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大經科注 (第五六五集) 2012/10/14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565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注》第一千零八十九頁,第四行:
「種修福善」,就是修善種福。「本經廣勸舍惡行善」。這樁事情,四十八品品品都有,真正是普遍的在勸導,一定要斷惡修善。斷惡修善,首先要認識,什麼是惡、什麼是善,什麼應該斷、什麼應該修。如果沒有標准,一般人搞錯了,把善舍掉了,惡他以爲是善。現在這個社會,很多人說價值觀顛倒,倫理道德本來是善,現在人把它看成是惡。一個講倫理道德的人,這個人在社會上不能生存,爲什麼?人人都欺負他,人人都害他。行善變成無能的人,造惡的人受人尊重,爲什麼?這是英雄,這是好漢,得到人的擁護,名聞利養統統都來了。現在是這麼個社會,整個世界如是,不是局部,到哪裏都一樣,你都看到。所以聖教非常非常艱難,真正修不容易。真正修要耐得了寂寞,緣不成熟,加功用行,厚培自己的根基,這個非常重要。印光大師給我們做了榜樣,七十歲之前沒人知道他,他在那裏培養自己,在藏經樓叁十年不出門。所以這個老人雖然是最後歸到念佛,宗教、顯密沒有不通達的,真的是廣學多聞。最後選這念佛法門,不是隨便選的,是真實智慧選擇的,也不是別人勸勸就相信的。所以這是真智慧,這真學問。
舍惡行善難,在過去容易,在今天社會非常之難,沒有人相信。別人所看到的,作惡的人享福,行善的人受罪,這使他看在眼裏、記在心裏,他怎麼肯相信?經上講得很好,作惡享福是過去生中的余福,過去生中修的福報太大,還沒有享盡,現在這一生所享的是余福。福享盡了,惡報就現前,這個現前,後悔來不及了。那個受惡報的時間長,在人間享福的時間短,能享多少年?二十年、叁十年不得了了。可是惡報是在叁途,餓鬼、畜生、地獄,無論哪一道,時間都非常長,不是我們能想像的。真正明白這個道理,就會覺悟,會醒悟過來。
而且叁途果報真的就在面前,我們看看畜生道,許許多多的畜生,是因爲舍不得離開他的財産、他的家園,所以到家裏來投胎了。福報大的變成家裏寵物,福報小的變成家裏當差的、看門的。細心觀察我們能看得到、覺察得到,你說這個多可怕。投胎畜生身算不錯了,如果在餓鬼道,他的幽靈、他的第八識也舍不得離開家。我們在美國洛杉矶住的時候,有一個同修,他跟我們一起住在達拉斯,他的嶽父嶽母住在洛杉矶,到洛杉矶去玩,去看他們。就在前幾天,時間距離很近,他的老嶽父買了一棟房子,那棟房子鬼屋。原來房子的主人死了,那個魂魄沒離開。晚上睡覺,聽到房子(它兩層樓房)有走路的聲音、桌椅推動的聲音,常常有。這一天下午,洛杉矶是長夏,很熱,在浴室裏洗澡。他就覺得有人推門,他就問是誰?結果聽到聲音,說到他的名字。把他嚇壞了,衣服、褲子都沒有穿,就往外面跑。白天遇到鬼,那講得沒錯,就是前面住這個房子的主人,死在這邊。給我們講起來,一點都不假,沒離開。這就是貪戀。地獄道我們是見不到,不造地獄罪,見不到地獄;造地獄罪,地獄罪業沒有現前也見不到。見到的時候就麻煩了,見到就進去了。
所以,善惡的標准要知道,知道之後要堅持,一定要去做,絕對有好處,絕不要貪圖眼前的享受。眼前,尤其是佛弟子,佛弟子真正覺悟。我這兩天看南傳的《法句經》,寫得真好,完全是偈頌,全都是講我們日常生活。佛弟子要給社會大衆做榜樣、做模範,這個事情難。釋迦牟尼佛在世,追隨他所有的弟子,真的,是給社會大衆做榜樣的。世尊自己帶頭,把持戒、苦行做出來。這是什麼?這是修道、得道的基礎。以前都是走路,大戶人家才有車馬,自家裏頭有馬、有車,平民沒有,都是走路。現在平民有公共汽車代步。我們初學佛的時候,聽經,坐巴士、走路。大概半個小時之內的距離,我們是走路去的;半個小時以上的,我們坐巴士。不但我們是這樣的,老師也是這樣的,老師去上課、去講經,也坐巴士,沒有車。現在人民富有了,家家都有車,這就方便多了。可是我們依然看到坐巴士的人不少,每個巴士站看到排隊,就知道了。
我的一個在家老師,周邦道老居士,虔誠佛教徒。在臺灣,考試院考選部的部長跟他老朋友,邀請他去做政務次長,政務次長就是第一副部長。他家有車子了,公家配一輛轎車給他,家裏給他裝了電話,考選部付錢。這個人老實、厚道,家裏這個電話,外面打來的可以接,不可以打出去。自己有什麼事情打出去的話,到巷口有公共電話,到那邊去打。爲什麼?不能讓國家付錢。大概全世界這樣的官,我們只看到一個,沒看到第二個。出門,私事坐巴士,公務坐國家配給的這輛車,他能做到,一生不變。家裏生活,家裏全家吃長素,生活非常節儉,省下來一點錢,寄到家鄉老家。老家還有親戚朋友,比他更苦的,幫助他們。夫人念佛往生,我跟諸位講過,見到地藏菩薩,往生火化,叁百多顆舍利,瑞相稀有。這是個真正懂得修善種福的人,奉公守法。確實我們要常常把這個事情做報告,這是政府公務人員的榜樣,國家的官員都像他這個樣子,這個國家哪有不興旺的道理,世界哪有不太平的道理!各人要守住各人的本分,這個重要。
