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六五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六五集)  2012/10/1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565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经科注》第一千零八十九页,第四行:

  「种修福善」,就是修善种福。「本经广劝舍恶行善」。这桩事情,四十八品品品都有,真正是普遍的在劝导,一定要断恶修善。断恶修善,首先要认识,什么是恶、什么是善,什么应该断、什么应该修。如果没有标准,一般人搞错了,把善舍掉了,恶他以为是善。现在这个社会,很多人说价值观颠倒,伦理道德本来是善,现在人把它看成是恶。一个讲伦理道德的人,这个人在社会上不能生存,为什么?人人都欺负他,人人都害他。行善变成无能的人,造恶的人受人尊重,为什么?这是英雄,这是好汉,得到人的拥护,名闻利养统统都来了。现在是这么个社会,整个世界如是,不是局部,到哪里都一样,你都看到。所以圣教非常非常艰难,真正修不容易。真正修要耐得了寂寞,缘不成熟,加功用行,厚培自己的根基,这个非常重要。印光大师给我们做了榜样,七十岁之前没人知道他,他在那里培养自己,在藏经楼三十年不出门。所以这个老人虽然是最后归到念佛,宗教、显密没有不通达的,真的是广学多闻。最后选这念佛法门,不是随便选的,是真实智慧选择的,也不是别人劝劝就相信的。所以这是真智慧,这真学问。

  舍恶行善难,在过去容易,在今天社会非常之难,没有人相信。别人所看到的,作恶的人享福,行善的人受罪,这使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怎么肯相信?经上讲得很好,作恶享福是过去生中的余福,过去生中修的福报太大,还没有享尽,现在这一生所享的是余福。福享尽了,恶报就现前,这个现前,后悔来不及了。那个受恶报的时间长,在人间享福的时间短,能享多少年?二十年、三十年不得了了。可是恶报是在三途,饿鬼、畜生、地狱,无论哪一道,时间都非常长,不是我们能想像的。真正明白这个道理,就会觉悟,会醒悟过来。

  而且三途果报真的就在面前,我们看看畜生道,许许多多的畜生,是因为舍不得离开他的财产、他的家园,所以到家里来投胎了。福报大的变成家里宠物,福报小的变成家里当差的、看门的。细心观察我们能看得到、觉察得到,你说这个多可怕。投胎畜生身算不错了,如果在饿鬼道,他的幽灵、他的第八识也舍不得离开家。我们在美国洛杉矶住的时候,有一个同修,他跟我们一起住在达拉斯,他的岳父岳母住在洛杉矶,到洛杉矶去玩,去看他们。就在前几天,时间距离很近,他的老岳父买了一栋房子,那栋房子鬼屋。原来房子的主人死了,那个魂魄没离开。晚上睡觉,听到房子(它两层楼房)有走路的声音、桌椅推动的声音,常常有。这一天下午,洛杉矶是长夏,很热,在浴室里洗澡。他就觉得有人推门,他就问是谁?结果听到声音,说到他的名字。把他吓坏了,衣服、裤子都没有穿,就往外面跑。白天遇到鬼,那讲得没错,就是前面住这个房子的主人,死在这边。给我们讲起来,一点都不假,没离开。这就是贪恋。地狱道我们是见不到,不造地狱罪,见不到地狱;造地狱罪,地狱罪业没有现前也见不到。见到的时候就麻烦了,见到就进去了。

  所以,善恶的标准要知道,知道之后要坚持,一定要去做,绝对有好处,绝不要贪图眼前的享受。眼前,尤其是佛弟子,佛弟子真正觉悟。我这两天看南传的《法句经》,写得真好,完全是偈颂,全都是讲我们日常生活。佛弟子要给社会大众做榜样、做模范,这个事情难。释迦牟尼佛在世,追随他所有的弟子,真的,是给社会大众做榜样的。世尊自己带头,把持戒、苦行做出来。这是什么?这是修道、得道的基础。以前都是走路,大户人家才有车马,自家里头有马、有车,平民没有,都是走路。现在平民有公共汽车代步。我们初学佛的时候,听经,坐巴士、走路。大概半个小时之内的距离,我们是走路去的;半个小时以上的,我们坐巴士。不但我们是这样的,老师也是这样的,老师去上课、去讲经,也坐巴士,没有车。现在人民富有了,家家都有车,这就方便多了。可是我们依然看到坐巴士的人不少,每个巴士站看到排队,就知道了。

  我的一个在家老师,周邦道老居士,虔诚佛教徒。在台湾,考试院考选部的部长跟他老朋友,邀请他去做政务次长,政务次长就是第一副部长。他家有车子了,公家配一辆轿车给他,家里给他装了电话,考选部付钱。这个人老实、厚道,家里这个电话,外面打来的可以接,不可以打出去。自己有什么事情打出去的话,到巷口有公共电话,到那边去打。为什么?不能让国家付钱。大概全世界这样的官,我们只看到一个,没看到第二个。出门,私事坐巴士,公务坐国家配给的这辆车,他能做到,一生不变。家里生活,家里全家吃长素,生活非常节俭,省下来一点钱,寄到家乡老家。老家还有亲戚朋友,比他更苦的,帮助他们。夫人念佛往生,我跟诸位讲过,见到地藏菩萨,往生火化,三百多颗舍利,瑞相稀有。这是个真正懂得修善种福的人,奉公守法。确实我们要常常把这个事情做报告,这是政府公务人员的榜样,国家的官员都像他这个样子,这个国家哪有不兴旺的道理,世界哪有不太平的道理!各人要守住各人的本分,这个重要。

