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禅與生命的認知 初講 第一日

  禅與生命的認知初講

  第一日

   第一堂

   膝蓋的保健

   諸位打坐的,尤其是這個天氣,不一定要把腿包得那麼多。爲什麼打坐要蓋腿呢?因爲我們常被氣侯影響。平常不打坐也都是這樣,大家不注意。人在睡眠、打坐、靜止的時候,體溫就下降。因此睡眠要蓋被子,打坐也是一樣,怕風寒從膝蓋或後腦進來,所以後面領子包好,保護兩個膝蓋稍微蓋一點,不是圍被子一樣圍住。

   如果夏天不需要,可以不蓋。大家現在有一個毛病,禅堂到處看到,夏天打坐也包得好好的,不曉得幹什麼,那是不合理的,所以要懂得這個道理。假定在東南亞、印度,出家在家的修行人,全身光的,在曠野裏頭也可以,因爲他有本能的習慣,已經適應了。所以打坐蓋腿一切等等,要自己知道調整,這個觀念要搞清楚。

   至于有些禅堂正統的規矩,包這兩個腿不是這樣隨便一蓋,要很規矩,兩個膝蓋頭好像包成四方塊一樣,不然就犯了規矩,就要挨香板了。我們這裏沒有這個規定,只是告訴大家一個道理。

   溫度 六氣 養生

   現在人我是在冷氣間裏得病的,這裏冷氣可以很冷很冷,但是試了幾天了,認爲溫度不能低于二十六度。冷氣是給你涼快涼快,夏天要按照自然的規律,身體有一點微汗是最好,最健康了,貪著涼快會得冷氣病。下午燈開多了有一點熱,他們說要調一下。所以這裏氣溫是控製的,不像一些地方,把冷氣開著玩,冷得像冬天,那是死路一條,不可以的。像我坐在這裏,背上在流汗,我還喜歡呢!如果不流汗,我的習慣認爲生病了,那就不得了啦。

   我以前同美國的教授談,你們講衛生是消極的,中國文化是講養生之道,道家叫"攝生",攝就是抓來,自己把生命控製住,就叫攝生。所以道書上叫攝生之道,這是積極的。

   既然講到中國文化,我們這裏有西醫,像黃醫師,須眉皆白的大醫師坐在這裏,差不多是古稀之年,他是經常罵我的,我們老朋友說笑話慣了。

   我現在不是講西醫,是講中醫第一部要讀《黃帝內經》。其中第一篇就是說人了解陰陽六氣,現在的人都不相信,學中醫的也不肯讀,認爲是空洞的理論。陰陽就是下面、反面,陰陽兩個字是代號,什麼事都有正反兩面,是相對的。甚至每天的氣候,每件事情也都是相對的。整個宇宙大氣層跟著太陽月亮的行度,十二個月當中有六種變化,所以說是六氣。

   哪六氣呢?風、寒、暑、濕、燥、火。現在假設不開冷氣坐在這裏,或到外面曬一下太陽,是什麼感覺呢?現在梅雨季節快要過了,馬上到叁伏天了,就是《黃帝內經》講的燥、熱、火這個季節,身上難受,所以梅雨季到叁伏天最嚴重。這是講身體外面的感受。

   如果學醫的就要知道,夏天身體裏面反而是寒的,我們的胃是寒的;可是大家喜歡夏天吃冰涼的東西。以養生之道來講,修道的人不幹這個事,夏天反而要喝熱的,吃熱的。這裏地球自然的物理,夏天手伸到井裏去,地下水是涼的。

   所以我們講山西人不但會發財,還聰明;你到山西那個古房子一看,有地窖,還有冰窖呢。冬天把冰放到地窖,到夏天還沒有化。我們夏天覺得熱,因爲受大氣的影響,身體體能的溫度向外發散,表皮上感覺很熱流汗,內部就寒了,這是養生的道理。所以很高明的醫師,有時候夏天的病,不是給你吃涼藥,反而是吃大熱藥。

   我現在還沒有開始哦!因爲看到你們蓋腿這件事情,就先講起這方面了。燥跟熱不同,中國人自己要懂中國字哦!不要以爲這些課程你們都聽過,你要曉得我是八九十歲的人,算不定明後天就走了,所以你們這一次聽課,要慎重一點,聽了要記住,不要靠記錄,不要靠計算機。腦子不記,光靠記錄、計算機都沒有用。所以講到陰陽,燥跟熱不同,你不要以爲聽懂了,不要玩聰明,因爲中國字你們沒有一個字一個字學過。

   暑濕,現在還沒有到叁伏天嗎呢,我們是講黃梅天的濕。現在我們覺得熱啊、冷啊,氣候不舒服啊,那是濕度的關系。這個空氣裏頭有水,而這個水被太陽一曬變熱水,我們現在的身體像是泡在洗澡池的熱水裏,因而不大舒服。所以暑天有濕。尤其上海在海邊,這裏是太湖,暑濕蠻嚴重的,最嚴重的是南京、武漢,西湖邊上,有水汽的都是暑濕。所以學醫,保養身體就要注意這個。現在是告訴大家自己保養,所以才講陰陽六氣。

   我們過去讀書,也讀《黃帝內經》,我是十二歲半開始讀的,我怎麼讀起這個呢?我有個老師,他也信佛,一部《金剛經》擺在那裏,另外也有一部《黃帝內經》。我們年輕嘛,站在旁邊,聽到黃帝很稀奇,他就笑一笑,告訴我一句話,這是醫書啊!"先生啊!我看一下好不好?""要看拿去嘛,最好你能背更好。"那個時候就接觸《黃帝內經》了。我現在講中國人學文也好,學醫也好,學政治也好,如果《黃帝內經》都不摸,都不懂,夠不上談中國文化。你不要認爲那個是醫學用的,裏頭許多人生的道理,政治的道理。

