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觀無量壽經》大意(慧淨法師、淨宗法師)▪P3

  ..續本文上一頁了,舌頭不能動了,他起這個心,動這個念,心中念「南無阿彌陀佛」,或心中想到佛的救度,照樣往生極樂世界,這個就是「乃至」。

  乃至十念,皆得往生。我想:慈悲,沒有比這個更慈悲了。

  兆載永劫積植德行,完成衆生往生功德

  慈悲的背後,必然有智慧。單有慈悲沒有智慧的力量,那是不能達到慈悲的目的的。這個慈悲,背後當然有阿彌陀佛的智慧力量。

  在哪裏呢?在阿彌陀佛爲我們五劫思惟發下四十八大願之後,又經過「兆載永劫,積植菩薩,無量德行」,就是在這裏。

  爲了救度十方衆生,使十方衆生通通到極樂世界成佛——十方衆生,無量無邊,其中有罪業比較少的衆生,甚至沒有罪業的超凡入聖的聖者;同時又有罪業比較深重、深重到將墮阿鼻地獄或已墮阿鼻地獄的罪人。這些聖人跟凡夫、跟極惡罪人,都要讓他們平等往生極樂世界,這非同小可啊!所以,要能救度十方衆生的功德,可以說是不可思議的大、不可思議的多、不可思議的深廣,因此要經過兆載永劫,替我們積植無量德行。

  阿彌陀佛之所以讓我們「乃至十念」就能夠往生,是因爲祂事先爲我們完成了往生的功德啊!

  我們累生累世以來,所欠人家的債無量無邊,超越叁千大千世界,我們以自己的力量要還掉這叁千大千世界的業債、離開娑婆世界,那是不可能的。因爲我們每天都在造業,不是在累積功德,可以說惡多善少,甚至毫無真實之善。這些,阿彌陀佛都知道,阿彌陀佛要救度我們,就必須先爲我們還清這些債務。爲了爲我們還清債務,祂必須經過長久時間去賺「錢」,所以,于兆載永劫積植無量德行,目的就在這裏。

  同時,祂要讓我們在一個清淨的環境中不退成佛,也必須爲我們建設這樣一個環境,這個環境就是極樂世界。這個極樂世界之廣、之莊嚴,是十方世界所不能比的。能夠完成這樣的淨土,所需要的時間必須比十方諸佛的成佛時間還要長,功德還要多。

  同時,從娑婆世界要到極樂世界的資糧也要爲我們完成。就好像我們出外旅行,必須准備錢、衣物、食品,這些資糧如果不夠,就不能出外了。要去的地方越遙遠,所准備的資糧就必須越多,在古代,千裏之行,需要叁個月的糧食。從娑婆世界到極樂世界的資糧(按照一般的觀點,要具備信願行叁資糧,就是念佛的功夫要深、積累的功德要多),其實也是阿彌陀佛爲我們完成的,阿彌陀佛通通爲我們准備好了,不假借我們衆生的方便。

  如果需要我們衆生去累積的話,那我們不能往生了,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也就沒有人了,祂所發的「十方衆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的願,也就是虛假的。如果要我們累積,誰敢保證說「啊!我累積到能夠往生的水平了」?沒人有把握說他水平已經到了。所以也是阿彌陀佛爲我們完成的。

  我們離開娑婆,是阿彌陀佛爲我們還清生生世世的債務;我們要到達的極樂世界(也就是我們的歸宿),也是阿彌陀佛預先爲我們完成好的。

  從這裏到那裏,從此岸到彼岸,這個資糧,這條願船,也是阿彌陀佛爲我們完成的。

  我們只要「乃至十念」(注:平生之機,上盡一形;臨終之機,下至十聲)地信受稱名,就已經在願船上了。即使貪瞋癡還沒有斷,習氣還沒有改,煩惱重重,雜想妄念無邊,只要不離開願船,即:對彌陀救度信心不失,對往生極樂願心不退,一生專稱彌陀佛名,就不會再度落入六道苦海了。只要壽命一到,自自然然地就在彼岸了。

  無限的安慰、最後的希望

  所以,淨土法門給了我們修行者無限的安慰,也給了我們最後的希望。淨土法門是所有修行者最後的希望。

  如果靜下心來反省、檢討自己一輩子的修行是否達到解脫的標准,那時才會發現是不夠的。那時必定會苦惱,會不安,會不敢睡覺,把睡覺的時間也要挪來修行,希望能夠因此達到標准。可是,最後還是失望的,還是痛苦的,到最後陷入絕望。

  絕處逢生的法門,就是阿彌陀佛的救度。不管在家、出家、會修行、不會修行,同樣蒙受救度,所以,淨土法門太不可思議了!令我們無限的歡喜、安慰!所以,這個法門是易行道,也是安樂道,使我們心中安穩下來了,不苦惱了,有歡樂了。

  易行的法門、安樂的法門、橫超的法門

  淨土法門是易行的法門、安樂的法門、橫超的法門。

  自力修行的話,從一樓到頂樓,必須一層一層爬上來。但淨土法門是超越的,不必經過這些中間階段。因爲大部分人都沒有力量經過這些中間階段,是阿彌陀佛的力量使我們從最低層立刻到最高層,所以叫超越。

  所謂中間一層一層,就是一般聖道門所講的,要經過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總共有五十一個階位。

