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二一四集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二一四集) 2012/2/27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214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注》第五百五十叁頁,第六行:

  『建立常然,無衰無變』,這兩句是經文。「建,初興也。立,終成也。常,恒也。然,如是也。衰,浸微也,弱也。變,更也,易也」。這每個字意思解釋之後,這一句的大意,「建立常然,無衰無變者,謂一經建立,恒常如是,無有衰弱、減退與變壞等相」。這是一個家庭興旺永遠不衰,國家強盛也是永遠不衰。我們聽到古人說了一句話,「物極必反」。這個話是不是真理?不然。如果物極必反,極樂世界應該衰,它已經盛了十劫這麼長的時間,它怎麼會不衰!我們想這個道理,這句話有問題。問題它盛到頂點的時候爲什麼會衰?衰到極處爲什麼會興盛?你去研究這個道理。盛的時候,每一個人,家庭裏頭每一個成員,都非常謹慎、節儉、認真努力,不敢懈怠,它就盛了,興旺起來。到衰的時候,沒有把子弟教好,不知道先人創業的艱難,淫逸的態度起來了,像祖先那種謹慎、那種節儉的美德沒有了,是這麼衰的。這個盛極必衰,要把衰的道理講出來;衰極必盛,要把盛的道理講出來,這兩句話是活動的,不是定律,不是真理,這個一定要知道。

  極樂世界永遠不衰,個人不衰,要從這裏講起;一個家庭也是的,我們個人不衰,我們家就不衰;一個國家也是如此的,我們國民不衰,國家就不衰。這要靠什麼?要靠教育!初興的時候就要重視教育。我們看中國曆朝曆代開國的帝王,真的,對這個都注意到了。如果沒有注意到,他國家建成之後很快就亡國,秦就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秦統一中國十五年就亡國,什麼原因?他重視法律,他不重視教育,十五年就滅亡了。所以法不是最好的東西,它可以維持,但是法一定要有人。法,古人說得很好,是國之本也。國沒有國法,那還得了!但是,人是法之源也。這話說得好!法的根源是人,人是好人,法才管用;人要不是好人,再好的法也不管用。所以一個家要興旺,一個國要興盛,都得把教育辦好。那今天整個世界出了問題,這個問題到底根在什麼地方?根就是疏忽了教育。學校挺多!那只教人做事,沒有教他做人,他會做事,他不會做人,不懂得人與人的關系,所以家衰了,社會亂了,國家也變了,問題出在這裏。我們看到這兩句經文,感慨萬千。

  我在年輕的時候,跟方東美老先生學哲學,方老師有好幾次跟我提到《周禮》,他說這本書好,要我看,可是我始終就是沒有看。我讀《禮記》,《儀禮》跟《周禮》我都沒有讀。老師告訴我,《周禮》是周朝的憲法,是全世界古今中外最完美的一部憲法。我從小對政治沒有什麼興趣,所以我知道,老師告訴我,知道這樁事情,沒有去學過。老師告訴我,如果周家世世代代的子孫都能夠遵守這部書,照這裏面講的去做,他說中國現在還是周朝。「建立常然,無衰無變」,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每一個朝代,唐朝的貞觀之治、開元之治,清朝的康乾之治,這都是非常興旺的盛世,時間都很長。爲什麼不能維持?無一不是把教學疏忽了。中國古代,我們細心去觀察,政府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維持社會的安定,人才的培育是每個家庭,政府督促、獎勵,希望每個家庭把子弟教好。過去教育不是國家負責的,是家庭,家有家學,這個塾就是家學。

  中國古時候是大家庭,不分家的,五、六代同堂是一般家庭狀況;家庭興旺的七、八百人,這一個家庭,人丁不旺的,也有二、叁百人,所以他有家學。家學多半利用祠堂,祠堂很大,祭祀祖先的,平常都沒用,只是一年春秋兩次祭祀,所以平時這個祠堂就是學校。非常好!讓小孩知道祖先,天天在那裏讀書,每天進學堂先拜祖先,這是孝道。他能夠敬祖先,他就會孝順父母。所以教育是家庭負責,政府每年是開科考試選拔人才。政府所選拔的,大概都是現在所說的公務人員,爲國家服務、各級政府服務的。考試製度,也有叁個學位,像現在博士、碩士、學士,有學位,在從前最低的學位秀才,第二個學位舉人,最高的學位進士。你考取這個學位,政府可以任命你在哪一個等級去服務。進士的第一名叫狀元,狀元這個身分,一般如果派到地方政府去服務,大概都是像現在的市長,在古時候是道臺,他要管幾個縣的,管七、八個縣的;考取舉人就有資格當縣長。

  在從前讀書,他們希望最好的職業就是去做官,做官地位很高,待遇也不錯,事情很少,不像現在。以前做官的人沒事做,沒有案子辦,爲什麼?人都被家裏教好了,社會上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沒有犯案的,犯法作奸的人沒有,太少了,一個月有叁、五件案件就不得了,這案子怎麼會這麼多!所以做官的人非常悠閑,我們看《四庫全書》集部裏面,一半以上都是做官人他寫的文章,沒有事情做,在家裏寫文章、寫詩、寫詞,更高一等的著書,流傳給後世,真去做學問去了,遊山玩水。從前做官的,都喜歡做官,現在做官太苦了、太累了。現在我跟不少做官的人接觸,我看到都害怕,這個事不能幹,現在人說壓力太重,精神的壓力,體力的壓力,案件忙不過來,一天不知道要審查多少案件,所以非常辛苦。這個辛苦的原因是什麼?我們的教育失敗,社會亂了,人心壞了,官就不好做了。

