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二八二集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二八二集)  2012/4/9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282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注》第六百二十五頁,第七行:

  「上述衆生情見,不但不明佛法,實亦違反現代科學。因我人所處之世界是叁維空間,故人腦之思維分別,在妄念不斷之情況下,不能超出此空間之局限性。更焉能依叁維空間之規律,以妄測更多維空間之實際?現多維空間之理論已爲科學界所承認。佛世界常寂光土之維數應爲無量維」。黃念老他是學科學的,我們常常看到他引用科學家的這些發現來解釋佛經。前面所說,譬如忉利、四王天是依須彌山而住,沒有須彌山,四王天跟忉利天住在什麼地方?這是衆生的情見,也就是執著,分別、執著。說不但不明佛法。佛法所說的是宇宙人生的真相,不但是須彌山,遍法界萬事萬法無不是心現識變。心怎麼現?心是一念不覺而有無明。法相宗經論告訴我們,一念無明起來,法性裏面就變現一個妄心。法性是真心,這一迷了,真心起了一個妄心,妄心就是阿賴耶,阿賴耶所現的全體是虛妄。阿賴耶的本體是真心,它是依真心起來的,起的妄心。所以也有人說阿賴耶是半真半妄,從妄的那邊說叫阿賴耶,從真的那邊講叫庵摩羅,庵摩羅識,叫第九識。也有些祖師大德說不必再立第九識,第九識就是自性,就是真心。不用妄心,真心就現前。實際上還是真心起作用,妄心障礙真心,讓我們對于所起的這些現象産生了迷惑,是這麼一個狀態。

  所以說無明不覺生叁細,境界爲緣長六粗。境界是阿賴耶的相分,就是阿賴耶的境界相,這是物質現象。阿賴耶叁細相,業相,業相就是不覺。覺心不動,動就不是覺悟。于是我們在這裏就理解,真心是不動的,所以它叫照見。心不動,眼睛看外面東西是照見,是真心起作用。凡夫是真妄同時起作用。修行大徹大悟的人,他妄心沒有了,就是真心起作用。妄要離開真,妄不能存在,它不能獨立。真能獨立,妄不能獨立,妄一定要依真,所以妄裏頭有真。凡夫真的他有妄。我們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我們眼見是真的,那不叫色塵,叫色性;耳朵聽的不叫聲塵,叫聞性。所以明心見性,性就在這裏,見聞覺知統統是自性。只要你離開妄想分別執著,離開妄想是不起心、不動念,那就是法身菩薩的境界。由此可知,法身菩薩自性的境界就在我們身上,沒有離開我們一步。我們不能夠覺察,就是因爲帶著妄想分別執著,我們只見阿賴耶的相分,見不到自性的相分。

  從這個地方我們明白了,應該怎麼見?不要有分別執著。你看看修.藍博士,他就明白這個道理,把妄想分別執著,這是負面的,清理出去,不要用它。用一個純真的心,但是他那個純真心還是帶著妄,帶著什麼?帶著無明。如果他不帶無明,他就大徹大悟了。這就是說動的境界清除掉了,還有個靜的境界。動靜是相對的,動要清除掉,靜也要清除掉,沒有二邊。邊見就是相對的,有真就有妄,有正就有邪,有動就有靜,這叫對立,講二邊。你看這個邊見,佛門一開端就把它清除掉了,須陀洹就沒有了,身見沒有了,邊見沒有了。邊見,沒有對立的,所以染淨都沒有,善惡也沒有,都把它清除掉,真心才現前。真心現前,真心是覺,這個覺就是自性,自性覺。阿賴耶不覺。

  我們從這裏去訓練,先訓練定,訓練定功。佛家的定裏頭有境界,如果沒有境界,八地以上的菩薩怎麼能見到阿賴耶的叁細相?阿賴耶的叁細相是法身菩薩見到的。業相就是科學家所說的波動現象。科學現在知道整個宇宙都在波動,也稱之爲脈動。我們把人的這個脈,它動,頻率非常高、非常微細,非常高的頻率在振動,這就是妄心。振動裏面就出現了叫轉相,現在科學稱之爲信息,是阿賴耶的見分,有見分才出現相分,這是阿賴耶的叁細相。所以法身大士定中有境界,這個境界裏頭遍法界虛空界他全知道,如如不動。如果心有動就見不到了。心一動,那個見是阿賴耶的見,不是自性覺。凡夫跟佛菩薩差別就在此地,除這個之外沒有差別。

  這一迷,我們自性的性德全迷了,也起作用,起微不足道的小作用,大作用全失掉了。眼也能見,隔一張紙就見不到了。見近的,看不到遠方。耳能聽,現在科學告訴我們,音,聲音有波度長短不一樣。眼見光,光波的長短也不一樣,我們這個見局限在一定很小、很狹窄的這個波段,比這個波長的光見不到,比這個波短的光也見不到。原本我們的見,一切光波都沒有障礙,你統統能看見,世界就不一樣了。聽聲音亦如是,耳是什麼樣的音波都能聽到,沒有障礙。禅定就是把這個障礙清除,讓它能力圓滿恢複。這是佛門用的方法,直截了當,稱爲現量境界,真正見到一切衆生的真相。不同光波全部能看到,像現在所發現的,我們知道沒有發現的更多,發現的X光、紫外光,這是肉眼看不見的,但是那種光線看我們身體它能看透,它沒有障礙。所以我看到科學報告,四度空間,這個身體是半透明的,五度空間可能是全透明的,說明物質障礙不是真的,是假的,是我們自己本身的能量有障礙。能量要沒有障礙的話,我們的見統統能穿透。所以衆生的情見確實不明佛法。