  阿彌陀佛讓我們立刻到達五十二的階位,所以叫橫超的法門。

  龍樹菩薩以坐船來比喻。比如說,從臺灣到大陸來,如果沒有船只的話,必須遊泳了。即使會遊泳,恐怕遊不到一半,就沈溺下去了,因爲很漫長。從凡夫到成佛果位也很漫長,但如果有船只的話,坐在船上,就非常安逸了,不假借我們有力、無力,會遊泳、不會遊泳,男女老少,即使連腿腳不方便的人,也同樣能夠到大陸來!所以,坐船的法門,是安樂的法門,是易行的法門,而且靠船的力量不久到彼岸——是橫超的法門。

  當然,現在有飛機,一登上飛機,不久就到彼岸了。

  世上的船只或飛機都有危險性存在,可是阿彌陀佛的願船、阿彌陀佛的「飛機」是絕對安全的、絕對舒適的、絕對可靠的。

  名超十方,救度衆生

  阿彌陀佛的光明遍照十方世界,沒有一個地方不蒙受光照。十方諸佛又到處贊歎、稱揚阿彌陀佛的名號,沒有一個地方沒有阿彌陀佛的名號在弘傳。這都是阿彌陀佛的願力所成就的。

  所以,阿彌陀佛發下四十八大願之後,又發了「叁重願」,也叫作「叁誓願」,其中就說:

  我至成佛道,名聲超十方,

  究竟有不聞,誓不成等覺。

  祂既然成正覺了,「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聲自然就超越十方世界。超越十方世界的名聲,不是阿彌陀佛好名、喜歡人家稱贊祂,不是的,目的不在于此,目的在于救度衆生。救度衆生之前,要先讓衆生聽聞到這句名號的生起本末、這句名號的救度原理,然後領受阿彌陀佛的救度。

  好比公司推出新産品,這個新産品跟以往的産品不一樣,每個家庭、每個人只要用了這個産品,他一生就能獲得幸福。這個産品既是對每個人這麼重要的話,必然要去營銷,去打廣告,讓天下人都知道。

  爲阿彌陀佛營銷這個佛力救度法門的,就是十方諸佛,這也是阿彌陀佛願力的作用。所以,是光明名號在救度衆生。

  我們既然聽聞了這個法門,稱念彌陀的名號,就在光明攝取之中,不應懷疑阿彌陀佛的救度。

  第十叁願壽命無量——稱名法門永住

  阿彌陀佛爲了使淨土法門不只是在空間上救度各個角落的衆生,同時在時間上要救度盡未來世的衆生,又發下了一個願,就是「壽命無量願」,這就是第十叁願:

  設我得佛,壽命有能限量、

  下至百千億那由他劫者,

  不取正覺。

  意思是,壽命即使有限量、有範圍,但如果最低最低不到百千億那由他劫的壽命,祂就不取正覺。百千億那由他,那等于超越時間、永恒存在的。這個願叫作「壽命無量願」。「無量」,沒有限量的,沒有時間限製的,沒有範圍的,在時間上是一直延續下去的,超越時間的。

  光明無量,是指空間上攝取十方一切衆生;壽命無量,是指在時間上救度盡未來際的衆生。

  彌陀攝取,佛光圍繞

  稱念這句名號,如剛剛所講的「念佛衆生攝取不舍」——蒙受彌陀光明攝取不舍,這有什麼利益呢?

  也就是: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的人,這個人就已經在阿彌陀佛光明百重千重的圍繞保護之中。

  所以,念佛人身上都有佛的光明。既是彌陀光明來攝護、攝取我們,也從我們內心散發出彌陀燦爛的光輝。

  念佛放光的故事(一)

  在這裏我引用一兩個例子,來作爲實證、見證。

  這本《淨宗講義》,總共分爲十一章,其中第十章就是「念佛放光」(注:已編入《念佛感應錄》第一集),也就是說,只要稱念名號的人,身上就會放出彌陀的光明。第十章分爲幾個段落,其中的「心念彌陀,身有光明」,作者是明朝末年的蓮池大師,鼎鼎有名的淨宗祖師,他所寫《竹窗隨筆》有這樣一段記載:

  海昌村有位老太太死掉了,雖然肉體死掉了,靈魂不死。這個老太太靈魂能附在家人身上,講說一些事情,說陰間報應,受地獄苦刑的種種苦狀,每次都說得非常清楚,而且非常靈驗。因此,她一附身出來說話時,不僅家人,連左鄰右舍通通過來好奇地聽。

  一次,聽衆中有一個人突然在專心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因爲他在心中念,不在口中念,別人當然都不知道,可是鬼魂就知道了,立刻就講:「某某啊,你如果常常這樣的話,不怕不會成佛啊!」

  那個人反問她:「哎?你怎麼這麼說呢?」

  鬼魂說:「因爲你心中在念南無阿彌陀佛啊。」

  那個人又反問說:「我心中念佛,你怎麼會知道?」

  鬼魂說:「哎呀,知道得很清楚,因爲你身上有光明的緣故啊!」

  蓮池大師說:這個村民是個文盲,不認識字。不認識字的村民,只是當下專心念佛,就能使鬼魂向他如此恭敬、贊歎,何況是修持念佛已久的人呢!蓮池大師說:「是故念佛功德不可思議。」

  這個人一字不識,可以說是愚癡的人,但只要心中專心念佛,就有光明。鬼神不但不敢害他,而且敬重他,甚至保護他。

  要多念佛,轉不好的光明成爲佛的光明

  我們身上其實都有光明(這本書也有例舉),善人有善的光明,惡人有惡的光明,當下起什麼念頭就有什麼光明,智慧、福報大與小,光明都是不同的。

  不管智慧、福報是大是小,我們只要念佛,身上都有佛光。不然的話,如果論我們自身的光明,可以想像的到,我們…

《《觀無量壽經》大意(慧淨法師、淨宗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