  極樂世界我們看它,何以它能夠建立常然,無衰無變,永遠保持盛世?全靠教育,阿彌陀佛做榜樣,每天跟大家上課,一天都不缺。十方世界的諸佛菩薩,到極樂世界去訪問的絡繹不絕,天天都有。諸佛到極樂世界協助阿彌陀佛,他們去上課的,來講學、來上課的;他方世界到極樂世界來參訪阿彌陀佛,是來請教的,阿彌陀佛接見,給他們開示,這都是我們在經典上看到的。所以它能夠保持永遠興盛而不敗,這裏頭有因果關系。一個家庭老祖宗都是聖賢,那麼賢慧,創業了,爲什麼到後世子孫不肖,完全敗壞了?家教要建立在德行上。印光大師在《文鈔》裏頭引用古人的話說,有一百世的福報,一定有一百世的子孫去繼承;有十世的福報,那只有十代的子孫去繼承,後頭就沒有了。這個話的用意很深,盛衰與自己的積德、修福有大關系。爲什麼?如果你家裏生了敗家子,你就完了,家道肯定衰了。敗家子爲什麼到你家來?那是德不夠。

  佛經上講得好,佛經上告訴我們,子女跟父母四種緣分。第一種緣分是報恩的,這個小孩過去生中你對他有恩惠,他這一生到你家裏來,做你的兒子、做你的孫子,是來報恩的。報恩一定孝順,一定非常用功,把你的家興旺起來,這個好!所以人一定要存好心,行好事,要以恩惠待人。敗家子怎麼來的?來報怨的,過去世有仇恨,他這一世來,這是來報仇的,就是把你家毀掉,搞得你家破人亡,來報怨的。所以人不可以跟任何人結怨,爲什麼?他會到你家來,做你的兒孫,做你的後代,來報仇的,你沒有辦法預防他,到你家裏來了。第叁種是還債的,他過去世欠你的錢,現在他來還債。這樣的子孫對父母物質供應的條件會很好,但是沒有孝敬的心,對父母並不恭敬。會養你,那養得多少?那就看欠多少。他如果欠你很多,對你的物質的奉養就很豐厚;如果欠得少,大概就是勉強能過得去。統統有因有果!還有來討債的,叫討債鬼,是你欠他的。如果欠得少,幾歲、十幾歲他就走了,這是欠得少的;欠得多的,供養他到大學畢業,拿到博士學位,剛剛好可以出去做事,這個時候他過世,死了,這是你欠得多的。佛講,不是這四種緣,不會變成一家人。所以父子之間有親有怨、有債務這些關系,你要是懂得明白了,用佛法來轉化他。不管他怎麼樣,以真誠、慈悲、恩愛來對他,把他的仇恨化解,讓他能夠生起恭敬心、生起孝順心。這是從教育可以把他轉變的。所以佛教我們這個方法,把這些善惡緣統統轉化爲法緣,這個好!這是不善的緣來,我們以善緣來終結,學習聖人的教誨,學習佛菩薩的經論,把我們所有的關系都改變,改變成最好的關系。

  我們看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他做得太圓滿了,諸天、小乘、叁賢、十地,這些人往生的都是善人,沒有問題。可是還有羅剎、修羅、叁惡道往生的,還有毀謗佛法往生的,這不是善人,到極樂世界全都變成善人。這是什麼力量造成的?第一個是阿彌陀佛的德行感召,第二個是已經往生在極樂世界那些修行的人,給新往生的人做最好的榜樣,這樣造成的。這些地方我們要學!你學會了,你家庭會興旺、會幸福,你的公司行號業績會一直上升,國家真正會做到太平盛世。極樂世界是最好的榜樣,應當跟阿彌陀佛學習,向極樂世界看齊,認真努力去學習,讓我們這一生,從個人、家庭、社會到國家,到這個世界,都能夠建立常然,無衰無變,長治久安,太平盛世。

  傳統文化現在大家慢慢認識了。可是你要記住,丟掉了兩百年,前面一百年疏忽了,還有人講,沒有人真幹;最近這一百年,講的人都沒有了,完全把它抛棄,我們崇尚于西方。現在西方的文化也走到崩潰的邊緣了,我們怎麼辦?舊的完全不知道,新的問題一大堆。要把舊東西找回來不是容易事情!如果我們今天把舊東西找回來,要是做不好,讓社會大衆看了,根本就不相信,把它的命就斷掉了。拼命去做,把它做好,做出樣子出來,大家看到相信了,才有一點信心。所以這個事情不容易做。

  二00五年的年底,十二月,我們湯池中心建立,招聘這些老師,那個時候不多,不到四十個人。我跟大家講話,我說我們今天辦這個中心,是在考驗我們傳統文化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存亡就在我們這次的實驗,我們實驗失敗,大家再也不會相信中國傳統文化,這個東西已經過去了、不合適了,應該全盤把它丟掉;如果我們做成功,大家有信心,中國文化可以救國家,可以救世界。每個人要有這種意識,要有使命感,文化繼絕存亡就在我們這次的實驗,這個關…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二一四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