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五七叁集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五七叁集)  2012/10/18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573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注》第一0九八頁第二行最後一句:

  「文殊表根本智。一行叁昧者」。一行叁昧,我們在參考資料裏面是學到理的一行叁昧,我們接著前面所講的。《文殊般若經》下卷:「法界一相,系緣法界,是名一行叁昧。入一行叁昧者,盡知恒沙諸佛法界無差別相」,我們學到這個地方,接著往下面看。「起信論曰:依是叁昧故,則知法界一相,謂一切諸佛法身,與衆生身,平等無二,即名一行叁昧,當知真如是叁昧根本」。《大乘起信論》裏面告訴我們,依理一行叁昧知道法界一相,法界是自性變現出來的。自性就是真如,就是前面我們所學習的諸法實相,就是真心,它是宇宙萬物之本體。在佛法裏面講,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萬物都是由它而生而現,正是惠能大師開悟最後一句話說的,「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萬法一相就是諸法實相,就是此地講的一行叁昧。

  叁昧是梵語,翻成中國是定,是正受,也就是正常的享受。正常的受用是心裏頭沒有念頭,不起心、不動念才是心正常的享受。起心動念,不正常了,把真心變成了妄心。妄心就是心裏頭有東西,就是虛妄;心裏面沒有東西,就是真心,就是正常的。所以法身菩薩他們真正看破、放下了,知道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這也是一行叁昧。一相是什麼?一相就是畢竟空。所以一切諸佛法身與衆生身平等無二,法身沒有相,衆生身雖有相,是假相,不是真的。真的是什麼?真的就是《般若經》上所說的畢竟空、不可得。「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是釋迦牟尼佛宣揚大乘般若二十二年最後的結論,一定要知道,這是如來正說。

  所以整個宇宙一切法是平等的,只是衆生迷惑了,不知道事實真相,在裏面起了身見、邊見。這就是見解錯誤了,這見惑,生起見惑,把事實真相完全看錯了。看錯了他就想錯了,想錯了,他就說錯了,他就做錯了,這一錯到底。這一連串的錯誤的結果,就是六道叁途。要知道,宇宙之間本來沒有六道,也沒有叁途,如果有,極樂世界就不可能沒有。爲什麼極樂世界沒有?它本來沒有,阿彌陀佛不要,本來沒有,他不要,所以極樂世界就沒有。換句話說,極樂世界人不造六道輪回的業,他就沒有六道輪回。我們這個世界衆生造六道輪回業,造什麼業就現什麼果報。果報也不是真的,都是從心想生。

  前面我們跟諸位報告的章太炎先生,在世的時候曾經做一個月的東嶽大帝的判官,大概是代理判官,判官可能有事情不能上班,他去代理。判官的地位很高,相當現在講的秘書長,所謂二把手,東嶽大帝下面權力最大的是他。這個故事是他的女婿朱鏡宙老居士告訴我的,那個時候給我講這個故事,我二十六歲,朱老七十歲,老人把我們看成小朋友,講故事給我們聽。章先生是很了不起的人,民國初年樸學大師,樸是實實在在的學問,不是講虛假的,講真的。這是真正中國國學大師。袁世凱曾經把他關了一個月,關到監牢獄去,什麼理由?他不罵袁世凱,從來不罵他。人家問他爲什麼不罵他?不值得我罵。袁世凱聽得氣得不得了,把他抓起來,又沒有罪名,關了一個月放出來。不值得我罵。

  他很慈悲,聽說地獄裏頭有炮烙的刑罰,炮烙是銅柱子燒紅了,叫這個罪人去抱這個柱子。那一抱,一燒烤,人都烤焦了。他說這個刑罰不仁道,太殘酷了,能不能廢除?東嶽大帝派了兩個小鬼帶他到刑場去參觀,你到地獄去看。小鬼帶他到刑場,告訴他到了,他看不見,這恍然大悟。《地藏經》上所說的,地獄只有兩種人能進去,一個是受地獄刑罰的人,一個是菩薩,去救苦救難的。不是這兩種人,在你面前也見不到。這才曉得,是自己業力變現出來的,就像作夢一樣,它不是真的。你有這個業,你就會有這個現象出現,你要受這個罪;沒有這個業,找都找不到,哪裏有地獄?有這個業的人是處處是地獄,你決定跑不了的。所以,明白這個道理的人不敢起惡念。

  我們同修當中有一位他告訴我,他在學講《太上感應篇》,快講完了。他自己得受用,曉得果報是真的,善因善果,惡因惡報,絲毫不爽。過去他無所謂,現在起心動念比較謹慎一點。我跟他講,繼續努力,再講,多講幾遍,講十遍你就不敢起惡念。一遍不行,一遍伏不住習氣,一定要講十遍。不斷的講,一遍接著一遍講,好處、利益真大!