現在這些事情沒人給我們講了。我們在學習的時候,在我們那一代,六十年前,老師肯說,朋友當中的好朋友也可以說,還能聽得到。現在沒人說了、不敢說了,說了變成仇人,在我們那個年齡就開始了。所以方老師告訴我,他說現代的學校,六十一年前的臺灣大學,先生不像先生,學生不像學生。他說這個話我聽不懂,我以爲他是拒絕我,不准我到學校旁聽,不知道這個話說的意思。以後就沒想到他要我到他家裏上課,學生只有我一個人,我感恩。慢慢我才領悟到,不是老師不肯教,有一個學生肯學,老師都會認真教;如果一個學生都沒有,老師就不教了。我不是學校正式的學生,是旁聽的。
所以這個問題不在老師,在學生。學生上了大學,目的是什麼?拿文憑、拿學位,將來在社會上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目的在此地,不是真學東西。老師看得清清楚楚的,不教了。老師爲什麼還要教?沒有法子,這是他的職業,他靠這個吃飯,拿一份薪水、拿些鍾點費過日子。兩方面都敷衍了,這是什麼?教育衰了。現在過了六十年,衰成什麼樣子我們都不曉得了。大概還是科學技術天天有進步,人文這方面,倫理道德完了,比六十年前差遠了。六十年前像我們這樣的人,二十五、六歲,真正想學老人還真敢講。現在沒有人講了,講了得罪人,也沒人真學,全都搞名聞利養,認假不認真。從這個地方我們才體會到,災難由哪裏來的。不善的心行感應而來的,不是自然災害。自然是最健康的、最美好的,回歸大自然就是本性本善。
經上廣勸,是叁千年前那個時候的人,心地純樸,釋迦牟尼佛出現,是中國周朝時候。周朝八百年,但是中國並沒有統一。祖宗積德,傳叁十將近四十代,八百年,文武周公積的德大。末代,帝王享福了,不願意過簡樸的生活,國家亡了。祖宗教誨不如是,方老師告訴我的。他介紹我《周禮》,這部書就是周朝,用現在的話來說治國的憲法,齊家治國的大法。方先生說,如果周朝後代世世代代都遵守這部書,依教奉行,他說今天還是周朝。可見周公這部著作了不起,超越時間、超越空間,製度之完美,老師贊歎備至。老師雖然多次的給我講,可是我對這個沒興趣,叁禮我只讀過《禮記》,《周禮》跟《儀禮》偶爾翻翻,沒有在這上用過功。
這裏舉《觀經》叁福,《觀無量壽佛經》,「勸修叁福」,這個叁福是淨宗修學的大根大本,叁條十一句。「經雲:欲生彼國者,當修叁福」,這是想到西方極樂世界,必須有這個基礎。經上固然說明,五逆十惡、毀謗大乘,臨命終時知道忏悔、知道認錯,求願往生也能得生。那是什麼人?淨業叁福他沒修,他怎麼能往生?那是這個人這一生當中迷惑,沒有遇到善緣,迷了一輩子,過去生中生生世世修善積德,他不是這一生。經上告訴我們,任何一個往生的人,在宿世都是累積曾經供養無量諸佛如來這麼深厚的善根。所以《彌陀經》上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善根少、福德少、因緣少不能往生。
前面我們也曾經讀過,如果我們過去生中,沒有這樣的善根福德,這一生想往生,怎麼辦?要把這個多福德、多善根補出來。怎麼補法?就是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就能補出來。因爲念佛,善根、福德同佛,跟阿彌陀佛相同。所以拼命念,拼命積善根、積福德,念個十幾二十年就追上了。這是告訴我們,持名念佛的善根、福德不可思議,修什麼樣的善根福德都比不上念佛。念佛是把阿彌陀佛的善根變成自己的善根,把阿彌陀佛的福德變成自己的福德。這要真信,如果有懷疑,不行;完全相信,一絲毫疑惑都沒有,你真能補起來。這是一定要修叁福。
叁福第一條,四句,「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如果說這叁條是叁個根,這是第一個根,根之根。根之根頭一條就是孝,孝這個字不容易做到,你讀《孝經》就知道了。孝要能隨順父母,養父母之身、養父母之心、養父母之志,這叫大孝。父母希望你成聖成賢,我成不了聖,也成不了賢,這就不孝。成聖成賢不能缺德,世出世間沒有缺德的聖賢。在中國傳統,五倫、五常、四維、八德,每一個字都能做到,這就是孝養父母;有一個字裏頭虧欠了,就是缺了一條,缺德。不容易!佛是大孝子,修圓滿的孝道。佛法是師道,師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所以第一句孝養父母,第二句奉事師長。老師跟父母的恩是相同的,圓滿的孝敬,對父母怎麼盡孝,對老師也就是一樣盡孝。只是過世的時候,對父母有喪服,對老師沒有喪服,差別就在此地;除這個之外沒有絲毫差…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五六五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