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醫生小醫院(第一部—佛教醫學倫理)B

  大醫生小醫院(第一部—佛教醫學倫理)B

  作者:川田洋一

     周遊列國找佛經

  根據天臺大師的五時說,獲悉世尊對聲聞弟子,在成道初期先講《華嚴經》之後才按順序講《阿含》、《方等》、《般若》等經,教化四十年,最後才說出《法華經》直到一乘圓教的開悟爲止。

  據說《華嚴經》是世尊坐在菩提樹下期間,深入海印叁昧的境界,用純粹一致的形式,突然說出的真理。它好像晨曦照射在高山頂上,也似擠出的乳味,兼具圓教的內容。

  不料,《華嚴經》太深奧,讓人在理想的光輝下目眩不已,好像一時無法消化乳味,引起瀉肚一樣。據說聲聞和緣覺的人們聽了也像聾啞一般,覺得莫名其妙。

  當年世尊剛從悟境出來,決心教化衆生,先訪鹿野苑的五位比丘,然後遊化十六國,爲了便于誘教,才講《阿含經》。

  這是漸教的初次産品,譬如陽光照射幽谷,也像乳味稍微發酵容易喝出的酪味。但這只是小乘教的東西。

  《方等》部經同時說明小乘、大乘等教,企圖指示大乘教理的卓越。所以,大家不變小乘,而仰慕大乘,在漸教裏屬于中間階段。若用陽光做譬喻,等于八點多鍾的飲食時刻,若用牛奶來譬喻,無異發酵不久稍帶生蘇味道。

  《般若經》算是明確化的經,確立大乘真理的“空”,屬于漸教的最後階段。

  有人說這部經的內容,兼備通別兩教。若用陽光做譬喻,等于上午十時左右,若用牛奶來譬喻,等于熟酥味,也如同發酵後的牛奶。《般若經》確立“空”的理論,使小乘轉爲大乘。

  最後是《法華經》,據說世尊曆經四十多年教化,調整了衆生的機根,才好不容易變成法華業圓教,盡量導入一乘教裏。總之,《法華經》是一部真實究竟的教理,世尊爲了引入實教裏,才花費四十多年說明方便權教。

  《法華經》明白敘述世尊的出世本懷,也指出綜合與統一性的根本真理,所以,它屬于純粹的圓教。若用陽光做譬喻,乃是正午時刻,日正當中,普照大地。若用牛奶做譬喻,無異很圓熟的醍醐味。

  《涅槃經》是世尊入滅時說出來的,針對那些熟悉《法華經》的人,補述藏、通、別、圓等四教,希望他們能夠回到圓教,才特地講出這部經。

  因此,龍樹成了沙門,最先研究小乘佛經。不久,他前往雪山,涉獵各類大乘佛經。

  根據傳記上說,龍樹終于放棄婆羅門的家庭和富裕生活,到處行乞,來到一所山中寺廟,皈依佛門了。

  他在佛塔前受戒以後,起初九十天,遍讀所有叁藏教義(經、律、論)。

  四聖谛與十二因緣等小乘教義,對于龍樹也許太輕松了,故能在很短時間內讀完,他丁繼續找尋不同的佛經。可惜,這座佛塔裏只有小乘的經典,他被迫到外地去找。

  不久,他來到雪山,山裏有一座佛塔,塔裏居住一位老比丘,他送龍樹摩诃衍的經典,也就是大乘教理。

  話雖如此,也照樣不能滿足龍樹的求知欲望。

  據說,龍樹雖然背誦受持教理文章,知道真正的意思,但無法融會貫通,于是,他開始周遊列國,找尋其他佛經。其間,他逐一駁倒外道的論師和沙門的教義。

  那麼,龍樹到底周遊各地去找什麼經典呢?他讀遍許多大乘佛經,也駁倒一群外道沙門,難道還有無法融會貫通的地方嗎?