  大乘法聽多了,讀多了,就曉得法界不是真的,十法界不是真的,一真法界也不是真的。對法界就不會起心動念,用平常心去看待。天堂不生喜愛,不生貪戀,地獄也不會恐怖,知道地獄是消惡業的,天堂是消福報的,清淨心裏頭沒有這些東西。一法不立,那就是平等無二。你看到真相,平等無二;看到幻相、假相,那裏頭有差別。有差別,你沒有執著、沒有分別,差別就變成平等,差別裏頭看到平等。最明顯的是彌勒菩薩告訴我們,所有現象都是發生在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的頻率之下産生的,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不可得,這是我們能理解。換句話說,就是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這就是法界一相,平等無二,這就是一行叁昧。一行叁昧,真正證得的是法身菩薩,十法界裏面佛、菩薩都沒有證得。當知真如是叁昧根本,這是跟你講理,叁昧的理是什麼?是真如、是自性、是諸法實相,這個名詞很多,我們前面學過的。

  「六祖壇經曰:若於一切處,行住坐臥,純一直心」,這個直心是心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起一個念頭,這叫純一直心。不起一個念頭是自性本定,不起念就是沒有波動現象;清清楚楚是智慧,是自性般若現前。就是你的心像水一樣,幹淨,不動了,外面統統照在裏頭,照得清清楚楚。這就是「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寂照同時,寂照不二」,就是這個境界。說「不動道場,直成淨土,此名一行叁昧」。這就是常寂光,就是自性完全顯現出來了,這個境界是明心見性。明心,明什麼心?見什麼性?就是這個境界。明心,心不動了;見性,性裏面的智慧、德能、相好你都知道、都明了,都不執著、都不分別,也不會起心動念。這是諸佛如來所住的境界,這個境界叫一行叁昧。

  「次,事之一行叁昧」,前面是說理,理是講自性,現在講事。事的一行叁昧,就是「念佛叁昧之異名」。爲什麼叫念佛叁昧叫一心?一向專念,一向就是一心,心裏沒有第二念,就是一句佛號,沒有雜念、沒有妄想。有一個雜念、有一個妄想就不是一心在念,那就不是念佛叁昧。念佛叁昧不許你懷疑,我們常講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要符合這叁個標准,要真幹。

  同學身體不好,念佛人,老實,很老實念佛,爲什麼還有病?天臺《止觀》裏頭有一段話,前面我們也曾學習過,我們再重複一遍,它很重要。《止觀》說,「或專是先世業」,惡業病。因爲病有叁大類,第一種是從飲食不當,中國古人常講「病從口入」,這是生理的病。你吃東西吃得不適合,衣著不合適,傷風感冒這一類,這生理上的病。這種病要找醫生,醫生能夠給你治療。第二類冤業病,冤親債主找到身上來了,這個病醫藥沒用處。悟達國師得的人面瘡,醫藥絕對沒用,那是冤家來報仇的,來索命的,這個要調解。所以佛事可以調解,他要能接受,接受調解他就離開了,他離開你病就好了。第叁類就是惡業,自己造的罪業帶來的病,既不是冤親債主,也不是生理。所以這個東西很麻煩。這種病的根往往很深,與前世有關系,過去世一世、二世、叁四五世,不一定,造的這些惡業。今世破戒,又造作一些不善,把宿世的業引發出來了,這就變成病,讓我們五根,眼耳鼻舌身也都帶著病。

  我們心裏很清楚,要認真去思惟、去觀察,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有哪些過失?如果是殺業,感應的是肝病、眼病,殺業。所以有些軍官,甚至於將軍,晚年的時候眼睛不好,肝有病。這是什麼?打仗的時候殺人太多。這在經上都有,我們真看見。飲酒罪業是心髒病,口病,常常酗酒,常常喝得大醉,這人心髒就會有病,口有病。淫欲感應的是腎髒的病,耳病;妄語感是脾髒病,舌病;盜罪感的是肺病,鼻病。如果學佛破五戒,也就是殺盜淫妄酒他都幹,那麼他就會有五髒六腑的毛病,外面眼耳鼻舌身都有問題。業障消了,他這些病就沒有了,這屬於業障病。

  如果今生念佛、持戒都很好、都不錯,修得不錯,但是也能夠動這個宿業。這一世不錯,過去生中造的有業,也會把那個業,不善的業把它啓動了。啓動之後,我們身上就有病了,不是這一生造的。都做得很不錯,爲什麼也有肝病、也有肺病,也會有這些?這要知道,這是什麼?因爲過去造的重罪,現在得這一點小病,這叫重業輕報。只要認真堅持修學,不要懷疑,我持戒念佛還會有病。過去生中造的重病,該墮惡道、該墮地獄,現在帶這些病念佛,將來能往生極樂世界,不至於墮叁惡道,不再搞六道輪回。所以一定要曉得這個道理。

  這個裏面的理很深很深,事情很複雜,總得要細心去反省、去觀察,把這個病根、病源找出來。你能找到,很好,消業障,病就會好。找不到,你就念佛,你什麼都不要懷疑,這一句佛號肯定把你所有的毛病、業障都能化解,完全在我們堅定的信心。決定不能有邪念,不能有邪思,一定要保持正念。念頭最善的,無比的大善,就是這一句阿彌陀佛,希望我們對這樁事情要真信,決定不能懷疑。如果有懷疑,把我們功夫就破壞掉了,法是不會破壞的,是把我們自己功夫破壞了。所以,對於佛菩薩的教誡一定要深信不疑,我們自己這一生才能得真實利益。

  事一行叁昧,專門講一心念佛,真信、真願,一句佛號念到底。真念佛的人我們都看見過,鄉下老太太、老先生,不認識字,沒有人瞧得起,他一天到晚就一句佛號念到底,你問他什麼他都不知道。他非常慈悲、非常和愛…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五七叁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