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大經科注 (第二六四集) 2012/3/31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264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注》第六百一十叁頁,從倒數第叁行最後一句看起:
「又此土修行,若生魔障,則以念佛治之」。這句話很重要,出自于《止觀》第九卷,這是唐朝天臺智者大師所說的。我們在現前佛門當中,無論在家、出家,魔障很多。魔障現前怎麼辦?老實念佛。那念佛不靈怎麼辦?不是念佛不靈,是你不會念。要怎麼個念法?大勢至菩薩在楞嚴會上,《念佛圓通章》裏面告訴我們的,「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都攝六根就是萬緣放下,你念佛了,你沒放下,所以帶著魔障;淨念相繼,你的心不清淨,所以功夫不得力。什麼叫淨念?不懷疑、不夾雜,叫淨念。我們念佛一般夾雜著妄想、夾雜著雜念,所以把你念佛功夫破壞了。相繼就是不斷,功夫成片、不斷。佛號功德不可思議!這一部《無量壽經》從頭到尾就是講阿彌陀佛。把它縮短來說,全是講的名號功德不可思議,展開來是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經前面引的這一段,今天上午講的《法華經》上的一段,《法華經》到最後也是導歸極樂。《華嚴》是不必說了,大家都知道,末後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所以《華嚴》、《法華》,這都是一乘大經,最後都是勸導我們念佛求生淨土,佛號功德不可思議。
佛號是正念當中的正念,我們要認識它、要肯定它,老實念去就産生效果,能跟阿彌陀佛溝通。十方世界,只要有衆生對于阿彌陀佛、對于極樂世界真相信、真想往生,佛就知道了。賢首國師在《妄盡還源觀》上告訴我們,十方世界衆生起心動念,立刻就周遍法界。換句話說,不但阿彌陀佛收到了,一切諸佛如來、法身菩薩都有這個能力收到。阿彌陀佛尤其是慈悲,關心六道罪苦衆生,所以發四十八願五劫修行,我們在這經上前面讀過,那是講他的曆史。極樂世界從哪裏來的?是法藏比丘,阿彌陀佛因地,五劫修行四十八願功德之所成就,所以西方世界無比的殊勝。一切諸佛尊重阿彌陀佛,稱他爲「光中極尊,佛中之王」。他的名號是一切諸佛的德號。阿彌陀佛四個字不是不能翻,是爲了尊重不翻,依舊用音譯再加以解釋,其實可以翻的,阿翻成中文叫無,彌陀是量,佛是覺,翻成中國意思是無量覺。那我們想想,哪一尊佛不是無量覺?一切諸佛都是無量覺。所以一切諸佛的德號,法藏成佛就用這個做名字,這從事上說。如果從理上說,無量覺就是自性,我們自己的本性。在這部經上講叁種真實,真實之際就是講的本性,本性無量覺。
《起信論》上告訴我們,「本覺本有,不覺本無」,本覺本有就是無量覺,用梵語來稱就叫阿彌陀佛。所以阿彌陀佛是誰?是自己的本覺,是自己的真心,是自己的本性,沒有念到別人。古大德常說,「唯心淨土,自性彌陀」。阿彌陀佛從哪裏來?我自性當中的本覺現出來的。極樂世界從哪來的?唯心淨土,那個心就是自性,自己的真心,就是自己的本覺。所以極樂世界跟阿彌陀佛,跟我們的關系太密切了!是我們真心流出來的。那今天我們娑婆世界,我們六道輪回是我們的妄心流出來的,不是真心,就這麼回事情。淨宗最終極的目標就是從妄境回歸到真境,從妄心回歸到真心,問題就解決了。念阿彌陀佛要用真心念,不能用妄心念,妄心不靈,真心就靈了。所以用真心靈,一切魔障都化解、沒有了。自性裏頭沒有魔障,阿賴耶識裏頭有魔障,阿賴耶是妄心。這一句很重要。
下面「又《淨土修證儀》雲:十乘之理」,理,十乘的理觀,「能發九境之魔事」。爲什麼,爲什麼他有魔事?「以五蘊生死迷暗之法爲境故」。十乘理觀是十種修觀的方法,天臺大師講的,除了第一種之外,後面九種都沒有離開五蘊。五蘊不是真的,《心經》大家念得很熟,「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就是用甚深的智慧來觀察,看到什麼?「五蘊皆空」。五蘊,色受想行識,這五樣是一樁事情,不是五樁事情。五蘊是什麼?是物質現象的基礎。《金剛經》上講「一合相」,就是一合相裏頭的一,是一切現象的基礎。我們這樣講,大家就更好懂。一切現象包括叁大類,物質現象、精神現象、自然現象。五蘊是一切現象的基礎,它是一法,它不能分開。
