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大經科注 (第二五二集) 2012/3/25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252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注》五百九十六頁第五行:
『成佛以來,于今十劫』,「表四十八願圓滿成就,成等正覺,號阿彌陀佛。從法藏成佛至釋尊說經時,已曆十劫。但應著眼,此雲十劫,正是爲酬願度生,示現之事相。此乃一期應機之權說」。這個我們在前面也學習到了,確實是阿彌陀佛在西方示現成佛,就像釋迦牟尼佛叁千年前在印度的示現,是同類的。我們這個地方人壽命短,極樂世界那邊的壽命長,所以說十劫也是很近的事。阿彌陀佛示現成佛才十劫,我們有機會往生,這是莫大的喜事,將來在極樂世界都是資格很老的,世尊成佛十劫我們就到了、就來了。注子前面說得好,表示四十八願圓滿成就了。這是佛示現在世間自在王如來那個時候,身分是一位國王,聞佛說法覺悟了,舍棄王位出家,跟佛出家,法號叫法藏,就是法藏比丘。前面我們讀過,彌陀的因地,法藏比丘。真實的悲心,看到諸佛如來同居土的衆生,就是六道裏面衆生,迷得很重,造的業很多,在這裏面受苦受難。法藏比丘發了大願,要救這些衆生,不是一個世界,十方一切諸佛剎土,普度這些苦難衆生,幫助他們建立一個道場,讓他們在這個道場修行不退成佛,這個大願不可思議。
這個道場怎麼去建立?他向老師請教,老師告訴他,你去參學,到十方諸佛剎土,用現在的話說,你去考察,你去參觀,你去學習,佛國土裏面好的地方你盡量采取,不善的地方統統不要。他聽話,用了五劫的時間,這時間很長。一個大劫是這一個世界,大世界,這不是小世界,像娑婆這個大世界,成住壞空一次叫一大劫,五劫就是這個世界成住壞空五次,這個時間之長是天文數字。確確實實將一切諸佛剎土他都去參學過,像善財童子五十叁參這樣參學,發四十八願。四十八願是在參學時候發的,看到別人世界好的采納,不好的不取。所以四十八願不是憑空想象的,也不是一次、兩次就完成的,不是的,五劫參訪,取長舍短,成就四十八願。從四十八願裏面我們就看到他所攝取的,也能看到他遺棄的、他不要的,于是極樂世界成就了。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五劫修行功德之所成就,這個世界成就了,裏面的莊嚴超越一切諸佛剎土。那是當然的道理,因爲它是集一切諸佛剎土裏面的真善美慧;也就是說,諸佛剎土裏面好的它全有,不好的它統統沒有,成就這個道場。提供給十方世界一切諸佛剎土裏面的六道衆生,只要真正相信、真正發願,都能夠生到極樂世界,在極樂世界學習,一生決定成佛。
所以極樂世界是個學校,很單純,只有兩種人,我們這個世界人複雜,極樂世界單純,一個是老師,一個學生,老師是阿彌陀佛,學生是十方世界去往生的。往生的人有法身菩薩,有聲聞、緣覺,有十法界的衆生。所以這個學校裏面有高級班、有中級班、有初級班。高級班實報土,法身大士;中級班是聲聞、緣覺、權教菩薩,就是方便有余土;初級班是六道凡夫去往生的,叫凡聖同居土。這個學校廣大不可思議,莊嚴不可思議,功德不可思議,這是彌陀無盡的慈悲,我們這一生有緣遇到了。釋迦牟尼佛很慈悲,爲我們做詳細介紹,很容易成就,但是很難相信,相信的人有福報,不相信的人沒法子。
下面爲我們說明,從法藏比丘成佛,也就是他五劫參學圓滿,四十八願功德圓滿,極樂世界現前了,開始攝受衆生,到釋迦牟尼佛出現在我們這個世間爲我們介紹這樁事情,極樂世界已經經曆十劫,把時間給我們說出來。極樂世界人的壽命是無量劫,無量劫的壽命,現在才十劫,所以這個時間不算長,是很短的時間。我們在這個時候就遇到,說明我們跟阿彌陀佛有緣,跟釋迦如來有緣,這個緣分很深,不是普通的緣分。世尊爲我們介紹,只要我們肯發心、肯認真的學習,一生決定圓滿成就。從這個地方看,我們曉得,這正是阿彌陀佛酬願度生示現之事相,跟釋迦牟尼佛在我們地球上示現,性質完全相同。佛在《梵網經》上告訴我們,釋迦佛叁千年前在印度的示現,是他老人家在這個地區示現的第八千次。可見釋迦佛早就成佛了,到這個地方來示現都第八千次了。阿彌陀佛亦如是,也是久遠劫就成佛了,他現在在極樂世界作此示現,我們不曉得是第幾次,總而言之,他是來示現而已,說明很久就成佛了。所以這是一期應機之權說,不是真的。
「若究其實」,那我們講真的,則彌陀實實在在久已成佛,很久之前他就成佛了。「彌陀即大日如來」,前面我們讀過,「已見于上所引證之《大乘密嚴經》」,證明阿彌陀佛久遠劫已經成佛。「茲更引叁證」,下面再舉出叁個經論注疏的證明。第一個,「《法華經化城喻品》」,這裏面說,「乃往過去,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這個時間太長了,這不是十劫、二十劫,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爾時有佛,名大通智勝如來」,這跟我們講這麼一段故事,大通智勝如來的時候。「其佛未出家時,有十六子」,這尊佛沒出家的時候有十六個兒子,「爾時十六王子,皆以童子出家,而爲沙彌」。在家是國王,像阿彌陀佛一樣,阿彌陀佛的示現也是國王身分,聽佛說法,舍棄王位出家了。這十六個王子都是以童子身出家而做沙彌。
