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大經科注 (第二六一集) 2012/3/30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261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注》第六百一十一頁倒數第五行,第二句開始,從「七」這個地方念起:
「世智辯聰難。謂世間之人,邪智聰利者,惟務耽習外道經書,不信出世正法,故名爲難」,昨天我們學到此地。八難,總而言之,什麼叫做難?我們的病苦不算是大難,社會動亂、地球災變也不算是大難。真正的大難是什麼?是這一生當中沒有緣分聽到佛名,沒有緣分見到經典,這是大難。在我們一般人想到,這個不是難,這算什麼!沒有把這樁事情看在眼裏,難就這麼産生了。經論、祖師大德常常給我們說,「一曆耳根,永爲道種」,我們耳聽一句經文、聽一聲名號,阿賴耶識裏面就種下佛的種子。縱然這一生不能成就,這個種子永遠不會消失,在阿賴耶識裏頭,來生後世遇到緣一定起作用。尤其聽到阿彌陀佛、聽到淨土的經論,跟極樂世界、跟阿彌陀佛結上緣,這個緣太好了,因爲這個緣將來必定能生淨土、必定能成佛果,道理在此地。
如果聽不到佛名,看不到經教,這個緣就沒有;換句話說,這一生得人身,人身難得,真難,得人身這一生空過了,這個可惜!還不如障礙佛法的人、毀謗佛法的人,爲什麼?毀謗、障礙是他造的業,他阿賴耶裏頭有佛。我要滅佛法,我要毀謗佛法,他阿賴耶有佛,有佛可不得了,將來會成佛。造的這個重業,他果報在地獄,不要緊,地獄出來之後又會遇到佛法。所以那都不叫難。難就是一生當中沒有緣分聽到、沒有緣分接觸到,這真難。所以我們懂得這個道理,八苦八難這個難怎麼個解釋,什麼叫真正的難,佛這個解釋得有道理。
我們這一生得人身、聞佛法,可以說幸運到極處,這一生就有機會成佛、有機會往生,關鍵在自己。我們今生能夠遇到,當然有過去生中的緣分在,過去生中沒有緣,這一生怎麼會遇到?遇到怎麼會相信?換句話說,就如同佛在經上所說,凡是與淨宗有緣的,這一生念佛能往生的,皆是過去生中曾經供養無量諸佛。今天得到無量諸佛威神的加持,你才能信,你才能發願,你才肯念佛求往生,不是偶然的。這個緣分我們一定要知道,一定要牢牢的把它抓住。這一生毛病、習氣很重,不要緊,一定要克服,我這一生才能往生;如果克服不了毛病、習氣,那來生還繼續搞輪回,一輪回,麻煩就大了,輪回到哪裏去了。雖然六道裏頭都有佛法,六道裏面佛法最興盛的、這個緣最容易遇到的是人道。天道,有佛菩薩去講經說法是偶爾的,好像邀請辦一次活動一樣,它不是長期的,長期的確實在人間。叁惡道衆生太苦了,縱然有善根也是偶爾遇到,不是常常遇到。這些理事我們都得清楚。
佛法的修學,關鍵是在誠敬,真誠恭敬。凡是念佛的人這一生不能往生,都是誠敬這兩個字有欠缺。自己以爲很虔誠、很恭敬,那是你自己的標准,別人不是這個看法,鬼神不是這個看法,佛菩薩更瞞不住。你是真的是假的,是爲眼前的名聞利養,還是爲真正往生成佛來普度衆生?總是心不誠、願不切,完全做表面的工作。表面做得很好看,得到別人贊歎、贊揚,自己就很得意,傲慢心就生起來,自以爲是。到最後臨命終時,敵不過業力,免不了冤親債主的幹擾。這些事情我們有沒有想到?如果想到了,那要怎麼樣去做?不能依教奉行,依教奉行裏面總是打很大的折扣,這都是這一生不能往生。這一生把自己的修行功夫向上提升了一點,甚至于不能提升,還減分了。
在現前這個社會,誘惑的力量太強大了,讓我們退轉這是很平常的事情、常見的事情。我們怎樣能保住真誠不退轉?最重要的是心不退轉。叁種不退裏頭,最難的是念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真正做到念不退,前面兩種不退都具足了。沒斷煩惱全是假的,這個經上的標准,斷煩惱才是真的。煩惱首先斷見惑,你真正證得須陀洹果,證得圓教十信裏面的初信位,這真的,那沒有問題了,你肯定是真心,你不是真心你做不到;換句話說,沒有到這個地位,我們不敢說我們的心真誠。初信位以上,小乘須陀洹以上,才可以說我用真心。實際上他們的真心還摻雜著許多妄念在裏頭,他有起心動念、有分別執著。見煩惱沒有了,還有思煩惱,妄想分別執著沒斷幹淨,幹什麼都是敷衍塞責,忏悔也不是真的,所以業障沒忏除。真正忏悔,業障才能忏除,忏表面,保留的很多。
這第七個世智辯聰。像古時候,孔子遇到少正卯,少正卯辯才無礙,邪知邪見,孔夫子辯不過他,把他怎麼處置?把他殺了。那在現在,孔子做這樁事情,孔子犯法了,爲什麼?他侵犯人權。孔子爲什麼殺他?邪知邪見,又善言能道,辯才無礙,讓許多人都跟他變成邪知邪見,這還得了嗎?他給整個社會帶來災難。明白這個道理,殺他就正確了,他不能改過,他不能回頭,這種人貢高我慢、好高骛遠、能言善道。所以在古時候,這樣的人就可以殺。在現在不行,現在言論自由、出版自由,你沒辦法。所以現在的社會亂了,沒有倫理道德把關,在那個時候,違背倫理、道德的言論、思想都是有罪,現在這個關沒有了,社會亂了。誰能來治?沒有人能治。聖賢不能治,孔子到今天束手無策,不能治,佛菩薩來了也不能治。最後怎麼樣?最後因果來治,善有善果,惡有惡報,只有惡報來治。因果面前人人平等,我們懂得這個道理。所以一定要曉得,得人身遇佛法的不容易,認真修學。
佛法決定不能離開戒定慧,因戒得定,因定開慧。修戒,今天人最難的是修戒,因爲那一點恭敬心、那一點真誠在現在社會沒有了,看不到,也聽不到了。習慣于放縱,美其名爲自由,任性造作的是罪業,他自己並不知道,真正問題就出在這個地方。如果他曉得他造作是罪業,他就不幹了。科學家發明了原子彈,這是愛因斯坦幹的,他認爲這是好事情,可以結束第二次世界大戰。如果往深處看、往遠處看,他做錯了,這個發明帶給人類久遠的恐懼,帶給人類精神上的不安定,這個罪多重。二次大戰不是要緊的事情,這才真正要緊,你讓全世界人心惶惶不安,不知道哪一天核武大戰世界毀滅。在從前人沒有這個概念,這個,愛因斯坦要不要負責任?