  现在这些事情没人给我们讲了。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在我们那一代,六十年前,老师肯说,朋友当中的好朋友也可以说,还能听得到。现在没人说了、不敢说了,说了变成仇人,在我们那个年龄就开始了。所以方老师告诉我,他说现代的学校,六十一年前的台湾大学,先生不像先生,学生不像学生。他说这个话我听不懂,我以为他是拒绝我,不准我到学校旁听,不知道这个话说的意思。以后就没想到他要我到他家里上课,学生只有我一个人,我感恩。慢慢我才领悟到,不是老师不肯教,有一个学生肯学,老师都会认真教;如果一个学生都没有,老师就不教了。我不是学校正式的学生,是旁听的。

  所以这个问题不在老师,在学生。学生上了大学,目的是什么?拿文凭、拿学位,将来在社会上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目的在此地,不是真学东西。老师看得清清楚楚的,不教了。老师为什么还要教?没有法子,这是他的职业,他靠这个吃饭,拿一份薪水、拿些钟点费过日子。两方面都敷衍了,这是什么?教育衰了。现在过了六十年,衰成什么样子我们都不晓得了。大概还是科学技术天天有进步,人文这方面,伦理道德完了,比六十年前差远了。六十年前像我们这样的人,二十五、六岁,真正想学老人还真敢讲。现在没有人讲了,讲了得罪人,也没人真学,全都搞名闻利养,认假不认真。从这个地方我们才体会到,灾难由哪里来的。不善的心行感应而来的,不是自然灾害。自然是最健康的、最美好的,回归大自然就是本性本善。

  经上广劝,是三千年前那个时候的人,心地纯朴,释迦牟尼佛出现,是中国周朝时候。周朝八百年,但是中国并没有统一。祖宗积德,传三十将近四十代,八百年,文武周公积的德大。末代,帝王享福了,不愿意过简朴的生活,国家亡了。祖宗教诲不如是,方老师告诉我的。他介绍我《周礼》,这部书就是周朝,用现在的话来说治国的宪法,齐家治国的大法。方先生说,如果周朝后代世世代代都遵守这部书,依教奉行,他说今天还是周朝。可见周公这部著作了不起,超越时间、超越空间,制度之完美,老师赞叹备至。老师虽然多次的给我讲,可是我对这个没兴趣,三礼我只读过《礼记》,《周礼》跟《仪礼》偶尔翻翻,没有在这上用过功。

  这里举《观经》三福,《观无量寿佛经》,「劝修三福」,这个三福是净宗修学的大根大本,三条十一句。「经云: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这是想到西方极乐世界,必须有这个基础。经上固然说明,五逆十恶、毁谤大乘,临命终时知道忏悔、知道认错,求愿往生也能得生。那是什么人?净业三福他没修,他怎么能往生?那是这个人这一生当中迷惑,没有遇到善缘,迷了一辈子,过去生中生生世世修善积德,他不是这一生。经上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往生的人,在宿世都是累积曾经供养无量诸佛如来这么深厚的善根。所以《弥陀经》上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善根少、福德少、因缘少不能往生。

  前面我们也曾经读过,如果我们过去生中,没有这样的善根福德,这一生想往生,怎么办?要把这个多福德、多善根补出来。怎么补法?就是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就能补出来。因为念佛,善根、福德同佛,跟阿弥陀佛相同。所以拼命念,拼命积善根、积福德,念个十几二十年就追上了。这是告诉我们,持名念佛的善根、福德不可思议,修什么样的善根福德都比不上念佛。念佛是把阿弥陀佛的善根变成自己的善根,把阿弥陀佛的福德变成自己的福德。这要真信,如果有怀疑,不行;完全相信,一丝毫疑惑都没有,你真能补起来。这是一定要修三福。

  三福第一条,四句,「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如果说这三条是三个根,这是第一个根,根之根。根之根头一条就是孝,孝这个字不容易做到,你读《孝经》就知道了。孝要能随顺父母,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这叫大孝。父母希望你成圣成贤,我成不了圣,也成不了贤,这就不孝。成圣成贤不能缺德,世出世间没有缺德的圣贤。在中国传统,五伦、五常、四维、八德,每一个字都能做到,这就是孝养父母;有一个字里头亏欠了,就是缺了一条,缺德。不容易!佛是大孝子,修圆满的孝道。佛法是师道,师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所以第一句孝养父母,第二句奉事师长。老师跟父母的恩是相同的,圆满的孝敬,对父母怎么尽孝,对老师也就是一样尽孝。只是过世的时候,对父母有丧服,对老师没有丧服,差别就在此地;除这个之外没有丝毫差…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六五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