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五二九集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五二九集)  2012/9/23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529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注》第一千零四十一頁,從第二行看起,「壬二」,科題「答解脫因」。請看經文:

  【若以無相智慧。植衆德本。身心清淨。遠離分別。求生淨刹。趣佛菩提。當生佛刹。永得解脫。】

  這一品最後的一段經文,佛教給我們,念老這裏說得很清楚。「段末」,這一品最後,「若以無相智慧,植衆德本,求生淨土,永得解脫」。這把學佛、學淨土終極的目標跟方法正確的指示給我們,重要是以『無相智慧』。無相智慧我們做不到,我們只能做到真信,我真正相信有西方極樂世界,真正相信有阿彌陀佛。這個信心從什麼道理建立的?我們要搞清楚,我們的信才是真信。我們根據的原理,是大乘經上常說的「一切法從心想生」。這個理論,很難得被現代量子力學家肯定,他們這麼多年的努力,發現確確實實宇宙之間萬事萬物是心想生的。就是講念力的秘密,念力不可思議,念力有很大的能量,科學家有這麼多的結論。佛家講得很清楚,科學家還沒有找到本體,哲學裏面講宇宙的本體,他還沒找到。他找到阿賴耶,阿賴耶的境界相就是物質現象,物質到底是什麼,現在搞清楚、搞明白了。

  我們這個世界是物質現象,極樂世界也是物質現象,物質現象從哪裏來的?從念頭變現出來的。物質現象的基礎是意念,我們心裏頭的意思、念頭,是這個東西。沒有意念就沒有物質現象,所以物質現象是假的,不是真的。極樂世界也是念頭生的,我們根據這個道理,就能相信真有極樂世界,我真有這個念頭。有這個念頭的人很多,我的念頭是主要念頭,別人的念頭是幫助的,是助緣,跟我有共業。但是到了極樂世界,業轉了,完全轉變成淨業,爲什麼?到那裏都用無相智慧,不用阿賴耶。無相智慧是什麼?轉阿賴耶成大圓鏡智,它那裏轉了,轉八識成四智,就是前面所說的如來五種智慧,這是轉八識成就的。怎麼轉的?不知不覺轉過來了,沒意思去轉,可是到極樂世界自然轉了,這個自然就是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的加持。往生的人,自己看到蓮花,這個蓮花是自己念的,我們一發心念佛,七寶池就長出一朵蓮花。到因緣成熟的時候,我們在這個世間壽命到了,那邊蓮花就開了,阿彌陀佛拿著這個蓮花來接引我們。

  蓮花是自己念頭變現的,我們的念頭純正,就是說沒有懷疑、沒有夾雜,沒有妄念夾雜,沒有雜念夾雜,念念就是這一句阿彌陀佛,蓮花就愈長愈大,光色就愈來愈美。我們坐上這蓮花,蓮花合起來,這一合起來就産生變化,到極樂世界我們的身體就換了。你看看,阿賴耶的相分,到極樂世界就變成法性身,居住的環境,極樂世界是法性土。法性跟阿賴耶有什麼不同?阿賴耶是波動現象所産生的,那就是阿賴耶的業相,業相就是波動。現在科學家講的弦定律,彈琴的弦,撥動之後它振動,我們一念迷了,就産生這個弦的現象。自性不動,惠能大師看到了,「何期自性,本無動搖」,這是自性本定。一念不覺,這一念不覺,不覺是動,覺是不動,覺心不動,不覺就是動,所以不覺就是無明,不覺就是阿賴耶。佛用好幾種名詞來形容這個事實,我們從許多名詞裏面體會它的意思,慢慢就明了了。這個一念不覺沒有原因,這個一念不覺也沒有時間,也沒有空間,時空都不可得。

  這一念動了之後,它就念念動,動的頻率多快?彌勒菩薩告訴我們,一個念頭,一個波動的念頭,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換句話說,一秒當中,一秒鍾它波動多少次?是一千六百兆次,這樣的頻率在波動。它波動不停止,永遠在動。什麼時候不動?覺悟就不動了。什麼時候覺悟?放下妄想分別執著,它就不動,不動就叫見性,動沒有見性,不動就見性。所以這樁事情難,我們回不去,這是事實真相。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都是這一個原理,方法盡管不一樣,門道不一樣,都是回歸到不動的自性。所以,佛法沒有別的,佛法修行就是放下。章嘉大師教給我看得破,放得下,看得破是智慧,放得下是功夫。看破幫助放下,放下又幫助你看破,再看破又幫助你放下,這兩個相輔相成。像樓梯一樣,從底層爬到頂層,就這樣爬法。這個難!

