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共同前行
一、生起真實的出離心
大圓滿的共同前行儀軌就是讓行者通過念誦儀軌,深深地思考四個使你轉變心態而趨向佛法的主題:一、暇滿人身難得,二、無常,叁、輪回之苦,四、因果不虛。
許多學佛的居士不想經過前行的修習,就想去高攀大法,本來佛法就沒有什麼大小可言的,佛法只有兩種:了義教與不了義教。一切的不了義教法宣講的不外乎出離心與慈悲心,而了義教法宣講的是空性的智慧。沒有出離心和慈悲心的基礎是根本無法了解空性的。比如一個初生不久的嬰兒,站都站不穩,時時都需要父母親看護,你不可能這時讓這個嬰兒去擡起重物、挖土擔泥吧!他跟本不可能做到。他這麼幼小,以至于父母親一放手,他就必定摔倒。學佛也是同樣的。如果你是屬于那種非凡的根器,那倒也可以一步登天呀!但是自己是最清楚自己的,如果沒有出離心這個嚴父與菩提心這個慈母來看護在你左右的話,想去通達空性,只是癡人說夢而已。那些所謂大法,目的是用來根除你的貪嗔癡慢嫉五毒的,但沒有穩定堅固的出離心與菩提心,學這些法,只能成爲助長你五毒的工具罷了。所以不要有好高骛遠的貪著,不要有自命不凡的傲慢。做任何事情都要循序漸進,修出離心是邁出學佛道路的第一步。
大家學佛都有各自不同的原因,有些爲了求福報,有些爲了錢財,有的爲了免災,有的爲了求神通,有的爲了在學術上了解……,種種心態不一而足,總之是爲了世間的利益。但是很多人過了一段時間就學不下去了,也沒有熱情去修法,症結就在于一開始就不是爲了脫生死去學佛,從而誤解了佛法,以至于學佛動機不純正而造成這樣的狀況.
出離心是對于輪回的痛苦深深的體會後自然生起的一種心念,它促使我們産生一定要從六道的生生死死中解脫出去的強烈願望,從而走上學佛的正道,邁向解脫。
一個人如果有強烈的出離心,就有了一切修行成就的原動力,修法就會全身心地投入,由于有修法的愉悅,因此他會非常精進。比如想解渴一定體會了口渴的痛苦才會有解渴去苦之心;知道躲避烈日爆曬,尋求蔭涼處,必定是過去嘗過被烈日爆曬的滋味。求解脫生死也是一樣的道理,必須深刻地感受到輪回之中無處不是苦的真實體驗,才會生起從輪回中解脫的出離心。也許,被關在監獄中的的囚犯,最能理解出離的意義。如果我們能認識到輪回就是一個監獄的話,就會有強烈的出離欲望。若不生起出離心,解脫則無從說起。
薩迦派祖師薩千貢噶甯布在一次閉關中,文殊菩薩現身,親自爲他宣說了如下法語:
貪戀此生非行者,貪戀輪回非出離,
沈于自立非菩提,執取生起非正見。
意思是說,一個人如果對于今生今世有貪愛依戀的心念,他就不是一個真正的修行人;一個人如果執著于輪回中的生命,迷戀于各種世間法的欲樂,則說明他沒有真正的出離心。蓮師曾說:“若無出離輪回之心,虔誠也是多余的。”第叁句是說如果只是爲了自己能得到寂滅之妙樂,說明此人沒有菩提心;第四句是講中觀。
各教派都是通過思維暇滿人身難得,無常,因果不虛,輪回苦四個主題來生起出離心。嚴格來說,接受了這四種教授,修行人就要專門長時間的深思這四個主題,使自己能很深刻、很具體地了解與體驗到它們的意義。對世間法的本質有了正確的認識後,自然就不會貪執,出離心自然而然就會生起。說到這幾個主題,很多人一定會想:“哦!這些我都懂,一開始學佛就從很多經書裏反複看過多次了!”如果你這樣輕視這個叁乘共修的法,那麼請自己問自己:是否真正地已生起了強烈的出離心?我觀察到有很多人對共同前行不夠重視,心裏總想去求高深的大法,這是非常錯誤的。這些基礎法是爲了轉化人心,而不是爲把它們當成知識放到記憶裏的。沒有基礎,修再高的法也修不出什麼結果。就如同冬天在冰上建高樓,到了夏天,冰融樓塌。一棵枝繁葉茂、挂滿果實的大樹,不可缺少的是樹根,想要修行成就不可或缺的是出離心。
已經知道出離心是這麼重要,那麼怎樣使出離心在你的心中紮根並使之穩定增長呢?請你每天思維四個轉心向法的內容,特別是其中無常和輪回之苦,要讓這些真理根植于心中。曾有人問共同前行的儀軌要修多少遍才算修完?我告訴他,數量不是修行的目的,只有當你深刻了知輪回毫無實義,並由此生起了強烈的出離心和對佛法有穩固的信心時,共同前行才能算修好了。
二、思維暇滿人生難得
暇:意爲有閑暇,有條件,有機會。滿:意爲圓滿具備。我們常常說的十八暇滿就是指一個人要修習佛法,必須要具足的十八種條件。其中如果缺少任何一種都難以修習佛法。十八暇滿又分爲八無暇與十圓滿。
大圓滿前行的儀軌中說到八無暇:于斯地獄餓鬼及傍生,邊地邪見以及長壽天,不值佛像世以及喑啞等,離八無暇獲暇滿解脫……
地獄道的衆生要不間斷的飽受各種冷熱的巨苦。餓鬼道的衆生要不間斷的忍饑挨餓。如果生在畜生道的衆生則要受到互相殘害及吞食、被鞭打、被役使的痛苦。總之這叁惡道的衆生在痛苦之中不斷的掙紮呼號,哪裏會有可能思聞修佛法?平時我們自己也可以體會一下,當我們生病的時候,痛苦得只想躺在床上,根本沒心思修法,叁惡道衆生所受的苦,比起我們因四大不調而産生的病苦超過何止萬倍!怎麼可能有空閑修習佛法呢?
