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詩詞偈頌集

  詩詞偈頌集

  釋正果

  大 乘 菩 薩 道

  覺在自性

  覺在自性莫外求,自性只在六根識;

  有情欲得自性覺,勤向自性覺裏修。

  偈說善惡

  由于種植惡,所以墮罪類;若其種善本,後必望福果。

  覺惡以谛觀,當持慧分別;栽惡非善本,種德無惡果。

  把握叁業行,身口意常善;上人忍無怨,智者受不犯。

  除身口意瑕,叁業已清淨;勸行福慧者,如願必常安。

  說 無 常

  自古好花不常開,良辰美景不常在。冥思苦想皆夢幻,身世依然似花落。

  難 清 淨

  業風吹識浪,隨塵動情心。淚眼觀情淚,情生千萬種。

  朝秦暮思楚,黃梁加南柯。寸心對斷腸,惱人演憤怒。

  安 心 無 爲 法

  唯佛經最真,吾當懷其真。無爲法最安,植心處其安。

  偈贊普賢菩薩行

  毗盧遮那淨無垢,威德遍及一切處;其住名爲常寂光,不見有無諸法相。

  常波羅蜜所攝成,樂度不住其身心;我波羅蜜所安立,淨波羅蜜諸相滅。

  時常朗誦大乘經,經常默讀大乘法;恒常思維大乘義,念念不忘大乘事。

  普念一切發慈悲,旃檀除惱無量德;善淨色聲香味觸,如是真實普賢行。

  色壞汝眼思愛奴,隨順我語歸諸佛;正念大乘不忘舍,是名忏悔眼根罪。

  恒聞惡聲生攀緣,妙曲動聽勞神識;貪味香觸落生死,邊地邪見墮惡途。

  叁界不善如漆膠,身殺盜淫非慈悲;惡口兩舌妄绮語,意起貪嗔與邪見。

  六根外漏無底洞,六識不緣無一法;謹慎防護身口意,諸法實相大乘因。

  知 與 覺

  玄就玄在,先知先覺;妙就妙在,後知後覺;

  神就神在,不知不覺;奇就奇在,現知現覺。

  頌 道 明 尊 者

  我姓本悲憫,俗世謂闵姓;人稱道明尊,本迹明大道。

  常隨大願尊,永做本尊師;誓言拔有情,補處兩千余。

  入獄度有緣,曾是我本願;出入生死關,還願人世間。

  寒冷喜馬拉,炎熱即赤道;白頭到蒙江,黑水興安流。

  天山望昆侖,神農非武夷;西秦說兩廣,荊楚懷漢江。

  人間真地獄,八苦何人無;迷者視天堂,悟者比地獄。

  宋帝北南遷,五官走江河;閻羅最平等,穩作如泰山。

  都市到邊疆,皆度有緣人;十殿是我轄,如同十方位。

  醒者升極樂,夢者匆匆生;鐵輪轉無盡,回歸是彼岸。

  歸依我願者,能離活地獄;行持本尊願,得生我世界。

  思念相續者,情緣系縛人;不住念頭者,是謂得道尊。

  明心號菩薩,蓮花心中生;萬法空無我,陰界假非實。

  頌財首菩薩(無毒鬼王)

  心如虛空無毒王,無貪無嗔俱慧眼;無疑緊隨本願尊,恭敬供養無斷缺。

  昔日示現九華山,悲憫流自一真心;莊嚴道場地藏殿,千古啓蒙修真人。

  人生如夢皆幻有,可曾有人得幾分?黃泉路上孤獨鬼,醒夢如醉何時休?