  阿彌陀佛大慈大悲,他爲我們示現一個特殊的法門,就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個法門妙。專念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個名號是什麼?就是自性。阿彌陀全是梵文,翻成中國的意思,阿翻作無,彌陀翻作量,佛翻作覺,無量覺,無量覺是自性,就用自性做佛的名號。用自性做名號,所以你念名號就是念自性。而且是圓滿的自性,不是自性的局限某一部分,不是的,它是圓滿的。佛用這個方法就能夠接引一切不同根性衆生。不必這樣用止觀,放下、看破這個路很長,時間也很長;信願持名成就很快,快到什麼時候?最快的,一天。《彌陀經》上說若一日、若二日、若叁日,若六日、若七日就成功。這七,前面六個是數目字,後頭那個不是數字,後頭那個七是什麼?你哪一天念成功了,那天就叫做七,是這個意思。如果我叁天念成功了,那第叁天叫七,七是什麼?圓滿的一天,功德圓滿了。

  宋朝瑩珂法師,念阿彌陀佛叁天叁夜,佛現身給他看,那就是七,就是圓滿。他還有壽命,還有十年,佛跟他說,等你壽命到的時候我來接引你。他知道了,可是他很聰明,他十年壽命不要了,他說我現在就想去。爲什麼不要?他說我的劣根性很重,禁不起誘惑,十年這麼長的時間,外面財色名食睡的誘惑引誘我,我不知道又做多少罪業。所以佛就同意他,告訴他,叁天之後我來接引你,這真的,不是假的。我們就想到,阿彌陀佛爲什麼不當時把他帶走,何必要等叁天?佛真的可以把他帶走,叁天是他的功夫成就。叁天之後,影響別人就可多了,讓多少念佛人堅定信心。爲什麼?他樣子做出來,一直影響到我們現在。宋朝到我們現在,七、八百年,將近一千年的樣子,宋朝。我們現在看到這個記載,都能堅定我們的信心。阿彌陀佛想得很周到,瑩珂法師自行化他,叁天叁夜把阿彌陀佛念來是自行,真能成功,死心塌地。因爲他自己出家不守清規、破戒,自己知道,依照經典裏頭的標准,他決定墮無間地獄。想到無間地獄他就害怕了,擺在他面前就兩條路,一個極樂世界,一個無間地獄,所以他拼命念。墮無間地獄太可憐、太苦了,這個地方不能去,叁天叁夜不睡不眠。

  他的行誼、樣子,寺廟大衆都知道,佛答應他叁天之後來接引他往生,他把房門打開,把這個信息告訴大衆,大衆不相信。可見得他也常常打妄語,才沒人相信他。但是叁天時間不長,大家等著看,看你叁天往不往生。到第叁天,他要求大衆幫他助念,送他往生。這個大家歡喜,大家給他念佛,念到大概一刻鍾,古時候的一刻,跟我們現在一刻不一樣。中國古時候用的是十二個時辰,子醜寅卯用十二個時辰。現在二十四小時是西洋的,所以我們叫它做小時,它比我們中國時間小,稱它爲小時。那個時候大概一刻將近四十分鍾的樣子,這麼長的時間,他告訴大家,佛來了,接引我走了。別人沒看到,但是他真走了,就說明這不是假的。沒有生病,沒有任何死的徵兆,沒有,說走就走了。他的故事就寫在《往生傳》裏頭,寫在《淨土聖賢錄》裏頭。

  《淨土聖賢錄》裏面這些往生的人很多,許許多多人都是念佛叁年,不到叁年就往生了。我早年,四十多歲的時候,在臺北講經,我記得在法華寺講《地藏經》,廣欽老和尚來聽了幾次。基隆有個法師叫德融,年齡跟我差不多,大概走了有二十多年,二十多年前走了。他問我,他說他看了《淨土聖賢錄》,很多人都是不到叁年就走了,是不是壽命剛剛好就到了?我說不可能,這個不合邏輯,講不通,哪有那麼巧的事情?應該是什麼?他功夫成片了。念佛我們知道只要功夫成片,功夫成片就是沒有雜念了,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這就是功夫成片。功夫成片是一心不亂最初的階段,這個階段就能夠隨意往生,你想往生真走得了,阿彌陀佛真來接引你。如果你還有壽命,等我壽命終的時候再往生也行,也可以,不礙事。念到功夫成片,你往生就得到了保證。真能往生的人,這個世間生活這麼苦,他留在這個地方也沒有法緣,他就走了;他不走,那只有一樁事情,弘法利生,多帶幾個人走;沒有能力、跟衆生沒有緣分,他就走。走也是弘法利生,爲什麼?做證明給大家看。叁轉*輪這叫作證轉,這個影響很大,最後這一招。

  在香港我們知道何東爵士的夫人,何世禮將軍的母親,在香港往生,那是示現。她的一篇傳記,我們這個地方找出這個資料印出來了,大家可以看看。這個老太太一生念佛,她們家裏,除她之外全是基督教徒。好在那個時候兒女還懂得孝道,雖然兒女都是基督教徒,家裏還是供一個佛堂,對老太太很孝順,各人信各人的,家裏頭信教自由。老太太往生前一個星期,她有一些佛友,念佛的朋友,邀集來就在她家裏,她家很大,打了個佛七。佛七圓滿了,她告訴大家,多留一天,送我往生。人家說她是開玩笑,她說得很真誠,好像真有那麼回事情。大家都是朋友,好吧,再多住一天!到第二天,她招待新聞記者,幾個報館的記者,招待新聞記者,請他們來采訪,她真往生了,什麼病都沒有。而且跟她兒子、媳婦講,今天我往生,這是我們最後一次聚會,你也跟著大家念幾句佛,送送我往生,算是我們這一番母子之情。家裏人也同意了。你看,沒有絲毫徵兆,說走就走。這個新聞傳出去了,轟動香港。兒子、媳婦從此之後統統念佛,把全家人都度了。生前和睦相處,身後表演這一招,看你相不相信,你看念佛靈不靈,念佛人是這樣的走法,這是真的不是假的。何老太太往生,距離我們這裏時間不算很久,在我到香港講經之前,我是一九七七年,她往生可能在,查查看是不是七0年代…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五二九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