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二五叁集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二五叁集)  2012/3/26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253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注》第五百九十八頁第一行,「現說法」。經文:

  【今現在說法。】

  經文只有這一句,我們看念老的批注。『今現在說法』。「言今現在,則非過去與未來,直指當下。故雲今現在」。這叁個字含的意思也很多,今,可以說就是現在,今天、今時;現,示現。他示現在做什麼?示現在說法。無論什麼時候,都是當下,都是現在。釋迦牟尼佛當年說法的時候,今現在說法,叁千年後,我們今天說,也是今現在說法,永遠是今現在說法。所以這個意思很深、很圓滿。從這一句我們就知道了,佛的慈悲表現在哪裏?表現在說法。說法的目的何在?用意何在?幫助衆生覺悟。所以說法是個手段,是個非常善巧的手段。在手段當中,這是第一,獨一無二。因此,一切諸佛如來,無論在什麼地方示現,都在說法。

  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成佛到今天十劫,說法沒有停過。口說法,身表法,意在加持,可以說是叁業普度,身語意叁業,念念不舍衆生。不疲不厭,永遠沒有疲勞,永遠沒有怠倦、懈怠,沒有,永遠在說法,說不盡!爲什麼?道理在哪裏?剎那剎那,這講極短的時間,都有無量無邊、無盡無數的十法界諸佛剎土裏面的衆生往生到極樂世界。所以極樂世界每一個剎那都有新的人進來。同樣一個道理,每個剎那有很多在極樂世界成就了、圓滿了、畢業了,進入常寂光。這也是個循環的相,沒有停止!彌陀的大慈大悲,從這個地方展現出來,無盡的慈悲。所以今天我們這個地球出了問題,社會出了問題,地球出了問題,我們怎麼解決?實在說,極樂世界是最好的一個模範,向阿彌陀佛學習,向極樂世界學習,問題就解決了。

  阿彌陀佛極樂世界,裏面最重要的一個理念、一種精神就是慈悲,慈悲就是愛!這個愛裏面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起心動念,再說明白一點,沒有控製、沒有占有,清淨的愛、平等的愛,所以稱之爲無緣大慈。緣是條件,無條件的,平等的愛心,愛心確實遍法界。這個心,一定要曉得,是我們自己的本性,人人都有,個個不無。彌陀把它顯示出來,發揚光大,起作用了。我們雖然有,我們迷了,迷失了自性,雖有它不起作用。不起作用到什麼程度?連自己的身都不愛。你能愛自己的身,你就不會糟蹋你的身。真正愛自己的身,肯定五倫做到,五常做到,四維八德做到,在佛法裏面講,十善做到,叁皈、五戒做到。這是什麼?自愛,自愛然後才能愛人。這些年來,我們所提倡的《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儒釋道的叁個根。這叁個根圓滿落實,這是什麼?這叫自愛。叁個根做不到,不自愛。今天最大的麻煩,就是人不知道自愛,不自愛就決定不能愛人,不自愛,你決定不能接受聖賢教誨。爲什麼?聖賢教誨是從圓滿愛心裏面流出來的,字字句句是真言。這個真言可以化解災難,可以提升自己的能量,在佛法講,提升自己的境界,現在人稱爲能量。

  今天佛法衰了,衰在哪裏?衰在沒有人說法。寺廟很多,從前李老師常常勉勵我們,「有廟無道,不能興教」,這是真的。廟重不重要?廟不重要。怎麼知道不重要?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一生教學四十九年,沒有建一個寺廟。他在哪裏講經?在曠野、在樹林底下、在水邊,他人在哪裏,那個地方就叫道場,就叫法會。法會,不是今天我們所謂的法會,法會是大衆在一起,聽釋迦牟尼佛講經教學,聽不明白的地方,提出來請教,佛給我們詳細解答,這個大會叫做法會。沒有任何建築,世尊一生都如此。最後入般涅槃,在雙樹間,還在樹林裏頭。這個表法的用意很深,我們一定要知道。我們要道,不一定要廟,廟有沒有是緣分。有人發心建一個道場,好事;沒有人發心,不建道場,也是好事。不要有分別,不要有執著。

  所以佛教到中國,中國人習慣于孝親尊師,中國人把老師看得很重要,跟外國人不一樣。第一個是父母,父母養育之恩,父母生我、養我,我這身命得自于父母;老師教我、開導我,我的法身慧命得自于老師。中國人講,人有兩個命,一個身命,一個是智慧,慧命。所以老師跟父母的地位是平等的。在古禮,最明顯的,你能看出來他們平等,就是稱名。中國的古禮,這有二、叁千年的曆史,文字上記載,中國自古講禮。男子二十歲成年,不可以把他看作小孩看待,要當作大人看待了。二十歲行冠禮,戴帽子,小孩不戴帽子。戴上帽子,這就是大人,這不是小孩了,爲什麼?他的名不能稱,稱名對他不恭敬。所以行冠禮的這一天,同輩,兄弟、同學、朋友,送他一個字。你看中國講名字,名是父母所命的,父母給你起的,代表父母對你的期望,一生不能改變。改了名那叫大不孝,怎麼對得起父母?名是一生不能改的,所以用字,行了冠禮之後,就用字。縱然將來在朝廷做官,皇帝見你面都稱你字,不稱名,對你尊敬。皇上要稱你的名,你就犯罪了,你犯了罪,不尊重你了,就稱你的名。除了父母一生稱名之外,另外一個人就是老師,老師一生稱名。這就說明,老師跟父母地位是平等的,一生稱名。這在古時候是個普通禮節。女子十六歲行笄禮,就是梳頭,那就成年了,也不能稱她的名,她的姐妹會送她一個字,以後稱字。丈夫對她也稱字,不稱名,對她尊重。那個名只有父母、老師稱的。