  心若有時境亦有,心若無時一切無;萬有皆空本無我,何處惹來煩惱事。

  凡心死時見真心,光明普照四法界;智慧琅琊開心花,可做諸佛大事業。

  道明無毒真地藏,沒有煩惱逍遙仙;無礙無獲亦無失,無字內涵真奇妙。

  偈頌心

  心不在肝太粗心,無法牽引幹枯心。不甘回首無悔心,堅定不移是信心。

  心灰意冷乃死心,悲歡離合無奈心。捶胸頓足傷痛心,思念親情是歸心。

  六親不認冷酷心,怨仇同等平等心。堅忍不拔是耐心,覺悟人生出離心。

  偈 贊 法 界

  如來之藏,無盡緣起,互不相礙,毫無差別。

  無盡法界,疊蕩重重,相即相入,其性圓融。

  理智涉事,無事不理,圓機說教,無教不圓。

  心

  心不在肝太粗心,無法牽引幹枯心。不甘回首無悔心,堅定不移是信心。

  心灰意冷乃死心,悲歡離合無奈心。捶胸頓足傷痛心,思念親情是歸心。

  六親不認冷酷心,怨仇同等平等心。堅忍不拔是耐心,覺悟人生出離心。

  偈誦十法界

  佛界:

  法界融一心,叁乘覺行圓;萬德皆具足,成就如來心。

  菩薩界:

  心存自他利,廣修六波羅;中道正觀行,菩提薩垛心。

  緣覺界;

  悟十二因緣,體念入空性;獨樂善寂滅,緣覺之心是。

  聲聞界:

  四谛叁十七,知苦斷集聚;修道滅煩惱,乃是羅漢心。

  天界:

  修五戒十善,慈心修功德;護國佑子民,天道善之心。

  阿修羅界:

  戒善同天神,心高意忌諱;嫉妒樂爭鬥,阿修羅之心。

  人界:

  堅持五戒法,全則生富貴;缺則生貧寒,人道之心是。

  畜牲界:

  愚癡不覺悟,無禮不敬業;橫行奸民意,乃是畜牲心。

  鬼界:

  悭貪心妄取,盜竊非己物;福氣消耗盡,餓鬼之心是。

  地獄界:

  強暴無知行,欺上又瞞下;淫穢亂輪理,生起地獄心。

  靜止定觀照覺

  身蘊不分你與我,清靜無爲乃得止;守護神明則入定,神明察識觀照覺。

  五蘊五欲虛幻不實

  色受想行識,蘊含又藏覆;根塵互涉入,虛妄暫時現。

  財色名食睡,虛僞不真實;迷惑不解者,地獄五種根。

  說 無 想 定

  無念無執謂死屍,有念有執乃凡夫;

