常常有,也都沒有離開阿賴耶的相分,這就沒有辦法跟極樂世界比。極樂世界只是心現,沒有識變,所以它是自性變現出來的,沒有通過阿賴耶識。法身如是,報身、應身、化身亦如是,全是法性身、法性土,這在其它世界裏頭找不到的,獨妙!這第一樁獨妙的事。
第二,「佛身光壽超過諸佛故」,這是什麼原因?這個地方講,「因彌陀爲佛中極尊,光中之王,壽命無量」。那其它諸佛跟阿彌陀佛不一樣嗎?大乘經教常說佛佛道同,到佛真平等了,爲什麼阿彌陀佛能突出?一切諸佛都是將見思、塵沙、無始無明煩惱斷盡,連習氣也沒有了,怎麼會不同!當然是同的,沒有兩樣的。可是諸佛如來在因地上發願、修行確實不一樣,這是諸佛不同的。因果這個道理不但叁界六道有,真的,不是假的,十法界也有,實報莊嚴土也有,這就不一樣了。阿彌陀佛在因中修行、發願跟別的佛不相同,別的佛也發願,發得不夠大。雖然我們也都發願,好像都很大,四弘誓願,早晚課不都天天念嗎?「衆生無邊誓願度」。我們都發了這個願,有沒有這個心?有口無心,口裏頭發的,心裏沒發,心量還是不大。阿彌陀佛也發這個願,人家發的是具足的,道地道地的,從內心裏頭發出來的,一點都不假。所以我們同樣發這個願,一萬個人、十萬個人、百萬人,大家同在佛前發這個願,各個的因不一樣,成佛之後,每個人的果報也不一樣。這因果,錯不了,我們不能不知道。
這一願發了,怎樣去兌現?如果這一願不能兌現,這一願不就落空了,當然兌現,但是沒有阿彌陀佛那麼圓滿,這就因不一樣。哪一尊佛在因地裏面曾經,用我們現在的話,去參訪、去考察、去學習一切諸佛剎土的依正莊嚴?沒聽說過,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沒提到。只有阿彌陀佛他一個人有,真幹了。他發了四十八願,把「衆生無邊誓願度」這一願變成四十八願,這只有他。四十八願從哪裏來的?就是曾經去參訪、考察、學習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二百一十億不是數字,是表法的,代表大圓滿。那就是說,遍法界虛空界所有諸佛剎土他都去參訪過,就像善財童子五十叁參一樣,他都去看過,都去學習。這個世界有好的地方采取,極樂世界將來要有,這個世界有不好的地方,這不要,極樂世界沒有。你看好多佛國土都有六道、有叁惡道,六道,人天還可以,要,阿修羅、羅剎、餓鬼、畜生、地獄不要。只有他幹這個事情,別的菩薩在因地沒想到,他想得太周到了。說實在話,他是經過、通過考察,取人之長,舍人之短,所以極樂世界是集一切諸佛美好之大成。不是憑空想的,憑空想想不到,會漏掉;每個世界去看、去考察、去學習,極樂世界是這樣成就的。用多少時間?用了五劫的時間,這時間很長,非常認真,非常努力。
所以是五劫修行考察、取舍,結成四十八大願,這個就超勝諸佛如來,雖然同樣都成佛,因地上所行的真的是不相同。極樂世界成就了,什麼成就的?四十八願、五劫修行功德之所顯現出來的,沒有人設計。阿彌陀佛也沒有設計,阿彌陀佛只知道一切諸佛剎土裏好的我都要,不好的我都不要,真做到了。這個選擇,四十八願就是總綱領、總原則,沒法子細說,細說說不盡,到極樂世界你自然就知道了。
所以,阿彌陀佛的佛身、光明、壽量超過一切諸佛。光明遍照法界,佛身不止叁十二相八十種好,叁十二相八十種好是釋迦牟尼佛隨順當時印度習俗而說的,那是人間富貴人的相好。在《觀無量壽經》世尊告訴我們,阿彌陀佛有多少相?不是叁十二,八萬四千相,每個相有八萬四千好。通常我們稱贊「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這稱贊阿彌陀佛。所以,諸佛如來贊歎他爲「光中極尊、佛中之王」。壽命無量,爲什麼?法性身。我們這個身是阿賴耶的相分,阿賴耶的相分有生有滅。釋迦牟尼佛示現在我們這個世界,住世八十年,中國人算虛歲,外國人講實足年齡,釋迦牟尼佛是七十九歲走的,我們中國人說八十年。阿賴耶的相分有生有滅,可是自性裏面的性分沒有生滅,這就是他的壽是真的無量壽。那假的無量壽?十法界裏頭佛法界裏頭的佛,他那個壽命是有始有終的,雖然時間很長。我們想想,我們娑婆世界六道裏頭,壽命最長的是無色界天非想非非想處天,無色界最高的這一層,壽命八萬大劫。一個大劫是娑婆世界一個世界成住壞空一次,叫一個大劫,成住壞空八萬次,這個壽命我們無法計算。但是壽命到了,不能再向上提升,他就會退轉。再往上提升,他這個壽命到了,提升到實報莊嚴土,那就是真的無量壽。實報莊嚴土的菩薩,身是法性身,居住的國土是法性土,他就變成真無量了。這是說明爲什麼說佛身、佛的光明、佛的壽量超過諸佛,真的是超過。