  門神指出增上慢

  龍樹在佛教裏繼續尋找有什麼途徑能夠對付世人的無明、治愈人類的渴愛。人跟死亡對峙時,那股被迫體驗的無明之力——怎樣克服巨大的沖動呢?

  龍樹一直找尋這把對付無明的“利劍”,才要深入佛經,從小乘找到大乘——他在許多大乘佛經裏沒有找到自己希望的利劍。

  的確,大乘把“空”的真谛弄明白了,再邁向生命的內在領域。龍樹從小乘的《阿含經》著手,讀透大乘的《方等》、《般若》和《華嚴》等經典,才領會到大乘佛教的“空”。其中指出如何製禦渴愛,再靠菩薩道在現實上打破許多出自無明的煩惱。尤其《華嚴經》試圖解除生命內在的無明。

  可是,他覺得好像一直摸不到一切無明的根柢。如果不能克服最基本的無明,縱使打破渴愛或表面的其他無明,終究不能徹底解除人生的死苦或四苦。

  那把對付根本無明的利劍,即是佛的生命本身,一定要靠世尊覺悟那套佛法,因爲它貫穿宇宙生命的根源。

  可是,在大乘佛經裏,始終沒有露出宇宙的根本法。

  正在此時,一群外道弟子開始乘虛進來,搖動龍樹的心志,變成惡魔的慫恿了。

  根據《龍樹菩薩傳》上說,外道弟子譏諷龍樹:“老師雖然貴爲一切智人,到底還是佛的弟子。所謂弟子之道,就是酌量接受對方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短處,難道你還有什麼短處嗎?你已經樣樣精通。倘若還有一點兒不通,你就不是一切智人。”

  龍樹被說得啞口無言,他心裏有屈辱感,突然受製于某種邪慢心了。

  他在暗自思量:“在全世界的教義裏,途徑紛雜,佛經雖然絕妙,在推理方面尚有未盡圓滿的地方。現在,我何妨在這方面推演,好讓後學者覺悟。只要理路不錯,沒有過失的話,這樣做有何不可?還會有什麼罪狀嗎?”

  可見龍樹的確熟讀不少經典,才洞悉其中有未盡圓融的地方。

  可是,他始終無意透過佛經,來請教世尊指點的核心部份,他只想靠自己的智慧來推測,在他起心動念之間,就已經受製于無明的傲慢了。在修持佛道上,他失去謙虛,那份受製于邪慢的智慧,不可能通達佛的悟境。

  于事于理若不違背世尊,自以爲靠本身的才智能夠補充世尊的說法,先有這個企圖,也等于有增上慢了。

  龍樹想要馬上實行自己的計劃,建立一套教理與戒律,同時披上獨自的衣服,顯然要自立門戶。

  大體上雖然附屬于佛法,據悉他有意稍微標新立異,因爲他在暗忖:“我要選擇良辰吉時,授戒給尚不留受過戒律的人,清掃衆生的迷情。”

  他授新的戒律予一群弟子,披上新衣,獨自一人來到寂靜所在,走進一棟水晶屋裏。

  不料,他一看見這副打扮,好像在佛道修行的最後階段,被邪慢任意擺布,被無明作用的魔鬼附身。他自立的戒律與教義,貌似佛教,其實,早已跟佛教分道揚镳——外表太像佛,反而成了真正的魔。

  在《付法藏因緣傳》裏,也對龍樹的慢心有一段描寫:

  且說龍樹逐一降服了外道和不同學派的沙門,自稱爲一切智人;他心生驕慢,目空一切,便要從瞿昙的門進去。

  忽然間,一位門神警告龍樹:“你現在的智慧仍然像蚊虻。若跟如來一比,根本微不足道。這種情狀好像螢火蟲比擬日月的光輝,把須彌山比做葶苈子一樣。依我看,你決不是一切智人。但是,你爲何要從這道門進來呢?”