  無念有執既禅定,有念無執得自在。

  如 夢 如 幻 的 人 生

  叁界久居因身苦,業苦緣苦受亦苦。依業果熟心甘受,生死來去非天定。

  緣盡還無何喜有,其心破漏生輪轉。萬有皆空本無我,功德黑暗常相隨。

  心波識海先安心,眼色心欲意無色。性真命蘊神虛空,此心難安因惡有。

  臍生家有善有腎,阿毗達磨度有情。無量法門誓願修,清淨法身性佛寶。

  報身圓滿身命氣,化身千萬精乎神。慧光常照菩薩行,猿馬安住見真如。

  頌 六 波 羅 密

  六度法中有叁四,二五遍行七八中。苦集滅道法類忍,無生法忍最勝忍。

  執志惠施真精進,熄滅攀緣尋覓止。智慧最勝般若智,菩提莫過正等覺。

  末 法 時 期

  末法惡時離聖遠,時來在數必然性;有情敗根多壞器,昏頭山野迷在方。

  疑惑煩惱妄分別,遍計所執小乘法;惡慧追求苦所依,期盼歸還離正道。

  頌 菩 薩 種

  往劫一粒菩提種,緣遇佛風得破殼。今誓宿願一真出,窮劫化世引有情。

  偈 頌 名 色

  覺受有因,離緣無覺;唯想妄見,夢中見色。

  趣味習氣,幽行驅動;識如幻事,虛僞不實。

  無 提

  回首展望,合衆國土,風調雨順,秩序井然。

  有情覺悟,德善日增,菩提林立,般若啓航。

  空空道人,恥笑悟空,慈航自古,菩提薩垛。

  偈 贊 五 眼

  二目是肉眼,頂門乃天眼,兩耳真慧眼,二鼻爲法眼。

  知覺即佛眼,如來藏識性,本來具足眼,塵勞被障礙。

  偈 贊 六 神 通

  頂門具眼天眼通,覺悟琅琊天耳通;觀照十方慧眼通,宿智知人他心通。

  色空無塵宿命通,心花歸開法眼通。通達無礙得自在,心契妙典漏盡通。

  轉 依 妙 道

  隨順轉依如來力,順行善靜深心覺;福行智力無生智,雙行方便菩提滿。

  菩 薩 本 圓 成

  策心于內籍,傾誠于本宗。菩薩本圓成,功到自然有。

  不由因師受,不從他人得。不可外邊求,自己心中尋。

  內不居蘊念,外不隨緣境。空虛則靈明,寂靜則常照。

  靈臺即方寸,寶塔即法性。菩提即明見,智慧即證真。

  無題

  修行因至果,無住住其心,發起心方便,自心發菩提。

  即心具萬行,見心等正覺,證心大涅槃,嚴淨佛國土。

  離情別緒

  深宮厚院起歸怨,閑暇忙于思鄉愁;孤雁獨行易折翼,人世離情別緒多。

  南無窩梨耶

  發心作如來,當淨覺性道;信即爲覺體,必然得解脫。

  菩薩應當知,一切佛體性;能醫虛妄疾,心得無分別。

  智慧最無比,一切皆圓滿;自在力無畏,慧覺所能知。

  瑜伽轉覺悟,熏陶淨種性;了達皆唯識,遠離我我所。

  廣大阿賴耶,其性常無染;地地皆清淨,證理入無畏。

  勝瑜伽密嚴,妙定相應者;具足叁十二;當成等正覺。

  偈 頌 天 王 殿 六 大 士

  印度洋上紫竹林,大慈大悲摩诃薩。手持玉淨楊柳枝,觀行般若方便度。

  隨應情世救苦聲,十方法界皆現身。木吒善財普陀羅,引導有緣到彼岸。

  能觀智慧觀自在,蘊處界者所觀境。所得之果無盡藏,如是修行真菩薩。

  初入觀門因緣起,了蘊虛通度苦厄。色空一如即不二,垢淨唯真無虛妄。

  十二入處如夢幻,叁界同體名各異。叁乘境觀皆如空,舉勝爲離空明障。

  大智慧乘因至果,開示悟入是神咒。初破二執顯二空,依此二依得二利。

  有情無明無不明,戒心絕慮空破有。依法除色轉名四,處界賢聖唯是名。

  凡夫愚迷喜背誦,聲聞緣覺樂住空。菩薩現觀智慧照,如如不動即如來。

  龍華宮殿常寂光,知足常樂笑口開。慈悲爲姓覺有情,不遠未來做世尊。

  誓願常行菩薩道,聞持名者免叁途。發心受生勤熏陶,見我形者得解脫。

  多聞天中毗沙門,聞聲得果六和尚。善見多聞強記憶,表法五童常伴隨。

  靜心思慮禅尼子,初見此坐慧覺照。歲歲靜慮增道心,歡喜治理薩垛情。

  如如遠行名獨健,一真法界平等王。勤修信解悟梵行,住聖志樂生貴家。

  正心不退須那吒,風火叁頭加六臂。神通方便金剛輪,靜修一切菩薩地。

  童真菩提鸠摩羅,阿毗跋致真童子。無功用行不思議,叁行六度到灌頂。

  法雲遍灑情深處,青黃赤白甘露酒。阿彌傈多表涅槃,功德殊勝最爲上。

  護國天王多羅吒,法性蘊集和衆國。身土蘊藏牟尼寶,不是真如不離如。

  此地駐紮金薩垛,表象調整及升華。經典東往巧覺西,菩提尊想覺薩垛。

  五音和諧聲微妙,一弦不和須吵鬧。欲望無窮怎太平,惱怒疑慢見無明。

  信解覺法乃良藥,方便比喻爲引導。治國之道戒定慧,護國唯獨觀照覺。

  方非止惡護根門,境風怎鼓識浪動。心行滅處是真空,大地平沈虛空碎。

  明眼雖利無過慧,菩提最盛行清淨。覺海慈航度有緣,投入生死真菩薩。

  親近如來善知識,聽法多見增聞慧。菩提非見亦非聽,離…

《詩詞偈頌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