第叁,「名號利益,獨出難思故。謂彌陀聖號,名聞十方,若有聞者,至心信樂,十念必生」。這是一切諸佛度衆生成佛道方法很多,也不完全相同,通常我們講八萬四千法門,這是總說。釋迦牟尼佛當年住世,爲我們講經教學四十九年,他說了多少法門?八萬四千法門沒有講完,沒有講圓滿。這個世間衆生需要哪些法門,他就講哪些法門,不需要的就不講。總有八萬四千法門,或者說總有無量法門,四弘誓願裏面所說的,「法門無量誓願學」。而阿彌陀佛他老人家特別,他就是一個法門,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就能往生,往生就能成佛,這個太妙了,太不可思議了。所以,你只要對這個法門真信、願意往生、真正認真念這一句佛號,你就能往生,獨勝、獨妙。
這個名號「名聞十方」,怎麼會名聞十方?所有諸佛如來都介紹。我們知道阿彌陀佛,怎麼知道的?釋迦牟尼佛介紹的。釋迦牟尼佛爲我們講這部經,這部經就專門介紹阿彌陀佛,介紹西方極樂世界。而且《無量壽經》,古來祖師大德確實有明顯的證據,說這部經釋迦牟尼佛在世是多次宣講,這個很特別。世尊一生講經,一部經只講一次,沒有講過第二次,但是這部經《無量壽經》是多次宣講。到底講多少次不知道,但是至少叁次以上,這就很特別了!附帶介紹極樂世界,講其它的經,偶爾帶到極樂世界,像這樣的經典差不多將近二百部;換句話說,佛介紹阿彌陀佛是常常說,四十九年講經當中至少講過二百多次,常講,其它經沒有這個現象。所以這是釋迦介紹,十方沒有一尊佛不介紹。
我們知道,阿彌陀佛發願建立極樂世界是爲什麼?是爲一切六道衆生。六道太苦了,想脫離六道太難了,他用這麼個巧妙的方法,讓六道衆生一生個個能成就,這不得了。我們有緣遇到,終于找到了一條真正可以永遠脫離輪回苦海的一條道路。「若有聞者」,聽到這句佛號「至心信樂」,至心是至誠心,真誠到極處,相信,一點懷疑都沒有。樂是愛好,喜歡極樂世界,喜歡往生到極樂世界,喜歡親近阿彌陀佛,希望阿彌陀佛親自教導我。「十念必生」,十念必生是四十八願裏頭的第十八願,你看就這麼容易。但是這個十念是在臨終的時候,臨終真誠,就是至心信樂,十念必生,方法太簡單、太容易了。
「聞名信受,速至菩提,諸佛同宣,十方共贊,故雲獨出」,獨出難思。這什麼個道理?能不能相信?你要把這部經從頭到尾仔細去研究,你就會明白了。尤其黃念祖老居士的批注,這個批注是集注,用經來注經,用祖師大德的開示來注經,他是這個注法的。用了多少經論?用了八十叁部經論,用了一百一十位祖師大德的開示;換句話說,總共用了一百九十叁種典籍裏面的精華,做成這部經的批注。這也是獨出,也是稀有難逢。黃念老用了六年的時間,那個時候身體不好,生病,病得相當嚴重,不怕難、不怕苦,把這部批注做出來。我跟他在美國聯系上的,他到美國只去過那麼一次,在美國住了一個月,我們聯系上了。這個批注當時剛剛出來,還是油印的本子,帶到美國只帶了一本,這一本就給我了。我問他老人家,有沒有版權?有版權那就不說了,沒有版權,我說我給你翻印。他說他沒有版權。我送到臺灣印了一萬本,這樣流通他的心血就沒有白費了。
我講經講了五十四年,五十四年總結,一切經對我們都有很大的難度,爲什麼?要斷煩惱、要消業障,這兩樁事情就把我們難到了。我們的煩惱想斷斷不了,我們業障想消消不了,業障消不了、煩惱斷不了你就不可能有成就,只能夠止于解悟,你沒有辦法證果。最後遇到這個法門,無量的歡喜,這個法門不要斷煩惱、不要消業障,你看看信、願、持名就能往生,往生不但出輪回,而且出十法界,這到哪裏去找。我們遇到了是無比的幸運,這一生當中決定往生。所以我在前年清明節,二0一0年清明節,我把《華嚴經》中止了,不講了,決心專講《無量壽經》,就講這部經,講這部批注。去年講完了一遍,這是第二遍。我想一年講一遍,一…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二一叁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