雖然沒有生于叁惡道而獲得人身,但如果出生在沒有佛法教化的邊地,聽聞不到佛法,同樣也不具備修法的條件。過去僅僅是少數亞洲國家信仰佛法。近代以來,西方國家的少數人才開始了解和崇尚佛法,但大部分有人類居住的地方尚無佛法,更有甚者比如非洲及美洲國家的土著人,至今仍生活在荒蠻的地區。他們雖然有著人類的形象,但極爲愚癡,唯獨擅長殺生打獵,他們一生所造盡爲惡業,死後多生于在惡道之中。
另一種無暇是邪見。就算生在佛法盛行的地方,但對事物的認識有自我根深蒂固的成見,根本不願去接納真理。對于佛法心存邪見,誹謗、排斥正法。這種人更談不上如理如法的修行佛法了。
生于長壽天的衆生則終日在沒有任何意念狀態之中虛度多劫的光陰,不會修持正法。
不值佛世——佛陀是依衆生的福報和諸佛願力和合之時才來到娑婆世界的,不是什麼時候都有佛陀出世的。如果生于無佛的暗劫,即使獲得人身也只是碌碌無爲空過一生罷了。這樣的人身有與沒有都沒有分別了。想想看,就連佛法僧都從來沒聽說,當然也就無暇修行佛法了。
喑啞。對于人類來說,如果存在五根上的生理缺陷,如耳聾、啞巴、眼瞎等。最爲嚴重的是意根喑啞,也就是愚癡的人,不能聽法,講法,不能領會正法的深義,也無緣聞思修佛法。
十圓滿在前行儀軌中是這樣提到的:已得人身俱根生中國,業際無倒正法生信心,五自圓滿值如來住世,宣說正法教住法隨轉,遇正士攝受五他圓滿。
表示十圓滿又分爲五種自圓滿與五種他圓滿兩類。通俗的講就是修習佛法一定要具備的五種內在的條件和五種外在的條件。
五種內在的條件是:
要獲得人身。因爲在輪回之中,其它五道的衆生是無法真正學習佛法的,爲什麼呢?叁惡道的衆生在強大的業力的驅使下倍受痛苦和煩惱的煎熬,沒有閑暇也沒有智慧去修習佛法。而人類能夠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去聞思修佛法。阿修羅道的衆生常常處于戰亂中,天道衆生終生享受安樂,不知輪本質是苦,同樣也不會想修習佛法。因此在六道輪回中,能學習佛法,首要的條件是獲得人身。要知道,人身得來絕非偶然,實乃多生多世累積之善業所感。
生中國。指出生在有佛法教化的國度。如果得到了人身但沒有生于佛法教化的地方,這種人身實際上也失去了意義。這樣的人比起天道和阿修羅道衆生還不如。因爲他們比人類快樂得多了。但與他們不同的是,人類自身有多種修行佛法的條件。如果生于無佛法之國度,不要說修法了,就連叁寶的名號也聽不到,更不用說通過學佛獲得解脫了。這樣的人身同樣是沒有什麼意義的,大家可以自己思考一下,在很多富裕的國家裏,繁華的大都市中,有很多人從生至死都不曾聽聞叁寶之名,也有很多貧窮落後的國度,他們大多數終生勞碌,迫于衣食,至死也不知道世上有佛法。這些人盡管有了人的外觀,但實質上與動物沒有什麼分別。實在是可悲可歎。很幸運的是,我們由于過去世善因的成熟,現在既然到了人身並生于佛法興盛的國度,又聽聞到了甚深的佛法,有許多的大德高僧,他們不斷的爲我們開示善惡取舍以及怎樣修行,使我們能逐步邁向解脫。
諸根俱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圓滿無缺。能閱讀、能聽聞、能念誦與思考佛法。反之,如果是盲、聾、啞、癡或缺少六根其中任何一項,即使獲得了人身並生于佛化之地,有善知識不斷的傳法,對你而言也是毫無作用的。也就是說不是諸根俱足的人是不具備學法緣份的。
業際無倒。以上多種條件都具備的情況下,但如果不信叁寶,終日皆行十不善的惡業,所從事的營生工作皆爲顛倒惡行,損人利已,如捕魚打獵,屠夫娼妓,偷盜詐騙,種植販賣毒品等,身口意所做所想都與正法背道而馳,得到再好的人身也成了惡趣之因。所以一定要使自己避免進入這樣的行業之中。這也是自身必須具備的內在條件之一。
對正法生信心,也是修行佛法的重要內要條件之一。如果不相信佛法真理,即使你生得多麼美好的人身、有多麼巨大的福報、聰明而且似乎也沒從事邪惡的工作,但不接受佛法,也談不上修行佛法。結果白白虛度此生。
五種外在的條件是:
如果不生于有佛陀出世的光明劫,那麼將連叁寶的名號都聽聞不到。目前我們幸運的生于有佛陀出世的賢劫,這樣就具有了圓滿正覺導師來引領衆生。雖然有佛出世,如果他沒有傳授佛法,對我們也是沒有幫助的;來盡管佛已經傳…
《大圓滿前行講義 第四章 共同前行》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