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二七七集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二七七集)  2012/4/7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277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注》第六百一十六頁,倒數第二行:

  「黃金爲地,見小本經文」,就是《阿彌陀經》。「今曰」,今是我們這個本子,會集本,裏面講「自然七寶,黃金爲地」。這裏頭最重要的就是自然,自然七寶就是沒有加工的,沒有經過加工的,沒有經過提煉的,那叫自然。在我們這個世間沒有,必須要加工,從礦産裏頭采出來帶著很多渣滓,必須把它淘汰掉。從自然我們就能看到,極樂世界金銀七寶不需要加工的,到處都是,而且都是精純、潔淨,沒有一絲毫汙染。這是「表性德自然之黃金等七寶,合成爲地」。七,前面跟諸位報告過,它不是數字,它是表法,七代表圓滿。這個七的意思,就是四方、上下,這就六,加上當中,這叫圓滿,七表這個意思。圓滿,那就是無量無邊無盡的珍寶,在極樂世界到處都是,遍地都是,這合成爲地。《魏譯》,康僧铠的本子,這是原譯本流通最廣的,在中國,在日本、高麗,過去這些高僧大德學的本子都用《魏譯》,所以批注全是用魏譯本。《魏譯》裏面說,「其佛國土,自然七寶,金、銀、琉璃、珊瑚、琥珀、砗磲、瑪瑙,合成爲地」,舉這麼一個例子。

  「又《觀經》」,《觀無量壽經》,《觀經》裏面對西方極樂世界講得很詳細,很難得,它主要的是講修行的方法跟淨宗的理論。淨宗的理論,實際上就是八個字,「是心是佛,是心作佛」,這兩句話非常重要,爲什麼念佛會成佛,道理就這兩句話。一切衆生,心就是佛,沒有例外的。一切法是自性變現的,自性就是佛。所以淨土宗常說「自性彌陀,唯心淨土」,這兩句話是從理上講。極樂世界從哪裏來的?是我們心變現的。阿彌陀佛從哪來的?阿彌陀佛也是從自性變現出來的。佛跟佛國土如是,然後你就曉得,遍法界虛空界所有一切法都離不開自性。所以大乘教裏佛說,「心外無法,法外無心」,心跟法是一體。心在哪裏?現在心變成法了,法就是心。像黃金,金在哪裏?金現在變成些首飾,都做這些了,這些首飾那就是黃金,你不能說它不是。所以全體是。

  我們在十乘理觀,第一教我們觀不思議境。把不思議的境界、無量無邊境界歸納起來,不外乎兩個字:色、心。「色從心造」,色哪來?色是心變現出來的,所以總結了一句,「全體是心」。這個道理一定要懂,沒有絲毫懷疑,你得受用無盡。得不到受用是對它有疑惑,爲什麼?太難相信了。我們學幾十年,還是有一點疑惑。我常說,我們有百分之九十五的相信,還有五分疑惑,那是什麼?太深了。我們從來沒聽說過,從來沒看見過,只是佛經上講的,知道佛不妄語,我們相信,相信裏頭還帶著疑惑。所以我們非常感激近代叁十年這些量子力學家,要不是他們破解了阿賴耶,我們那一點點疑根斷不掉。我們感激他,科學研究到阿賴耶,說出物質跟意念的關系,就是佛家講的色跟心的關系,是一不是二,我們這一點疑惑才斷了。斷了,我們要修正我們的信心,讓信心裏頭一絲毫的疑惑都沒有,然後我們這個心就能主宰一切。第一個主宰自己,自己身心健康。我們要留意的,就是日常生活飲食起居,這個照顧好了,百病不生。

  所以這個理重要,這個理告訴我們可以作佛。作佛都能辦到,其它的都是小事,沒有比作佛的事更大。化解地球災難是真的不是假的。你知道一個人的意念能幫多少人的忙?我們聽科學家說,地球人口總數算七十億人,七十億人,百分之一的平方根,不到一萬人,大概就八千多人的樣子,八千多人的善的意念就能拯救地球。八千人裏頭的一個人力量有多大?至少這個人居住的地方不遭災難。我們不說大,方圓一百裏,就是好像居住的地方,他住在這個地方,這方圓一百裏可以不遭災難。有這麼大的能量!八千多個人就能叫整個地球不遭災難,這是科學家得出的結論,他有數據,他有科學根據,不是隨便說的。

  可是這個人到哪去找去?古時候有,現在沒有了。真正修行人不僅功夫得力,在佛法裏面說,縱然不能講到大徹大悟,也應該是大乘教裏所說的大悟,才有這樣的能量。怎麼才能悟?經上告訴我們,悟從兩個地方來,一個是從禅定,那真正可靠,另外一個就是聞經。聞經是屬于解悟,禅定是屬于證悟,所以禅定那個高。禅定在哪裏修?真正修禅定的人你看不到,爲什麼?你看不出來,不是盤腿面壁,跟我們日常沒有兩樣,只是人家那個心不動,叫做禅。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不起心、不動念,是佛的禅定,是自性本定。不分別、不執著是定,你看,不執著,功夫等于阿羅漢;不分別,沒有分別心,這個功夫等于菩薩。有沒有?有。開利法師到這來,告訴我,實際禅寺有好幾個,不止一個,我常講的阿公、阿婆,那個能量大了。一天到晚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好像他什麼都不知道。見到任何人滿面笑容,阿彌陀佛,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心地真正清淨,這種人是菩薩,不是凡人。我們一般人看瞧不起他,我們是肉眼凡胎,不知道。所以上上根人、下下根人都了不起,他們是平等的。在我想象當中,往生極樂世界實報莊嚴土上輩往生,就是這些人,上上根人。這是下下根人,爲什麼?他一片空白,就是一句佛號,真不得了!