  龍樹的弱點被門神點破,不禁羞愧萬狀。

  得自菩薩協助,邁向“無生忍”

  依據《成唯識論》記載,所謂慢的煩惱,即是自恃甚高,以爲比別人出色,繼而輕視別人。所以,凡是有慢心的人,縱使遇到對方頗有德行,自己也沒有謙虛的心態。結果,自己在生死流轉中永無休止,也會受盡苦楚。

  這方面的傲慢多達七種或九種,現在不妨列舉七慢。依據《俱舍論》的解說,計有下列的意思:

  一、慢。目睹對方不如自己,就自鳴得意,盛氣淩人。即使事實如此,傲慢本身也會煩惱。

  二、過慢。顯然自己跟他一樣,也自以爲勝過對方;顯然對方勝過自己,也自以爲跟他一樣。

  叁、慢過慢。顯然對方勝過自己,也自以爲勝過對方。

  四、我慢。高估自己,自以爲是。

  五、增上慢。尚未證得佛法,就以爲證到佛法。

  六、卑慢。顯然對方高過自己頗多,自以爲只比對方稍差一些。

  七、邪慢。顯然自己沒有德行,還一直以爲有德行。

  由此可見,龍樹完全被慢心控製住,因爲他讀破萬卷佛經,僅得到小智就自我執著,錯覺自己得悟了。

  如果他自覺開悟,一直錯覺自己證得佛性,還看不出魔性附身的話,結果會産生慢心,以爲佛經不充實之處,可由自己來補充。也許龍樹對待其他沙門懷有慢心,難免也對世尊表現過慢與我慢,甚至陷入卑慢之中。

  自視過人(我慢),陷入增上慢裏;自以爲證了佛的智慧,好像一切智人一樣,裝出有德行的樣子(邪慢)。

  吉人自有天相,一位大龍菩薩終于把龍樹救了起來。

  原來,大龍菩薩眼見龍樹被慢心俘虜,十分惋惜,憐憫之余,就把他帶到海裏,住在龍王宮。

  據說大龍菩薩打開七寶的倉庫,發啓七寶的函文,授予諸種大乘佛經深奧無量的妙法。

  龍樹閱讀九十天,通曉經文的意義,他的心也深入佛經,體會了真正的利益。

  大龍菩薩知道龍樹的心意,問道:“你到底讀完這些經典了沒?”

  龍樹答道:“函裏相纏很多,我在這兒讀的經比全印度的經量多出十倍。”

  大龍說:“這裏的經典到處都有放,任你數也數不盡了。”

  于是,龍樹得到諸經一箱,深深地通達無生二忍。大龍菩薩看了,才把龍樹送回南印度。

  另外,《付法藏因緣傳》也描述這個場景:

  “當時,龍樹獲得諸經,在佛道方面豁然了解、通曉妙義了。他理解一相,深深進入無生二忍裏。”

  “無生忍”也叫“無生法忍”,認證無生的法性,即是徹底領悟不生不滅的真性。這方面有兩種,即是人空與法空——個人的存在是空,構成個人存在的要素也是空。

  那麼,龍樹徹底領悟的綱要到底是什麼?

  發現《法華經》的“根源一法”

  上述大龍菩薩授予龍樹若幹大乘佛經,和無量妙法。這些經典數量比全印度的佛經多出十倍,可見龍樹還未曾知道的經典,也一定不在少數。

  雖然,龍樹滿懷傲慢心,但也算深入佛法的相當境界,只有一些道理尚未通曉——據猜測,他很可能全神貫汪從所有佛經裏,找尋那一些自己還不懂的法理。

  那一些不外是龍樹毅然走上佛道的動機——對付無明,找尋宇宙生命的根本一法。

  龍樹讀破萬卷佛經,終于得到一法。情況仿佛晨間的陽光消蝕了朝露,總算領悟了佛道的根本一法。換句話說,龍樹拿到那把對付根本無明的利劍了,那把寶劍藏在《法華經》裏。

  …

《大醫生小醫院(第一部—佛教醫學倫理)B》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