佛說這個,實實在在講,觀世音菩薩看見五蘊皆空,這個現象在佛經裏面稱爲極微之微。佛經是科學,佛用分析的方法把這個物質,我們肉眼能夠看到很小的一個物質現象,大概眼睛得好,眼睛差的人看不到,叫牛毛塵。牛毛很粗,牛毛尖端上,毛尖端上有一粒塵土,它在那個毛尖上,它不會掉下來,那叫牛毛塵。把牛毛塵分析,分做七分,七分之一叫羊毛塵。羊毛比牛毛細,更小的一個微塵,牛毛塵七分之一放在羊毛上,它很穩當,它不會掉下來。羊毛塵再分七分之一叫兔毛塵,兔毛就更細了,兔毛塵再分七分之一叫水塵。水實在講,它裏面也有空間,這一粒塵土在水裏面遊來遊去,沒有障礙。水塵再分七分之一叫金塵,金屬,金屬的密度很大,但是在高度顯微鏡下去看還是有空隙,像一個網一樣,裏頭孔很多,那一粒微塵在金屬的孔裏面遊來遊去沒障礙。金塵再分七分之一叫微塵。你看,佛講的微塵這麼小,肉眼看不到,佛說阿羅漢的天眼能看到微塵。微塵能不能分?還能分,微塵再分就分成色聚極微,這就更小,阿羅漢看不見了,阿羅漢天眼看不到它,菩薩天眼可以看到它。再把它分成七分之一,極微之微,就稱極微之微,色聚極微分成七分之一叫極微之微。普通菩薩看不到,誰能看到?大經上說八地以上。《華嚴經》說菩薩品位一共五十一個,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八地是五十一個階級裏頭最高的四個位次,八地、九地、十地、等覺,再上面是佛,妙覺佛,這五個位次的人看到。
極微之微我們很難想象,我們很感激現在這些科學家,被科學家看見了,我們對這樁事情更清楚了。佛是用這種分析法,科學家也用分析法。科學家在以前,八十年前,認爲物質裏面最小的是分子,比細胞還小,細胞分開分成分子。八十年前科學家更進一步,把分子再分開,分子到底是什麼?把它分析開來之後是原子組成的,分子是數目不同的原子組成,所以認爲原子是物質裏頭最小的。這八十年來,這些科學家用精密的儀器,以前儀器粗糙,現在非常精密,再分,把原子分開之後,這才曉得原子是由原子核、電子、中子組成的,它不是單一的。從原子再分,分出粒子,粒子有幾十種不同。還是一百多種,還是幾十種,很多就是了。從基本粒子再分,科學名叫誇克,也有幾十種。愈分愈小。
佛講的極微之微,那個不能分了,再分就沒有了,真被科學家看到了。這是最近叁十年,一九八0年以後,科學家發現微中子,這個東西就是佛說的極微之微,是物質的基礎。一合相就講這個,一就是講這個東西,微中子。它多大呢?我們無法想象,看到科學報告才知道,一百億個微中子,一百億,聚集在一起等于一個電子,原子裏頭一個電子,一百億個微中子是一個電子。這個東西能不能再分?它再分,再分沒有了,就跟佛講的極微之微不能分了,分了就沒有了。這沒有了看見什麼東西?看見原來是意念波動的現象。所以就說明物質是假的,分了最後物質沒有了。物質是什麼東西?意念的波動現象。這就說明,物質從哪來的?物質從念頭來的,你有念頭就有物質,你沒有念頭就沒有物質。
所以科學家在報告當中提出來,我們地球上的科學,這四百年來有一個很嚴重的誤會,就是二分法,把這個宇宙一切現象分做物質現象、心理現象,物理學、心理學,他說這個分法是錯誤的。物理跟心理是一樁事情,物理的基礎是心理,沒有心理就沒有物理,它不是兩個獨立的,它是一樁事情。這個發現關系很大,會把整個科學史重新要寫過,重新寫過,以前的會推翻。提出「以心控物」,現在市面上這些書很新,《念力的秘密》,現在你看他們從物理回過頭來去研究心理、研究念頭了,念頭的秘密,發現念頭能量太大了,不可思議,它能夠改變物質。
現在他們積極在做的一個是搜集證據,就是治療,特別是對于嚴重的病患,像癌症這一類的,醫生宣布沒法子治了,告訴他,你能夠存活的時間只有一、二個月,現在科學家找這些人。這些人裏頭有一部分,不多,二、叁個月之後癌症沒有了,再去檢查,毛病都沒有了。他也沒有吃藥,也沒有打針,也沒有找人去醫治,怎麼好的?醫生感到是奇迹,這些科學家知道是念頭,念頭把他治好的。怎麼治的?不去想病,病就沒有了。因爲病毒從哪裏來的?不善的念頭引起來的。既然已經宣布了死刑,只能活一、二個月,這些人多半都是宗教裏面的信徒,曉得自己只有一、二個月壽命,怎麼辦?病忘掉了,求上帝、求神,想生到天堂去。他那個念頭裏頭只有天堂、只有神,他不想他的身,他也不想他的病,天天專想天堂、專想神,在那裏做祈禱,祈禱二、叁個月病沒有了,再去檢查沒有了。這是什麼?念頭轉變的。
佛門裏頭有,這個現象也不少,劉素雲居士就是很好的例子,這是我們認識的人。她在十幾年前得的紅斑狼瘡,比癌症還嚴重,醫生告訴她,讓她心理有准備,妳隨時有死亡的可能;不是兩個月、叁個月,不是的,隨時。她這個人很達觀,對生死看得很淡,不在乎,沒有被病嚇到。她知道她這麼嚴重了,剛好遇到《無量壽經》,每天聽《無量壽經》,一天聽十個小時。以後她跟我見面的時候告訴我,她怎麼聽?一天聽一片。那個時候一片,很早以前講的,一片是一個小時。這一部《無量壽經》講了一百多個小時,她一天聽一片,一片聽十遍。因爲她相信,我在講經上說的古人一句話,教給我們「一門深入,長時熏修」,這八個字她懂得,她說我一天聽一片,一片聽十遍,其它的時間念阿彌陀佛,什麼都不想,統統忘掉了。真的,叁個月之後覺得沒…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二六四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