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疑除惑示真谛
——傳喜法師答張家港居士問及開示
01、信衆:初五我們在沈陽關東城,我和母親、父親、小孩,還有我父親一些朋友去那邊照相,閃光的鏡頭是正常的,我們戴著悟公上人的護身符,照出來就有這麼大一個圈。照時是正常的,成像之後就變成很大一個圈,主要在我媽媽身上,之後和別人照都沒有。和XX合照的一張在媽媽身上也有個圈,最後我們全家照了一張又有個圓圈,還在我媽媽身上。我回家就上傳喜法師網站上去看,有一個瑞相的圖片跟這個圖案是一模一樣。
師父:前兩天我們到慈雲佛學院去,有個小孩子只有一歲,話還不會講,看到我們的護身符,看到我們師父這一面他就比劃在天上,看到我的相他就哈哈笑,這個也是一種。畢竟出家人的形象,我們師父他是聖僧,小孩子看到就說在天上,看到我的相就哈哈笑。
02、信衆:有些人身上有那些東西他就不敢戴,不敢要。怕!
03、信衆:是的,那天給我之後,我轉送給別人,當晚那人又吐又瀉,第二天就好了。
師父:學佛的話,就是要以各種方法接受叁寶的加持力,消除我們的業障,積累我們的福報,開發我們的智慧。所有的這些能夠改變,能夠消我們的業障,能夠積累福報,能夠給我們智慧,那肯定有一個力量,這種力量。有過這樣一個經曆之後,你自己信佛就會比較虔誠,這些叫感應,很多人是有感應而學佛的。
04、信衆:師父,有的人說感應是不能說出來的,但有的人說可以說出來的,那到底能不能說呢?
師父:這看的,修行的一種境界給師父說可以,不要大衆地去說。他們這些說說無妨,戴個護身符拍照,拍出有一些現象,這些說說可以的,大家增加一個信心。
每個人學佛都會有經曆,怎麼樣轉變的,因爲畢竟所有會思考的,都不會輕易去認定一個什麼東西的,是要有感觸的,有理論上說服,或者是生命的經曆。特別我們在座的每個都是受過現代教育的,但是現在能信佛,這說明佛多慈悲啊!改變我們的邪知邪見。
很多小孩子小的時候都很天真,都會跟爸爸媽媽拜佛恭敬師父,但是他們讀書了會受社會和教育的影響,認爲是迷信、非科學的,這是一種損失。因爲佛法已經被證明是一種真理、智慧、科學的,反而我們是辯證唯物主義。馬克恩說過辯證唯物主義只有在佛教裏才達到了高級階段,講得很清楚。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多辯證的唯物主義。
05、信衆:我們放生組的都在學般若班,感覺那個太難了,是不是我們根基太淺了?我們一個都學不會。
師父:那才知道要忏悔業障嘛!
信衆:師父,我們是不是應該硬著頭皮學下去呢?
師父:硬著頭皮學下去,這才知道佛要講廿十四年般若啊!《心經》你們都會背了,但是有一個能講得明白那個意思嗎?
信衆:一個都學不會,大家都沒信心了。
師父:你看年紀輕的,讀什麼書都行,一讀那個,就不行了。佛的智慧多高啊!般若才是佛的身體,般若的體性才是無量光無量壽,紅色的是阿彌陀佛,我們天天阿彌佛陀無量光無量壽。你試試看,這樣子解釋給你聽,或者是淨土宗祖師講的《彌陀要解》,你去讀讀看,真正要求深解的時候才發現,原來如來的意義這麼甚深!
轉凡成聖,這是一條艱難的路啊!哪有那麼簡單?反過來說,我們爲什麼簡單就能得往生?那是善知識無量劫來的願力,悲願!然後我們自己有這個善根福德,搭上那班車了,靠自己,靠自己造個自行車也造不了。
信衆:硬頭皮學下去?
師父:硬頭皮學,因爲有善知識在講,講的善知識就像阿彌陀佛一樣,知道嗎?就這樣學,那讓你增加信心,對法的信心。
信衆:那我們就堅持學下去。
師父:堅持學,有一個師父在講,我們都要學下去。還有人講,說明這世間還有佛法,沒有講的就糟糕了,世間正法都沒了。
06、信衆:這是我丈母娘,她要感恩師父救了他們全家,永遠不會忘記,天天想著師父,因爲小舅子的病全部好了,才一個月。還有我們家師兄蠻認真的,天天看經看到十一點睡覺。
師父:以前祈禱正法久住,正法來的時候,千萬不要葉公好龍,嚇得跑到床底下鑽著去了。聽不懂忏悔,慚愧心,深深慚愧!佛把真理講給我們聽,我們是有耳如聾,有眼如盲人,有眼的盲人,有耳朵的聾子。
爲什麼經典裏說佛說這個大乘法的時候,有些聲聞衆如盲如啞,聽也聽不懂,有的聲聞聽得心煩意亂的,然後就跑。文殊菩薩半路給劫下來,跑!已經聽不懂了,還不好好聽?聽得懂麼你有資格走,聽得懂我不要再聽了,聽不懂還不好好聽?還跑!
