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了,舌头不能动了,他起这个心,动这个念,心中念「南无阿弥陀佛」,或心中想到佛的救度,照样往生极乐世界,这个就是「乃至」。
乃至十念,皆得往生。我想:慈悲,没有比这个更慈悲了。
兆载永劫积植德行,完成众生往生功德
慈悲的背后,必然有智慧。单有慈悲没有智慧的力量,那是不能达到慈悲的目的的。这个慈悲,背后当然有阿弥陀佛的智慧力量。
在哪里呢?在阿弥陀佛为我们五劫思惟发下四十八大愿之后,又经过「兆载永劫,积植菩萨,无量德行」,就是在这里。
为了救度十方众生,使十方众生通通到极乐世界成佛——十方众生,无量无边,其中有罪业比较少的众生,甚至没有罪业的超凡入圣的圣者;同时又有罪业比较深重、深重到将堕阿鼻地狱或已堕阿鼻地狱的罪人。这些圣人跟凡夫、跟极恶罪人,都要让他们平等往生极乐世界,这非同小可啊!所以,要能救度十方众生的功德,可以说是不可思议的大、不可思议的多、不可思议的深广,因此要经过兆载永劫,替我们积植无量德行。
阿弥陀佛之所以让我们「乃至十念」就能够往生,是因为祂事先为我们完成了往生的功德啊!
我们累生累世以来,所欠人家的债无量无边,超越三千大千世界,我们以自己的力量要还掉这三千大千世界的业债、离开娑婆世界,那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每天都在造业,不是在累积功德,可以说恶多善少,甚至毫无真实之善。这些,阿弥陀佛都知道,阿弥陀佛要救度我们,就必须先为我们还清这些债务。为了为我们还清债务,祂必须经过长久时间去赚「钱」,所以,于兆载永劫积植无量德行,目的就在这里。
同时,祂要让我们在一个清净的环境中不退成佛,也必须为我们建设这样一个环境,这个环境就是极乐世界。这个极乐世界之广、之庄严,是十方世界所不能比的。能够完成这样的净土,所需要的时间必须比十方诸佛的成佛时间还要长,功德还要多。
同时,从娑婆世界要到极乐世界的资粮也要为我们完成。就好像我们出外旅行,必须准备钱、衣物、食品,这些资粮如果不够,就不能出外了。要去的地方越遥远,所准备的资粮就必须越多,在古代,千里之行,需要三个月的粮食。从娑婆世界到极乐世界的资粮(按照一般的观点,要具备信愿行三资粮,就是念佛的功夫要深、积累的功德要多),其实也是阿弥陀佛为我们完成的,阿弥陀佛通通为我们准备好了,不假借我们众生的方便。
如果需要我们众生去累积的话,那我们不能往生了,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也就没有人了,祂所发的「十方众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愿,也就是虚假的。如果要我们累积,谁敢保证说「啊!我累积到能够往生的水平了」?没人有把握说他水平已经到了。所以也是阿弥陀佛为我们完成的。
我们离开娑婆,是阿弥陀佛为我们还清生生世世的债务;我们要到达的极乐世界(也就是我们的归宿),也是阿弥陀佛预先为我们完成好的。
从这里到那里,从此岸到彼岸,这个资粮,这条愿船,也是阿弥陀佛为我们完成的。
我们只要「乃至十念」(注:平生之机,上尽一形;临终之机,下至十声)地信受称名,就已经在愿船上了。即使贪瞋痴还没有断,习气还没有改,烦恼重重,杂想妄念无边,只要不离开愿船,即:对弥陀救度信心不失,对往生极乐愿心不退,一生专称弥陀佛名,就不会再度落入六道苦海了。只要寿命一到,自自然然地就在彼岸了。
无限的安慰、最后的希望
所以,净土法门给了我们修行者无限的安慰,也给了我们最后的希望。净土法门是所有修行者最后的希望。
如果静下心来反省、检讨自己一辈子的修行是否达到解脱的标准,那时才会发现是不够的。那时必定会苦恼,会不安,会不敢睡觉,把睡觉的时间也要挪来修行,希望能够因此达到标准。可是,最后还是失望的,还是痛苦的,到最后陷入绝望。
绝处逢生的法门,就是阿弥陀佛的救度。不管在家、出家、会修行、不会修行,同样蒙受救度,所以,净土法门太不可思议了!令我们无限的欢喜、安慰!所以,这个法门是易行道,也是安乐道,使我们心中安稳下来了,不苦恼了,有欢乐了。
易行的法门、安乐的法门、横超的法门
净土法门是易行的法门、安乐的法门、横超的法门。
自力修行的话,从一楼到顶楼,必须一层一层爬上来。但净土法门是超越的,不必经过这些中间阶段。因为大部分人都没有力量经过这些中间阶段,是阿弥陀佛的力量使我们从最低层立刻到最高层,所以叫超越。
所谓中间一层一层,就是一般圣道门所讲的,要经过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总共有五十一个阶位。
阿弥陀佛让我们立刻到达五十二的阶位,所以叫横超的法门。
