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參禅日記 二(金滿慈夫人)▪P24

  ..續本文上一頁製識神,就無事不辦了。(懷師批示:佛之聖智境,即是轉識成智。惠能六祖雲:“轉其名不轉其實”,即是此義。佛菩薩聖智不可思議,衆生業力心行亦不可思議。爭禁得“他臨去秋波那一轉”。成聖成凡,端賴此之一念。故有人能成佛,而不能成魔,有成魔而不能成佛。須于佛魔不到處,魔佛兩不著處,還我本來,方爲了當。)

  十月八日 晴

  下午小妞從她們屋裏拿過來一張報紙,是他媽媽在波士頓一個中國朋友家帶回來的,是要我看一篇文章,題目是算帳。這篇東西,老師當然看過。他稱老師爲一香禅師。他還寫過叁合一的空假中。他跟老師學佛二十年,見過兩次准提菩薩?何謂地動發光?他這篇文章寫得很生動。這位師兄是否已出國了?(懷師批示:羊腸曲折處,有人百折千回,何足爲奇!而被文字語言瞞過,應力透紙背,方得心法。去去來來,現在尚在會裏任教兼而就學。且觀後效吧!)

  十月九日 晴

  晨六時打坐。坐中開始是一片虛空,愈來愈廣,無邊無際。虛空裏浮著一個人。起先,我以爲她就是我,但這一想法,立刻被我又否定了。如果她就是我,何以我會見她呢?就這麼一想,她就墜下去了。一回頭,見一個人正在前面打坐,我覺得那才是我,可是我和她還有一段距離,我如何能見自己在打坐呢?那麼,我究竟是什麼呢?啊!是了,我就是虛空裏的一點靈性,它雖無形無相,我確實體會得到,于是我用意把它定住。忽然身體搖動了兩下,面部發癢,我知道是短頭發被搖了下來挂在臉上所引起,很不舒適。不理它,因爲坐得很好,想起都起不來。

  十月十四日 陰

  坐中是有所得,但又說不清楚。總之我是每于上坐之初用止,慢慢地它就自然變成了觀。我又不願把時間用在觀上,所以隨時都想止,希望來個大定,因此就有束縛,不能自然。現在我就在觀時去參我要參的,可是忽然在將有所入時就止了,我也不去管它,一切任運自在,有點如水上葫蘆,自由自在,很舒適。下坐後,似乎在坐中得到了很多,究竟得些什麼?于是我又怕自作聰明,乞老師開示!(懷師批示:應知一切如來,一切衆生性,本在大定中,何以另有一大定?如有一大定境,即非大定,是乃小定。正位聚體,聖主垂拱。鸢飛魚躍,野老讴歌,不動幹戈自太平,你說此是何等境界?不可于無事中生事,如《楞嚴經》所雲:“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

  十月十五日 晴

  昨夜一夢是這樣:大馬路上,許多店鋪,人來人往,非常熱鬧,但是陰天,陽光不大。一家店鋪的女主人是我的朋友,她隨手拿起一塊五香豆腐幹給我吃,我覺得不是味道。于是我就回到家裏,我覺得屋裏比外面亮,等我掀起窗簾往外一看,外面黑洞洞的什麼都看不見了。我有點害怕,忙去扣門。正在這時,忽然想起我會造光,于是再掀開窗簾,朝著外面的高空,觀想它有個太陽,見下面果然亮了。我就再觀,不知何故,只一瞬間,外面什麼都沒有了。再一看,連我自己的房子也沒有了,只有一片虛空,似雲似霧的。我急忙內照,空空如也,什麼都不見。再看看自己,不見身相,但我確知自己是在這一片虛空中。(懷師批示:《金剛經》雲:“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十月十六日 晴

  坐中和平常偶然的境界一樣,忽然心定住了,想起個念頭都起不來,對外面的事清清楚楚,但一知即了,知而不隨。最近在坐中已能體會到“能”,也弄清楚了什麼是分別心。不管坐與不坐,妄念一起,我就知道,隨它生滅,在現量境上,不起分別心,它自然不住,也用不著強去斷它。晚間我看筆記。我認爲觀想是利用妄想,觀想無分別心而有真意,妄想則全是分別心,我不懂心氣合一之力,是否可算心能轉物?(懷師批示:心氣真正合一,乃心能轉物之初象。如雲:“心風(氣)得自在者,即具神足通,方是轉物之顯著功用。如此乃是正見。”)

  十月十七日 晴

  坐中似乎證到自性本空,但能生起萬有,是依他起,也就是因緣生法的道理。也就是說自性因緣起而生妙有,妙有而有妙用。本性不變,用能隨緣,但緣生性空,真空能生妙有,妙有畢竟真空,所謂“千江有水千江月,一切水月一月攝”。其實“十世古今,始終不離于當念。無邊刹境,自他不隔一毫端”。一切無非一念!我們日常生活中,無一而非因緣生法的道理,我又說不清楚了。

  十月十九日 雨

  有一本書說:物化就是佛家的真境現前,前後際斷的意境。我怎麼覺得不對?(懷師批示:完全謬論。前後際斷,是心識境界。物化一詞,出于道家。雖有近似心能轉物之內涵,但又不盡相同。道家有譚子(峭)《化書》,乃專論物化,發揮莊子物化理論。可向圖書館覓之,作參考可也。)

  十月二十一日 晴

  我不懂精神分裂症,是不是精神恍惚——神飛?(懷師批示:精神分裂症,比恍惚還嚴重一點。更嚴重的,便神散,非神飛。)