  李老師當年好多次跟我講,想學愚,學這種人,學不像、學不到,這個話是真的,不是假的。爲什麼?真要放下。李老師沒辦法,有事業,有臺中蓮社、有慈光圖書館,有兩個托兒所、一個養老院,還有個菩提醫院,還要到學校去上課,他怎麼學?這個學是一切放下,心裏頭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沒有,那就學到了。真的,不是假的。他是真正做到了古大德所說的一門深入,長時熏修,就一句阿彌陀佛。心裏、口裏,身體拜佛,一天到晚,身口意叁業勤修,叫真精進。這種人往生,實報莊嚴土上輩。這是真的,其它的什麼都是假的。

  學佛,學了這麼多年,我們如果是真的明白、真的覺悟了,這一生到這個世間來,爲什麼?來幹什麼的?要把自己的身分確定。沒有遇到佛法,迷惑顛倒,隨著煩惱的波浪逐流,造很多罪業;學佛之後真的明白、真搞清楚了,我不隨波逐流,我有方向、有目標,那你就有成就。淨宗,一個方向,西方極樂世界;一個目標,親近阿彌陀佛,其它的,其它都叫雞毛蒜皮,全部放下,再不沾染。那沾了,吃大虧。有悲心,我要救度衆生,現在沒有能力,我到極樂世界去學習,到那邊成佛。成了佛之後倒駕慈航,普度衆生,你有能力了。現在沒有能力怎麼行?心有余而力不足,做不到。這個道理一定要懂。

  我這一生遇到佛法,接受章嘉大師、李老師的教誨,我這一生的事業就是把這個經文講清楚、講透徹、講明白,這是我的事情。大家爲什麼修得不好?就是因爲對于教理不清楚、不明白,所以是盲修瞎練。搞清楚、搞明白了,萬緣放下,一門深入,長時熏修,你成就了,你的成就不可思議。所有的障緣都是名利放不下,煩惱習氣放不下。怎麼改?叁業精進就改掉了,人人都能改。倓虛老法師《影塵回憶錄》裏頭有個故事,名字我忘記了,這都是年輕時候看的。記載著有個曬蠟燭的和尚,沒有智慧,但是他有個好處,老實、聽話、真幹,這叁個條件他具足。夏天,六月,他是香燈師,別人跟他開玩笑,叫他把蠟燭搬到外面去曬,蠟燭上黴了。他真的把蠟燭搬去了。到了上晚課,晚課的時候,蠟燭全化掉了,沒蠟燭點,他就拿了個蠟燭芯來點。維那師看到啼笑不得,向老和尚報告。老和尚有智慧,這個人會成就,老和尚叫他別幹香燈,到阿育王寺去拜釋迦牟尼佛舍利,一天叁千拜。拜了叁年他開悟了,他不認識字,他會作詩,他會作偈子,他能講經。這是老和尚成就他的,緣好。那個人勸他去曬蠟燭,那個人也是菩薩,要沒有他就沒有這個緣分。

  緣,只要自己會用,全是好緣,沒有惡緣,魔障愈多愈好。夏蓮居有兩句話講,這是他的詩詞裏頭兩句,他說,「久病」,人害病久了,「方知身是苦」,有這個身體真苦,生病;「魔多」,磨難多,「反使道心堅」,你的道心就在磨難當中成就的。沒有磨難,你的道心,你說道心堅固從哪裏看?要禁得起考驗,要禁得起折磨。折磨愈多,考驗愈多,你的成就愈了不得,大幅度向上提升。古人的話是真的,不是假的。極樂世界是修行最殊勝的一個地方,也要經過許許多多磨難,你才能往生。沒有磨難就拜佛,拜佛在修行裏面,無論顯教密教、宗門教下、大乘小乘,都擺在第一,禮敬諸佛。叁業禮敬,就是身口意都禮敬。

  大勢至菩薩要求我們「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都攝六根就是統統放下。眼不見色,耳不聞聲,鼻不嗅香,口不嘗味,統統放下,一心念佛。心裏頭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什麼都不要放在心上。對待一切人,就像彌勒菩薩一樣,一團和氣。爲什麼佛門寺院庵堂一進門把彌勒菩薩擺在當中,讓你進門就看到?就是教你,學佛要學彌勒菩薩。彌勒菩薩在中國,這個造型是布袋和尚,布袋和尚,宋朝人,跟嶽飛同時代。出現在奉化,浙江奉化雪窦寺,那彌勒菩薩道場,身體很胖,滿面笑容。他臨走的時候告訴別人,他是彌勒菩薩再來的,說完之後他就往生了。這叫真的。自己身分一暴露,就不能再留在這個世間,他說完他就走了。所以,以後中國人塑彌勒菩薩的像,就造他的像。這個像在中國很有意思,他表法,表歡喜,滿心的歡喜;表度量,彌勒和尚肚皮大,表包容,什麼都能包容,大肚能容。所以你想學佛,你必須具備這兩個條件,要能夠容,什麼都能包容,而且要笑面迎人。這個實在講就是賢首國師《還源觀》上的四德,第一條「隨緣妙用」。隨緣妙用就落實在滿面歡笑,大肚能容,要落實在這個地方。

  于大乘經教裏面,佛教我們的,「菩薩所在之處,令一切衆生生歡喜心」,菩薩。特別是在現前的社會,…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二七七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