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圓滿心性休息大車疏 第五品 依止善知識

  大圓滿心性休息頌

  全知無垢光尊者著

  上師索達吉堪布譯

  

  第五品 依止善知識

  如是無謬因果道,來源依止善知識。

  叁世一切佛菩薩,以及聲聞緣覺衆,

  獲叁菩提由師生,獲得世間增上樂,

  亦源依止諸上師,故當謹依善知識。

  猶如藤依旃檀樹,依止正士自變善,

  好似糞染吉祥草,依止惡人自成劣,

  故當敬依善知識,棄離一切惡知識。

  若問上師之法相,爲引世間與衆同,

  超世間故與衆殊,叁門諸行較衆勝。

  威儀寂靜身無過,善巧遣疑語無垢,

  遍知慧藏意調柔,廣聞大悲德無邊,

  大智意行如虛空,事業無量利緣衆,

  仁慈無厭恒精進,衆生導師當依止。

  尤其密宗上師相,戒誓言淨具灌頂,

  精通如海續竅訣,念修事業皆自如,

  見修行果獲證相,以慈善巧之方便,

  令所化衆成熟解,傳承加持雲不散,

  當依如是成就者,具有功德之上師。

  具足無邊功德者,一切衆生之至親,

  于此略贊善知識,令渡有海如大舟,

  令入正道如商主,遣除衰敗如意寶,

  熄業惑火甘露水,清涼法雨妙雨雲,

  令衆生喜如天鼓,除叁毒疾如藥王,

  一切有情安樂源,猶如茂盛摩尼樹,

  遣愚癡暗如明燈,自成衆願如寶瓶,

  大慈日光無有量,除惱利樂皓月光。

  密意廣如淨虛空,光明等持如星辰,

  智悲無量如大海,慈心奔騰如瀑布,

  不外散亂如雪山,毫不動搖如山王,

  住有不染如蓮花,等慈愛衆如父母,

  功德無量如寶藏,引導世間如佛陀。

  具德上師即法王,住于何處等諸佛,

  令凡見聞念觸者,悉皆摧毀諸輪回,

  事業廣大任無量,諸衆所依如大地。

  上師即佛第四寶,壇城主尊黑日嘎,

  調伏濁世難化衆,所化之前勝諸佛,

  叁門無僞敬依止,悉地根本金剛師。

  上師可阻惡趣道,利樂現後善趣梯,

  加持相續示真義,令入成熟解脫道,

  故以穩固不變信,恒時無厭依上師。

  如同患者依藥王,黎民百姓依君主,

  客人依止護送者,商人依止大商主,

  舟子依賴于船槳,爲滅煩惱離過害,

  因畏生死成二利,爲渡有海當依師。

  上師名醫教言藥,自爲患者作此想,

  精進修持如服藥,得寂樂果如病愈。

  其余依法以此推,當以清淨四想依。

  劣緣弟子諸過根,無信慚愧悲心微,

  種姓行爲緣皆卑,妄念業惑五毒粗,

  混淆善惡法非法,違犯學處破戒律,

  不守誓言無對治,愚癡慧淺難知足,

  增長嗔心多粗語,師作野獸法麝香,

  自爲獵人修射箭,獲得法果售他人,

  以五倒想依師者,無誓言故今來苦。

  有者最初未觀察,魯莽草率成師徒,

  喜新贊德後誹謗,有者陽奉陰違依,

  間接汙辱師眷屬,彼等將墮無間獄。

  善緣弟子信心大,精進修法智慧高,

  具正知念不放逸,不違教言守戒誓,

  叁門調柔悲心大,胸懷寬廣不急躁,

  慷慨具有清淨觀,虔誠恭敬恒穩固。

  恒時憶念上師德,不思過失見思德,

  定是自現師無過,深思忏戒依對治。

  當斷師諸不喜事,精勤令師生歡喜,

  永不違背師教言,師之愛眷亦如師,

  不攝師眷爲弟子,說法灌頂當請示。

  師前當護身語意,不應伸足跏趺坐,

  亦莫背後向上師,嬉笑顯露愁怒容。

  切莫信口出胡言,言說妄語離間語,

  他過不悅耳粗語,未經觀察無關語。

  不應貪圖上師財,禁止損害其諸眷,

  切莫口是心非觀,上師各種之行爲,

  勿想彼爲不合理,前後相違除邪見。

  不知自己造罪業,彼相外現如影像,

  倘若上師現忿怒,定觀己過當忏戒,

  頂上觀師猛祈禱,令師生喜獲成就。

  見上師時起頂禮,坐時敷墊供資具,

  合掌美語作贊頌,行時起立敬隨行。

  與師相處時恒具,正知正念不放逸,

  當以敬畏心而住,猶如新媳之姿態,

  師前叁門極寂靜,放蕩不羁不應理,

  不求名利無偏袒,無有谄诳不狡詐,

  表裏如一不虛僞,一視同仁無貪嗔。

  自己有財供上師,身語恭敬而承侍,

  舍棄今生修正法,叁門當令師歡喜。

  他人謗師製止之,若無能力則思德,

  覆耳悲心行饒益,莫依止彼勿交談。

  以此生世成利益,值遇正士聞正法,

  地道等持陀羅尼,種種功德皆圓滿,

  擺設寂樂之喜宴,款待一切諸衆生。

  諸惡知識皆應舍,不具前述之功德,

  破戒誓言過失多,慧淺寡聞無慈悲,

  懈怠愚昧我慢高,暴躁粗野煩惱重,

  貪圖今生棄後世,傳法亦成非法因,

  如不淨物旁生師,所化蛆眷多亦棄,

  引具信者入惡道,欲解脫者永莫依。

  亦當棄離罪惡友,愈親近彼愈增罪,