  十月二十叁日 陰

  坐中參因緣生法的道理,此理不難。乃至參那一點“孤明”,我實在體會到了,我有自信!但卻說不出來。最近參禅參得心裏七上八下,如熱鍋上的螞蟻,又像吊在半空中的東西,上又上不去,下又下不來,真是拿又拿不起,丟又舍不得。什麼金剛圈,栗棘蓬,我只想哭。(懷師批示:想哭的,正是金剛圈,栗棘蓬。)

  晚間看《佛學辭典》,下面這段我不懂,心經法藏疏曰:“般若是體,此雲智慧,即神悟玄奧,妙證真淨也。波羅蜜多是用,此雲到彼岸。即由此妙存慧翻生死過盡至真空之際,即簡不到彼岸之慧,故以爲名。”(摩诃般若波羅蜜)(懷師批示:般若之體,又名實相般若。神悟妙證,又名境界般若。總之統屬道智之別稱。簡字歸納精義之意。此段文字甚明白,多讀幾遍,谛參之,即懂。)

  十月二十四日 晴

  據說一念之間有八萬四千煩惱,我怎麼覺得煩惱只是偶然的現象,幾天才有一次,哪裏天天有煩惱,那人還活得出來。(懷師批示:倒如你天天的生活及修道情狀,統屬煩惱。煩惱並非痛苦之意。煩,惑也;惱,亂也。)

  十月二十五日 雨

  晨六時打坐。坐中很靜,虛空廣闊無比,我在裏面輕飄飄的。我本來可以如行雲流水,在虛空中自由自在。但師曾谕示:“如失靈明自主時,不能隨緣漂泊。”所以我不敢動,因爲我無把握!我想如果能在任何境界中都能把握靈明一念,不會走失就好了。可是意識最能作祟,稍一恍惚就會上當,自然是功夫到!(懷師批示:不住空,不執有,即空即有,緣起無生,即中道正觀。定慧不等持,不能入中道正觀。中道正觀不谛了,不能得真定慧。)

  十月二十六日 雪

  晚間我看筆記。據說一切空掉之後,再把空也空掉,就是真空。我認爲在定慧未能圓明之前,人在真空裏面會恍兮惚兮,靈明不能自主,哪兒還能起用!一定又神飛了也。定慧力等算不算定慧圓明?(懷師批示:有個恍兮惚兮,空即不空。靈明自耀,迥脫根塵,不空即空。定慧力平等行持之際,澈悟真妄不二,生滅無生之本際,騰騰自在,運用無方,乃爲圓明。)

  十月二十七日 陰

  晚間看筆記。我不懂四個字一句的叫什麼?既不是詩,也不是偈,即非辭,又非頌。如“通玄峰頂,不是人間。白雲萬裏,滿目青山”。(懷師批示:也是偈子。漢魏樂府詩篇慣用四字句。)

  十月二十八日 陰

  有人說研究佛教容易走上自殺之路,因爲一切都空了,還有什麼意思,活不下去了。(懷師批示:此空非如世俗唯物見者之斷滅空,以真空涵容妙有,大有意思。證得者,生死齊了,視生死涅[上“般”下“木”],皆如昨夢,還要自殺做什麼。換言之,也不須自生,更不須自殺。除非執偏空爲實際者,不澈真空妙有之旨,才有此可能。)

  十月二十九日 陰

  晚間我看《習禅錄影》。何謂知見與見地之別?非空非有不就是有無觀嗎?(懷師批示:知見,只屬于知識學問邊的了解,並非身證心空。真見地,必須理悟與工夫同時證入。非空非有,應當不再觀有無。因有空及非空非有,皆屬相對矛盾之辨別,盡是“戲論”也。)

  十月叁十日 陰

  坐中出現一個笑臉,笑得可怕。我記得在兩年前也有這麼一次經驗,那時我還不會《心經》,我以《清淨經》驅之。現在我是念《心經》,見她逐漸矮下去。臨去時,那種不愉快的表情簡直無法形容,似乎縮到地下去了。如果在過去我會害怕,現在不怕了。

  十月叁十一日 晴

  今天是美國的鬼節,入鄉隨俗,他們也預備了一些糖果,開車帶客人出去轉了一圈。晚間客人放幻燈,都是臺灣風景,等于回憶一下臺灣。小妞被他們老師帶去要糖。家裏往年因爲走廊的燈壞了,進門處雖開有燈,人家不太注意,所以來的人不多。今年燈修好了,門裏門外,叁盞燈雪亮,一批一批的孩子,戴著面具來要糖,一大盆糖發光了。正好小妞回來,門鈴又響了,只得把小妞拿來的糖又分送一批孩子。這一夜蠻熱鬧的。(懷師批示:凡有人類社會的地方,都要活見鬼一番,豈但東西方有此習俗而已。到底是人玩鬼,鬼玩人,且讓明眼人一笑吧?)

  十一月二日 雨

  想到師命參“夜半正明,天曉不露”,我不會參,只能說猜猜看,不知是不是自性晝夜一如之意?(懷師批示:差不多了。)

  我認爲參就是研究,研究的工具是思想。(懷師批示:也就是佛經所說的“正思維”修。)可是又說起心即錯,動念即乖,是不是說要以智知,不用識識。(懷師批示:你說對了。)但據我的經驗,智知只能一知即了,不起分別又怎能參究呢?(懷師批示:當然一知便休。其實,知了,休亦不休也。豈不聞永嘉大師答六祖語:“分別亦不惡。”)

  十一月叁日 陰

  坐中聽到他們走了。下坐做瑜伽。下午在等小妞的時候,我由小妞想到自己,又從自己想到別人,真是人生如戲,每一個人都是自然的演員,每天都在演戲。不過人爲的演員與受自然演員不同的是:第一,…

《參禅日記 二(金滿慈夫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