龙树菩萨以坐船来比喻。比如说,从台湾到大陆来,如果没有船只的话,必须游泳了。即使会游泳,恐怕游不到一半,就沉溺下去了,因为很漫长。从凡夫到成佛果位也很漫长,但如果有船只的话,坐在船上,就非常安逸了,不假借我们有力、无力,会游泳、不会游泳,男女老少,即使连腿脚不方便的人,也同样能够到大陆来!所以,坐船的法门,是安乐的法门,是易行的法门,而且靠船的力量不久到彼岸——是横超的法门。
当然,现在有飞机,一登上飞机,不久就到彼岸了。
世上的船只或飞机都有危险性存在,可是阿弥陀佛的愿船、阿弥陀佛的「飞机」是绝对安全的、绝对舒适的、绝对可靠的。
名超十方,救度众生
阿弥陀佛的光明遍照十方世界,没有一个地方不蒙受光照。十方诸佛又到处赞叹、称扬阿弥陀佛的名号,没有一个地方没有阿弥陀佛的名号在弘传。这都是阿弥陀佛的愿力所成就的。
所以,阿弥陀佛发下四十八大愿之后,又发了「三重愿」,也叫作「三誓愿」,其中就说:
我至成佛道,名声超十方,
究竟有不闻,誓不成等觉。
祂既然成正觉了,「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声自然就超越十方世界。超越十方世界的名声,不是阿弥陀佛好名、喜欢人家称赞祂,不是的,目的不在于此,目的在于救度众生。救度众生之前,要先让众生听闻到这句名号的生起本末、这句名号的救度原理,然后领受阿弥陀佛的救度。
好比公司推出新产品,这个新产品跟以往的产品不一样,每个家庭、每个人只要用了这个产品,他一生就能获得幸福。这个产品既是对每个人这么重要的话,必然要去营销,去打广告,让天下人都知道。
为阿弥陀佛营销这个佛力救度法门的,就是十方诸佛,这也是阿弥陀佛愿力的作用。所以,是光明名号在救度众生。
我们既然听闻了这个法门,称念弥陀的名号,就在光明摄取之中,不应怀疑阿弥陀佛的救度。
第十三愿寿命无量——称名法门永住
阿弥陀佛为了使净土法门不只是在空间上救度各个角落的众生,同时在时间上要救度尽未来世的众生,又发下了一个愿,就是「寿命无量愿」,这就是第十三愿:
设我得佛,寿命有能限量、
下至百千亿那由他劫者,
不取正觉。
意思是,寿命即使有限量、有范围,但如果最低最低不到百千亿那由他劫的寿命,祂就不取正觉。百千亿那由他,那等于超越时间、永恒存在的。这个愿叫作「寿命无量愿」。「无量」,没有限量的,没有时间限制的,没有范围的,在时间上是一直延续下去的,超越时间的。
光明无量,是指空间上摄取十方一切众生;寿命无量,是指在时间上救度尽未来际的众生。
弥陀摄取,佛光围绕
称念这句名号,如刚刚所讲的「念佛众生摄取不舍」——蒙受弥陀光明摄取不舍,这有什么利益呢?
也就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的人,这个人就已经在阿弥陀佛光明百重千重的围绕保护之中。
所以,念佛人身上都有佛的光明。既是弥陀光明来摄护、摄取我们,也从我们内心散发出弥陀灿烂的光辉。
念佛放光的故事(一)
在这里我引用一两个例子,来作为实证、见证。
这本《净宗讲义》,总共分为十一章,其中第十章就是「念佛放光」(注:已编入《念佛感应录》第一集),也就是说,只要称念名号的人,身上就会放出弥陀的光明。第十章分为几个段落,其中的「心念弥陀,身有光明」,作者是明朝末年的莲池大师,鼎鼎有名的净宗祖师,他所写《竹窗随笔》有这样一段记载:
海昌村有位老太太死掉了,虽然肉体死掉了,灵魂不死。这个老太太灵魂能附在家人身上,讲说一些事情,说阴间报应,受地狱苦刑的种种苦状,每次都说得非常清楚,而且非常灵验。因此,她一附身出来说话时,不仅家人,连左邻右舍通通过来好奇地听。
一次,听众中有一个人突然在专心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因为他在心中念,不在口中念,别人当然都不知道,可是鬼魂就知道了,立刻就讲:「某某啊,你如果常常这样的话,不怕不会成佛啊!」
那个人反问她:「哎?你怎么这么说呢?」
鬼魂说:「因为你心中在念南无阿弥陀佛啊。」
那个人又反问说:「我心中念佛,你怎么会知道?」
鬼魂说:「哎呀,知道得很清楚,因为你身上有光明的缘故啊!」
莲池大师说:这个村民是个文盲,不认识字。不认识字的村民,只是当下专心念佛,就能使鬼魂向他如此恭敬、赞叹,何况是修持念佛已久的人呢!莲池大师说:「是故念佛功德不可思议。」
这个人一字不识,可以说是愚痴的人,但只要心中专心念佛,就有光明。鬼神不但不敢害他,而且敬重他,甚至保护他。
要多念佛,转不好的光明成为佛的光明
我们身上其实都有光明(这本书也有例举),善人有善的光明,恶人有恶的光明,当下起什么念头就有什么光明,智慧、福报大与小,光明都是不同的。
不管智慧、福报是大是小,我们只要念佛,身上都有佛光。不然的话,如果论我们自身的光明,可以想像的到,我们…
《《观无量寿经》大意(慧净法师、净宗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