  滅善降下煩惱雨,阻塞善道惡趣梯,

  誹謗正士嗔白法,贊歎劣者依黑法,

  贊揚同行不善者,恒時將其引入于,

  邪道惡趣中之故,具慧眼者當遠離。

  遠離惡友惡知識,今來世樂成妙德,

  獲解脫道恒增善,永遠不見惡劣者,

  親睹佛子中怙主,垂念自己賜加持。

  臨終安樂趨善趣,具彼不可思議德。

  恒依正士與善友,以此增上諸善業,

  滅盡罪惑止過患,成就增上決定勝,

  現世安樂後得果,成人天師恒具義。

  依止善友善知識,增長善資得樂果,

  不畏叁有利樂廣,成辦無量衆二利。

  上師乃是佛化身,濁世如是而顯現,

  乃至菩提果之間,當依一切善知識。

  以此無偏現淨觀,圓滿慈悲菩提心,

  增上證悟與覺受,利他無量成所願。

  如何觀修祈禱師?平時積資與淨障,

  晝觀頂上夜心間,隨信觀想根本師,

  本尊空行無有別,相好嚴飾四周繞,

  空行勇士傳承師,意供祈求賜所欲。

  師名梵語前加嗡,後加啊吽所欲咒。

  若息病魔罪障者,觀想一切放白光,

  遣除違緣獲悉地;欲增壽德財等者,

  觀想黃光降願雨;自在召引等懷業,

  觀想紅光鐵勾狀;製伏魔障等誅業,

  觀想青光兵刃狀,千輻火聚輪摧之。

  咒聲震動叁千界,成就事業修生次。

  後攝無緣空性中,須臾放松作回向。

  現各事業之驗相,此乃深道大樂海。

  贖死除障病魔時,觀想前方虛空中,

  無畏獅子蓮座上,師佛無二露笑容,

  爲諸菩薩與空行,傳承上師所圍繞,

  六道債主可憐客,叁世父母輪回衆。

  自心吽字頂上出,變勇士持劍托巴,

  自身眉間處斬斷,置于骷髅叁竈上,

  內滿身骨及血肉,降下甘露下燃火,

  托巴量等叁千界,其中充滿妙甘露。

  自心化現無數士,同持托巴灑甘露,

  令諸息客皆歡喜,圓滿資糧獲悉地,

  有客生喜還宿債,令害魔喜遣違緣,

  諸衆皆大歡喜光,照射自己去疾病,

  魔障逆緣皆滅盡,贖死獲得二成就。

  不緣諸法自心性,不緣心性法界性,

  如是境界中安住,如幻性中作回向。

  以此可除諸違緣,圓二資糧離二障,

  心生無量加持悟,急生出離無我執,

  現有現師成所願,安樂臨終現光明,

  中陰解脫圓二利,故當勤修上師法。

  佛說刹那念上師,勝過劫修生次第。

  欲求遍德雲聚中,所降叁地甘露者,

  當依勝德財根本,具信大悲上師尊。

  爲息無始時串習,以及意惑而求法,

  如同善財與常啼,無有厭倦依上師。

  利行帝釋琵琶聲,善緣者聞成甘露,

  令依惡師邪道者,疲勞心性今休息。

  大圓滿心性休息中第五品依止善知識終

  大圓滿心性休息

    大 車 疏

  全知無垢光尊者著

  上師索達吉堪布譯

  梵語:瑪哈善德紫大布占達哲德瑪哈塔那瑪

  藏語:竹巴欽波思涅昂素追瓦向達欽波

  漢意:大圓滿心性休息大車疏

  第五品 依止善知識

  通過共同四前行使心相續堪能,以宣說佛性令生歡喜,因如理宣說彼等之義者即是善知識,故于此宣說依止善知識品。

  依止善知識品分六:一、善知識爲無誤引導者;二、善知識爲一切決定勝之源泉;叁、依止善知識棄離惡知識之教言;四、遠離惡友等;五、了知取舍後求悉地之理;六、回向本品善根。

  甲一、善知識爲無誤引導者:

  宣說能引導衆生之善知識的法相等,承上啓下:

  如是無謬因果道,來源依止善知識。

  了知正法與非法、善業與惡業皆從依止善知識而來。《華嚴經》雲:“嗟!善男子,汝當令善知識生喜,以此可了知福德與非福德資糧,故能令一切漂泊輪回者得解脫。”

  甲二、善知識爲一切決定勝之源泉:

  叁世一切佛菩薩,以及聲聞緣覺衆,

  獲叁菩提由師生,獲得世間增上樂,

  亦源依止諸上師,故當謹依善知識。

  《彌勒請問經》雲:“彌勒,當知諸聲聞、緣覺及無上佛陀之解脫、徹見諸法之智慧皆來自于依止善知識;彌勒,當知衆生之一切利樂皆源于自之善根,彼亦來自善知識。”

  甲叁(依止善知識棄離惡知識之教言)分二:一、略說;二、廣說。

  乙一、略說:

  猶如藤依旃檀樹,依止正士自變善,

  好似糞染吉祥草,依止惡人自成劣,

  故當敬依善知識,棄離一切惡知識。

  猶如依于旃檀樹的藤久而久之也會變得高高聳立、香味撲鼻;如同被爛魚等肮髒物所染的純淨吉祥草也會變得汙穢不堪。同樣,我們了知依止正士的利益與依止惡人的過患後,應當依止善知識。《毗奈耶經》雲:“藤依薩拉樹,依正士複然,爲妙功德飾。”又雲:“人前吉祥草,若爲腐魚染,不久吉祥草,亦成如是腐。故依非正士,結果亦複然。”

  乙二(廣說)分叁:一、上師…

《大圓滿心性休息大車疏 第五品 依止善知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