中國古人考慮到這個問題,外國人他不知道有這個問題。科學技術,中國很古的時候就有,爲什麼不傳世?古聖先賢知道這個利害,所以他懂得,造成玩具,玩完了之後把它全部銷毀,不傳給別人。這是對道德負責任,對人類的幸福負責任,對社會的安全負責任。這裏頭很深的意思,懂得的人確實不多。如果中國科學技術在兩千年前就發達了,這個世界大概在一千五百年前就毀滅了,就提前毀滅。中國人不幹這個缺德的事情,不是沒有能力,有這個能力,有道德、有智慧。外國人有這種能力,缺少的是道德、智慧,才任意讓它發展,甚至于社會大衆還鼓勵發展,讓這個世界走向核武競賽,這怎麼得了!製造那麼多的核武、生物武器,總有一天會爆發,那個一爆發就是地球上的大災難。這都是屬于世智辯聰一類的,他給別人帶來災難、給社會帶來災難,果報在地獄;給自己帶來災難,是這一生聞法、學佛的緣沒有了,斷掉了,這才是真正的大災難。
最後一條,「生在佛前佛後」,這也是難,「謂佛出現于世,爲大導師。令諸衆生,離生死苦,得涅槃樂。人有緣者,乃得值遇」。我們很幸運,我們遇到了,與佛有緣。「其生在佛前佛後者,由業重緣薄,既不見佛,亦不聞法,故名生在佛前佛後難。」我們雖然沒有跟釋迦牟尼佛同時生在一個時代,但是我們依舊是在世尊法運之中,就是他影響之中。釋迦牟尼佛的法,在空間的影響,我們看到的這是一個地球,實際上不止,那是我們肉眼看不到的;在時間上的影響是一萬二千年。佛滅度到現在是叁千年,後面還有九千年,這九千年當中,這個世間都有佛法,有緣的人會遇到。九千年,當然這是往下衰,這個一千年比不上上一個一千年,下一個一千年跟現在比不如這個時代,肯定的;也就是說,機會愈來愈少。到最末後的一千年,可能經都不容易看到了,人造的業重,福薄,這些經論都在這個世間消失掉。
我們現前遇到夏蓮居老居士這個會集本,遇到黃念祖老居士的集注,這是什麼?這在末法時期,佛法往上興的現象,這是往上興。我們在這個時候遇到了,真難得,真不容易。早年慧明法師說,梅光羲居士也說,這是當年在家、出家的大德,他們說這部經,這個會集本。佛在經中所說的,將來佛法滅了,到最後,這個世間只有一部經留在世間,還留一百年,這個經就是《無量壽經》。這兩位大德告訴我們,留下來的,最後留下,一百年留下來的《無量壽經》就是這個會集本,不是別的本子,別的本子都看不到了,還多留一百年。一百年之後,這個本子沒有了,只有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還再留一百年,能聽到這聲佛號都能得度。從這個地方讓我們體會到,這部經、這個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我們一定要真正把它抓住,要真正發心修行。
菩提心是真心,古大德在經論裏面給我們講解菩提心,講得很多、很深、很廣,蕅益大師告訴我們非常簡單。蕅益大師在《彌陀經要解》裏面告訴我們,你真正相信有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你真正發願求生淨土,親近阿彌陀佛,這個念頭就是真正無上菩提心。講得好!印光大師贊歎,自古以來沒人這樣說過,這才說得透徹,讓那些鄉下阿公阿婆念佛往生瑞相稀有得到了證明。爲什麼?他們真的發菩提心,自己不知道。你問他什麼叫菩提心,他不曉得。可是他真相信,真想求生淨土,這個心就是無上菩提心,蕅益大師說出來了。要不然這些鄉下阿公阿婆,他也不認識字,也沒有念過經、也沒有聽過佛法,教他念佛他就真肯念,老老實實念。一天到晚這串念珠就是念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他什麼念頭也沒有,往生瑞相稀有,預知時至。…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二六一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