信衆:這還是業障。
師父:這才知道我們的局限性,我們的業障,我們凡夫的這種知見,才知爲什麼要學佛法。叁寶當中法是最主要的,佛出世就是爲了講法,佛如果不講法,你看《法華經》裏說的寂然不動四十小劫,大家才一片暗暝,是這樣的。反過來說,講般若你聽得懂,這個時候完全不一樣,身心的法喜,汗毛都會堅起來,淚水會嘩嘩地往下流。好好地努力,哪一天忽然就聽懂了。
信衆:越學越不懂。
師父:這要熏習的,久熏如入香光室,入到般若智慧的裏面。不懂不要緊,多聽,書讀百遍,其意自現。
現在你要感謝有人講給你聽,不能生退墮心,很重要的!聽到他們在講趕快學,法王如意寶跟文殊菩薩一模一樣的,培養出來的大堪布,哪一個都是登地菩薩以上的,真實不虛的大菩薩在講。學院裏面多少出家一輩在那邊啊,講課的時候,生病了擡著單架去聽。
我們漢地衆生業障重,在藏地有的出家人出家一輩子,閉關一輩,也不一定會弘法的。因爲弘法有弘法的因緣,有很高的智慧的才會開許讓他弘法。這裏能找到很認真修行的人,就算我們的良福田了。
所以現在就是像人才引進一樣,漢傳佛教文革又是一個大的浩劫,留下來的一些老和尚各個都非常了不起的,現在都圓寂的差不多了。我們漢傳佛教裏鑒定菩薩,就是文革廿十年的時間沒有退過顔色的,各個都是大菩薩,但現在越來越少了。
像修行,就是一代一代有傳承,一代一代有成就的,他這樣成就的話,能夠加被下一代不出魔障。雖然一千年前的法和一千年後的法,文字相是一樣,但它的加持力是直接受傳承者影響的。米勒日巴尊者他那個時候就授記,他的十叁代的弟子都不出魔障,他一個成就了就可以影響十叁代。反過來說,這一個傳承斷了,成就者沒有了,法還在傳,越傳這個法的力量就越小,證悟的力量越來越小,消業障的力量越來越小。
所以現在特別是念佛的,所謂修淨土的,大家忽略這個,其實這個非常重要,它完全是善知識接引的,反果爲因的,更重視這個加持的傳承。但是我們往往生活當中不是這樣子的,沒有一個足夠的重視,大家總以爲念阿彌陀佛,你也念我也念。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都是實有的見,認爲西方極樂世界是他自己想象的那種,那都是自己的知見,然後這樣去念。由于自己的知見,自己這樣念,最後還是掉到自己的陷阱裏面去,自己的業障會現前。
信衆:師父,修《上師相應法》觀想的時候,上師應該在頭頂還是在心間?
師父:在修的時候應該是在心靈的前上方,前上方其實是存在于你心靈世界的,不僅僅是物質的頭頂,而是指的你恭敬心的最恭敬的位置,所以位置好像是指前上方,其實這個前上方不是物質的前上方,是你心靈的最恭敬狀態。
吉祥叁寶是很吉祥,一家叁口多吉祥,天倫之圖,美妙的一幅圖畫,但是這種美妙是無常的。
佛陀時代有一個女的,嫁一個老公很高興,生個孩子也非常地愛他。結果老公死了,小孩也死了,接連兩個都死了,消失掉了,痛苦的不得了!抱著小孩子的屍體到處問,有沒有辦法救他?找到佛陀這邊,這個女的已經像瘋的狀態一樣,披頭散發,臉都髒的不得了!抱著小孩子的屍體問佛陀,佛陀說我有辦法救,她高興的不得了。佛說藥方是到沒死過人的家,要一頓飯來,就可以給孩子吃好。她趕快到城裏去要,每家都去問,整個城問下來,沒有一家沒死過人的。
別人看出家的是冷血、怪異,在這個世間能有一種超越世間的勇氣才會這樣,但是能夠提前就有這種勇氣,按照佛的方法來實踐人生的時候,在這個世間上來說他是智者,這條路才是真正稀有的,不是所有人都會走的。
但是作爲我們在家信徒來說,很普遍可以去行。唐僧去取經的時候一百零八難,這個意思就是比喻我們修行,你要想取得真經,會有很多的境界,需要種種的勇氣決心,也少不了幫助,內外的順緣,但最主要是自己要堅定,信心不堅定的話不行。
現在我們這個時代,學佛也有容易的一面,物質發達的了,我們可以從生産力當中解放出來。吃飯的時候我們老居士講的,現在家裏就一個小孩,小孩帶出來你就畢業了,可以學佛了。過去孩子多,帶也帶不完,現在大家都有社保,有退休工資,很多人受到教育識字,現在學佛很方便。
反過來說,現在學佛的障礙是什麼呢?物質過分的充分了之後,我們就覺得做人很開心。想修行,我們生活當中就會有很多很多的障礙,很多東西障礙著自己。買一個洗發水好了,一輩子要占掉多少時間,牌子太多了,搞不清楚。很多的時間用在化妝臺前,用在衣服的櫃臺面前,因爲多了反而挑花眼了。吃也是這樣。
物質豐富了,會花很多的心思在外在的物質上面。外在的物質越豐富,我們就越是沈緬在裏面。甚至沈緬到我們覺得躺在床都是水果,眼睛閉著就能摸起來吃,沈緬在這裏面,然後就覺得,可以,我這生活已經沒有所缺了,不再追求解脫。
當…
《解疑除惑示真谛》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