「我今語汝:彼佛弟子十六沙彌,今皆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于十方國土,現在說法」。我是釋迦牟尼佛,語汝,汝是參加法華會上的這些大衆,佛告訴法華會上的大衆。那個時候,大通智勝如來未出家的時候,這十六個孩子都出家了,出家做沙彌。現在呢?現在全都成佛了。這十六個人就十六尊佛,在十方世界現在說法。「西方二佛,一名阿彌陀(是第九子)」,這十六個沙彌當中第九個。「第十六我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跟阿彌陀佛是兄弟,他是最小的,第十六個,小弟,這是他第九個哥哥,「于娑婆國土,成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這是《法華經.化城喻品》裏面一段經文,從這段經文說明,「彌陀乃十六王子中之第九王子」,釋迦牟尼佛「是第十六王子。釋迦成佛以來,已無量劫」,阿彌陀佛當然也是無量劫。
「如《法華壽量品》雲:爾時佛告大菩薩衆,諸善男子:今當分明宣語汝等」。這是法華會上會叁歸一。釋迦牟尼佛教學,當年在這個世間,他是叁十歲示現成道,就在菩提樹下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見性就成佛,表演給我們看的。成佛之後就開始教學,教學也是先從小到大,就是先辦小學,小學就是阿含,十二年,我們今天講紮根教育;十二年之後,大家根基都不錯了,有相當的成就,再向上提升辦中學,中學就是方等八年。方等前面通小乘,後面通大乘。阿含跟方等加起來二十年,二十年的基礎才學大乘,大乘是般若,般若二十二年。我們就曉得,般若畢業了,跟著釋迦牟尼佛學多久?學了四十二年。前面二十年,般若二十二年,四十二年。這樣的教育,佛才跟大家講真話,前面講的是叁乘,聲聞、緣覺、菩薩,到法華講一乘,一乘就是成佛的,佛出現在世間真正的目的。衆生要不經過四十二年的奠定基礎,沒法子學一乘法。教了四十二年,這才開這個課程,會叁歸一。會叁是前面叁乘,聲聞、緣覺、菩薩,那都是方便說,那都是基礎教育,現在歸一,一乘法,給你講真的,如何轉凡成聖。前面第一個階段是轉惡爲善,第二個階段轉迷爲悟,第叁個階段就是轉凡成聖,教給我們成佛之道。所以大乘教裏面常說「開慧的楞嚴」,《楞嚴經》開智慧;「成佛的法華」,《法華經》講成佛之道。這是世尊一代的教學,法華八年,總共四十九年。這是著名的,世尊當年在世講經說法四十九年。
我們在極樂世界也看到了,極樂世界不是四十九年,是無量劫,人壽命長、福報大。極樂世界是不是也有這些次第?應當是有,但是在現象上看不出來,理上有,爲什麼?它有四土叁輩九品,它辦的學校開的班級很多。可是極樂世界非常奇妙,凡是往生的都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第二十願說得很好,生到極樂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薩」。阿惟越致是在哪個等級?是在法華等級,最高的這一層。所以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確實一音說法,在大講堂天天跟大家講經教學,你是什麼程度,聽起來他就是給你講這個經,非常契機,非常受用。每個人聽到都得殊勝的利益,大根得大利益,小根得小利益,沒有不得利益的,天天進步,沒有退步的。
極樂是學校。怎麼知道是學校?《華嚴經》裏頭跟我們介紹諸佛剎土,剎土裏面都有上帝、都有天王,有行政組織,極樂世界沒有,釋迦牟尼佛給我們講這麼多,沒有提到極樂世界有上帝、有國王,沒聽說過。極樂世界也沒有士農工商,佛的介紹好像只有兩種人,一個是老師阿彌陀佛,另外就是學生,凡是往生到極樂世界的全是學生。高級班的學生是法身菩薩,十方世界法身菩薩到極樂世界去學習的人很多,無法計算,高級班的;中級班的是叁乘,聲聞、緣覺、菩薩,中級班的,方便有余土;初級班的是六道凡夫,帶業往生,它有,有班級。可是無論你是在哪個班級裏面,圓圓滿滿平等得到彌陀四十八願威神加持,所以你的智慧、神通、道力,你的享受、待遇,都跟實報土的法身菩薩平等。這是十方世界裏頭沒有的,只有極樂世界有。極樂世界超越十方,一切諸佛剎土就在這些地方,物質生活待遇相同,智慧也相同,神通、道力也相同,這個不可思議,這叫難信之法。
《法華經》上「壽量品」裏面,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今當分明宣語汝等」,宣是宣說,告訴你們大家。「是諸世界,若著微塵,及不著者,盡以爲塵,一塵一劫,我成佛以來,複過于此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佛說時間長,這些話我們說不出來。你講一個長時間,能講得出來嗎?這個話你懂得了嗎?佛說是諸世界,世界沒有邊際,我們看看太空當中多少星球,這星球…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二五二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