   剛才說溫度已下調一二度了,太多一點了吧?你們馬上要調回來,現在已經到下午了,太陽一下去就涼快了,我是貢獻你們意見。還有一句話,剛才進來大家熱,現在還是叁點鍾呢,爲什麼現在會覺得涼快一點呢?剛才你們報告感覺難受,所以把溫度調低一點。是這個原因嗎?不是。什麼原因呢?中國文化一句老話"心靜自然涼",要注意這個,非常重要。我還記得年輕時,站在操場看兵操練,自己站五個鍾頭,全身武裝,還穿著皮馬靴,在大太陽下,裏頭的汗像雨水一樣的流,外面看不出來。我靜靜站在那裏,屹然不動。

   那個時候沒有體會那麼深,只好把自己忘了,要裝英雄嘛,要領導別人,做模樣。什麼叫心靜自然涼?對熱啊、冷啊,不在乎它,不理它。你說熱得不得了,想到熱得不得了,你更熱了,所以不能心靜自然涼。你看大家因爲有個老頭子坐在這裏給你們亂吹,一聽話把這個熱的觀念一忘,就好多了,這是心靜自然涼,修養的道理就是這樣。換句話說,你碰到煩惱或危險的時候,只好放下,所以禅宗講"放下"你不理就沒有事,那就輕松多了。就是爲了蓋腿,爲了打坐,給大家講了那麼多啰嗦的話,要大家注意。

   你們現在都自動盤腿了,但是現在大家自由,不一定要盤腿,最好平常每天規定自己時間打坐。坐不住的腿先放下,後面還准備有藤椅,坐著聽也可以。不過這幾天當中很嚴格規定打坐時間,到那時你慢慢體會吧。

   此次聚會的起因

   我這一次發給大家的通知,諸位有些看到,有些沒有。本來我那個信,是照我的話記錄的。這是我當時想,因爲辛苦了那麼久,這個地方也差不多初步可以用了。還有外面要求我們這個課堂馬上講課啊,要求很多事情,都沒有啓動。這一次想到是對內部自己人,我講"自己人"是跟著我們一起籌備廟港這個地方的,大家在一起講一些東西。

   第二個觀念呢,我想到我年紀大了,古文講"耄耋之年",八十稱耄,九十稱耋,所以古人講"風燭殘年",蠟燭點在風口一樣,算不定一口氣就吹沒有了。風燭,風前的蠟燭;殘年,等于剩下沒有多少時間,像花一樣,已經開得差不多了,這是中國文學的形容。

   好多年前我修好金溫鐵路時,當然罵我的也有,恭維的也很多。我說不要恭維,區區一條人世間的鐵路算什麼;吹牛吹大一點,如果我還活著,想爲中國人,想爲人類做出一條路來,叫做"人道之路",那是我幾十年的願望。現在這個地方,是修這一條路開始的基地,所以我想啓動,試用一下。

   其次呢,想到自己這個風燭殘年,再想到認識的一批朋友,學佛的,做學問的,用功的也很多,但我講句真心話,在我內心感覺很悲哀。我今天講這個是真話,因爲不管出家在家,沒有一個有成就的。尤其這一次,古道聽我的話,去了江西,禅宗五宗的祖庭都去了。我特別叫他在每一個禅宗祖庭,都住半個月體會體會,看深山古刹裏面有沒有真正大修行人。我講大修行人哦!大修行人那就不是打打坐了,而是大徹大悟,得道的人。古道出去還寫日記報告,幾個月回來對我笑一笑、搖搖頭;我也只好對他笑一笑、搖搖頭。這個笑是很痛苦的笑,我們中國傳統的文化怎麼辦?都沒有人!自己感到非常的悲哀。因此也想到,大家有些都是大師了,大教授,我今天講很不客氣的話,在我內心感覺很嚴重!

   我那個信發出去,上面沒有名字,結果可能搞錯了,名單露了出去,有些朋友看到自己不在名單中,就起分別心難受了。其實不是這樣,有些朋友並不一定走這一條路。是針對比較肯走這一條路的,想讓他們回轉來檢討檢討,不要自欺欺人,一無成就。所以是以這個心情發通知的。如果說我要教人學佛打坐啊、談修養啊,那來的人很多很多,我們這個課堂容納不下的。所以這次都非常秘密,好像見不得人一樣,偷偷摸摸地做。我原來預算只有十幾個人,後來通知下去,算一算二十多個不到叁十,結果現在滿堂八十個人。所以這一次我們要真反省,真研究,真講一點東西。雖然你們都聽過了,但是不深入,尤其我們前面這一些老同學,很多都五六十了,沒有出家已經光頭了。所以看到你們沒有成就,心裏更難過。爲了這個,在這裏做這個事;換句話說是自我內心的檢討。可是這個檢討很重要,看起來我像在交待後事一樣,也差不多;人生到這裏沒有什麼,你們要真正好好去體會,這是報告這次活動的前因。

   說禅凳 說打七

   首先,我到底不像年輕時了,大家幾十年都希望我打七,我打七就不是這樣了。爲什麼叫打七呢?打七這個名稱,也都流行幾十年了。所以我昨天晚上一到禅堂,看見同學們正在排禅凳,我就給做事的同學吹牛,這個禅凳叢林很少有,世界上原來沒有,是我發明的啊!在臺灣開始的。乃至你…

《禅與生命的認知 初講 第一日》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