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未曾有因緣經》(二)
間時:2011年05月14日
地點:臺北科技大學
主講:智崇上師
紀錄:張春美、周雅容
整理:周雅容、梁玉明
今天接著再講《佛說未曾有因緣經》。
上次講到阿逸多王,因爲接受了安陀羅王的禮物,一百個美女、很多珠寶,就撥了一百萬的兵將給安陀羅國王。安陀羅國王得了一百多萬的兵將,加上自己的一百萬兵將,就把摩羅婆國滅了。阿逸多王開始享樂、不理朝政,國家就慢慢衰敗、滅亡,他也死了。好,我們今天就從這裏開始。
阿逸多王死了以後到哪裏去啊?他在人間死了,就掉到地獄,受盡痛苦。可是因爲他之前學得很好,也修得很好,雖然一時中了計,收了人家的禮物,開始敗壞。可是他掉到地獄的時候,他知道自己做錯了事情;也清楚自己爲什麼會生在地獄。這個就是識知宿命,他知道是怎麼回事。
能夠識知宿命是一種智慧,于是他把修行的功夫又拿出來,好好的忏悔,改惡向善。他很快的就在地獄裏面死了,投生在餓鬼道。生到餓鬼道的時候,他還是識知宿命,曉得自己這回爲什麼會落到這種狀況,所以他繼續的忏悔改惡向善,在餓鬼道也很快就死了。死了之後就投生在畜生道,得到野幹這個身體。
野幹是什麼樣子的畜生呢?有一點像狼,像狐狸這樣的動物,也像非洲有一種叫做鬃狗的動物,我們在網路上可以查到它的圖像。它專門吃腐爛的肉,那些獅子、老虎吃剩下的腐肉。但是它在出生的時候,還是一樣有智慧;過去在阿逸多那一生的時候,修行的功夫還在。所以還是一樣改過向善,然後行十善,修十善法,也教其他的衆生修十善法。這個就是釋迦牟尼佛在說祂自己的故事。
故事裏,這個野幹正好碰到獅子要追殺它。當時它會害怕,就逃命;一不小心就掉到山裏面的一個井裏去了。在井裏面它是准備等死的,它知道在畜生道死了以後,它可以生天的。它知道會這樣子,所以它是很高興的在等死。可是這個帝釋,就是玉皇大帝,把衣服放下來,把它救起來了,所以它就死不成了。所謂死不成,意思是生天生不成。它本來要准備生天的,結果生天生不成,那就只好再繼續承受野幹這個身的苦啦。
這個也就是爲什麼它說,給它甘露食是有功的。讓它有機會向這些天人說法也是有功的。反而救它的命並沒有功,因爲它本來可以生天的,被你一救以後生不了天了,怎麼算有功呢?它這麼一說以後,天帝不太相信。所以就問它:「如果你說你是好人,求死是快樂的,壞人求死是痛苦的。好吧,就算你這麼說好了,如果你真的是求死的,你希望死;那我衣服放下來,你不要拉著衣服爬上來就好了。事實上你還是拉著衣服爬上來,所以你還是不想死啊!你說你想死是騙人的。」
這個野幹,還真的有智慧。它說:「我今天之所以會拉著你放下的衣服當繩子爬上來,不是因爲貪生怕死,而是因爲有叁件大事因緣的關系。第一個因緣是,你把衣服放下來,天帝你有意要救我。如果你要救我,我不理會你,不要這麼被拉上來,這樣子違背了你的善意。如果我不讓你的善意得到滿足的話,我有罪。是爲了滿你的願,我才願意被拉上來。如果我不滿你的願的話,以後我自己的願也都不會圓滿,以後也會遭殃、會痛苦的。那是爲了滿你的願,不是因爲我貪生怕死。這是第一個原因。
第二個原因是因爲,我看天帝,還有一起來的八萬天人,都想要聽法;我不拉著衣服上來,就不能講法給你們聽。不能講法給你們聽,那我就是吝啬,對于說法是吝啬的。你們想要聽,不講給你們聽,不教你們,那是吝法。吝法的罪也很大,以後就得不到好報,下一生生出來的時候,不是聾子、就是啞巴、瞎子。就算不是這樣,生在一個好地方,也會變成一個頑冥不化的人,學什麼都學不好。所以這個不行,我不可以吝法。
不但不可以吝法,吝財也不行的。譬如說,你現在很有福氣、很有錢,看到窮人需要布施一點的時候,你舍不得,不肯布施。光這樣子的吝財,也會墮入餓鬼道,以後吃不到東西,受盡窮困、饑渴之苦。所以我不能吝財,更不能吝法,都不可以的。這是第二個原因,我要拉著你的衣服上來。
第叁,爲什麼會拉著你的衣服上來呢?因爲可以跟天人傳法,教這些天人,這樣子是法施。法施功德無量,這麼功德無量的事情,不做怎麼可以呢?當然要做。是因爲這叁個原因,才拉著你的衣服上來的,不是因爲貪生怕死。」這麼一講,天帝也無話可說,就接受了。因爲聽到法施的功德無量,所以天帝就問:「教化功德,其福雲何?唯願說之。」希望它講一講法施的功德是什麼?