  所以佛法是師道,淨業叁福第一句「孝養父母」,第二句「奉事師長」。佛法傳到中國兩千多年,在中國生根,開花結果,什麼原因?中國人重視孝道。佛法是師道,師道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沒有孝道,佛法在這裏不能生存,這個我們看到了。釋迦牟尼佛滅度之後,弟子們將佛的教誨向四面八方去傳、去弘揚、去教學,有的地方二、叁百年沒有了,有的地方五、六百年沒有了,我們在印度尼西亞看到的,大概在印度尼西亞是七百年沒有了,阿富汗大概也是七百年就沒有了,唯獨在中國。什麼原因?中國人有孝道的根。所以佛法在中國永遠不會消失,除非中國人把祖宗、父母丟掉不要了,那佛法就沒有了。如果中國人還要祖宗、還要父母,佛法就不會衰滅,它根在!我們要知道,父母的恩是養育,老師的恩是教誨,如果不教、不講經,這恩德就沒有了。父母生了這個小孩不養他,恩德也就淡薄了。所以在中國,養父跟生父,養父母的恩德大于生父。生父生下來沒有養你,沒有養你活不了,你怎麼能活下去?養父照顧你。所以對養父要報恩,超過對生父。中國人講理,他明白這些道理。

  我們決定不能小看古人,不要以爲古人不懂科學,那你完全看錯了。古人懂,懂,爲什麼不發明?如果中國古時候,在一千多年、二千年前就發明,這個地球大概早就完了、就消滅了。中國古人有智慧,不忍心幹這個事情。中國古聖先賢的發展方向,向倫理道德,向這個方向發展,不向科技;知道也不說,也不幹這個事情。偶爾也有這種創造發明,可是最後把這些技術完全把它消滅掉,不傳給後世。這個道理今天我們明白了。科學技術發展,剛發展的時候不錯,帶來很多便利,現在知道了,現在帶來什麼?災難!那不是好事情。西方古老的預言裏面有說,毀滅地球災難大概是有六種,其中有一個就是核武戰爭,這是科學技術發展的,能毀滅全世界!現在這個世界,許多擁有核武國家,他們現在製造這些核子彈頭,估計可以毀滅地球幾十次,不是一次。帶給人類的威脅,住在這裏不安,不知道哪一天爆發,給你精神上帶來威脅,你沒有安全感,這種科學要它幹什麼!

  所以,有這個善根、有這個緣分遇到佛法,我們無量的歡喜。遇到佛法,知道西方有極樂世界,這個地方安全,這個地方沒有威脅,身心安穩。我們希望趕緊移民到極樂世界,比哪個世界都好!釋迦牟尼佛在世,多次介紹極樂世界、介紹阿彌陀佛,這部經就是世尊多次介紹裏頭集大成的一個最圓滿的本子。每一次所說,意思統統在這個本子裏頭,這個本子完整沒有欠缺。現在《無量壽經》中文本,總共有九個不同版本,這個版本是最好的、最圓滿的,其它的版本都有欠缺,只有這個本子圓滿。所以,民國初年有些大德說,世尊末法後面還有九千年,九千年當中真正能得度的就是這個本子。我相信!也就是這個批注。這個批注是集注,集經論的批注,集祖師大德的批注,總共選用了一百九十叁種,集大成。唐太宗搞《群書治要》也是集的,選集的,他選集是六十五種經論;念老這個批注,選擇八十叁種經論、一百一十種祖師大德的注疏,多麼難得!這兩個人對淨宗、對于如來正法,有大貢獻!今天他們把這個交到我們手上,第一個我們認真學習,第二個我們要把它做出來,發揚光大,傳下去,利益後面九千年的衆生,這個多有意義、多有價值!

  今天宗教出問題了,前年我陪同馬來西亞的宗教訪問團,訪問羅馬梵蒂岡,天主教的教廷。我們跟教皇見了面,教皇指定紅衣主教陶然跟我們交流。我們做了兩次會談,一次叁個小時,我們在一起討論六個小時的時間。陶然主教爲我們提出,根據天主教的調查,最近這十幾年來,全世界信仰宗教的信徒人數逐年下降,也就是說一年比一年少。他們對這個事情很擔心,如果這樣下去,十年、二十年之後,這世界上信仰宗教沒幾個人了。提出這個問題來跟我們討論。當時我就提出來,我說爲什麼當年創教的祖師,猶太教的摩西,基督教的耶稣,伊斯蘭教的穆罕默德,佛教的釋迦牟尼,他們當年創教爲什麼有那麼多人跟他學,而且世世代代相傳傳到今天,還有這麼多信徒,這是什麼原因?爲什麼今天傳到我們這一代,人就離開了,不再相信,這是什麼原因?我們有沒有想到,什麼原因?我們把教學丟掉了。你看看前面幾個人,釋迦教學四十九年,摩西教學應該也有叁十年,耶稣教學叁年,被人害死了,穆罕默德教學二十七年,沒有一…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二五叁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