  這也不能怪現在人,爲什麼?沒有人講了。爲什麼沒有人講?沒有人修。要講一定要修。修,有你自己修學的功夫在裏頭,我們講有你的心得,有你的悟處在裏頭,講出來不一樣,能攝受人心,能感動人。沒有修行的功夫,你所講的,搜集很多參考資料,這孔子所謂的「記問之學」。真正的學問不是從記問來的,是你自性裏頭本有的,你要開發自性。你的自性無量智慧、萬德萬能,真的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你要去開發自性。自性是寶,這個寶現在在礦裏頭。把礦石給它冶煉掉,礦石是什麼?是妄想、是分別、是執著,這叁大類。這叁大類淘汰盡了,你的性德圓滿現前,它起作用了。

  現代科學講的是空間維數,說我們這個世界叁維空間,叁維是長、寬、高,我們今天講立體的。再高維次的我們無法想象。有人說五維以上的空間就沒有身體了。沒有身體,在我們這個世間應該是無色界,無色界天沒有身體。色界十八層天有身體,沒有欲,財色名食睡,我們講的七情五欲在他那裏沒有,他沒有七情五欲,所以他們的生活得大自在。天確實是消福報的,從禅定當中現出來的。我們要記住佛的一句話,「一切法從心想生」,它是從禅定這個現象生的,定中的境界清淨。因爲他還有我,這個我執沒有丟掉,四空天我也沒有丟掉,佛法裏面的標准他都沒做到,他只是伏,定功,禅定功深把這煩惱伏住,沒斷。定功失掉了,煩惱起現行,一起現行就又墮落,所以他離不開六道輪回。禅定裏頭也有智慧發生,小智慧不是真智慧。真智慧發生,他能破煩惱,照見五蘊皆空。他照見五蘊,五蘊不空,沒有看到空。所以這是比較細微之處。

  念老說人腦的思惟分別,在妄念不斷的情況之下,不能超出叁維空間的局限性。因爲在這個時空裏頭,時空是假的不是真的,時空是個幻覺,在佛法裏頭,把它列在不相應行法裏頭。不相應行法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抽象概念,它不是真的。空間講四方、講上下,座標不相同,十方就不是定法。我們今天以香港爲座標,東面是菲律賓,西面是中國大陸。如果我們換個地方,我們是居住在日本,那菲律賓在南面,香港在西南面,這就變了。所以十方是不定法,你以什麼爲標准?沒有定法,空間就不能定位。時間亦如是,在這個地球上就有時差,到底哪個是在前、哪個在後?同時都存在,地球上二十四小時同時存在。分二十四個時區,同時存在。所以你說幾點幾分,要說某個地方的幾點幾分。假的不是真的,不相應行法,抽象概念,不能說它有,也不能說它無,你不要去執著就對了。

  更焉能依叁維空間之規律。用叁維空間,你去觀測更多維次空間的實際,看不到,不可能的。還是佛菩薩厲害,佛菩薩把時間、空間統統放下,他看到了,看到整個虛空法界。總結,總結是什麼現象?他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是佛、法身大士他們看整個宇宙的真相,相有性無,事有理無。所以《般若經》上總結告訴我們,「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這是真相,真正看透了。看透了的人,跟我們的差別在哪裏?看透了的人他心地清淨,一塵不染,他不放在心上;沒看透的人,把所看的、所聽的、所接觸到的全放在心上,差別就在此地。看破的時候,他住在實相境界;那沒有看破的,住在假相的境界裏頭,把假當作真,這就全都錯了。

  所以科學家提出,科學家有個大的革命,要把過去這些科學定律統統推翻,這就是今天的量子科學。過去的科學有個錯誤觀念,就是那一念,心跟物沒有關系,心是心,物是物,所以産生很多很多錯誤的看法、想法,導致科學走上了錯誤。現在知道心跟物是一不是二,根本不能夠分。以前這個誤導造成今天的傷害,對我們思想上的傷害,讓我們錯誤觀念,對我們身心的傷害,對我們生活環境的傷害、社會的傷害,乃至于居住地球的傷害。你看錯誤觀念影響多大!

  佛的觀念是最正確的,所有現象全明白了,他心地幹淨,全都清除了,一樣都不執著、都不分別、都不起心動念,在這裏生活得大自在。可以受用,沒有占有的觀念,這就大自在!沒有控製,沒有去支配、分配這個概念,全沒有,完全是隨緣。所以隨緣妙用,無拘無束。妙用就是在一切境界裏頭不起心、不動念,妙!隨心所欲,不是隨自己的心,不是隨自己的欲,自己沒有心,沒有妄心,沒有欲,欲也是虛妄的。那個隨心所欲是對誰說?隨衆生心,隨衆生的欲望,這妙極了!《楞嚴經》上講的,「隨衆生心,應所知量」,衆生有求于你,不管念頭動不動,動這個念頭是顯感,還沒動這個念頭是冥感,菩薩已經知道,你有感他就來應。應有顯應、有冥應,冥是暗中保佑你,替你化解問題;顯是非常…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二八二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