野幹就說,教化的重要性,就是要告訴人家,死後有生;死了以後,還會在另外一個地方生出來的。不是在這裏死了,以後再也不生了,什麼都結束了。這個很重要啊,如果說死了就是一了百了,什麼都沒有了,那現在做什麼壞事,也沒什麼關系了。我現在做壞事,當然就是要得到一些好處;現在就只有這一生,結束了以後就什麼都沒有了,可撈就趕快撈一點吧,做壞事也不在乎,反正也不會有什麼以後要受報的事情。所以我們一定要告訴他,真實的狀況不是這樣子,死了以後,有下一生的。這樣子的話,大家就會爲了下一生,而不會肆無忌憚、亂搞一通了。所以第一個就是要讓人知道死後有生。
然後再告訴他,教化的另一個重點就是,你做好事就有好報,下一生就有好報。如果做壞事,下一生就有惡報。如果你好好修道的話,就會成道。這四個重點,就是我們要教化,要說的事情。如果你是做好事的,你是修道的,那麼你就會得到好報。怎麼樣子的好報?你就生天。因爲你是修道的人,生了天,以後也就在天上教人家怎麼修行。因爲你有智慧,如果在天上教,就是天師。
再來呢,你也有可能下一生就做金輪王。金輪王就相當于統治四天王天的王,就是我們一般講的統治四天下;當然也是修十善來教化天下。也有可能下一生就做人王,就是我們地球上的國王、總統之流。因爲你能識知宿命,你也會用十善法來教導、治理國家,你有懂得因緣的智慧,這樣事情就會做好。
不過當你做到高位,做到人王、金輪王、天師,這也很危險。爲什麼呢?這個時候你受五欲的樂,得到很尊崇的富貴;這種地位就很危險,會有很多魔難來考驗你,就會讓你倒楣的。你稍爲一糊塗,就做了壞事;做了壞事就會受惡報,掉下去受苦。不過因爲你有在修,就算你掉下去了、受了惡報,可是你有智慧,識知宿命,所以還可以讓自己改過向善,忏悔業障,然後又會爬上來。
如果能夠有智慧,智慧能夠增長,又修菩薩行,能修到無生忍;這樣的話,就是所謂菩薩教化的功效、修行的功效,這也就是法施的功效,法施的好處。你修法、得了功德,如果你把那個法施出去,別人受你的法教;雖然對當世這一生,也不見得有什麼立刻的好處,但是在下一生的好處就會比較多。下一生就算墮落了,因爲你有智慧,你就有機會再升上來。如果你沒有修這些法,沒有這樣修行,你就沒有智慧,你掉下去,就爬不出來了,所以這個法施的功德很大。
天帝聽了以後很高興,原來財施和法施,有這麼大的不同。財施,就好像點一個小燈,可以把一個房間照亮。法施就好像是大太陽,把天下都照亮了,黑暗都消除了。原來有這麼大的差別。所以天帝就稱贊野幹:「你,這個野幹和尚,」他稱它和尚。「你呢,就好像太陽一樣,你的智慧光明一照下來,我們這些天人都見到光明,天下都亮起來,把衆生的黑暗都掃除了。」
這個時候,天帝和八萬天人,把衣服整理好了以後跪下來,合掌,要請它教他們十善法。「這樣可以饒益我們這些天人,也可以增長你野幹和尚的功德。」野幹就答應了。「好,正是時候,那麼現在我就教你。」它就告訴天帝,「你要受這個十善法的戒,那麼你先要做一件事情,就是忏悔業障。你要會忏悔自己的業障,要淨身口意。」怎麼忏悔身口意的業障呢?
第一個身業,就是殺、盜、淫這叁件事,要把它清除掉。爲什麼講身業呢?身業指的就是,用你的身體去執行的那些業。你的身體沒有做這樣子的事,那就沒有這個身業。口業有四個,就是妄語、兩舌、惡口、绮語。妄語是謊話,兩舌是挑撥離間的話,惡口就是凶狠的話,绮語就是胡說八道的八卦。口業就是指你的嘴巴說的,這四種,你只要說了,就是有口業。這四個口業也要把它清除掉。
什麼是意業?我們一般都講貪、瞋、癡,這裏稍微不同,不是貪瞋癡,而是嫉妒、瞋恚、憍慢這叁個,憍慢就是傲慢。後面還加上一個邪見,邪見指的就是不正確的心態,對于自己的嫉妒、瞋恚、憍慢,總認爲是自己有理,是別人的不對。所以邪見指的就是嫉妒、瞋恚、憍慢這叁個。
這十種惡要把它戒掉,「禁身口意十業,不犯衆惡」。這十個惡你要禁止掉,不能再犯。你能夠禁止不犯了,就叫十善;做的話就是十惡。這也滿簡單的,只要不作惡就十善了,如果你做了這十種惡事的話,那就是造了十惡;你一心的、誠心的把這十惡去除了,就是身口意淨。把身口意幹淨了,這樣就是十善,這十善也滿容易做的,只要不做十惡就十善了。
天帝就再問:「十惡、十善的果報是什麼?能得到什麼好處?」野幹就告訴他:「我曾經聽佛說,十善的果報就可以讓你上生到六欲天,做了天人,有七寶宮殿,有五欲自然,百味飲食,壽命無量。父母妻子,六親眷屬,端政淨潔,歡喜快樂。所以人如果做了十善的話,就會生天,在六欲天裏面,得到這麼多好處,天人的福報都有了。你如果在天人的時候,繼續持十善,天上…
《《佛說未曾有因緣經》之二》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